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日常生活,不管孩子在與不在,我們都應該多問幾遍自己:孩子最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也許有些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從我這裡不斷地得到錢,好讓他買鞋子,買衣服,甚至去戀愛。
真的是這樣嗎?
以我十多年帶娃的經驗來看,孩子最想從我這裡得到的,是無論什麼時候,我都對他的包容和支持。他也會在收到禮物時笑咪咪地道謝,但他則會在我對他的行為予以肯定時,眼睛裡閃爍著快樂的光芒。
比如我在投資他的夢想時,他會問我:「如果我失敗了怎麼辦?」我會認真地告訴他:「可是你會收穫經驗啊。」如果他真的失敗了,也學會了平常心對待,在帶著小小的難過心情下不斷地檢查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孩子們最受激勵的時候,是看到我們努力提高自身、我們努力培養自己的品格、我們努力踐行我們所宣揚的主張的時候,以及他們看到如下這些事情發生在我們中間的時候:
「把真實比和諧更重要這個原則應用在夫妻還有同事的關係中;遵守律法的精神(原則)多過遵守其表面的字意(規則);在日常生活中把態度看得比天分更重要;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瞄準高目標;冒著失敗的風險努力以實現成功;把生活中的障礙視為機遇;在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中懂得抓住和放手;努力在家庭中堅持品格文化;謙卑地尋求幫助;尋求過一種激勵人心的生活。」
是不是有些眼熟,是的,這些事情其實就是《父母最艱巨的工作》一書中有關家庭教育的十個優先重點。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激勵我們的孩子呢?是不斷地在他身邊說加油、說你一定可以的,還是我們做些什麼來讓孩子知道「你是真的可以!」
兩位作者給了我們三個建議,這三個建議,我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年。
1. 當我們分享自己的掙扎和情感時。對於大多數家長而言這很難。我們經常希望說服自己,我們的孩子也許不能接受我們的脆弱。我們的掙扎也可能很深、很難,或者每天都不一樣。但無論怎樣,孩子們應該看到我們的這一面。既然孩子們很可能正在因為某些我們未曾意識到的事情而掙扎,那麼他們一定會因為我們把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享給他們而感到安慰。
我對孩子分享我的掙扎和情感,並不是最近才做的,而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大概是從他五歲的時候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我才離婚,帶著幼小的他開始新的生活。
新的決定讓我面臨著無數困難,所以,我坦然地對孩子說我們可能要過一段長時間的苦日子,這時間有多長,我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孩子很小,但他接納了狼狽的我,和我一起慢慢地生活,直到現在。
我的狼狽與掙扎沒有讓孩子對我失去信心,雖然我們會有爭吵,但從來他都是尊重我,在矛盾白熱化時,也沒想過離家出走,或者做其他極端的事情。如今他長大了許多,更是懂得從生活和學習的經歷中提取自己的經驗,一步步朝自己的夢想走去。
2. 當我們嘗試我們沒有掌握的東西時。
我一直在嘗試新的東西,有些事情我堅持了很多年,到現在沒有放棄;有些事情我堅持了幾個月後發現實在不適合自己,於是就放棄。我一直在嘗試走出我的舒適區,一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二是想告訴孩子,我們一定要學會不斷地嘗試,在嘗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在嘗試的時候,有時候我不太會去計較風險狀況,當然有時候也會計較前途未卜。不計較的,是我堅持至今的,因為我喜歡;計較的是我不喜歡但與現實又比較吻合的。
「事實是,當我們願意冒險時,我們展現給孩子的態度正在表明我們到底是誰。」
3. 當我們每天示範品格時。每天起床、試著做對的事情絕對是一項挑戰。一切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包括那些反映品格的小舉動。一天之中,我們有很多機會播種這些小舉動:撿起垃圾、誠實待人、採取正確的立場、表達關心、堅持做正確的事、幫助朋友、傾聽。我們不需要跑到很遠的地方來發現機會。
我們常常以為,我們需要做一件大事來讓孩子感動,或者聽一些會讓人流淚的事情來觸動孩子的心靈。可是我們卻忘了,更能影響的不是外人的感人行為,而是父母的日常行為。
沒有什麼能比父母的日常行為更能影響孩子行為的事了。比如,我不喜歡罵人說髒話,就算我與孩子有矛盾時,我也不曾亂七八糟地罵他,頂多是提高音量,把事情重重地重複幾遍。因此孩子在家裡也不會說髒話,在同學面前他也是一個溫和的人。
我們在現實的一切,會讓孩子看到我們真正對生活對學習的態度,海德學校的一位學生這樣對媽媽說:「媽媽,我還記得自己怎樣被你在繩索課程中表現出的勇氣所激勵。你沒有被自己的恐懼嚇到,你完成了任務。我為此深感自豪。你為我樹立了偉大的榜樣。」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格,那就需要從我們自身做起。身教永遠大於言傳,這不是說說而已。
到了最後,我們還是需要再問自己幾個問題:
1.在成長過程中我崇拜過誰?說明一下。
2.我什麼時候受到了父母的激勵?
3.我什麼時候對父母感到失望?
4.我什麼時候因為自己的勇氣和冒險而受到鼓舞?
5.我對孩子們的夢想是什麼?
6.我對自己最大的夢想和願景是什麼?
7.良知在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8.家庭成員什麼時候激勵了我?
9.我的家庭對我意味著什麼?有沒有什麼妨礙我和家人分享這些看法?
10.我可以採取什麼具體行動給家庭的最高願景帶來光榮?
20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