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10 激勵孩子是我們首要的工作

2020-09-05 彥綾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日常生活,不管孩子在與不在,我們都應該多問幾遍自己:孩子最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也許有些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從我這裡不斷地得到錢,好讓他買鞋子,買衣服,甚至去戀愛。

真的是這樣嗎?

以我十多年帶娃的經驗來看,孩子最想從我這裡得到的,是無論什麼時候,我都對他的包容和支持。他也會在收到禮物時笑咪咪地道謝,但他則會在我對他的行為予以肯定時,眼睛裡閃爍著快樂的光芒。

比如我在投資他的夢想時,他會問我:「如果我失敗了怎麼辦?」我會認真地告訴他:「可是你會收穫經驗啊。」如果他真的失敗了,也學會了平常心對待,在帶著小小的難過心情下不斷地檢查自己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孩子們最受激勵的時候,是看到我們努力提高自身、我們努力培養自己的品格、我們努力踐行我們所宣揚的主張的時候,以及他們看到如下這些事情發生在我們中間的時候:

「把真實比和諧更重要這個原則應用在夫妻還有同事的關係中;遵守律法的精神(原則)多過遵守其表面的字意(規則);在日常生活中把態度看得比天分更重要;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瞄準高目標;冒著失敗的風險努力以實現成功;把生活中的障礙視為機遇;在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中懂得抓住和放手;努力在家庭中堅持品格文化;謙卑地尋求幫助;尋求過一種激勵人心的生活。」

是不是有些眼熟,是的,這些事情其實就是《父母最艱巨的工作》一書中有關家庭教育的十個優先重點。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激勵我們的孩子呢?是不斷地在他身邊說加油、說你一定可以的,還是我們做些什麼來讓孩子知道「你是真的可以!」

兩位作者給了我們三個建議,這三個建議,我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年。

1. 當我們分享自己的掙扎和情感時。對於大多數家長而言這很難。我們經常希望說服自己,我們的孩子也許不能接受我們的脆弱。我們的掙扎也可能很深、很難,或者每天都不一樣。但無論怎樣,孩子們應該看到我們的這一面。既然孩子們很可能正在因為某些我們未曾意識到的事情而掙扎,那麼他們一定會因為我們把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享給他們而感到安慰。

我對孩子分享我的掙扎和情感,並不是最近才做的,而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大概是從他五歲的時候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我才離婚,帶著幼小的他開始新的生活。

新的決定讓我面臨著無數困難,所以,我坦然地對孩子說我們可能要過一段長時間的苦日子,這時間有多長,我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孩子很小,但他接納了狼狽的我,和我一起慢慢地生活,直到現在。

我的狼狽與掙扎沒有讓孩子對我失去信心,雖然我們會有爭吵,但從來他都是尊重我,在矛盾白熱化時,也沒想過離家出走,或者做其他極端的事情。如今他長大了許多,更是懂得從生活和學習的經歷中提取自己的經驗,一步步朝自己的夢想走去。

2. 當我們嘗試我們沒有掌握的東西時。

我一直在嘗試新的東西,有些事情我堅持了很多年,到現在沒有放棄;有些事情我堅持了幾個月後發現實在不適合自己,於是就放棄。我一直在嘗試走出我的舒適區,一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二是想告訴孩子,我們一定要學會不斷地嘗試,在嘗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在嘗試的時候,有時候我不太會去計較風險狀況,當然有時候也會計較前途未卜。不計較的,是我堅持至今的,因為我喜歡;計較的是我不喜歡但與現實又比較吻合的。

「事實是,當我們願意冒險時,我們展現給孩子的態度正在表明我們到底是誰。」

3. 當我們每天示範品格時。每天起床、試著做對的事情絕對是一項挑戰。一切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包括那些反映品格的小舉動。一天之中,我們有很多機會播種這些小舉動:撿起垃圾、誠實待人、採取正確的立場、表達關心、堅持做正確的事、幫助朋友、傾聽。我們不需要跑到很遠的地方來發現機會。

我們常常以為,我們需要做一件大事來讓孩子感動,或者聽一些會讓人流淚的事情來觸動孩子的心靈。可是我們卻忘了,更能影響的不是外人的感人行為,而是父母的日常行為。

沒有什麼能比父母的日常行為更能影響孩子行為的事了。比如,我不喜歡罵人說髒話,就算我與孩子有矛盾時,我也不曾亂七八糟地罵他,頂多是提高音量,把事情重重地重複幾遍。因此孩子在家裡也不會說髒話,在同學面前他也是一個溫和的人。

我們在現實的一切,會讓孩子看到我們真正對生活對學習的態度,海德學校的一位學生這樣對媽媽說:「媽媽,我還記得自己怎樣被你在繩索課程中表現出的勇氣所激勵。你沒有被自己的恐懼嚇到,你完成了任務。我為此深感自豪。你為我樹立了偉大的榜樣。」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格,那就需要從我們自身做起。身教永遠大於言傳,這不是說說而已。

到了最後,我們還是需要再問自己幾個問題:

1.在成長過程中我崇拜過誰?說明一下。

2.我什麼時候受到了父母的激勵?

3.我什麼時候對父母感到失望?

4.我什麼時候因為自己的勇氣和冒險而受到鼓舞?

5.我對孩子們的夢想是什麼?

6.我對自己最大的夢想和願景是什麼?

7.良知在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8.家庭成員什麼時候激勵了我?

9.我的家庭對我意味著什麼?有沒有什麼妨礙我和家人分享這些看法?

10.我可以採取什麼具體行動給家庭的最高願景帶來光榮?

2020.8.18

相關焦點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1 真實比和諧更重
    在更多的時候,我們要求孩子誠實,但孩子如果真的誠實了,反而會遭遇更大的痛苦。比如:在學校與同學打架,或者成績明顯靠後,如果孩子在前三次保持誠實承認錯誤後得到的會是打罵、否定,那麼孩子就會開始撒謊、推卸責任,以換取父母的歡心,維護家庭表面的和諧氛圍。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9 謙卑地尋求和接受幫助
    「我們覺得困難的還有一個事實,我們總是感到有一種持續的壓力讓我們不在意養育子女的脫軌時刻。我們似乎應該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孩子們似乎應該在父母面前表現良好。對我們來說,『需要別人』常常被看作是懦弱的標誌。我們的文化經常鼓勵人們否認有任何不能解決的問題存在。因此,對我們許多人來說,尋求幫助可能相當困難。」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7 學會抓住和放手
    我們經常在最需要傾聽和退後的時候想介入其中掌控局面。同樣,我們可能在不安、不確定結果的時候害怕採取行動。」 是的,我們常常不知道這個抓住與放手之間的明確界線在哪裡,因此對待孩子要麼抓死不放手,要麼放手不完全不管。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8 創造品格文化
    因為很多行為和習慣哪怕是在孩子在走彎路時,它也會在內心深處自動校正孩子的行為。 如果我們還想讓孩子成品格上更優秀一點,那麼我們就必須試著去改變自己。一位海德母親說:我想讓兒子承擔更多清潔自己房間的工作。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2 原則比規則更重要
    更多的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焦點通常都是:這樣不能做,那樣不能做;這樣做才合規矩,那樣做才符合要求……從吃飯到睡覺,從學習到考試,為了孩子的未來與安全,幾乎事無巨細地給孩子定下了無數規矩,至於孩子在這些條條框框裡是什麼樣的感受,很少會有人注意到。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一書裡的建議,幾乎都是傳統的家庭教育理念,其中有一些不符合我的念想,還有一些是完美的理念主義概念,所以,我只汲取了其中對孩子品格引導和教育的部分。《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幫助家庭迎接前所未遇的挑戰》的作者蘿拉·高爾德與馬爾科姆·高爾德是美國海德學校校董與校長,他們一邊通過海德學校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一邊行文成書,幫助更多的家長緩解與孩子之間的矛盾,重新正視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從而改變孩子與自己的人生。 其實,我對美國海德學校的了解,也僅僅是網絡上展現出來的資料。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3 態度比天分更重要
    看看你周圍生活中接觸過的最成功的人。情況常常是,他們有著更多的積極態度,而非驚人的天賦。如果我們的孩子要發揮自身的潛能,創造自己的生活,他們就需要正確的態度。我們也是如此。天分需要終生的開發和培養,而態度幾乎可以馬上改變。」 用高一一年的時間來讓孩子體驗失敗,這是一個冒險,但我以為這樣的冒險是值得的。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品格是激發出來的
    這是《父母最艱巨的工作》的卷首推薦語,一瞬間我突然感覺我重要多了,有些虛榮的開心,更有沉重的感覺,畢竟一件普通的事情上升到了對「星球最大的貢獻」這樣一個說法,任誰都會在內心對自己的能力進行仔細地掂量掂量。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4 設定更高期望,放手結果
    我們因為有了太多的生活經歷,所以讓我們害怕的事情越來越多。我們以為孩子很小,不能完美地解決問題,所以,更多的時候就出手制定規則,制定我們的想要達成的目標,逼迫孩子來完成。 其實,孩子有孩子自己的願望,哪怕他們的願望在我們看來很幼稚很天真很可笑。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5 成功失敗都有價值
    當我們習慣用外在的成功來評價一個人時,那麼輪到孩子這裡,就不可避免地這樣評價孩子:「如果你學習好,就說明你努力,你認真聽課,你認真學習;如果你成績不好,那就說明你沒有努力,你沒有認真聽課,你只會認真地玩……」 我們對於失敗的態度,更多的時候是悲傷、失望、氣餒、甚至逃避
  • 選這5大專業,考上任務「艱巨」,但找到工作就確實很厲害
    很多父母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其實是為了選擇就業前景好、收入高、工作輕鬆的專業,但是這些專業幾乎都達不到標準,很多就業前景好的專業在大學的時候確實讓很多學霸都感到辛苦難搞,那麼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選這5大專業,考上任務「艱巨」,但找到工作就確實很厲害。
  •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若干意見》發布會
    還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是在農業農村,必須集中力量攻堅,確保順利完成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為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基礎。
  • 高效工作法分享 《6點優先工作法》
    艾維利認為,一般情況下,如果人們每天都能全力以赴的完成六件最重要的事,那麼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如果公司的每一個員工,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做最重要即最有生產力的事情,假以時日,可想而知,將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這也是本文所介紹的,6點優先工作法。
  • 橫縣:激勵一線駐村工作隊員履職擔當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新聞網橫縣12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東麟)近年來,橫縣堅持多重激勵和從嚴管理結合,多措並舉推動工作隊員在脫貧攻堅一線、鄉村振興一線擔當作為、實幹興村,全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 孩子童年的快樂,是我們養育的首要任務
    我現在在幼兒園工作,和家長孩子密切接觸,通過觀察和比對,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和父母長輩及家庭,家風,家教,環境等因素呈正相關,且對孩子的浸潤和影響是非常之大。我和2歲至3歲半的孩童接觸最密切。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例子一:2歲半的伊伊,爸爸內向孤僻,不喜與人交流,跟女兒在一起時,言語也不多。
  • 糾正孩子習慣,父母制定了學習賺錢表,有些激勵並不如父母所願
    用錢激勵子女,是父母的無能如果一味的用錢來激勵孩子曲作家張自己希望孩子變成的樣子,這就說明前期的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失敗,側面反映出孩子既不尊重你,也不信任你,也不覺得你的說教和行為有說服力,你完全失去了一個父母的威嚴,更沒有沒有給孩子一個獨立決策和成長的空間。
  • 【優制管理分享】21條時間管理法則,讓你的工作更高效
    這隻「青蛙」就意味著你最艱巨、最重要的任務。如果你不對最艱巨的任務立刻採取行動的話,很可能你會因為它耽誤很多時間。吃掉你的「青蛙」也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生活產生最大的積極影響。    4  考慮效果  你最重要的、優先級最高的事情是那些將對你以後的生活或工作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事情,無論其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應當最優先處理這些事情。
  • 激勵計劃要簡單易行,形成有效的激勵系統,讓員工保持工作效率
    為了應付條件的變化與偶然因素的出現,擬訂的激勵計劃必須考慮到修改甚至變更部分內容的可能性。⑥要有側重。面面俱到的計劃看上去好像體現了公平的原則,但實際上是一種最不公正的待遇。計劃本身是面向所有員工的,但要激勵的對象是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在工作中肩負重任的有識之士,通過對他們有側重的激勵,會使組織中呈現出一股向上的好風氣,從而帶動後進人員一同進步。
  • 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是「尊重」,父母一定要謹記,尊重孩子很重要
    孩子在這樣的的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受到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大。當孩子的性格出現了問題,會影響到孩子的方方面面,比如說人際交往、學習工作等方面,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尊重」,父母一定要謹記·尊重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我們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記住,尊重是教育的首要前提。
  • 挑選幼兒園,父母應該優先考慮這三點,不然苦的是孩子
    她的孩子今年才剛上幼兒園,因為忙於工作沒有提前挑選到合適的幼兒園,到了臨開學才匆匆忙忙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幼兒園上學。 但開學才一個月她就後悔了,原來有好幾次,她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的褲子都是溼溼的。孩子尿溼了,老師卻沒有發覺到。這讓阿思很氣憤,連孩子最基本生理需求都沒有被顧及到,更別提其他啟蒙教育、興趣培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