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3 態度比天分更重要

2020-09-05 彥綾


圖片來源於網絡

「態度比天分更重要,努力比能力更重要,品格比才華更重要。沒有什麼能阻擋態度正確的人,也沒有什麼能幫助態度錯誤的人。」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非常高的天分,但現實是我們的孩子確實都只是普通的孩子。

也許我們的孩子表現得很聰明,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都表現得不錯,但是到了高中甚至大學,到了人才匯集的一方,我們就會發現,原來孩子那點小聰明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有的孩子還會帶著過去的小聰明來到高中,以漫不經心的態度對待學習,結果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很愚蠢。

是的,上面這段話就是我的肺腑之言,因為我的孩子就是這樣表現的。

儘管在孩子高一的時候,我無數次焦慮到睡不著覺,但仍然咬牙抱定要讓他自己去經歷失敗的態度,我終於是如願以償了,孩子到了分班的時候,終於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雖然沒有什麼比孩子們有天分更加讓人高興的事了,但我們還是需要關注他們能夠控制的東西。看看你周圍生活中接觸過的最成功的人。情況常常是,他們有著更多的積極態度,而非驚人的天賦。如果我們的孩子要發揮自身的潛能,創造自己的生活,他們就需要正確的態度。我們也是如此。天分需要終生的開發和培養,而態度幾乎可以馬上改變。」

用高一一年的時間來讓孩子體驗失敗,這是一個冒險,但我以為這樣的冒險是值得的。

在現實生活裡,有無數成績優良的孩子進入大學後就放飛自我,然後就藉口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重新回來復讀,以掩飾自己貪玩的結果。還有一些孩子,進入大學後,由於在過去沒有得到真正的自我展示,進入大學後就無法管住自己,學習就一落千丈。

讓孩子用一年的時間來體驗失敗,讓他收穫自己作死後的苦果,因此開始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相比現在嚴格地控制他,讓他到了大學自我放飛,那時的我才是毫無回天之力。

接受孩子不是天分特別高的現實,有助於快速認清現實,調整態度,幫助孩子在失敗中尋找原因,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失敗,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我以為這才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須具備的態度。

「今天,父母培養孩子和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似乎更難確定。要麼是沒有了可以看到的消防水管,要麼到處都在滅火,卻不知道火源在哪裡。」

也許,更多的父母無法幫助孩子解決具體的學科問題,但我們卻可以通過觀察孩子行為和情緒的表現,通過觀察孩子的分數,來和他談談並尋找原因。

我的孩子因為最近考試失利,所以他有些排斥我問他的分數,但他並不會對我隱瞞太久,成績單下來,還是會拿給我看。當他能平靜地和我說說分數時,就說明他已經從沮喪中走了出來。當他能要求我買一些具體的學習資料時,就說明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當然,也許在短時間內他的成績並不會有太大的提高,可是我相信只要他的態度端正了,那麼重新考個自己滿意的學分只是時間的問題。

如果不把眼光死死地盯在分數上,那麼父母其實可以很輕鬆地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當然,這個孩子也許還會玩,但已經知道了孰輕孰重,給他時間,他就能很好地管理自己。

因此,在這裡,正確的「態度」,並不僅僅是只要求孩子端正自己的態度,也要求父母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孩子。孩子在經歷失敗的時候,其實他的心裡也同樣很難過,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只是帶著耳朵去傾聽孩子的心聲,當他說完後拍拍他的肩膀說:「如果你需要幫助就告訴我。」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主動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因為學習是他的事,他只要能得到家庭裡的包容與理解,就可以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他還是會不斷地出錯,不斷地出問題。可是比起成年人的世界來說,他現在的問題又算什麼呢?

相信孩子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是父母們應有的態度。

「對於父母而言,停下來嚴肅而客觀地想像自己家裡的態度標準有多高,這很重要。許多家庭僅僅滿足於沒有不好的態度。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能力或者態度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豐富我們的認知。」

「能力和成功在一起常常會掩蓋家庭對態度的理解。最終,我們只在孩子行為不好或是表現不佳時才會認為態度是個問題。」

一時的成功,不代表永遠的成功,而能力卻是可以在正確的態度下,在無數成功與失敗的經歷中不斷地得到提升。

作為父母,我們在要求孩子端正態度之前,首先要學會如何端正自己的態度。認真思考並回答下面十三個問題,也許能讓我們領悟到些什麼:

1.我會怎樣定義自己對於生活的整體態度?

2.我對生活的總體態度有哪些好的方面?

3.我對生活的總體態度受到哪些制約?

4.什麼樣的情況或者哪些人會讓我產生最糟糕的態度?

5.當我的態度「脫離軌道」時,誰看到了?

6.我真的認為態度比能力更為重要嗎?我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對此有所懷疑?

7.我對於家人的總體態度感覺如何?(描述一下每位家庭成員)

8.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下我看到孩子們因為態度而掙扎?

9.描述一個時刻,我對在家庭成員身上看到的態度感到自豪?

10.「態度」對我來說足夠重要嗎?

11.什麼情況下我控制了態度?

12.什麼情況下態度控制了我?

13.我的同齡人中誰有著積極的態度?

2020.8.14


相關焦點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10 激勵孩子是我們首要的工作
    孩子們最受激勵的時候,是看到我們努力提高自身、我們努力培養自己的品格、我們努力踐行我們所宣揚的主張的時候,以及他們看到如下這些事情發生在我們中間的時候: 「把真實比和諧更重要這個原則應用在夫妻還有同事的關係中;遵守律法的精神(原則)多過遵守其表面的字意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2 原則比規則更重要
    制定規則讓孩子尊重,是做父母最為輕鬆的工作,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標準,孩子只要觸犯,就會馬上就判定為違規,受到否定和懲罰。父母會督促孩子立刻改正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家庭教育的要求。規則重要,但如果把規則看得太過於重要,則會約束著孩子的成長。此時,我想起了我媽媽種在房頂的一棵桃樹。這棵桃樹已經種了三四年了,可是它的高度在沒有修剪的狀態下,從來沒有超過一米,樹枝不過八九條;主杆也不過像大拇指那麼粗。原因就是它是被種在一個稍微大一點的花盆裡。這兩年開始結果,桃子很甜,個頭卻非常的小,數量稀少。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1 真實比和諧更重
    如果要保持真實,則必須放棄現實中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寄存著成年人的安全感,如果失去,就會讓本來就痛苦的人更迷茫:不知道上哪去獲取更高級的安全感,讓自己得以安寧。 所以,成年人會對現實妥協,但又不甘心就這樣算了,只能在為人父母后,不斷地對孩子強調:要做個誠實的人。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7 學會抓住和放手
    我們期望孩子人生順利,平安幸福,如果能有一份高收入且穩定的工作那就更完美了;我們擔憂的也是同樣是這些問題,我們害怕我們曾經歷過的痛苦,孩子承受不了,因此總是想方設法地去幫孩子掃清前路的障礙。 海德學校的一個家長這樣說:在海德,我們被告訴要「放手」。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9 謙卑地尋求和接受幫助
    幸好那個時候,我遇到了這本書:《父母最艱巨的工作》,看完之後,我就與自己和解了,同時,也學會了在遇到問題時尋求幫助(這當然是後話)。 「我們的社會不承認尋求幫助的能力和個人的潛能有關。我們的態度可能在家中突然爆發,卻很少出現在工作中。」在工作中,我進入了一個我不熟悉的領域,可以說是完全陌生的領域,而且我的能力暫時與這個領域不匹配,所以我一邊學習,一邊困惑,直到與小亞溝通後才看到自己的方向。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8 創造品格文化
    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父母是善良而堅韌的人,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品格也差不到哪裡去,頂多是因為不愛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庸的人。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家庭文化還是說得過去,因為我們更想與這個世界好好相處。當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圍繞時,孩子的品格又能差到哪裡去呢?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給父母的建議》一書裡的建議,幾乎都是傳統的家庭教育理念,其中有一些不符合我的念想,還有一些是完美的理念主義概念,所以,我只汲取了其中對孩子品格引導和教育的部分。《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幫助家庭迎接前所未遇的挑戰》的作者蘿拉·高爾德與馬爾科姆·高爾德是美國海德學校校董與校長,他們一邊通過海德學校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一邊行文成書,幫助更多的家長緩解與孩子之間的矛盾,重新正視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從而改變孩子與自己的人生。 其實,我對美國海德學校的了解,也僅僅是網絡上展現出來的資料。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品格是激發出來的
    這是《父母最艱巨的工作》的卷首推薦語,一瞬間我突然感覺我重要多了,有些虛榮的開心,更有沉重的感覺,畢竟一件普通的事情上升到了對「星球最大的貢獻」這樣一個說法,任誰都會在內心對自己的能力進行仔細地掂量掂量。
  • 天分和努力哪個更重要?
    剛上中學的侄子在朋友圈感慨地說:老師可能告訴過你,成功是有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但老師沒有告訴你,那百分之一的天分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還重要! 於是,我們就「努力」與「天分」哪個更重要進行了一場沒有靈魂的破次元的對話。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5 成功失敗都有價值
    當我們習慣用外在的成功來評價一個人時,那麼輪到孩子這裡,就不可避免地這樣評價孩子:「如果你學習好,就說明你努力,你認真聽課,你認真學習;如果你成績不好,那就說明你沒有努力,你沒有認真聽課,你只會認真地玩……」 我們對於失敗的態度,更多的時候是悲傷、失望、氣餒、甚至逃避
  • 高考600分是別人的標配,卻是你的天花板,天分與努力誰更重要
    但在我看來,高中三年固然重要,但高中之前的鋪墊和沉澱更重要,對於普通人家孩子來講尤其如此。1.要想高考600分以上,最好先考進重點中學。大家都知道一個客觀現象,即: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大多都來自於重點中學。
  • 父母最艱巨的工作:優先重點4 設定更高期望,放手結果
    「在努力提出『態度』的重要性時,我們不想忽視能力。畢竟,能力的增長是我們努力的最終目標。家長必須避免為紀律而紀律、為努力而努力、為品格而品格的陷阱。」這樣的要求沒有錯,如果能幫助孩子學會分解目標,然後一個個地去完成小目標,再包容孩子的進步或者倒退,那麼孩子對未來的信心就更充足了。 「目標高遠和沉迷於成功之間有所區別,那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家長或老師必須注意區分設定高期望和放手結果。」
  • 孩子學習,到底有沒有天分的差別?
    天分的這種差別是客觀存在的,不是說你不看它,它就不存在。就像每個孩子的樣貌一樣,有的天生麗質漂亮,有的普通平凡,也有的差強人意。。每個人都會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別,從裡到外,從環境到物質。這是客觀存在的。2.天分是不是很重要?後天努力能彌補多少?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會讓您失望,甚至反感。
  • 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性教育?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1、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孩子問到一些性問題時,父母的態度最重要。應該用科學的藝術的解釋回答孩子,例如孩子在3-5歲時,都會問「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這首先是他們對生命起源的強烈認知,不用擔心解釋得太清楚孩子會模仿。其實孩子的思維很單純,即使模仿也是表面上的,而且是把它當作一種遊戲。
  • 【優制管理分享】21條時間管理法則,讓你的工作更高效
    曾經有一句諺語說的是,如果你每天早上醒來做的一件事情是吃掉一隻活的青蛙,你就會欣喜地發現,在這一天接下來的時間裡,將沒有什麼比這個更糟糕的事情了。  這隻「青蛙」就意味著你最艱巨、最重要的任務。如果你不對最艱巨的任務立刻採取行動的話,很可能你會因為它耽誤很多時間。吃掉你的「青蛙」也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生活產生最大的積極影響。
  • 天分
    不是說努力不重要,而是說沒有天分的努力有時真的是在積攢0。        有些領域需要較強的天分,有些則需要努力即可,我們最不缺努力的典範,今天只說說特別需要天分的範疇。名牌大學、藝術家和領導者。張國師說過,演員最重要的是老天爺賞飯吃,其次才是祖師爺給飯吃。當下橫行亂竄的都是不管這倆「爺」直接把自己當爺的流量們,只能用各種刷新三觀的糗事為自己博眼球了。演技這個天分真是強求不來,有就是有,演啥像啥;沒有的話再努力也是沒用,演誰都像自己,弄不好還出現用力過猛的車禍現場,更加不好下臺階。好演員好作品帶來的是藝術享受,不適合吃這碗飯的帶來的是夾生感。
  • 重點高中不只有少數的天分,其實多數人的成功都是靠勤奮!
    能考上重點高中的無非就是兩種人:1、少數的天分:這種學生天資聰慧,邊玩邊學就考上的那種,這種是少數!2、多數的勤奮:這種學生資質一般,完全是靠不服輸的盡頭,這種是多數!對於第一種,解析了也沒有意義,因為對於天分來說,實在是沒有規律可循!而第二種,不服輸的盡頭,靠自身不懈的努力與堅持最終取勝,卻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們重點來說說第二種!看看這部分學生是如何考上重點高中的!
  • 「天分」、「流體智力」與「形式訓練」
    首先,他的社會性發展處於2-3歲孩子的水平,「自我中心」很明顯,剛轉過來時,園長建議他父母給去做一個心理檢查,檢查結果是:有輕微「自閉」傾向。也就是說,與別人交往有一定的困難。 然後是,這個孩子對吃很感興趣,只要是有好吃的,激烈的情緒很快也能平靜下來。
  • 2021入學戶口和房產哪個更重要?弄清優先級還要看這個
    2021年幼升小籌備起航,諸多家長疑問房產戶口哪個重要?戶口還是房產優先?序位3:京籍房片市戶3.1京籍兒童、父母,房片市戶京籍實際居住地(房屋產權所有人為其父、母或適齡兒童本人)在學校服務片內,戶口在片區外,其他區範圍內。
  • 吳軍《態度》: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在寫信時,往往比較心平氣和,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問題也更全面,這樣孩子也更能接受。這個方法,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鑑作用。平常不適合開口、不好意思開口,或者你覺得對孩子以後工作生活的建議,你都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告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