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那些臨終遺言:生命的大徹大悟!

2020-12-23 百家號

人之將死,其言也真。那些歷史名人的遺言,其中的愛與恨、喜與悲、慷慨與悲涼、遺憾與悔悟,讓人唏噓不已。當我們被他們面對死亡時的言語與心境所深深震撼的時候,更應抱有一份深深的思考,和體悟。思考和體悟的對象,是人生,是生命,是所有的迷與悟。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絕命詩《垓下歌》)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項羽敗亡前吟唱的一首詩,是足以驚神泣鬼的一首壯歌,抒發了項羽在漢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那種充滿怨憤和無可奈何的心情。其中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又蘊含著滿腔深情。



韓信(約前231年-前196年)


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後被呂后所殺,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採納蒯通的計謀(三分天下而王之),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韓信被夷三族。


 

荊軻(?—前227年)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史記·荊軻列傳》)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劉備(161年-223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國志·諸葛亮傳》)


劉備病重時,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把身後之事囑託給他。劉備對諸葛亮說:「先生的才能超過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國家,最後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如果嗣子可以輔佐,就拜託你輔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話,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


諸葛亮流著眼淚說:「臣一定會竭盡全力,以忠貞之節輔佐,到死為止!」劉備又下詔教訓劉後主說:「你和丞相一起共事,待他要像待老父一樣!」



蘇軾(1037—1101年)


西方不無,著力即差。(《東坡紀年錄》)


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他在彌留之際,好友維琳方丈在其耳邊大聲說:「端明宜勿忘西方。」(端明學士應該不要忘記西方啊)蘇軾喃喃回應說:「西方不無,但個裡著力不得。」(西方世界不是沒有,但卻是不能使力的)。


好友錢濟明也湊近他的耳朵說:「固先生平時履踐至此,更須著力。」(先生一生都在踐行於此,此時更應該使力)蘇軾說了人生最後一句話:「著力即差。」(使力就全錯了)


佛家講不執、隨緣。大半生向佛的東坡居士,用生命中最後一句話,表達了他對佛法的終極領悟。



陸遊(1125—1210年)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劍南詩稿》)


開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史彌遠發動政變,誅殺韓侂胄,遣使攜其頭往金國,訂下「嘉定和議」,北伐宣告徹底失敗。陸遊聽到消息,悲痛萬分。陸遊憂憤成疾,入冬後,病情日重,遂臥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陸遊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五歲。



文天祥(1236—1283年)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史·文天祥傳》)


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後被處死,終年四十七歲。


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在衣服中找到贊文:「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才能夠做到。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王陽明(1472—1529年)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陽明年譜》)


《陽明年譜》記載了王陽明臨終時的情形。當時他召弟子周積進來,過了很久,才睜開眼睛看著他說:「我走了!」周積眼淚落了下來,問:「有什麼話留下來嗎?」王陽明微微笑道:「此心光明,還用說什麼?」片刻後,溘然長逝。



譚嗣同(1865—1898年)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898年9月22日,譚嗣同被捕入獄,在獄中,譚嗣同泰然自若,題詩於壁曰:「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28日,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殺害於北京菜市口,行刑時,他仰天大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被害時年僅33歲,聞者莫不痛惜落淚。



魯迅(1881—1936年)


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魯迅雜文《死》)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病逝。第二天,天津《大公報》發表《魯迅的七條遺囑》。全文如下:


【上海十九日下午十一時發專電】魯迅在《中流》雜誌第二期發表《死》一文中有七條遺囑:

(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弘一法師(1880—1942年)


悲欣交集。(《弘一大師年表》)


大空法師說:「大師之所謂『悲』者,悲眾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門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難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廣大,總之為慈愍眾生而起之『稱性大悲』也。大師之所謂『欣』者何,欲求極樂,欣得往生,欣見彌陀而圓成佛道,欣生淨土而化度十方」。


此說甚妙,和盤託出弘一大師當時之心境,而此境是無法用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只有過來人才能知曉,有同等感受之人才能道出。



王國維(1877—1927年)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王國維遺書)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出辦公室,僱了一輛人力車,前往頤和園。吸完一根煙,躍身頭朝下扎入水中,於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事後人們在其內衣口袋內發現遺書,遺書中寫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陳寅恪說:「為文化所化之愈深,愈感文化衰落之苦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

本人對現貨投資的四大生存法則解析:

1.拿的利潤越大就越危險你需要克制——貪婪

2.行情變幻莫測拿捏不定是你要學會——變通

3.一時失利不要抱怨這時你要學會——忍讓

4.錯過了大行情你要學會——放棄

更多策略關注:zgsj1618


相關焦點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發人深省,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有佛教,自然也有佛教文化,筆者最熟悉的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你對佛教文化了解多了,參透明白了,你的人生會多多少少跟著改變。今天筆者給大家說一些這五大高僧的臨終遺言,從他們的遺言中就能學到不少。如果你仔細品味,你會發現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
  • 歷史上那些酷酷的臨終遺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名人將死其言超酷
    來看看那些歷史名人酷斃了的臨終遺言,去捕捉生命給予的最後的敬畏與饋贈。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明世宗嘉靖八年,王陽明乘船前往南康,自知生命之火將熄,便靜坐待寂,弟子追問有何遺言,他說出了這句話。一生光明磊落,無恨無憾,不需要再留下什麼。此等境界,無愧於「陽明」二字。
  •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在臨終時,只要還能喘口氣,總是要交待幾句的,這便是遺言。便是阿Q,也要學人大喊一聲:「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的遺言,徒供旁觀者發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善」者,並不是與「惡聲」相對的,善是「善哉善哉」之意,充滿了臨死者對一生的追思,然而撫今追昔,有今有昔,唯獨沒了明天,怎不教他感喟萬千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有一句近似遺言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 「臨終遺言」也能模擬?
    這樣的「臨終遺言」是一群高二學生在一片黑暗中,借著手中的小手電的一點亮光撰寫而成的。前天晚上,交大附中510名高二學生通過「寫人生最後一封信」的模擬活動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10月19日國際在線)  中國人都富於創意,讓高中學生寫「臨終遺言」,這大概也是交大附中教師的一種創意吧。國外教育形式十分豐富,但卻從未聽說過有寫「臨終遺言」教育。相信,在國內也是率開「先河」。
  • 中國歷史名人臨終遺言都是什麼,最後一位大家都知道
    談到遺言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還蠻感興趣的,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或悲涼或有趣或無奈的遺言,更是讓人生出了許多想法,對歷史人物,和他生活的時代,會有更立體的認識。下面是一些歷史上的名人臨終時所留下的遺言,這些或孤獨或溫情或悲壯的臨終遺言,最打動最震撼你的是哪一句呢?伍子胥: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
  • 歷史名人臨終遺言:貝多芬最傷感,馬克思最風趣,唯有此人最大氣
    人們一般會在臨終前向家人囑咐一些事情,名人也是。名人們的臨終遺言總是被賦予一種特殊的意義,而且他們的遺言被公開後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要是他們的遺言有些奇葩,那就更能引發人們討論的興趣了。耶穌在十字架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事成了。」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0位名人的臨終遺言,別有意味,值得收藏細品文/詩綠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歷史上這10位名人在他們行將仙逝前,給我們留下了意味深長,暗含很多人生哲學況味的臨終遺言。細細品來,這十位名人在生命的盡頭給我們留下的這些臨終之言,實屬寶貴的珠璣之言,給我們帶來很多對人生的啟迪與思索,值得收藏細品。1、維也納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我將在天堂聽到一切。2、法國著名戲劇家拉伯雷:拉下帷幕吧,喜劇已經結束了。
  • 【靈修】大衛的臨終遺言:自立自強,認清職分1/10
    大衛的臨終遺言:自立自強,認清職分1/10(撒下20章)2「我現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當剛強作大丈夫,3遵守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照著摩西律法上所寫的行主的道,謹守他的律例、誡命、典章、法度。這樣,你無論作什麼事,不拘往何處去,盡都亨通。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和境界,也就有了能夠直面任何挑戰、戰勝任何困難的黨魂、軍魂和民族魂。    開國元帥們,為創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無私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他們彌留之際的臨終遺言」高度濃縮了他們一生叱吒風雲,致力於革命、建設事業的信念和追求,字裡行間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心」、對事業的「熱心」、對信仰追求的「恆心」、對人民群眾的「愛心」、對權力恪守的
  • 英語名言:Famous Last Words 名人臨終遺言
    Famous Last Words 名人臨終遺言   1. Truth sits upon the lips of dying men.   人之將死,其言必真。——Matthew Arnold阿諾德   2.
  • 千夫所指:袁世凱的臨終遺言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千夫所指:袁世凱的臨終遺言到底是什麼   1912年3月10日 (農曆正月廿二),袁世凱在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與會者百餘人,「內有洋服者,有中服者,有有辮者,有無辮者,有紅衣之喇嘛,有新剃之光頭,五光十色,不一而足」。英國公使朱爾典也親臨觀禮。   孫中山辭職讓袁   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將政權拱手讓出,是關係辛亥革命成敗的重大事件。
  • 學生網上求助暑假作業「一份臨終遺言」答案
    從寫作業的時間上來看,暑假期間學生普遍晚睡晚起,晚上8時到9時是寫作業的尖峰時段,進入8月特別是8月下旬,更是「求答案」的高峰期。  奇葩派作業:寫一份「臨終遺言」  雖然暑假作業的奇葩題目只是全部作業中的一小部分,但總能吸引最多的眼球。此前引發關注的「腳-鞋襪+草地=?」、「三分之二青蛙=?」、「一個噴嚏+一個噴嚏+一個噴嚏=?」、兔子排隊、模擬聚會祝酒等題目,讓不少網友慶幸「幸虧畢業得早」。
  • 古代唯一沒有缺點的皇帝,不殺一位開國功臣,臨終遺言讓人淚崩
    古代唯一沒有缺點的皇帝,不殺一位開國功臣,臨終遺言讓人淚崩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缺點,更別說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了,作為帝王,他們的錯誤很少有人敢於指出來,從夏朝開始算,中國一共歷經了20個朝代,而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往往沒少幹一件事情,那就是殺功臣,越王勾踐消滅吳國後殺文種
  • 慈禧太后在生命的最後的一刻,說出了怎樣的驚世遺言?
    本文由【超超的歷史筆記】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慈禧太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出了怎樣的驚世遺言?眾所周知,慈禧是中國晚清政權的實際掌控人,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女性當權者,手段殘忍,尤其擅長權謀,外界對她更是褒貶不一。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麼慈禧在生命的盡頭曾經說過哪些遺言呢?
  • 《大秦賦》蒙驁臨終遺言,僅用8個字,讓我感嘆:大秦必興
    從《大秦賦》學點啥第5期《大秦賦》中,秦國元老級大將蒙驁生命垂危,秦王走到他身前,握住他滄桑的手,想著要安撫他,但老將軍堅定的眼神讓他難以說出口。就在秦王不知所措之時,蒙驁用已經沙啞、無力的聲音,留下了他的臨終遺言。久經沙場,見過太多人死亡的蒙驁,在那時那刻已經明白自己快走到生命盡頭,這是他能夠跟自己的「王」說話的最後機會。
  • 11位名人的臨終遺言,最後一刻都想跟世界說什麼?
    人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說的最後一句話都會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麼?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一些名人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都是什麼吧。傑克·丹尼爾(1850-1911)「那些還沒說夠的蠢人才需要留遺言。」卡爾·馬克思,德國偉大的政治家、哲學家和經濟學家。
  • 中國院士臨終遺言:要注意《易經》,或是超科學的源頭
    中國院士臨終遺言:要重視《易經》,或超科學的根源!一旦談到《易經》,大夥會想到什麼?很多人的反應,也就是封建迷信,或者是是算命佔卜,又或者是是一部看不懂的''天書''。談到馮友蘭,許多夥伴們都會覺得陌生,由於這位先生早已經離開咱們有19個年歲了。馮先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年前,在馮先生臨終時,學生們詢問是否有沒有什麼要留下的。他思考了一會兒,只留下了一句臨終遺言:「中國未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重視《易經》。」
  • 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留下8句臨終遺言,一人祝福中國韓國
    7個被絞死的日本甲級戰犯,臨終遺言祝福中國的是誰,別的戰犯遺囑中說了什麼?日本是近代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準確地說,英國和法國等帝國主義只是扯下了大清臉上神秘的面紗,真正把中國拉下神壇且催動連綿恨意的,還是東瀛島國日本。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居,日本對中國人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是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一個頭腦清醒的中國人是不會遺忘日本對中國曾經的侵略事實。
  • 晁蓋臨終遺言是21個字,卻被宋江改成16個字,於是宋江成功上位
    晁蓋臨終前留下了21個字的遺言:「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這裡的賢弟就是指宋江,晁蓋的意思也很明確,誰抓住了殺我的兇手,誰就可以當梁山寨主。但是這句21字遺言就像一個燙手山芋,讓宋江很不舒服,晁蓋明知道宋江不會武功,還說出這樣的話,這分別是不想傳位給宋江。為什麼晁蓋不想傳位給宋江呢?
  • 4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僅僅二十個字,讀懂受益一生!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三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4分鐘!在佛教傳播的道路上,有著諸多高僧大德,為了弘法利生不畏艱辛;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和佛教的智慧開示眾生。如近代的虛雲老和尚、弘一法師、本煥長老、夢參長老等等,都是用盡一生,去弘揚佛法。尤其是這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何謂是用最後的生命去吶喊試圖警醒世人。想讓世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