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通今,學習有「後勁」的孩子,12歲前都做了這件事

2021-03-02 童書來了

漫畫形式講《三十六計》

👇👇👇


最近有媽媽跟我聊天,說很後悔自家孩子小學時候沒把握機會多閱讀,等上中學後功課一多,文化積累比別人就差了一截,學習開始「後勁」不足起來。
大量的學習案例都告訴我們,沒有海量課外閱讀的支撐,只會擁有「短命高分」,而寶貴的閱讀時間,最應該留給經典。所謂讀經典一部,勝雜書萬本,國學經典對人的滋養是貫穿一生的,不僅能極大提升孩子的文化素養,更能讓孩子博古通今,培養辯證思維、積累寫作素材。我覺得, 在中小學階段,有一部書是不能錯過的,它就是我國古代非常經典的「謀略奇書」——《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部分故事還入選中小學課文,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全世界通行!

咱們的孩子為什麼一定要讀《三十六計》呢?


首先,雖然《三十六計》是一部兵法書籍,但它也是中國古代先人們高深的哲學思想和智慧的集合體。孩子耳濡目染,古人對事物的見解和精巧思維方式不自覺就融入了孩子的基因中;

其次,它是最好的故事書。比如很多孩子小時候或者上課都聽老師說過,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但是都會疑惑,為什麼有人心甘情願挨打,《三十六計》就會告訴孩子,原來這是一個叫「苦肉計」的計謀;最後,它還是孩子學習語文的寶貴素材。三十六計的每個計謀名字都是一個成語:拋磚引玉、瞞天過海、打草驚蛇、笑裡藏刀、釜底抽薪、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聲東擊西……孩子們可能在學校多少見過,但不知道成語背後的故事,也很難理解其原意,更不用說精確記憶再舉一反三活學活用了。

而今天帶給大家的這套《漫畫版趣解三十六計》(精裝三冊)是由國內頂尖漫畫團隊「囍閱漫畫」工作室歷經兩年時間精雕細琢創作而成,非常適合孩子閱讀。

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它把《三十六計》原版中難懂的文言文轉化成了風趣幽默的漫畫和典故,生動還原了歷史事件,兼顧文學、人格修養,不僅能讓孩子們學習人文歷史知識,還能從古人的經歷中學習做人、做事的智慧。

(▲調虎離山)

《三十六計》的原著十分短小精悍,而我們將其擴充至孩子聽得懂的故事,深挖其中歷經時間考驗的精神內核,用故事重現經典。


講述某一計謀時,先用幽默通俗的圖文高度概括和形象描述,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整體認知。再以故事講歷史,以漫畫說故事,有歷史背景介紹,有繪聲繪色的文字描述,也有Q萌可愛的分格漫畫。比如,」瞞天過海「這一計,從秦始皇病死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講起……🔻


這樣直觀的圖文結合展示,讓厚重的歷史知識,像看電影一樣容易理解,孩子記憶也會更深刻。


看看這些Q萌可愛的人物、詼諧搞笑的插圖、生動幽默的對白,是不是親切之感油然而生?

(▲四面楚歌原來是這麼唱的?)


(▲這樣的張飛讓人忍俊不禁)

除了原著內容外,還加入了更多的知識點介紹、解析以及拓展閱讀部分,幫孩子學會歷史思辨,更充分理解三十六計背後的含義。

比如,對一些難於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點,以序號形式進行標註,清晰直觀,孩子可以更流暢地閱讀,還能積累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

每一計謀的結尾,都加入「事後諸葛亮」、」趣史漫談「環節,對故事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延展,增加知識儲備量,形成歷史思辨能力。

書中36個計謀,36個有代表性的權謀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涵蓋大量的歷史名人故事和成語典故,是孩子寫作和語文學習的經典素材。

比如,」以逸待勞「這一計講的故事,就是初中語文課本中《曹劌論戰》的內容,將來進行教材學習時,孩子學起來就會更加輕鬆。🔻

而且,整套書都有同步配套音頻(掃封面二維碼可聽),專業的配音老師,栩栩如生的場景再現,牢牢抓住孩子的耳朵。

適合低齡段的小娃們「聽書」,也適合年齡稍長的大孩子隨時隨地擁有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最後,說說品質,12開大開本,硬殼精裝,好收納也適合送人~


原價144元/套,咱們超值團購價只要79元/套(包郵)!一套書,不僅可以用來學歷史、懂國學,積累知識,更可以幫孩子學習處世之道、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家有5—12歲孩子的,建議都收一套~

適讀年齡:5—12歲

裝幀:硬殼精裝

開本:750mm*960mm,12開

原價:144元/套

超值團購價:79元/套(包郵)


*配套音頻:掃描封面二維碼可得

搜索親子童書專屬店或輸入淘口令

¥UHqg1ibq5xZ¥

(複製後,打開手機淘寶)

忠於原著,專為孩子科學編排

原汁原味呈現《三十六計》精髓

經典名著並不難讀,重要的是跟孩子產生關聯,要抓住孩子的心。

其實,《三十六計》本身就是故事,是古代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某些人物某些國家之間發生的事情,文言文只是它的表現形式。


如果剝離形式,把三十六計背後精彩的故事和道理直接用視覺圖像表現出來,孩子們都會對它愛不釋手。


比如,關於「空城計」,很多小朋友們早就耳熟能詳,但可能並不知道這也是出自「三十六計」呢。🔻對比慌慌張張的司馬懿,鎮定自若的諸葛孔明,就很容易讓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留下深刻的印象。

繼而生出對「空城計」更多的思索,以及對處驚不變的處世態度的認可。


再比如,以前讀書時經常不太理解「借屍還魂」這個成語,原來它也是「三十六計」之一。🔻《三十六計》原文中這樣說的:「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套書中用「項梁假立楚王」的故事,說的明明白白:在戰爭中,對雙方都有用的實力,往往很難駕馭和加以利用;而沒有什麼作為的勢力,往往要尋求靠山,反倒可以加以利用。

這套《趣解三十六計》,把這些場景文字,用孩子們喜歡的漫畫方式畫出來。

幽默的對白,生動還原經典歷史場景,帶孩子走進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古戰場,仿佛跨越時空,身臨其境,不僅緩解了名著閱讀的壓力,也帶給孩子一個全新的閱讀體驗。


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很有特點,Q萌可愛,甚至有點詼諧搞笑,看起來親切無比。

比如,「假痴不癲「這一計中,精神高度緊張的劉備和猜忌心重的曹操,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孩子們不經意就把他們的故事刻在腦海裡了。🔻

而且,漫畫本身也很注重表現情節,講述故事時很有鏡頭感,很容易讓人產生熱血沸騰的感覺。」李代桃僵「這一計中,義救趙氏孤兒的故事,緊張的情節中還帶著詼諧和幽默。🔻

孔明木門道設伏大敗張郃的這段歷史,激烈的萬箭齊發場景躍然紙上,感染力特別強。🔻

真比看動畫還過癮!看完一遍,孩子們不經意就把這些故事都刻在腦海裡了,歷史人文知識的印象也會更深刻,不知要比死記硬背效果好多少倍呢!

這套書的插畫是「囍閱漫畫」團隊一貫的風格,每一個細節都要經過仔細推敲才能定稿下筆。

正是憑著這種對細節深究細磨的較真,他們家之前出品的《漫畫中國》、《圖解中國》、《漫畫上下五千年》等等都曾在推出後在圖書市場掀起一場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趣解三十六計》不僅形式新穎,還從多個方面保證了內容的可讀性和準確性。

書中語言雖然生動,但保留了嚴謹的細節描述,保證準確性的同時,孩子讀著也更有趣味。


比如出場人物關鍵性的代表道具,諸葛亮手裡的羽扇,和他乘坐的木頭車——素輿,還順便學習了」羽扇綸巾「這個成語的來歷。🔻


對於孩子可能不太理解的名詞和背景知識,都有詳細的註解,為孩子掃除閱讀障礙——


古代軍隊中的謀士是什麼職務,軍令牌、戰鼓、戰車……這些在作戰時都有什麼作用?🔻

歷史故事中提到的龐涓、孫臏、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多爾袞、山海關……這些名詞都是指什麼?🔻

在故事中學習詞語、成語的含義,也會更高效,什麼是」埋伏「,什麼是」潰不成軍「?🔻

不知不覺一套讀下來,孩子就積累了很多傳統文化常識,以後再閱讀、學習古文和歷史時,都會輕鬆很多。

每一計後,還有對人物故事的總結和思考,幫助孩子們進一步深化所學。

比如,長勺之戰魯軍之所以能大勝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除了曹劌的戰術優勢,也有其歷史必然性。🔻


比如,」空城計「之後,分析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之所以能夠成功,依靠的是各種綜合因素。原來司馬懿留下一個可以匹敵的對手,才會更加得到重用。從這個角度想,司馬懿放棄攻城也是不無道理的。🔻

這些知識點都和故事中出現的情節有所聯繫,既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故事,也能讓孩子了解歷史事物的發展脈絡,形成全面、系統的認知體系。

雖然《三十六計》是一部兵法書籍,但其中的謀略、對策,廣泛應用在生活、外交、經濟等領域,成為人們克敵制勝的法寶。

我們不必出徵戰場,但是古人鮮活的歷史片段,同樣可以告訴孩子那些亙古不變的處世之道、解決問題的絕妙思路。


👉遇事不急不躁,沉著思考解決之道,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堂必修課;


"樹上開花"這一計中提起張飛,張飛這個人雖然生得五大三粗,給人「有勇無謀」的印象,實際上卻是粗中有細。在明知不敵的情況下,張飛沒有選擇退縮逃避,腦筋一轉就想出了讓士兵們在樹林裡揚起塵土造勢的退敵良策,最後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西漢的開國名臣韓信是個處變不驚的人,無論面對的是順境還是逆境他都能沉著樂觀地對應。

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佔領關中,為漢朝一統天下奠定基礎,他在黃河邊「偷梁換柱」一舉消滅西魏……🔻

👉某些時候,耐住性子冷靜分析比奮力衝鋒更有效果;

「隔岸觀火」這一計中,曹操沒有貿然捉拿袁氏兄弟,而是利用公孫康的猜忌心理,靜觀其變,果然收到了公孫康送來的袁氏兄弟首級。🔻

👉面對強敵,不一定與其正面交鋒,來一招」釜底抽薪「,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精準的判斷、縝密的思考、識人的胸襟缺一不可,小朋友們都記住了嗎?

為了更好地呈現內容,這套書採用了12開的超大開本,全彩精美印刷。


精裝糊殼,封面為荷蘭進口工業板,內文採用150g東方畫刊純質高檔紙印刷,不含螢光劑,厚實耐翻,拿在手裡很有質感~

綠色環保油墨,色彩均勻柔和、字跡清晰,給孩子提供健康的閱讀體驗。

而且,它還是一套高質量的有聲書,每天睡前聽一段,日積月累,就在孩子童年的精神世界中播下了經典的種子。

最後再嘮叨下,價格非常非常美好,原價144元/套,咱們團購價才79元/套,三本精裝大書!超值沒得說~

適讀年齡:5—12歲

裝幀:硬殼精裝

開本:750mm*960mm,12開

原價:144元/套

超值團購價:79元/套(包郵)

*配套音頻:掃描封面二維碼可得

搜索親子童書專屬店或輸入淘口令

¥UHqg1ibq5xZ¥

(複製後,打開手機淘寶)

進入「童書嚴選助手」公眾號

進行客服諮詢、訂單查詢、進店購買等操作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出學習有後勁的孩子?側重培養4種能力,孩子學習後勁足
    如果想讓孩子學習時保持充足的興致,後勁十足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學習的關鍵時期前,進行蓄力>,而不是臨陣磨槍,這樣才能在後期看出孩子在學習上有沒有後勁。而這裡所說的蓄力不單單是指刷題、補課,而是要培養孩子的內在驅動力,這其中邏輯思維、學習習慣都有一定的比重。
  • 孩子6歲前禁止學英語?這10件事,6歲前都不該做
    (↑一看虎媽手裡就是英語單詞卡片)電視劇只是反映生活現狀,你應該能看得見,身邊不少2,3歲的寶寶都已經在學著英語,6歲前孩子學英語更是常態,可這是對的嗎?原因是過早強調記憶的背誦危害孩子的心智成長。從育兒的角度來說,一般倡議的是家庭的母語環境或孩子帶著興趣自發去聽看英文動畫片等接觸英語,而不是通過每天強迫孩子背誦英文單詞句子來學習英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孩子6歲前,玩耍應該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過早地給孩子學習,其實是一種悲哀」,這是國內一個知名學者的言論。
  • 家長如何培養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
    怎樣才算學習後勁十足?培養一個學習上後勁十足的孩子是幾乎所有家長的夢想。那麼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有哪些特徵呢?我來列舉幾個。1.學習動機持續而強烈。2.學習習慣良好。3.自我規劃能力強。以上這幾個方面是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認識得出的。那麼從家長的角度該怎麼培養學習有後勁的學生呢?我來列舉幾個方面。
  • 臺灣孩子6歲前禁止學英語?這10件事6歲前都不該做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以後的發展,越來越與國際接軌,所以,英語很重要!估計學個英語都算少的了,珠算書法,遊泳等等。  電視劇只是反映生活現狀,你應該能看得見,身邊不少2,3歲的寶寶都已經在學著英語,6歲前孩子學英語更是常態,可這是對的嗎?
  • 臺灣孩子6歲前禁止學英語?這10件事,6歲前都不該做!
    原因是過早強調記憶的背誦危害孩子的心智成長。從育兒的角度來說,一般倡議的是家庭的母語環境或孩子帶著興趣自發去聽看英文動畫片等接觸英語,而不是通過每天強迫孩子背誦英文單詞句子來學習英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孩子6歲前,玩耍應該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過早地給孩子學習,其實是一種悲哀」,這是國內一個知名學者的言論。
  • 3歲前,別逼孩子做這6件事
    圖片來源:站酷網所以在孩子3歲前,這6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不輕視——不說「這有什麼好怕的」,而是說「媽媽看到你非常害怕,告訴媽媽,怎麼了?在孩子3歲前,我們要做的是:媽媽應該尊重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特定時期的這個表現,承認一些東西的確是寶寶的,讓他感到安全。
  •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心術不正」的體現,最好在12歲前改正
    特別是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就更是容易寵愛孩子過了頭。家長的這種做法,雖然看起來是在愛孩子,但卻很容易害了孩子,教出一個「心術不正」的孩子。而家長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的話,就必須要及早發現孩子這些「心術不正」的行為,爭取在孩子12歲之前輔助改正。否則的話,一旦過了12歲,想要改正都很困難了。
  • 3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4件事
    可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也有適合自己的處事方式。如果父母逼得太急,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孩子3歲前,家長千萬不要逼孩子做這4件事。我不跟你做朋友了,不跟你玩了!」理由五花八門,或者是因為不小心被搶玩具,或者是因為有了不同的意見,又或者對方破壞了自己的作品等等。看到孩子受委屈,家長怎麼做?上前就幫孩子理論,還是逼著孩子用強悍的手段做自衛?事實上,只要孩子有交往,就一定會有衝突,這正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寶貴機會。
  • 開學第一個月,做不好這三件事,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不了
    學生第一個月做得好,才能最大程度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信心,讓學習成績穩步上升!在開學第一個月做好以下這3件事,不僅能改善孩子現有狀態,還能讓他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處於7~12歲的少年兒童的睡眠時間必須保證9~11小時,最佳睡眠時間是21:00-07:00。家長可以根據自身的家庭狀況規定晚上睡覺的時間,並把它作為一項家庭制度,全家人都必須遵守。
  • 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
    不管什麼關係,什麼人,什麼事,都是有有效期的,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期,最多在孩子18歲前。所以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一,去兼職。兼職不僅能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還有語言能力外。更能讓孩子了解金錢,懂得理財,測試能力,提升自信,獨立自主,擁有最簡單的價值觀。
  • 什麼孩子後勁足?為啥有人年過40仍一事無成?李玫瑾:學歷是次要
    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事,尤其是成為父母之後,要操心的事更多了。古人言:三十而立,這是指很多人到了30歲,應該有了責任感,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這裡的立主要是指立身、立業、立家三個方面。最後:有組織能力,性格積極樂觀的人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組織能力的人後勁更足,因為現在無論想要做成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孩子一個人單打獨鬥。與他人合作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這件事誰也無法避免。
  • 孩子6歲前禁止學英語?大同的虎爸虎媽注意了!這10件事,孩子6歲前都不該做
    估計學個英語都算少的了,珠算書法,遊泳等等。電視劇只是反映生活現狀,你應該能看得見,身邊不少2,3歲的寶寶都已經在學著英語,6歲前孩子學英語更是常態,可這是對的嗎?小編認為,6歲前的孩子學還是不學,一切以興趣為主要衡量標準。下面是被公認為6歲前最好不要做的10件事情,爸媽們都知道嗎除了英文單詞句子,還有背誦唐詩宋詞、數學口訣等也是屬於強調記憶性的學習,過早學習有害無益,但如果像聽歌一樣聽聽那也倒無妨。為什麼會這樣?
  • 一直有種說法叫孩子「後勁」足,到底什麼是「後勁」足?
    上面這兩類孩子,我真的見的太多了。當然更多的是中間某個年級開始學習奧數的孩子,最終的結果也是互不相同。當然從結果上看,我們可能會覺得第二類孩子更有「後勁」,因為看似開始的時間晚,但取得的成績卻是不錯。我們當然都希望我們的孩子都屬於有「後勁」的孩子,而不是一開始領先,後面慢慢就掉隊了。那怎麼能夠成為有「後勁」的孩子呢?
  • 每一個父母都望子成龍,但如何培養一個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
    培養一個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我想這是任何父母的追求吧!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從事教育二十餘載,對這個問題有著深深的體會與感受!日常中,沒有一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在小學階段很多的父母都能每個晚上督促孩子做作業,甚至幫孩子檢查。
  • 孩子10歲前,父母請告知他們這幾件事,娃長大會更有出息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想把孩子教育好,可以說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若有心想把孩子教育好,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初那幾年,就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孩子10歲之前,在很多事情都沒有成定局的時候,告訴孩子這幾件事,孩子真正理解了其中的真諦,等其長大後也才能更有出息。
  • 怎樣培養一個學習後勁十足的孩子?
    這個問題好多家長都很關心,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後勁十足,下面 奶爸齊老師 就這個問題談幾點自己的心得和方法:第一,要想學習後勁十足,關鍵在於孩子的自律。一二三年級的孩子自律性差,四五六年級就要重點培養自律性。小學階段培養好自律性,到了初中,學習就沒問題。初中開始,學習好的都是自律性強的。如果孩子小學階段沒有培養好自律性,到了初中,科目一下增加到七科,學習很難跟得上。孩子有了自律性,學習後勁就會十足。
  • 3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父母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受用終身
    3歲前其實對每個孩子來說這段時間都是一個黃金的腦力發育高峰期,「3歲看大,七歲看老」也自然是有其中的道理。3歲前是孩子各項發育的起點,比如語言功能,性格的成型還有情緒的控制和調理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所以這是一個爭分奪秒的腦力發育時期。這些事情,父母要在孩子3歲前做好,這是會讓孩子能夠受益終身的。
  • 孩子學遊泳前,很多爸媽都忽略了這件事
    夏天到了,爸媽們紛紛動了讓孩子學遊泳的心思,這裡我想提醒大家,在給孩子聘請專業教練教學之前,別忘了幫助他們做好這件事——熟悉水、喜歡水!如果還能提前或者配合教練,練好一些基本簡單的技巧就更好了。 先來看看,幾歲開始學習遊泳在美國,專家建議學齡兒童出於自身安全因素考慮,都要進行遊泳學習,年齡以4歲為宜(我也看過其他專家推薦的5、6歲,其實沒有絕對嚴格的年齡要求,在4-6歲年齡區間,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判斷他是否可以學習遊泳了)。為什麼是4歲?
  • 6-12歲孩子最應該做的25件事,跟學習一樣重要!
    小學,是孩子成長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而在孩子6-12歲這段成長的時光裡,除了學習,還有哪些更重要的事兒呢?1.有一個可以被接納的環境從心理需求角度來說,安全感的滿足與歸屬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
  • 孩子3歲前,家長要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孩子未來更聰明
    文|文兒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3歲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且單就孩子大腦發育這一塊來說,孩子3歲大腦的重量就已經接近成年人了,所以3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孩子3歲前,家長要每天堅持做這幾件事,孩子未來會更聰明。跟孩子玩一些益智歡樂的遊戲3歲前的孩子都是愛玩愛鬧的,家長每天都要和孩子互動,這樣孩子才會更活潑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