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教育是一門「騙人」的生意嗎?

2020-12-09 騰訊網

出品|人民電競

作者|新媒體中心

編輯|Kevin

題圖|網絡

在每次選題會中,我們都會有各式各樣的閒聊,這些討論中大多都包含著我們鮮明的觀點,一般情況下這些內容都會在之後的稿子中見到。但有些選題則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成稿,本欄目就是為了讓那些沒有成文的選題有一個妥善的結尾所設立的。因此,人民電競·閒聊會是一個記者們分享自己個人觀點的欄目,會每周三準時推出。

本周我們閒聊的主題是:電競教育越來越多了,這東西真有用麼?

電競教育在很長久的時間中都是大家關注點之一,但在電競行業蒸蒸日上的背景下,電競教育也存在著大量說不明白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本次的閒聊會中聊到了:

1. 電競教育應該教的是什麼?

2. 受過電競教育的人出來後得到工作的機率大麼?

3. 電競教育到底有多魚龍混雜?

4. 電競教育和崗前培訓的區別大麼?

————以下為閒聊會的內容————

電競專業的需求並沒那麼大,也不需要一個只學過電競專業的人

電競裡大部分的專業都已經有對應的專業去培養對應的人才了,例如解說可以從播音主持裡選,商業變現有商科的人才,所以我覺得電競專業的需求並不是那麼大。

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些和電競行業有聯繫的學校,有條件的話可以開設一些比較特別的輔修課,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電競行業,進而有機會得到電競行業的實習甚至未來成為從業者。但我覺得並不需要一個簡歷上寫著「電競專業」的人出來。

電競行業有缺口,所以電競教育有必要。

我覺得電競教育分為兩類:通識教育,比如說大學開設的課,例如電競是什麼和電競的歷史等等;另一種就是偏重技能和實操的教學內容,比如如何培養一個好的電競解說。

另外我覺得,電競教育還挺有必要的,不管說行業內人才缺口有多大,總體來說行業內還是缺人才的,而教育是培養人才最有效的一個途徑吧。

培訓選手意義不大,可以做電競相關專業技能的培訓

市面上來說大家對電競教育的風評普遍不太好,很多人認為電競教育是騙人的。但教育的話也是要區分形態,不同的形態意義不同。

比如市面上,真的有電競教育機構是所謂的培訓選手,去給學生上課,教怎麼打遊戲。那麼如果說是培養選手的話,我覺得意義沒那麼大,因為電競遊戲的更迭是非常快的,有可能你這周上的課,下周就變了打法。從俱樂部來說,每個俱樂部都有自己的一套青訓體系,也有自己培養人的方式。所以說現在市面上對於選手而言,電競教育的需求並沒有很大。

此外,還包括一些大學裡的課程,比如說是學一些電競相關歷史的課程,其專業教材也比較過時,還有DOTA冠軍和LOL冠軍驢唇不對馬嘴的瞎編的教材存在,這些在我們這些電競從業者看來都是非常可笑的。

個人認為目前市場上,最有實際意義的電競教育,可能是有關電競專業技能培訓的課程,比如電競解說的專業培訓,還有一些專業比較對口的培訓。現在市面上缺口比較大的是電競相關的工作人員,而且是專業的、具有新時代眼光的電競工作人員。老一輩的電競從業者們相對而言學歷都不是非常高,多年以來他們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但在電競要求更迭的現如今,各行各業已經有了自己發展瓶頸。所以說我認為這可能是電競教育的一個方向。

一個211畢業的學生和一個電競教育出身的學生站在我面前,我一定選211的那個。

我覺得電競教育和電競一樣,大家沒理解指的是什麼。有些人覺得電競教育是培養選手,有的電競教育是說培養大學教育,還有電競教育是培養做主播。這裡還有個不太一樣的地方,解說是解說比賽的,但我覺得解說靠電競教育很難培養出來,因為解說和職業選手一樣,上升的路徑就那麼一點,專業的機構是不需要電競教育去培養這些人的。剩下的很多電競教育就是在培養主播,我覺得培養主播和電競的關係不大,同理培養人們怎麼打遊戲其實也不是電競教育。

所以我認為電競教育有三個方向,分別是解說、職業選手和本科專科教育。前兩個是可以算作電競教育的,但我認為這兩條路在市面上是行不通的,以職業選手為例,職業選手有自己的選拔體系,培養再多的人都沒法繞過Rank成績上的要求。最後一種就是本科、專科教育,有些學校是將電競教育放在教育學裡,有些是放在傳媒裡,還有些專科是有電競歷史的課程。

站在就業的角度來說,起碼我作為老闆是不會要這樣的人,這是自電競教育出現後我就秉承的觀點。因為我覺得現在的電競是出圈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外部人才進來建設電競的時代,而不是我們內部培養人才的時代。

這裡我來解釋下我的觀點。在很多的電競公司中,從很多年前開始,招人的指標就已經有硬性指標,例如只招985、211的學生。原因是早期電競的從業者學歷都很低,都是草莽出身,但隨著電競的發展,對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行業內的分類越來越細。例如現在的編導,需要他有攝影的功底,對賽事組織有認識,知道如何做策劃等等;電競媒體的話,需要他會寫文章,會拍視頻,會運營微博。我們能看到這個行業正在越分越細,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就是專業的人才,這個專業不是指一個人懂電競歷史、會打遊戲的人才,而是說他需要具備真正專業的素養。

例如以從事傳媒工作的我為例子,我現在要招人,面前有一個電競教育出身的候選者和一個211大學新聞系的學生,你覺得我會招哪個?如果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我一定會招211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對吧?因為我只需要他對電競有熱愛就行,需要他有熱愛的原因是這個行業現在正在發展,我需要對這個行業有熱情的人,而不是純粹為了謀生的人。在這樣的條件下,我一定會選那個211大學新聞系的學生,因為我需要的是他的專業素質,而不是他知道S幾在哪舉辦,在我看來只要他做這個工作且有專業素養,用很短的時間就能了解到這些東西。

另一位從業者表達了同樣情況下不會招聘電競專業畢業人才的觀點

所以很多機構他們為什麼要把標準定在985、211上呢?也是這個原因,他們需要這種高素質的人才能加入到這個行業,把他們在學習中習得的專業帶到行業中來,因為電競本身沒有太多特別特殊的崗位,大部分都是那種普適性的職業,很少有那種需要專門培養的職業。所以我一直對電競教育秉持的一個觀念是,從出口來說,電競教育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能對電競的社會化和宣傳是有必要的。

但我還是要重申一下,我對電競教育的出口是很擔憂的。

絕大多數電競教育都是騙人的,合規的崗前培訓是沒問題的

首先我非常認同老周說的觀點,接下來說說我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我自己本人有一個觀點,在任何行業到了中末期的時候,就會被做教育的一幫人盯上。

其實從我個人的感受和見到這些人來說,現在做電競教育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在電競行業中已經混不下去的人,仗著自己還有些所謂的經驗,被一些傳統做教育,比如說電腦培訓之類的人找到,夥同著去做的東西。

你說他能培養出真正能為電競行業做貢獻的人麼?或者說能為自己謀得吃飯的本事麼?我覺得這也兩說。但實際上,電競教育到最後還是一門生意。

一方面很多人在鼓吹電競行業有多麼的好,但我們話說回來,有多少孩子能認清電競呢?有多少人能理智的認為電競行業好,因此選擇了電競?還是說電競只是這些孩子打遊戲的一個藉口呢?

說回我剛才說絕大多數電競教育都是騙人的。首先,電競教育要分兩部分看,先說學歷教育,很多做電競教育的學校都是民辦學校,很多學校甚至都沒有教材;有些人拿了很多投資人的錢做的項目,其中的教材是講英雄聯盟該怎麼玩,或者是講PUBG該往哪裡跳。這種教材對孩子來說肯定是願意的,他們會覺得上著學還能玩遊戲,覺得很開心。而家長很多是什麼都不懂的,他們不知道孩子未來是否要從事電競行業,如果從事的話,從事哪些行業他們也不懂。

我看過那些消耗了大量資金後編纂的教材,其中有一本第一章講的是PUBG怎麼去攻樓,其中的PUBG版本還是2017年的版本,這完全就是在禍害整個行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毒瘤。這些人不是為了電競行業去做什麼事情,而是真真正正為了賺錢才去做這件事,因為孩子的錢特別好賺,家長根本不懂孩子到底去學什麼。

而且,電競教育裡如果真的去講怎麼推線,怎麼去做遊戲內的事情,我覺得這也是俱樂部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且大的俱樂部都有自己的青訓體系,根本不需要電競教育去操心。

對於我們所謂的「另一個電競圈」來說,電競的名字不過是另一個賺錢的工具。

我再分享一個事例。我看到很多電競教育的學校招聘老師時,對老師學歷沒有任何的要求,只要求遊戲內段位多高,同時口才好有表現欲,這位老師就可以上崗,而且能拿到還算不錯的工資和提成。我覺得這完全是亂扯。

我們繼續說崗前培訓,首先我認為崗前培訓是有必要的,但崗前培訓中也還是有一大批敗類在這裡搶錢。那些和頭部或腰部的機構去合作,和這些真正的懂電競人一起做事的結構,是可以為電競行業中輸送人才的,這種崗前培訓我覺得是可以的。

但你現在去網上搜電競教育,都是各類電腦培訓班裡的電競專業,這些人大多是打著培訓的旗號去教怎麼打遊戲。你知道這些人一期學費多少錢麼?十幾天時間就要上萬的學費。

電競和遊戲的邊界真的很清晰

電競是不是遊戲真的很容易就識別清楚,我們除了工作去打遊戲這就是娛樂,電競是一份工作是一門職業是一個行業。我們打遊戲就是打遊戲不叫電競。

主任的觀點其實是說電競教育已經成了「另一個電競圈」忽悠金錢的重災區,他們打著這個旗號,因為這是最接近錢而且家長也有這個需求,所以他們就能賺到錢,但其實他們教的東西也不是電競的內容,本質上也不是教育,但他們把錢賺了,最後受害的還是電競本身。我很同意這個觀點。

全行業目錄就是為了幫助人們識別李鬼,但暴利是李鬼層出的原因

為什麼我們會推出全行業目錄呢,就是希望我們新媒體中心能對真正的電競教育機構進行認證,而這種通過搜尋引擎去買電競教育廣告詞的「李鬼」們的教育機構就不予認證,我們就能發揮我們媒體的社會價值和權威性。

頭幾年,我被一個做電競教育的人騙,他說自己不做電競教育之前是在做編程教育,他也承認自己培養出來的人確實也沒啥用,但就是賺錢。

他說自己的學校兩年半的學費要3萬,裡邊不包含教材和實訓費,三年下來一個人能掙大概7萬左右。這三年總共能招大概400人,算下來其實利潤早就上千萬了。我當時問過他,師資從哪來,他說社會招聘就可以,因為機構只要解決資質問題剩下的就簡單,真正講課的老師靠社會聘請就可以。

現在他的課程就是教人打遊戲,這些上課的老師可能連高中都沒上過,只要口才夠好就可以當老師。這就是為了賺錢去做的,大多是孩子鬧著要上這個學,家長不太懂就去上了,這些孩子出來一樣找不到工作。

我覺得這不光是和孩子的事兒吧,包括一些想進入電競圈的人,他們也很需要被培訓或者被教育。

當下的電競教育沒做好,但不能一桿子否定

這就是剛才主任提到的崗前教育,之前有一家國內知名的公司找過我去做電競教育,我當時回應說我現在理解的電競教育其實就是職業培訓或者說是崗內培訓。正如我之前所說,現在電競的大環境是我們需要更專業的過程,除了我們自身要更專業之外,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更專業和更職業的人,而不是更知道電競該怎麼玩的人。

我覺得電競教育到什麼時候才需要呢?就是當整個行業已經足夠的完善,行業內需要不斷的崗前培訓,需要自己內部產生人才的時候,那時候才有教育的事情。現在我還是覺得不需要電競教育,從我作為招聘者的角度來說,招人還是想要985、211畢業的人,而不是那些電競教育培訓的人,所以我覺得現在其實並不需要電競教育。

在我的接觸中,還是有一些電競機構想把這個事情做好的,有些人會作為中介機構幫學校去設置科目,也會去出一些教材,我們當然不能一桿子把他否定,因為還是有些人想把這個事情做好的。只不過現在他們能力有限或者社會環境所限,只能達到目前這個水平,但有些模式在未來可能是可取的。

但我還是那個觀點,就現在來說我作為一個電競企業的老闆,我不會招他們。

崗前培訓是很重要的,可能會誕生一個可行的模式

崗前培訓非常重要,有些非常熱愛電競的人,受到了崗前培訓的教育,從而能進入這個行業,進而為這個行業增磚添瓦,而且這些用心做教育的人群賺他們該賺的錢,長此以往,這個模式會越來越好的。

相關焦點

  • 電競俱樂部是一門好生意嗎?
    文 / 北力編輯 / 韓榮迪運營電競俱樂部,究竟是不是一個好生意?我們都知道,在世界體育產業的版圖裡,頂級體育俱樂部往往有著驚人的市場價值和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動輒上億的轉會費和合同讓人咋舌,背後是更為高昂的版權、贊助與門票收入。
  • 風口之下的電競酒店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旅訊8點正
    電競酒店是否具備可複製的盈利能力才是投資者所看中的。【環球旅訊】「眼看房租又要漲了,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在廣州經營電競酒店的小勇表示,小勇在2018年開了第一家電競酒店,賺到第一桶金後,今年5月,小勇又在廣州開了第二家店。
  • 把熱門綜藝和電競糅合在一起,這是一門好生意嗎?
    在2017年底,北京上海的地鐵都能看到一款名叫《王者出擊》的綜藝節目廣告。簡單的說,就是把火熱的網綜合火熱的網遊結合一起,產生的新的電競綜藝。
  • 花300W找人陪玩,電競陪玩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哈嘍,小姐姐,今晚7點有空嗎?好久沒一起玩了。」「今天在加班,7點我還在回家路上,晚上9點可以嗎?」「OK,沒問題,到時候見。」下午3點,暖暖(化名)在某平臺上收到了一個來自「老闆」的預約消息;兩個月前,暖暖在身邊同樣愛玩遊戲的閨蜜介紹下,開始嘗試在平臺上進行兼職陪練。
  • 遊戲陪玩是一門好生意嗎?
    圖片來源@unsplash文丨創業最前線,作者丨田豔紅,責編丨馮羽「小姐姐要渡劫嗎?」「現在什麼段位?」「微信大區還是手Q大區?」伴隨電競遊戲市場擴張,遊戲陪玩的熱度也逐漸高漲,成為巨頭們新的掘金場。最近小米推出了一款語音陪玩社區App「啾咪星球」,內含《絕地求生》《英雄聯盟》《王者榮耀》《CSGO》等熱門遊戲陪玩專區,讓外界更加關注這一新興業務。
  • 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
    音頻課程請掃碼學習開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嗎?很多茶館都不怎麼賺錢,所以很多人問我,茶館生意究竟值不值得做?在開過十幾家店之後,我認為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茶館是一門好生意,前提是你把它當成長期事業來做。搞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容易犯錯誤。1.3.2 長期性與複利性茶館之所以是一門值得做的生意,其核心就在「長期性」和「複利性」。什麼是好的事業?
  • 重慶一高校開設34門課程培養電競人才
    電競專業到底學什麼?近日,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迎來該校第一批電競專業學生。據該校老師介紹,該專業學生一共要學習34門課程,包括電競心理學、電競產業分析與管理等。18歲的虞思琪是該校僅有的3名女生之一,她表示,原來她以為電競專業就是打遊戲,現在才知道,打遊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 電競專業就是打遊戲嗎?看看中國傳媒大學電競專業的試題就知道了
    2016年9月2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16年的13個增補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代碼670411,專科),屬於教育與體育大類下的體育類。
  • 年輕人痴迷的玄學,是一門好生意嗎?
    一遇到壞事就歸結為「水逆」來了,為求好運把頭像換成「錦鯉」楊超越,有需求就能誕生生意。不過,和貓巫先生、陳師傅不避諱談起收益不同,更多從業者對於今年增長多少單,一個月流水增長如何,選擇了沉默。用一位行業人士的話來說,他們只想「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 18所高校開電競專業,真的「打打王者榮耀就能拿到學歷」? | 電競...
    體育大生意第1138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本文作者:馬蓮紅體育大生意記者 南廣電競方向的專業則叫「藝術與科技(電子競技分析方向)」,主要培養電子競技管理、遊戲策劃方面的人才,該專業包含12門核心課程,包括:電子競技遊戲解析、競技運籌學、電競心理學、競技戰隊戰術設計與優化、電子競技節目管理與運營等等。此外學生還要學習社會學、經濟學、心理學等課程。 職業化教育培養能夠迅速上手的一線行業人才。
  • 電競肥宅的終極夢想 日本推出一款電競床?
    電競肥宅的夢想簡單又樸實無華,很多喜歡玩電競的宅男,夢想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玩一天,吃喝玩樂都在床上解決,除非上廁所,要不然絕對不下床。有需求就有生意,這不,日本的一家電競家具廠bauhutte就推出了這樣一款產品,這套產品可以說是集宅男需求於一身,包括單人床、床頭櫃、鍵盤側桌、能量補給拖車、飲料拖車、屏幕支架、手機支架和特別舒服的被褥,我雖然不是個肥宅,但看到這樣的床說實話也是忍不住想在上面舒服的度過一天。
  • 鈦度電競教育品牌發布會 電競教育夢想之路
    在臺上,他談了自己創立電競教育業務的初心,以及在這個業務上,他所寄予的三個夢想:一.希望中國的電競產業可以茁壯發展,為職業選手提供更多更優秀的支持;二.能為正在打職業的年輕孩子們提供退役後的教育機會;三.希望所有熱愛的電競年輕人都不必像SKY當年一樣困難,可以夢想與現實行走在同一道路上。
  • 電競大專學院落戶北京:學費近2萬 還要學馬基
    電競專業的學生除了在以專業課程方面之外,在通識、選修上的培養計劃基本與其他專業學生相同,他們同樣要接受馬基、英語、思修等高校通識教育以及設計多個學科的選修教育,這些課程的學習成績同樣被納入學生的學分考核系統,從而影響畢業成績。
  • 每天都有電競難民在酒店接力拯救隊友
    此時此刻,比親爹更掛念他們生意的,往往還有同一條街上不遠處的電競酒店。就像是沙縣小吃和馬蘭拉麵的羈絆,或漢堡巨頭們的暗戰,網吧與電競酒店的伴生生意是從業者心照不宣的秘密。「有個哥們特別怕煙味,隨身帶著花仙子的空氣清新劑,每次去網吧都靠窗哪怕靠著有排風的廁所,他爸在家也抽,每次看完燕雙鷹總想教育教育他要有出息,他騙老爹說學校開課了考慮防疫只能走讀,朝九晚五的兩點一線,實在是不想回去,他後來抽的第一根芙蓉王也是在酒店上了鉑金。」
  • 超競教育聯合高校合作開辦電競選修課
    今年年初在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泛娛樂電競實訓基地」,首批「科班出生」的電競生經過兩個月的職業培訓後,完成學業並走向電競行業相關崗位。 前WE隊長若風、知名賽事解說Remember記得、EDG俱樂部運營總經理潘逸斌等行業大咖相繼而來的分享講座,給這個學校帶來了一股電競熱潮。
  • 電競大專學院落戶北京:學費近2萬 要學馬基英語
    電競專業的學生除了在以專業課程方面之外,在通識、選修上的培養計劃基本與其他專業學生相同,他們同樣要接受馬基、英語、思修等高校通識教育以及設計多個學科的選修教育,這些課程的學習成績同樣被納入學生的學分考核系統,從而影響畢業成績。
  • 高校開設電競專業 實地打探:打打遊戲就能畢業嗎?
    今年4月,國家人社部發布公告,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列入新職業,這一認定讓火爆的電競行業及電競教育再次升溫,也讓喜歡電競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多了一份選擇。日前,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宣布聯合昭信火拳教育,開設電競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並從7月起擇優錄取高考學生。
  • 浙江一高校開設電競選修課 學電競有沒有前途?
    自從2016年「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成為教育部的增補專業之一後,全國有不少院校開設了這門課程,有的甚至直接開設電競專業,當時就有聲音質疑「打遊戲還能獲得文憑?!」
  • 教育助力電競,搶灘千億電競市場的最好時代就是現在
    與此同時,隨著電競產業進入繁榮發展的黃金時代,同時也倒逼體育教育進入新一輪的改革升級。「電競專業」的橫空出世,預示著「體育教育」的更新換代,也預示著「電競教育」獲得社會信任。 2016年9月份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6年增補專業,批准電子競技成為最新的教育專業。
  • 「陪陪」月入過萬、平臺靠抽傭賺錢,遊戲陪玩是一門好生意嗎?
    出品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田豔紅責編 | 馮羽「小姐姐要渡劫嗎?」「現在什麼段位?」「微信大區還是手Q大區?」......伴隨電競遊戲市場擴張,遊戲陪玩的熱度也逐漸高漲,成為巨頭們新的掘金場。遊戲陪玩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1、「陪陪」月入過萬遊戲陪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網路遊戲時代最初的遊戲代練,即通過向玩家提供服務來收取費用。「陪陪」是遊戲陪玩對自己的稱呼,他們通常提供陪伴打遊戲的服務,偶爾也有人提供哄睡、唱歌、念詩甚至虛擬戀人服務,下單的用戶被稱為「老闆」,雙方存在明確僱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