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師肉身不朽,主張:起心動念無非佛性、行住坐臥皆是真如 | 文 青衫文齋
月溪法師,擅彈七弦琴、詩詞。清朝光緒年間,月溪法師27歲時,參禮寧波阿育王寺佛舍利,為表明信仰的堅定與向道的虔誠,於佛前自燃二指後,作《自笑詩》:「割肉燒燈供佛勞,可知身是水中泡,只今十指唯餘八,似學天龍吃兩刀。」並因此自號「八指頭陀」。住世87載後,月溪法師於1965年農曆3月23日入寂,肉身至今不朽,現供奉在香港沙田萬佛殿。
月溪法師認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不能以佛法分別世間法,亦不能以世間法分別佛法。只有在開悟後,妄念根識才會變為佛性。參禪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提得起觀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是一不是二,所謂「一法如,一切法如」。到出世間與世間是一如不二,然後才能證得煩惱與菩提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
月溪法師認為,見性後,在本體上看是一理平等的,無所謂佛,無所謂眾生,無所謂眾生成佛,生死涅槃猶如夢幻泡影,菩提煩惱俱是空花。未見性前,由於妄識的支配,所見所聞一切皆假;見性後,妄執俱破,因為真心的流露,所以一真皆真,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那時,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真如,大地山河皆為佛性,石頭、瓦塊概屬菩提,嬉笑言談真心妙用,揚眉瞬目佛法宣流。蓋即體起用,即用歸體;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為用之體,用為體之用。體用不二。
眾生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佛法,不論是在世間,還是地獄或者天堂,任何地方,都不會離開佛法,這就叫「佛法在世間」。禪修之人如果無法將佛法落實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從身、口、意三業之中徹底的反省與改變自己,以得到革新與超越,那麼,所有的修持追求都將成為一場虛妄。若煩惱得到解脫,眾生國土地獄天堂便都是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修得「五蘊皆空」。經云:「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月溪法師說「即心是禪,無心是道」,自明其心,自見本性。妄心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停止,無明黑暗境界開始,此境界未破則不能見佛,不能叫做悟道。月溪法師堅持「平常心是道」,意思是明心見性之後,起心動念無非佛性,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尋常日用皆是真如,這就是證悟之境。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我人行為上的缺失,修正缺失離不開生活,所以六祖慧能大師有偈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覓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