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佛的人都認為有菩提可求、有涅槃可證才發心學佛,如果學到最後竟是一無所得,那究竟學佛學的是什麼?其實這正是修行人的境界問題。我們凡夫都是從世俗的角度、從我們的習氣來看待問題,認為有一個可以修的東西,有一個可以得到的東西,認為有一個菩提可得,有一個佛可以成,其實你不知道你本來就是佛。佛所講的千經萬論,就是讓我們的佛性你自己能夠看得見,能夠照得著。
師父說看得見也是一種比喻,因為我們每天不見我們的佛性,我們的佛性處處放光,但是我們看不見。所以我們還要從外去求一個,佛就跟我們說了,你把一切都放下,你的佛性自然顯現出來。就像你撥開雲自然就看見一個太陽,天空當中本來就有太陽,你撥雲好比我們的染汙,你把染汙放下太陽自然出來。而不是說我們一定要撥開雲,再去修一個太陽出來,那不就是頭上安頭了嘛。大家能聽明白吧,撥開雲,撥雲見日,學佛就是這麼直截了當。只要你的心空蕩蕩了,空了,你的清淨本性、你的光自然就出來了,你的太陽自然就出來了。不要額外再去求一個涅槃、再去求一個智慧、再去求一個佛,那些都是有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等到我們真正徹悟諸法皆空的境界時,自然能悟到真淨妙覺的無漏智都是我們的真如自性的顯露,何嘗有什麼智?又有什麼得?都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撥雲見日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摘自 宏圓法師《心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