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無漏智是我們真如自性的顯露

2020-12-20 清涼淨土

我們學佛的人都認為有菩提可求、有涅槃可證才發心學佛,如果學到最後竟是一無所得,那究竟學佛學的是什麼?其實這正是修行人的境界問題。我們凡夫都是從世俗的角度、從我們的習氣來看待問題,認為有一個可以修的東西,有一個可以得到的東西,認為有一個菩提可得,有一個佛可以成,其實你不知道你本來就是佛。佛所講的千經萬論,就是讓我們的佛性你自己能夠看得見,能夠照得著。

師父說看得見也是一種比喻,因為我們每天不見我們的佛性,我們的佛性處處放光,但是我們看不見。所以我們還要從外去求一個,佛就跟我們說了,你把一切都放下,你的佛性自然顯現出來。就像你撥開雲自然就看見一個太陽,天空當中本來就有太陽,你撥雲好比我們的染汙,你把染汙放下太陽自然出來。而不是說我們一定要撥開雲,再去修一個太陽出來,那不就是頭上安頭了嘛。大家能聽明白吧,撥開雲,撥雲見日,學佛就是這麼直截了當。只要你的心空蕩蕩了,空了,你的清淨本性、你的光自然就出來了,你的太陽自然就出來了。不要額外再去求一個涅槃、再去求一個智慧、再去求一個佛,那些都是有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等到我們真正徹悟諸法皆空的境界時,自然能悟到真淨妙覺的無漏智都是我們的真如自性的顯露,何嘗有什麼智?又有什麼得?都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撥雲見日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摘自 宏圓法師《心經》講記

相關焦點

  • 宏圓法師《心經》全集
    宏圓法師《心經》全集《心經》,在我們中國佛教中的地位非常的崇高,持誦者也非常的多,可以說是風行天下,其普及程度確實不在《佛說阿彌陀經》和《金剛經》之下。雖然《心經》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字,但是含義卻極為廣博而精深。
  • 宏圓法師: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大善根。曇鸞大師在《往生論》中說:「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的心」。我們發菩提心念佛,就具足了《智度論》中的五菩提心。在《智度論》談到了五種菩提心。第一、發心菩提。持名就是從凡夫這個生死心中發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淨土,自度度人。第二、伏心菩提。
  • 請問法師:「萬法不離自性」與「一切法無自性」的自性相同嗎?
    請問法師:萬法不離自性與一切法無自性,這裡的兩個自性相同嗎?
  • 宏圓法師:遠離顛倒夢想
    我們眾生都有這四種顛倒,一是對世間諸行無常的生滅法,認為是常。我們總是期望花常好,月常圓人常在,繼而就會想方設法的去獲取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這就是顛倒了。第二、是對於世間的諸苦認為是樂。這個我們每天都可以碰得到,時時都可以碰到,認為苦是樂。第三、對於世間的諸法不明一切無我,以無我為我。把我們四大假和合的身體認為是真我了,這就是以無我為我。第四、對於世間諸不淨法,以不淨為淨。
  • 色相空相與真如自性的邏輯辯證!
    色相空相與真如自性的邏輯辯證!有朋友在我的文章中回復我說:「空相為體,色相為相,二者是一」!我曰:色相是相,空相是相,本質自性非相,但是可以以色相和空相顯現出來,我們要借相入性,以達到性相如如的境界。色相、空相、真如自性,三位一體。因為三者一體,故云「性相如如」。相有二分,性唯一乘。三位一體,故能性相如如。是相非性,是性非相,因其一體,故能如如。
  • 宏圓法師:性色真空,而現一切妙有
    一切色相之所以能形成,都是我們自性的作用,是我們真空妙有的性體、我們的性所顯現出來的。我們看看世上所有的事物,如桌椅板凳,大的再到高科技、飛機、高鐵,哪一樣不是我們大腦的構思和手足的操作而形成的呢?比如,我們的眼睛能看到東西,其實能看到事物的並不是眼睛,現在的科學家們說是因為我們大腦中的視神經的功能,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小部分。現在我們的醫學非常發達,大腦也能移植、眼睛也能移植,這個人一口氣上不來了,什麼都看不見了,大腦也死亡了,但是我們把它移植到別人的身上,它又可以看到東西,又可以活動起來,大腦又開始可以思維了,這說明還是有一個能思維的東西,能看到的東西,那麼這個東西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佛性。
  • 宏圓法師:為什麼說佛法是不二法門?
    一切的色相、一切的現相都是我們的性所顯現。色不能離開性,性也不能離開色,離開性就沒有色,離開色也沒有性可見,我們常說佛法是不二法門指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切都是不二,因為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你說是一、它又是二,你說是二、它完全是一。
  • 唯識學中「真如」的正確定義
    (3)「真如」的廣義狹義定義牽涉幾個概念:五位百法大乘見道所證的「無分別智」所緣緣三自性世俗諦與勝義諦安立諦與非安立諦有漏無漏有為無為3. 真如的廣義意涵「真如」的廣義的意涵,簡單來說就是真理,細分可以拆解成兩個層面:1.
  • 真如自性的體現形式究竟有哪些?
    譬如水的本質自性永遠是水的本質自性,永遠不會發生改變,但是遇到緣起(此處緣起指溫度變化),水的樣貌就發生了變化,遇冷則變成冰雪,遇熱則變成水蒸氣,水的樣貌會根據緣起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水的本質卻保持不變,因為冰雪的本質是水的本質,水蒸氣的本質還是水的本質,外貌不同,但是本質相同,本質未曾發生改變。佛在楞嚴經上說:地水火風無非真如自性,眼耳鼻舌身意無非真如自性。
  • 宏圓法師《地藏經》全集
    宏圓法師《地藏經》全集《地藏經》是佛在即將涅槃前,特意到忉利天,為自己的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報生身慈母的親恩。經中也詳細講了地藏菩薩宿世,為救拔受苦的慈母,而發起度盡眾生方證菩提之大願,所以《地藏經》被稱為佛門之孝經。
  • 宏圓法師開示:舍法舍非法就是舍執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釋迦牟尼佛常對弟子們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就是把自己所說的法呢,比喻為過河的竹筏,竹筏就是用大的竹竿,把它一根一根並排紮起來,作為過河用的工具,我們想想佛所說的法呢,就像渡河的竹筏一樣,它只是為我們所用的,等到能度眾生脫離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那這個竹筏就要舍掉了,佛法也是要舍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裡的非法,我們依照六祖大師的註解,非法者,生天等法。所以非法解釋為世間法。這句經文的意思就是說,佛法尚且要舍,何況世間等法,更要舍了。其實舍法舍非法,就是舍心裡的執著,把對法與非法的執著舍掉,捨得乾乾淨淨,情忘則智圓矣。
  • 你的具足一切的真如自性有哪些特點?這也是你能夠成佛的依憑
    禪宗六祖慧能聽五祖講《金剛經》,言下大悟,說到:「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未來成佛時的如來體性,就含藏在你的第八識心真如當中;將來怎麼成佛,就看你怎樣去把第八識中的所有無漏有為法上的功能性加以具足發揮出來,這都含藏在真如心體中,所以才稱為如來藏。那就是說,悟後想要成佛的話,你應該要怎樣去淨化自己?
  • 法界核心絕密是真如自性
    法界核心絕密是真如自性有不懂佛法的人說法界核心是「任運」兩個字。這是不識佛法智慧的說法,也是不懂真如自性的說法。因為真如自性是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任無運的。任運兩個字起始於後天,是針對於現象而言的,是指萬物自自然然運轉,沒有一絲刻意而為的意思。譬如太陽的運轉是自自然然的,沒有刻意而為的意思。
  • 宏圓法師:歡喜一念,具足大力無上
    這是兩位大師來給我們說明念佛具足六度萬行,所以我們要相信淨土宗大德的話,相信念佛就能把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全攝為自功德,一即一切,念佛法門就是這麼的至圓至頓。摘自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義
  • 宏圓法師:具足六種信才是真信
    信自,就是信自己現前一念真心,和阿彌陀佛等無差別。我們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佛性和阿彌陀佛是平等的。我們的自性圓裹太虛、量周沙界,山河大地都是自心所現,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心所現。我們一定要內重己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們念佛的目的要指向成佛,一定要敢於承擔。這是信自。
  • 純一|三性與三無性解析 · 遍計所執自性與依他起自性
    這裡告訴我們,有情的第七識和第六識,當它認識一切主觀(心法)與客觀(色法)事物時,計度分別以為實在的東西(本無自性),這些虛妄執著的我和法的自性差別,就叫遍計所執自性。難陀論師將它分為能遍計、所遍計二門來闡釋,護法、安慧二論師將它分為能遍計、所遍計、遍計所執三門來解釋。今依三門釋為正義陳述如下。
  • 佛教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真如自性誤解為空性
    佛教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真如自性誤解為空性。在佛教上千年來,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空性」是佛教的核心,錯誤的把空性當做了佛陀所說的真如自性。佛教的核心是真如自性,不是空性。空性只是真如自性的一部分。真如自性是如來藏三藏真如自性。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這三藏合稱真如自性。這也就意味著諸法的實相是真如自性,而不單純是空性。真如自性是無相的,和老子所說的『道』一樣,包含了可以形成宇宙萬物的一切能量和虛空空間。
  • 宏圓法師: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段經文解釋大家疑惑的。佛告舍利弗,你千萬不要以為極樂世界的眾鳥,是罪報所感得的業報所生、是眾生的罪業。為什麼這樣說呢?當知阿彌陀佛的國土確實沒有三惡道的名,三惡道的名都沒有、你都聽不到,何況有罪報所生的眾鳥這種果報呢?
  • 宏圓法師:為病人稱念佛名,能除五無間罪
    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消滅。】如果有人在臨命終時,家裡的親人,哪怕只有一個人,為病人高聲念這一句佛號。當然念的多更好,念的多更能迴光返照,在病人的耳根旁念。這個臨命終人一聞到佛名,本來造作重罪的、應當墮落無間地獄的、造五無間罪的,都能夠得到解脫。除五無間罪嘛,能夠滅除。
  • 寒山示道詩:吾心似秋月, 告訴你真如自性的樣子
    在前面的文章《悟道詩詞賞析:水清澄澄瑩 自性清淨光明》中曾經簡單介紹過,這裡就不重複了。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列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在這首示道詩中,寒山大師表述了真心(真如自性)的樣子。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我的真如自性就像秋天的月亮、碧綠的潭水那般的清澈明亮皎潔列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秋月、碧潭是我列出來可堪類比真心的事物了,如果教我用語言說出來,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說。當悟到真如自性的時候,也就自然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的時候,也就一定是領悟到了真如自性,這便是「性相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