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組部發布:公務員辭退、辭職規定!辭退的發辭退費,辭職的禁業期2-3年

2021-02-14 兩高實務解讀

第一條 為了規範公務員辭退工作,保障機關和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公務員辭退,是指機關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解除與公務員的任用關係。

法律法規對監察官、法官、檢察官等辭退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條 公務員辭退工作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幹部工作方針政策,加強黨對公務員隊伍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下列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從嚴管理;

(三)公道正派;

(四)依法依規辦事。

第四條 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和職責分工負責公務員辭退工作的綜合管理、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各級機關按照管理權限負責公務員辭退的審核、審批等工作。

第二章 辭退情形和程序

第五條 辭退公務員,應當依照法定的情形、權限和程序辦理。

第六條 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2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機關調整、撤銷、合併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法律和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

(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15個工作日,或者1年內累計超過30個工作日的。

第七條 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務員,不得辭退:

(一)因公致殘,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假、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退的情形。

第八條 辭退公務員,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所在單位在核准事實的基礎上,提出建議並填寫《辭退公務員審批表》報任免機關。

(二)組織人事部門審核。

(三)任免機關集體討論,審批並作出辭退決定。對擬辭退且按照規定需要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當事先對其進行審計。

任免機關根據有關規定可以直接作出辭退決定。

縣級以下機關辭退公務員,由縣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核並報縣級黨委審批後作出決定。

(四)作出辭退決定的,應當向被辭退公務員送達《辭退公務員通知書》,告知辭退依據和理由,同時將辭退決定送呈報單位。

(五)辦理公務交接手續。

(六)將《辭退公務員審批表》和辭退決定等存入本人人事檔案,同時將辭退決定送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

第九條 任免機關在辦理公務員辭退時,對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暫緩審批。

第十條 《辭退公務員通知書》應當在作出辭退決定後10個工作日內送達本人。

第十一條 被辭退公務員辦理公務交接手續,應當自《辭退公務員通知書》送達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

對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的,撤銷辭退決定,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二條 被辭退公務員對辭退決定不服的,可以按照規定申請覆核或者提出申訴。覆核、申訴期間不停止辭退決定的執行。

第三章 管理與紀律

第十三條 公務員被辭退後,不再具有公務員身份,其所任領導職務、職級自然免除,自作出辭退決定之日的次月起停發工資

第十四條 被辭退公務員原系涉密人員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脫密期管理。

第十五條 公務員被辭退後,原所在機關應當自作出辭退決定之日起2個月內將其人事檔案轉遞至相應的人事檔案工作機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或者本人戶籍所在地社會保障服務機構。具體按照人事檔案工作有關規定辦理。

本人應當配合轉遞人事檔案,未予配合的,其後果由本人承擔。

第十六條 被辭退公務員已參加失業保險的,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未參加失業保險的,領取辭退費。其他社會保險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辭退費由接收人事檔案的相關服務機構按月發放。原所在機關應當在人事檔案轉出後15個工作日內,將辭退費一次性撥付。相關服務機構發放確有困難的,由原所在機關按月發放。

公務員被辭退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的,自被辭退的次月起發放辭退費。

辭退費發放標準為公務員被辭退時所任領導職務、職級對應的基本工資。

辭退費發放期限根據被辭退公務員在機關的工作年限確定。工作年限不滿2年的,按照3個月發放;滿2年的,按照4個月發放;2年以上的,每增加1年增發1個月,但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第十八條 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辭退費停發:

(一)重新就業;

(二)應徵服兵役;

(三)移居國(境)外;

(四)被判處刑罰;

(五)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六)死亡。

被辭退公務員有前款第(一)、(二)、(三)、(四)、(五)項情形之一的,應當主動告知相關服務機構或者原所在機關。

由相關服務機構發放辭退費且有前款所列情形未發放的,應當將辭退費返還被辭退公務員原所在機關。

第十九條 辭退公務員所需經費,應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第二十條 公務員被辭退後重新就業的,在計算工作年限時,其被辭退前在機關的工作年限合併計算。

第二十一條 在辭退公務員工作中,對有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打擊報復、弄虛作假等行為的,區別不同情況,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根據情節輕重,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責任。

第四章 附 則

第二十二條 辭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本規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規範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保障機關和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是指公務員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申請終止與任免機關的任用關係。  法律法規對公務員中領導成員以及監察官、法官、檢察官等辭去公職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和幹部工作方針政策,加強黨對公務員隊伍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下列原則:  第四條  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和職責分工負責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的綜合管理、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各級機關按照管理權限負責公務員辭去公職的審核、審批、從業限制期限內從業情況的了解核查等工作。  第五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應當依照法定的情形、權限和程序辦理。  第六條  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批准辭去公職:  (二)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國家規定的脫密期限的;  (三)正在接受審計,或者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  (四)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監察調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得辭去公職的情形。  (一)本人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填寫《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表》。擔任縣處級副職以上領導職務或者二級調研員及相當層次以上職級的,應當一併報告個人有關事項。  (二)組織人事部門審核,重點審核公務員是否具有不得辭去公職或者辭去公職後的從業限制情形,並徵求其所在單位和紀檢監察機關、保密等部門的意見。同時,提醒其嚴格遵守從業限制規定,告知違規從業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三)任免機關審批,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辭去公職的批覆。同意辭去公職的,應當同時免去其所任領導職務、職級。其中,對需要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應當事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計。  (四)任免機關將批覆送公務員所在單位和申請辭去公職的公務員。  (六)將同意辭去公職的批覆和《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表》等存入本人人事檔案,同時將批覆送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  第八條  任免機關應當自接到公務員辭去公職申請之日起30日內予以審批,其中,對領導成員辭去公職的申請,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90日內予以審批。  第九條  經批准辭去公職的公務員辦理公務交接手續,應當自批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  對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的,撤銷同意辭去公職的決定,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條  公務員申請辭去公職未予批准的,可以按照規定申請覆核或者提出申訴。覆核、申訴期間不停止該人事處理決定的執行。  第十一條  公務員在辭去公職審批期間不得擅自離職。對擅自離職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二條  公務員與所在機關因專項培訓等訂立協議約定工作期限的,在未滿約定工作期限內一般不得申請辭去公職。申請辭去公職的,應當向所在機關支付違約金或者履行相應義務。  機關要求申請辭去公職公務員支付的違約金數額不得超過約定工作期限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最高數額不得超過機關提供的專項培訓費用。  第十三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不再具有公務員身份,自批准之日的次月起停發工資,社會保險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原所在機關應當自批准之日起2個月內將其人事檔案轉遞至相應的人事檔案工作機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或者本人戶籍所在地社會保障服務機構。具體按照人事檔案工作有關規定辦理。  本人應當配合轉遞人事檔案,未予配合的,其後果由本人承擔。  第十五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重新就業的,在計算工作年限時,其辭去公職前在機關的工作年限合併計算。  第十六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的,原系領導成員、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在離職3年內不得接受原任職務管轄地區和業務範圍內的企業、中介機構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的聘用,不得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其他公務員在離職2年內,不得接受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中介機構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的聘用,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前款所稱原任職務,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前3年內擔任過的領導職務;原工作業務,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前3年內從事過的工作業務。  第十七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在從業限制期限內,應當於每年年底前向原所在機關報告從業情況。原所在機關應當同時對其從業情況進行了解和核實,對是否違反從業限制規定作出認定。  省級以上具有行業監管、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司法等職能的機關,應當結合實際建立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從業行為限制清單,並報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有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行為的,原所在機關應當及時告知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公務員主管部門會同其原所在機關責令限期解除與接收單位的聘用關係或者終止違規經營活動;逾期不改正的,按照公務員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沒收該人員從業期間的違法所得,責令接收單位將該人員予以清退,並根據情節輕重,對接收單位處以被處罰人員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  在公務員辭去公職工作中,對有不按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核、審批以及從業限制管理等情形的,予以責令糾正;根據情節輕重,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責任。  第二十條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辭去公職,參照本規定執行。

相關焦點

  • 中組部發布《公務員辭退規定》
    公務員辭退規定(2009年7月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審議批准 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 2020年12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修訂 202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布)第一章 總 則
  • 深圳修改公務員辭職辭退細則 公務員辭職5年內不錄用
    深圳市人事局近日發布了新修改的《深圳市行政機關公務員辭職辭退實施細則》,對公務員辭退辭職有新規定: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行政機關公務員將被辭退;而公務員辭職2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辭職後5年內不得重新錄用為公務員。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第十三章 辭職辭退
    申請必須以書面形式提出,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公務員審慎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審批機關有審批的對象,並可為以後出現糾紛處理時提供證據。根據1995年人事部發布的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定的要求,行政機關的公務員辭職,要向所在單位提出辭職申請,填寫《國家公務員辭職申請表》,由所在單位提出意見,按照管理權限報任免機關。        2.任免機關審批。
  • 公務員辭職辭退規定將於年內製定
    據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譚浩)國家公務員局將在今年加大力度推進公務員相關制度建設,其中包括會同中組部研究制定公務員辭職、辭退規定,積極推進分類管理和聘任制制度建設等重要舉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楊士秋3日表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有關部門已陸續出臺了10個公務員法配套法規。
  • 公務員辭退規定
    公務員辭退規定 (2009年7月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審議批准 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 2020年12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修訂 202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布)第一章 總 則
  • 公務員辭職辭退相關規定正在草擬
    本報北京12月8日訊 記者朱磊劉宏近日,國家公務員局職位管理司召開了「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座談會」,會議進一步明確了今後開展競爭上崗工作的思路和任務。與此同時,國家公務員局職位管理司還相繼召開座談會,研究討論起草公務員辭職規定、公務員辭退規定的相關事宜。
  • 在職期間被辭退公務員會有什麼後果?公務員允許辭職嗎?
    公務員工作未滿5年能不能辭職?答案是否定的,不能辭職辭職也就說:需要本人向組織提交申請,通過正當的途徑脫離體制單位。但是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六條規定:新錄用公務員在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五年(含試用期)。也就是說公務員最基本的年限是五年,所以在沒有滿五年期限的是不可能被允許辭職的。那麼不能辭職,可以辭退嗎?
  • 公務員可以隨時辭職嗎?被辭退有什麼後果?
    很多人對公務員這個職位並不是很了解,很多人沒有選擇到心儀的崗位,覺得枯燥了想辭職。那麼問題來了,公務員能不能隨便辭職?辭職之後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公務員可以隨時辭職嗎?  公務員不可以隨便辭職。
  • 公務員能不能辭職?被辭退會產生什麼後果?
    問:公務員工作未滿5年能不能辭職?答:不能辭職所謂辭職,是你向組織申請並得到組織批准後,辭去公職的行為。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六條規定:新錄用公務員在機關最低服務年限為五年(含試用期)。所以從組織程序上講,未滿五年提出辭職是不可能得到批准的。不能辭職,可以辭退嗎?可以辭退辭退很簡單,後果也不嚴重。
  • 《公務員辭退規定》來了:有這5種情形的,辭退!
    公務員辭退規定(2009年7月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審議批准,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2020年12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部務會會議修訂,202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布)第一條 為了規範公務員辭退工作,保障機關和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建設信念堅定
  • 公務員退休、辭職、辭退的區別!這些情況不能辭職、辭退
    辭職1.辭職申請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任免機關30日內審批(領導成員90內)2.想辭而辭不了1、未滿最低服務年限的>2、不滿國家規定脫密期限的3、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4、正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涉嫌犯罪,司法程序未終結的辭退1.應予辭退1、年度考核連續2年不稱職
  • 鐵飯碗越鐵了,公務員不容易辭退,卻也難辭職
    鐵飯碗越鐵了,公務員不容易辭退,卻也難辭職。聊起職業,我想公務員確實是許多人關注的一個職業選擇。其標籤呢:工作環境很好,收入也不錯,有編制,有穩定的保險,有社會地位,好找對象,很多有志青年都想考等等。老王接著說:「現在我隨便種點東西,搞點養殖業一年二三十萬沒問題,我一個老兄養豬,幹了10年,這兩年小賺2百多萬。退一步,幫別人送快遞、外賣一個月也有六七千,就幾個小時,比上班自由多了,只要肯吃苦,一樣過得很好。」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公務員這些個事兒,不足之處呢,大家指正。
  • 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推行5年 已有5萬餘人離職
    東方網7月4日消息:如果不願幹,可以辭職另謀他業;如果幹不好,將面臨被辭退的風險。中國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自1995年廣泛推行以來,已有3萬餘名公務員辭去公務員職位,近2萬名不合格公務員被辭退。人事部公務員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說,辭職辭退工作的開展,帶動了整個公務員制度的改革,與公務員考錄、考核、申訴控告等制度發揮聯動作用。
  • 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有漏洞
    據據新華社7月4日報導,中國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自1995年廣泛推行以來,已有3萬餘名公務員辭職,近2萬名不合格公務員被辭退。辭職辭退制度的推行進一步打破了幹部任職終身制,有利於人盡其才,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現行體制背後的法制漏洞:在現行體制下,公務員的勞動保險的權利、獲得公正評價的權利,並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有關的辭退辭職制度,很容易成為腐敗分子打壓正派公務員的利器,從而形成險惡的官場生態。首先,公務員被辭退或勒令辭職不屬於行政訴訟的範圍,即使公務員遭受不公正對待,也將是告狀無門。
  • 公務員退出幾種方式,辭職、辭退和開除什麼區別?
    當公務員達到退休的年齡之後,或者自己因為某些原因喪失了工作的能力,這個時候按照法律的規定對退職手續進行辦理,同時得到一定金額的退休金等,安穩度過晚年的行為。二、辭職。辭職首先是對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對現任的職務進行辭去;再者是辭去公務員,同時離開公共部門。辭職分為四種類型:首先是因為公務而辭職,因為工作上的需要,對工作進行變動,對現有的職務進行辭去;比如某市長升任市委書記,需要向人大辭去市長職務。
  • 公務員辭職後至少2年內不得到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等任職
    新華網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張旭東、張宗堂)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公務員法草案規定,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原系領導成員的3年內,其他公務員2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以及其他營利性組織、社會中介組織任職,不得從事或者代理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經營性活動。
  • 頒布了《公務員考核、獎勵、調動、迴避、辭職和辭退條例》
    前款所稱原任職務,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前3年內擔任過的領導職務;原工作業務,是指公務員辭去公職前3年內從事過的工作業務。第十七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後,在從業限制期限內,應當於每年年底前向原所在機關報告從業情況。原所在機關應當同時對其從業情況進行了解和核實,對是否違反從業限制規定作出認定。
  • 公務員竟然被辭退,這幾種情況一定要謹慎
    根據最新有效的《公務員法》第十三章的辭職與辭退的規定,公務員有下列五種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一、公務員辭退的情形1.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根據《公務員法》《公務員考核規定(試行)》《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可以看出,公務員的定期考核每年組織一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年度考核。
  • 公務員最低服務年限時間內離職會怎樣?辭職和辭退的區別很大
    一般情況,成「公」以後就會籤訂最低服務年限的合同書,時間在3年或者5年不等,現在5年居多。相關文件規定,事業單位籤訂合同一般不得低於3年,公務員一般為5年。那如果在這個時間內你想要辭職,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國家公務員局2021年新發布《公務員辭退規定》《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等6條新規定
    文/黑化肥發灰2021年1月11日,國家公務員院局官網發布《公務員辭退規定》《公務員辭去公職規定》《公務員迴避規定》《公務員轉任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