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表示,單獨二孩放開後都未出現生育潮,他建議,先行對30歲以上的女性全面放開二孩,但是,妊娠對宮頸癌會有不良影響,妊娠期由於雌、孕激素、HCG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增加抑制機體的免疫狀態,子宮血液循環的增加和臨產時子宮頸擴張,均可引起癌栓擴散,加速宮頸癌的發展。建議女性在懷二胎之前做個全面檢查,尤其是宮頸癌篩查。
新聞:廣東代表建議應先對30歲以上女性放開二孩
近日,新華社發表文章《扛不起的遺憾,等不起的時間……——「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到底行不行》,將全面放開二孩問題又推向風口浪尖。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表示,單獨二孩放開後都未出現生育潮,他建議,先行對30歲以上的女性全面放開二孩,「有的人年紀大了,再晚就生不出來了,不要遺憾終身。」
懷二胎要做宮頸癌篩查
假如二胎放開,女性應該在孕前做哪些準備?
專家指出,妊娠對宮頸癌會有不良影響,妊娠期由於雌、孕激素、HCG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增加抑制機體的免疫狀態,子宮血液循環的增加和臨產時子宮頸擴張,均可引起癌栓擴散,加速宮頸癌的發展。建議女性在懷二胎之前做個全面檢查,尤其是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篩查有哪些項目?
在宮頸癌篩查中,要做哪些檢查呢?「目前宮頸癌篩查方法主要依賴細胞學檢查,細胞學檢查的主要方法是巴氏塗片法,其優點在於無明顯損傷、簡單、易行,很適合大規模普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主任醫師介紹。
在早期發現宮頸癌的過程中,巴氏塗片(又稱為宮頸抹片檢查)是非常有效的,它能在癌症出現前檢測出宮頸是否存在異常細胞,比如宮頸癌患者的宮頸刮片在顯微鏡下顯示就能比正常細胞大很多的細胞核,染色質分布也異常。
TCT是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的簡稱,它的優點在於清除了雜質,形成一個清晰的細胞單層塗片,病理醫生可以一目了然,使宮頸癌尤其是癌前病變的診斷率顯著提高。有條件的地方,目前已取代了過去的巴氏塗片法。
除了宮頸塗片之外,如有條件者還可以檢測高危型HPV。HPV檢測可單獨應用或與細胞學方法聯合使用進行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初篩。目前,高危型HPV DNA雜交捕獲技術是初步篩查的最好選擇。
「巴氏、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HPV檢測等宮頸癌檢測方法都只是篩查,屬於篩診指標。」陳主任指出,「確診指標最終由組織病理學(金標準)檢查來明確。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確診宮頸病變的金標準,同時還可以明確癌前病變的程度。」
陳主任舉了個例子,如HPV檢測為陽性,細胞學結果是陽性,建議進行陰道鏡檢查並活檢(即病理組織學檢查),在經過病理學檢查後,再根據病理結果採取積極的治療或隨訪。如HPV檢測為陽性,細胞學結果是陰性,需密切觀察隨訪,重複TCT檢查。如HPV檢測為陰性,細胞學結果是陽性,仍需做陰道鏡檢查和活檢。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