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獺在水中魔性轉圈圈,飼養員一來,如同水中陀螺的它就愣在原地

2021-01-09 野生動物自然君

人們修建動物園大多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加安全的,去了解這些平時看不到的野生動物它們到底是怎麼生活的,這仿佛也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當中的常態了。

現在人們經常會趁著假期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動物園了解動物,這不僅能夠促進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還能夠讓孩子增長知識,實屬一件益事,不過這些都是我們自己想像當中的美好,而實際上這些在動物園裡的動物們真的是這樣想的嗎?

前段時間老虎在動物園裡轉圈圈的事,大家討論的沸沸揚揚,這其實是動物當中的一種叫做刻板行為的本能,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因為動物園的環境對於老虎來說還是太小了,對於野生動物來說這樣的環境只會讓它們感覺到壓抑。

一旦它們長期處在這種環境裡之後就會產生這樣的情況,然而絕大多數動物園,雖然吃好喝好,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地方還是太小了,所以當老虎轉圈圈這件事出來之後,一些網友表示在動物園裡的熊貓和狼也都出現了這樣的症狀。

這不還沒有過幾天,動物園裡海獺也開始轉圈圈,別人擔心它抑鬱,飼養員卻樂開了花,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不過我覺得這是不是太巧合了一點,之前動物園中人流那麼大的時候,大家都沒有發現這樣的事嗎?特別是這個海獺很多網友猜測它也是因為地方太小了,所以出現了刻板行為,它不像是那些動物的刻板行為一樣特別的規律,雖然也是在轉圈圈可是它不像那老虎一樣轉起來就一直不停,它還會轉轉停停,時不時的還會洗洗它的小臉,看樣子完全就不像是抑鬱的樣子。

雖然有一些網友表示海獺可能患上了刻板行為,這可把動物園裡的工作人員嚇壞了,看過海獺轉圈圈的樣子之後,他們一下懸著的心就放下了,都是一場誤會。

海獺這樣轉圈圈其實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指在野外),這個動物是海獺十分信任周遭環境之後才會出現的,而且這與刻板行為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刻板行為是動物會長時間的重複一個動作,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同一個動作,不太會出現開始做別的動作的情況,而這隻海獺它卻不同,它轉圈圈是會停下來幹別的事情的完全沒有說出現那種一直重複該動作的行為。

不僅如此工作人員表示實際上海獺出現這個行為,自己更加應該開心,因為這表示海獺已經喜歡上這裡的環境了,這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情,以前海獺也是有可能會有這樣的動作的。

但那個時候外面參觀的人比較多,海獺在水中魔性轉圈圈,飼養員或者人們一來,如同水中陀螺的它就愣在原地,海獺:"做這種羞羞的動作怎麼能夠給人看到呢?"

實際上動物園當中有很多像這樣的動物,它們有的在人們的面前都是很害羞的,雖然上面有說刻板行為對於動物們有多麼的不好。

不過呢動物園也是我們了解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海獺這樣開心的時候會瘋狂地轉圈圈這樣的事情如果不是發生在動物園之中,又有多少人會發現呢?

想必能夠知道它們的也是少只夠少,其實近年來很多網友都對動物園的印象不好,總覺得讓野生動物們留在狹小的空間裡是不好的事情,可如果沒有動物園我們如果要去了解動物們都只能從那冷冰冰的書本之中,然而沒有這些動物園中的工作人員仔細觀察,書本又能夠從何處來呢?

相關焦點

  • 大天鵝在水中遊泳,看到飼養員後,它衝上了岸,網友:這是幹什麼
    大天鵝在水中遊泳,看到飼養員後,它衝上了岸,網友:這是幹什麼說起天鵝,我們都是比較的熟悉,在公園中也是經常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可是對於「大天鵝」,很多人可能就不是很了解了。在一家動物園中,養了一些大天鵝,其中一隻大天鵝,看到飼養員後,馬上就衝上了岸,然後拍打著自己的翅膀。網友們看後也是被萌到了,這是在幹什麼呢?從網友的分享中,我們也是能夠了解到,在一家動物園中,就飼養著一些大天鵝,其中就有一位飼養員,和這些大天鵝的關係非常的不錯,前不久的時候,飼養員來到了水邊,看到大天鵝們和一些黑天鵝們,都在水中遊泳!
  • 愛的魔力轉圈圈 海獺怎麼可以這麼可愛!
    相比國內的較好形勢,日本的疫情更嚴峻,而那裡的動物園竟然因為沒有遊客,發生了這樣一幕——這個被關禁閉到放飛自我「愛的魔力轉圈圈」的小精靈,來自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叫海獺。不要以為它在「營業」哦,人家轉圈圈是單獨玩耍的方式,被人發現後就會停下,營業時才不會這樣。
  • 海獺收到禮物後,竟掏出更多回禮,最後還伸長脖子要飼養員摸摸!
    海獺治癒心靈的程度不比貓咪狗狗差,它們真的太可愛,毛茸茸的又特別呆萌!一網友去日本鳥羽水族館時,剛好遇到飼養員在給海獺Mei發小貝貝,整個過程既治癒又意想不到!海獺從飼養員手裡拿到第一個小貝貝後,立刻放在池子邊敲一敲,然後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保護起來。
  • 海獺睡前揉臉,不想引起眾女生學習,竟憑此收穫了150萬粉絲
    海獺不僅外表很可愛,不經意間的一個揉臉捂眼睛都直擊人們的內心,甚至還有海獺為了演出化起了妝打算c位出道,讓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當上一個精緻的海獺女孩吧。海獺在一家水族館打工,它的工作不多,只是偶爾要和同伴們一起上臺表演,雖然海獺其實是個群演,但是它卻想著法子想要和大家有所不同。
  • 奇聞異事:《山海經》中神獸,是日本傳說裡久負盛名的水中妖怪?
    水虎十二品之圖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在日本的傳說中,河童一般棲息在江河和池塘中,身高大約在一米左右,和四歲的孩童差不多高。傳說河童分為兩種,一種為鱉形,一種為猿形。但是共同特點都是體重不超過百斤,有鳥類的喙、青蛙的肢體、猿猴的軀幹和烏龜的龜殼,像是拼合的水中的四不像。傳說河童全身呈現綠色,全身覆蓋鱗片,在水中力大無比,經常喜歡和進水之人搞惡作劇,把人拖入水中,日本古籍中也記載過河童溺斃行人的故事。
  • 河馬媽媽「水中分娩」產幼崽 小寶寶一出生就有50斤
    昨日,記者從合肥野生動物園得知,河馬媽媽「二胖」11月25日凌晨「水中分娩」誕下小寶寶,母子平安,小寶寶一出生就有50斤。目前,河馬母子還在「閉關休養」中,待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才能出來見客。   合肥野生動物園河馬館飼養員告訴記者,初生的幼崽要在水中待上約10天後才能上岸活動,由於河馬怕冷,娘倆近期會「閉關休養」,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時,「二胖」才會帶寶寶出來「見客」。   目前,由於小河馬自出生後大多待在水中,河馬媽媽「二胖」也極為護崽,日夜對小河馬寸步不離,不許工作人員靠近,所以工作人員還無法分辨小河馬的「性別」。
  • 水中也能生孩子?明星Ella水中分娩雖失敗,但它的好處你知道嗎?
    Ella一直想採取水中分娩,但由於自身原因失敗了,並將失敗的視頻發到了網上。雖然她失敗了,但也讓不少人接觸到水中分娩這個比較新奇的詞,了解到這個分娩方式。水中分娩到底是怎麼回事?水中分娩是一種生產方式。
  • 可愛呆萌的海獺卻在交配時殘暴無比,這是為什麼?
    海獺和水獺傻傻分不清說起表情包,在這裡不得不提海洋界的寵兒「海獺」,由於它的寵萌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有的遊戲公司以它的形象設定了一個角色。對於海獺和水獺大家是不是分不清?由於海獺對海洋愛的深沉,所以一年四季它們基本上都在海中生活,即使覓食或生育也都是在水中一氣呵成。因為常年在海中生存,冬季的時候難免會遭遇到寒冷的溫度,這時它們稠密的皮毛起到了很好的保暖作用,據人們統計,海獺的每平方英寸就有35萬-100萬根毛髮。可見毛髮是那麼的旺盛。不幸的是海獺濃密的毛髮也引來了人類的獵殺,致使現在海獺的數量變得越來越少。
  • 什麼是水中分娩,水中分娩真的靠譜嗎
    我們經常看到關於水中分娩的新聞,有些明星更是大曬水中分娩的照片,看起來浪漫又幸福。這讓孕媽們對水中分娩產生了憧憬,不過水中分娩真的靠譜嗎?下面就讓高半米為孕媽們介紹一下。顧名思義,水中分娩就是指產婦在水中順產下寶寶。1805年,一位法國產婦開創了水中分娩的先河。直到2000年,在我們的寶島臺灣才出現了我國首例水中分娩,三年後上海成為首個實現水中分娩的大陸城市。水中分娩的過程類似於傳統的順產,但又與順產有些不同。符合條件的產婦在宮口開大到5~7cm時就可以進入溫水中待產。
  • 什麼是水中分娩,水中分娩有何好處?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洪霞2006年10月,華南地區首例水中分娩寶寶在廣州第十二人民醫院誕生。今年,「水寶寶」13歲了。開展水中分娩13年來,已經有1236多例新生兒通過水中分娩誕生。11月24日,多名家長和帶著孩子來到該院,參加「水中寶寶回家嘉年華」,共慶「水寶寶」13歲的生日。
  • 我的世界:溺屍在水中一直轉圈怎麼回事?擊殺掠奪隊長就認慫了?
    不過,玩家們發現溺屍一直在水中轉圈!具體的情況是一隻溺屍拿著三叉戟和鸚鵡螺殼,不停地轉圈,使得很多玩家調侃說這是「愛的魔力轉圈圈」,它試圖以一己之力製造漩渦,難道又是Minecraft固有的「特性」嗎?其實不然,有經驗的老玩家表示這隻溺屍的狀態另有原因!
  • 溧陽一生態園池塘發現桃花水母 被稱作「水中大熊貓」
    9月21日下午,有溧陽市民報料,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引起不少附近村民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
  • 擁有長長的陰莖骨,暴力致死的交配惡行,海獺抓住虎鯊想幹什麼?
    海獺和鯊魚,似乎風馬牛不相及,雖然它們可能會在同一片海區生活,獵食相同的食物,但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則還從未發現過。不過本周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莫羅灣(Morr Bay),人們發現一隻海獺浮出水面,手裡抓著一條大鯊魚,似乎還死死地咬住它的鼻子,讓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海獺開始換口味了?連這種會攻擊人類的虎鯊都敢下手?它就不怕反被虎鯊打來吃起嗎?
  • 上海孕婦親歷「水中分娩」
    對「第一次」做出了一系列水中「無痛分娩」的設想:可以隨時隨地展開最舒服的自由體位、通過水的浮力和壓力的互相作用來減痛、會陰不要側切,嬰兒出世時不會一下子離開羊水環境、迎接孩子的新世界能不能也模擬一個水環境以有個緩衝……  樂意對中國的分娩傳統來個小小「顛覆」的長寧區婦幼保健院院方和馬女士一拍即合。
  • 小伢兒水中體適能:有效鍛鍊寶寶前庭覺
    家長們在了解嬰幼兒水中運動課程對寶寶的益處時,會聽到說對寶寶的前庭覺有很好的鍛鍊效果。2)前庭覺遲鈍的孩子,就特別喜歡尋求速度刺激感,且喜歡轉圈圈、晃頭晃腦,翻跟鬥、跳彈簧床,甚至喜愛撞牆壁來測試反應。3)平衡感不良,造成身體操作不穩定,會形成好動不安的現象。多動的孩子,前庭覺的發展普遍不佳。4)有些孩子還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說話晚、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問題。
  • 海獺咬住虎鯊鼻子,聯想到它們的暴力交配習慣,不禁讓人膽寒
    海獺喜歡深潛到50米深的海底,去尋找自己喜歡吃的螃蟹以及海膽的等食物(它們並不喜歡鯊魚肉)。這些具有堅硬外殼的獵物,海獺好像把它們吃到口,就必須解決掉堅硬的外殼。因此會需要一個工具,拳頭大的石頭放在胸前做墊板,之後把貝殼或者海膽等獵物用力的敲向石頭。有的時候閒來無事,在海面躺著曬太陽,它們會把自己常用的石頭工具拿出來盤一盤,讓它變得更圓潤。
  • 水中分娩不安全?水中分娩的利弊分析!
    水中分娩的各種好處頻頻見諸各類媒體,並在坊間廣泛流傳。2014年3月20日,美國兒科學會(AAP)和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聯合發布的指導性意見給這種熱潮兜頭潑了一盆冷水。這份《意見》認為,沒有證據支持水中分娩有這些好處;相反,鑑於水中分娩可以引發新生兒少見的卻是嚴重的併發症,不建議水中分娩作為臨床常規方法。
  • 陸上熱身訓練-能否提升在水中的表現?
    熱身對於任何一項運動都十分重要,它不僅可以預防運動損傷,還可以提升運動表現。在遊泳運動中,泳者可以採用的熱身策略主要有兩種:水中熱身和陸上熱身。教練往往會在一組主要的遊泳練習開始前安排泳池熱身,但整個熱身階段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發生在陸地上的。
  • 水中分娩訪談全文
    所以,如果適合水中分娩的這些指徵,媽媽們都遵守的話,那麼跟在床上生的案例來相比較,水中分娩並沒有引發更高的併發症。水中分娩遇到的併發症跟在床上分娩的併發症的比率是一樣的。有60%的有過水中分娩經歷的女性,她們在懷第二胎,第三胎的時候仍然選擇水中分娩,40%頭胎的女性,她們會在提供這種選擇的醫院裡,選擇水中分娩。所以要能夠提供水中分娩的選擇的話,需要醫院裡頭所有人都要認可它,才可以推動起來。在中國,人們對水中分娩的一個最主要的擔心,就是水質的問題。我經常聽到一些媽媽問,自來水可以放在分娩池裡用來水中分娩嗎?
  • 舒緩的水中世界,小伢兒水中運動幫助治療「自閉症」
    提到治療自閉症的方式,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想到水中運動。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水中運動對於治療像「自閉症」這樣的「終生性疾病」或許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運動是身體健康最好的良藥,而每項運動的特點和環境都不同。水中運動的特點是,不管水面上有多嘈雜,水下的世界總是安靜無比。水能夠給自閉症孩子提供一個舒緩的環境,有鎮定、讓人放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