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在安慶市第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頒獎儀式上,我市6名學生獲獎。他們分別是來自桐城中學的張想、桐城市龍眠小學的錢立典、桐城實驗中學的江蔚可、宿松縣九成中學的李斯雨、安慶市舒巷小學的汪文皓、望江實驗初級中學的王瑞。
繪畫與科普結合
激發更多創造力
今年15歲的張想,是桐城中學的一名中學生,其2019年科幻畫作品《塑戰速決》獲得「第34屆全國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畫賽」全國一等獎。
張想說,科技服務人類,如果不知節制,科技也會毀滅人類。2018年聯合國環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汙染問題,發布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塑戰速決」。「這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如果說是科技釋放了『塑料』這隻『惡魔』,我們也希望利用科技將這隻『惡魔』收回牢籠。所以我希望『創造出』一種功能強大的回收和分解海洋塑料垃圾的科技產品,我展開想像,用畫筆勾勒。」張想說。
獲得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令張想和其家人都很驚喜。「她小時候特別愛繪畫,上初中後學業壓力大,很少拿起畫筆了。但是她特別愛參加課餘活動,看到科幻畫比賽,她又拿起了畫筆。跟專業人士相比,她的繪畫可能不是太出色,但是她的構思很獨特。此次獲得『市長獎』給了她很大激勵,也讓她打開了繪畫與科普結合之路,激發更多創造力。」張想的父親張徐生告訴記者。
努力必有回報
會持續不斷地創作
對於桐城實驗中學的江蔚可來說,參加科幻畫比賽已經是每年的「必修課」,她已經連續四年參加比賽。2018年,她創作的《太空蔬果基地》獲得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科幻畫二等獎。
「記得第一次看到別人畫美麗的太空梭時,就特別羨慕。所以我第一次參加科幻畫比賽,畫的也是航空題材。幻想中的太空蔬果基地比較複雜,內容很多,畫了好幾天,雖然很累,但是很充實。而且獲獎後讓我意識到,努力必有回報,所以後來每年都參賽。」江蔚可表示。
汪文皓是此次獲得「市長獎」的6名學生中唯一的男生,他的指導老師褚麗娟向記者介紹了其科幻畫創作的背景,當時舒巷小學在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綠色校園」的科技實踐活動,汪文皓作為學校科技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精心準備,並根據主題創作了《綠能石頭造紙機》科幻畫,獲得全國三等獎的好成績。「此次獲得『市長獎』,我們都很開心,相信也會激發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來。」褚麗娟說。
科幻畫質量在提升
科技創新成果有待提升
據了解,安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評選條件包括在國際科學競賽中獲獎,或在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前三名等。目前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幻畫。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非常難,這需要高校、工業經濟等方方面面的支持,目前我市在這方面還有待提升。從科幻畫角度來說,我市青少年學生獲得全國性科幻畫的數量在增多,名次也在提升,去年有兩名學生獲得全國一等獎。」安慶科技館副館長遊彬告訴記者。
遊彬還說,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的創辦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我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的高度重視,這對激勵廣大青少年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積極參加科技教育活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科技後備人才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希望通過一屆又一屆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的評選,讓更多孩子投入了科創活動中,讓更多青少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
安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由市政府舉辦,主要表彰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青少年,是面向安慶市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最高榮譽。「市長獎」自2005年開始設立,每兩年一屆。截至目前,共有39名同學獲獎。
(全媒體記者 雷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