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五個四」工作格局 構建心理育人機制

2020-12-17 金臺資訊

福建工程學院始終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圍繞「呵護心靈 夢想啟航」的工作理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治療模式向育人模式的轉變,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五個四」的協同育人工作格局,將心理育人融入思政、資助、就業、易班、宿管等工作模塊,搭建交融互通的平臺,紮實推進心理育人工作,培育大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精準與精心:四項機制完善幹預體系

一是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機制,形成普查、篩查、約訪、跟蹤、幹預一體化的工作機制。二是實行重點學生及危機學生動態研判與轉化機制。三是實行危機學生幹預機制,確保有效控制危機。四是建立轉介診療機制。將機制建設融入心理危機預警工作各環節,努力做到危機儘早發現、及時幹預和有效控制,切實保障學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形成了較為嚴密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幹預網絡。

全員與互助:四支隊伍構築保障力量

學校構建了「金字塔」型的四支隊伍,由學校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構成隊伍的「塔尖」,統籌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專兼職心理諮詢師和學院心理輔導員分別組成第二、第三支隊伍,構成「塔身」,承擔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機管理工作的籌劃和組織,落實危機排查及初步做好處理工作。校院兩級朋輩心理保健員作為第四支隊伍,組成「金字塔」堅實的底座,發揮朋輩互助的重要作用。

專業與溫暖:四種維度搭建輔導模式

學校通過健全校院兩級工作模式、團體心理輔導、個體諮詢和朋輩輔導等四種維度,校院互補層層聯動,運用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問題,糾正認知偏差、改善情緒狀態,使學生人格更加完善。

開創與融合:四類活動提供關懷服務

「育人者必先育心」,學校搭建以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心理工作坊、項目建設等四類活動為載體,點面結合,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課外實踐的有機融合,將知識傳授、心理體驗和行為訓練進行有機結合,提供系統化心理關懷服務,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

堅持與傳承:四個品牌培育文化氛圍

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在心理育人實踐中不斷探索,形成校園心理情景劇、趣味彩虹跑、朋輩心理保健員培訓和新生成長訓練營等四大品牌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促進大學生對生活的反思,學會心理調適,塑造陽光心態。(福建工程學院)

相關焦點

  • 福建工程學院:多方聯動同育人 扶貧扶智助成才
    福建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堅持經濟援助與思想引領、心理發展、素質提升並行的理念,推進資助工作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積極聯動各方力量、資源助力貧困家庭學生成長成才,確保貧困學生「經濟有保障、生活有尊嚴、努力有方向、發展有空間」。
  •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著力構建"五位一體"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切實踐行&34;工作理念,圍繞心理育人工作方向、合力、內涵、平臺、水平,著力構建&34;的工作新格局,形成了獨特的心理育人工作特色。、促長效,引領心理育人工作方向學校心理育人工作堅持&34;的宗旨,構建&34;的全過程心理育人機制,在育人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34;,激發學生的&34;。
  • 福建工程學院:深化「三個文明」建設 推進學生行為養成教育
    近年來,福建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紮實推進,通過開展「課堂文明、宿舍文明、網絡文明」 (簡稱「三個文明」)建設活動,推進學生行為養成教育,探索新時期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方式,進一步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 東華理工大學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率先在江西省內開通疫情心理輔導熱線,參與志願心理援助服務300餘名師生,《疫期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指南》、系列專題心理微課等惠及全校16個學院、2萬餘名師生…… 強化「三育」,多措並舉提素養 疫情防控,教育是基礎。
  • 福建工程學院:三大層面構建青年大學生學業成績和綜合素養提升培育...
    近幾年,福建工程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推進高水平示範性應用型大學建設,立足地方,為區域經濟社會建設發展和落實趕超提供紮實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資源。
  • 南京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構建教育新體系
    向廣大青年學生提出了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四點希望。如何認識青年學生、如何教育引領青年學生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前的難題,面對矛盾,南京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及其特色,制定了「提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培養方案,面向全體同學,而不是個別「拔尖」同學;面向過程培養,而不是簡單的結果導向;注重可持續發展,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
  •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重慶文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構建「5744」育人機制引航學生高質量就業
    重慶文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政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探索「三全育人」新機制,圍繞人才培養全過程,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新時代工程人才為己任,堅持抓緊抓細學生高質量就業工作。 立德樹人,精準領航 構建學院育人新機制 學院從入校抓起,從思想入手,從專業著眼,從產業著手,大力推行人生導師制,全力構建「5744」育人機制,充分發揮人才團隊、國際合作基地、國內外協同高校、企業產業聯盟等合力優勢,為學生就業保駕護航。
  •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五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心理育人工作,著眼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規範諮詢服務,樹立起「從心開始,快樂起航」的心理育人理念,形成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諮詢服務、預防幹預、平臺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打造符合高職學生特點、富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 福建工程學院以「五個一」深化「四史」學習教育
    福建工程學院組織師生聚焦「『四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使命」主題,創新學習教育方式,以一場專題報告會、一次主題黨團日活動、一場紅色觀影活動、一場競答活動、一次主題展示等「五個一」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初心使命,取得較好成效。
  • 福建謀劃衛生、教育、文旅、體育領域「十四五」藍圖
    人民網 焦豔攝 一、從體系看育人 福建省委成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市縣區相應成立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同步加強中小學、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教育系統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大中小幼一體化推進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
  • 湖南工程學院:構建「四鏈融通」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光明日報...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體系2.0版是在原卓越計劃的8個工科專業中,遴選了6個優勢專業作為試點來踐行新工科理念。2.0版以創新人才培養作為終極目標,創新並實踐了「政、產、學、研、用」辦學模式,把地方政府、行業部門、科研院所、國家企業多方優勢資源匯聚起來,完善科教結合、產學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模式,構建集教育、培訓、研發一體的共享型協同育人實踐平臺。
  • 西南大學四個著力 構建黨風廉政工作大格局
    西南大學四個著力 構建黨風廉政工作大格局 2012-11-22 來源: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以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核心,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為紐帶,統籌黨風廉政建設資源,建立起宏觀、整體、高效的黨風廉政工作大格局。
  • 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 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近年來,各級各類學校在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長效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要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目標,我們還任重道遠。一是以教師隊伍建設為基礎實現全員育人。
  • 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長效機制研究
    就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長效機制,本文提出了聚焦「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加快構建「德技並修」課程育人,聚焦「勞動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構建「五育並進」活動育人,聚焦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加快構建「四維一體」實踐育人的建議。
  • 福建農林大學:「一主三輔」模式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十年磨一劍,不斷改革創新,探索思政課「一主三輔」教學模式。「一主」即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建設,「三輔」即以系列人文選修課程、系列讀書活動、網絡學習平臺等三種模式拓展思政課的時間和空間。 「主渠道」以三結合把握課堂育人主渠道 在思政課主渠道建設中,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做到三結合。
  • 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 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上午,作為第十八屆「海創會」配套活動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成立儀式暨首屆「智聯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高峰論壇在福州市開幕。記者在會上獲悉,此次雙方聯合成立的福建工程學院京東智聯雲產業學院將致力於開展產教融合創新示範,在電商、貿易、物流供應鏈、人工智慧等領域建立長效穩固的合作機制,加快福建省該領域應用型人才培養。學院依託於網際網路經貿學院,開設電子商務行業工程師實驗班,並整合線下線上教學資源等多種教學模式。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韓慶華:為人才培養綜合改革 凝練「建工方案」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十九大以來,學院黨委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習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行動指南,立足新時代、放眼新工科、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以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短板環節和突出問題為重要導向,不斷探索「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體制機制。
  •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宏觀政策導向
    《建議》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方向,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這是對「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形成廣泛共識和協調行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 全面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構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因此,中小學德育工作迫切需要加強頂層設計,著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三是回應基層教育部門的期盼。一些基層教育部門和學校反映,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學校工作方方面面,還涉及家庭、社會,希望教育部能夠出臺一個科學、規範、可操作性強的德育工作指南,明確中小學德育工作「做什麼」和「怎麼做」,將德育工作落細落小落實。
  • 「三全育人」進行時⑭ ∣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堅守初心育人才,勇...
    學院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校史、院系史、學科史、專業史中挖掘提煉育人元素,著力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