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樹(童話) - 中國青年報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孫曉娟/攝

小熊家的院子裡有一棵蘋果樹,秋天的時候,樹上會結出很多香甜可口的蘋果。小熊可愛吃蘋果了,幾口就能吃掉一個大蘋果。

春天的時候,萬物復甦,蘋果樹發出了嫩綠的芽。熊奶奶就搬個凳子坐在蘋果樹旁邊,悄悄地給果樹講故事。

「今天啊,奶奶給你講《小紅帽》的故事。以前啊,有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喜歡戴著外婆送給她的一頂紅色天鵝絨的帽子,於是大家就叫她小紅帽。有一天……」

小熊從屋子裡走出來,好奇地問:「奶奶,你在幹嘛呢?」

熊奶奶露出慈祥的笑容:「我在給蘋果樹講故事啊!」

小熊心想:「蘋果樹能聽懂故事嗎?還不如給我講了,還能哄我睡覺。」

「奶奶,你給我也講一個故事吧,我最愛聽故事了!」

「好好好,等奶奶先把《小紅帽》的故事講完,就去給你講故事。」

晚上的時候,小熊躺在床上,瞪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看著奶奶。熊奶奶坐在床邊,拿出一本故事書,又把故事書合了起來。

「今天啊,奶奶給你講個你從沒有聽過的故事,叫《小熊和奶奶》。從前啊,有隻特別喜歡聽故事的小熊,他總是纏著奶奶要聽有趣的故事。奶奶每天都會給他講一個小故事。」

小熊白天玩得太累了,聽到這兒就睡著了。奶奶笑著給小熊掖了掖被子,打算把這個故事講完。

「後來啊,奶奶生了一場大病,醫生說奶奶活不了幾個月了。奶奶有些傷心,心想:『如果自己去了天國,那小熊就聽不到故事了,這可怎麼辦呢?』」

奶奶講到這兒,心口有些疼。奶奶起身回到自己屋裡,吃了一些藥。奶奶需要休息了,這個故事就沒有講完。

第二天,熊奶奶仍舊搬個凳子坐在蘋果樹旁,悄悄地給蘋果樹講童話故事。

每天,熊奶奶都會給蘋果樹講一個故事,不論是晴天還是雨天。蘋果樹現在已經開花了,馬上就要結果子了!

在夏天的尾巴,熊奶奶去了天國。小熊捨不得奶奶走,哭紅了鼻子。奶奶走後,院子裡總是空落落的,奶奶坐過的凳子仍放在蘋果樹旁邊。小熊走過去,坐在凳子上,閉著眼睛,眼淚就悄悄地流了出來。

秋天到了,蘋果樹上碩果纍纍,小熊摘下一顆,咬了一口,果汁的甘甜在小熊的嘴裡迴蕩。

「今天啊,奶奶給你講個有趣的故事,叫《三隻小豬》。豬媽媽有三個孩子,老大叫呼呼,老二叫嚕嚕,還有一個老三叫嘟嘟……」這是多麼熟悉的熊奶奶的聲音啊。

小熊把這顆蘋果吃完了,又摘了一顆,咬了一口。

「今天呢,奶奶給你講那個沒有講完的故事——《小熊和奶奶》,小熊聽了後可不要哭鼻子哦,在天國的奶奶可都看著呢,奶奶可不喜歡哭鼻子的小熊。」

小熊每吃一顆蘋果都能聽到奶奶講一個故事。

小熊捨不得再吃蘋果了,他打算明天吃一顆,後天再吃一顆。小熊坐在凳子上,安靜地聆聽奶奶講的故事。一縷微風吹來,仿佛把小熊帶回了春天。那時,萬物剛剛開始復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春天的故事 - 中國青年報
    張飆,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編者的話春天來了,風和雨都變得與冬日不一樣,甚至鄰居家那隻令人討厭的孔雀都有些不一樣了。春風正在吹走那些壓力與害怕,冬與春在交替更迭中,正釋放著越來越多的溫暖。在這個萬物生發的季節,我們一起去播種希望,一起去尋找春天的故事。
  • 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 ——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
    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 ——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優秀作品分享展示活動在張家港舉辦 2021-01-08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童話故事真的沒騙人,如今在中國也能看到
    在童話故事裡,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童話故事給一些人帶來了夢幻憧憬。小孩們更喜歡這種天馬行空,你小時候喜不喜歡聽童話故事呢?樹上還能長「麵包」?童話故事真的沒騙人,如今在中國也能看到。所以有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晰星球上麵包樹的幼苗。在現實生活中有兩種麵包樹,除了書中的猴麵包樹以外,還有一種叫麵包樹。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 《中國童話》:中國人自己的童話故事
    一說童話,我們默認的就是外國童話,有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舞鞋等等,那我們中國有童話嗎?有的。最近就為孩子淘到一本中國的童話故事《中國童話》。「中國自古便有童話,只是寫童話的人並不自知,孩子也沒有什麼機會讀到他們。」
  • 中國童話的「偏見」:中國童話故事,真的不如西方的經典?
    一定是童話書吧!童話,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夢,可以活躍孩子的思維,還能幫孩子認知社會。我兒子也經常跟我講他聽來的童話故事。晚上吃飯後,還跟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呢!中國童話不如西方經典嗎?童話的文體發展,從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再到作家創作的過程,有很成體系的發展歷程。1923年,中國的第一本作家創作童話《稻香人》(葉聖陶),為中國童話開出了一條自己的創作之路。距離現在有90多年了,中國童話的作家輩出,作品也越來越豐富了。
  • 《中國童話》:臺灣媽媽的傳家寶 孩子的好故事
    《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漢聲雜誌社 編著打開《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看了第一篇《燈猴的故事》,才知道最熟悉的除夕夜差點成了世界末日1982年,致力於中國民間文化記錄、保存與傳播的《漢聲》雜誌社在臺灣第一次出版了這套《中國童話》。「謹將祖先流傳下來的故事,送給中國新生一代的孩童。」出版前言中寫。作家白先勇盛讚它「影響了整一代的臺灣人,尤其是兒童教育」。迄今為止,這套書已再版27次,發行30餘萬本,滋養了臺灣從70後到00後一批又一批孩童。
  • 講故事的人——記「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繪本的主創
    講故事的人——記「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繪本的主創 發表時間:2014-01-17    來源:北京青年報字體: [大] [中] [小] [列印] [關閉] 《金頭髮》    「中國民間童話」系列第一輯四本,《金頭髮》、《長髮妹》、《魚姑娘》、《兩兄弟》,日前由三聯書店出版。這套書是由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創作工作室的師生完成的。
  • 《中國青年報》微電影 七個故事述說七十年光輝歷程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推微電影七分鐘七個故事述說七十年光輝歷程   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承制的文化產品《頭條裡的青春中國》微電影正式上線後,短短幾天時間,該片總點擊量就已經超過7.5億。
  • 讀中國童話 傳中華精神
    據了解,此次新書發布會同時也是社群電商聯合首發啟動儀式,常青藤爸爸微信公號聯合創始人楊芳芳、板牙的聯合創始人劉慶夫、以及來自童書媽媽三川玲、十點讀書、凱叔講故事、暖暖媽愛分享、尹建莉父母學堂、成長樹、智慧樹的社群電商代表也出席了發布會
  • 中國神話故事看的是中國美學,比外國童話更適合中國孩子看
    (一)不同年齡階段看童話有不同的思考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外國童話灰姑娘嗎?其實唐代的《酉陽雜俎》裡記錄的中國「灰姑娘」故事比格林童話早了近千年。對於童話的三觀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但好的童話它需要你深入去思考,在每個年齡段你從同一個故事看到的問題都是不一樣的。(二)中國的神話故事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中國人自己的童話故事集——《中國童話》。
  • 美好的童話故事
    Day fifteen:風景一幅幅,構成秋天的童話;生活中的他和他,不自覺成了人生的童話。樓上的老實交代,你發現了什麼,什麼?還如此蛋定的表情,讓我噓。觀察力:對於一個相對不變的環境,孩子的觀察力往往是先於我們的。我走路一般是平視或者低頭。
  • 那些細思恐極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買了本安徒生童話,津津有味的讀著。有一篇故事叫《玫瑰花精》,大致的意思是一個姑娘愛一個青年,但這段愛情不被姑娘的哥哥接受,用劍殺了這個青年,將他的頭埋在土裡,這一切都被一個玫瑰花精看到了。他在夜晚悄悄告訴了這個姑娘。姑娘很傷心,將戀人的頭挖出,栽在家裡最大的花盆裡,不久,姑娘抑鬱而亡。姑娘的哥哥將花據為己有,也包括埋著姑娘戀人頭的花盆。
  • 中國最早童話故事集《稻草人》新版問世
    中國最早童話故事集《稻草人》新版問世  開學季,中國最早童話故事集《稻草人》新版問世  《稻草人》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編輯出版家葉聖陶先生創作的童話故事集,至今已暢銷近百年魯迅曾稱該書給中國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又到九月開學季,全新版《稻草人》問世。  《稻草人》,葉聖陶著,雲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版  魯迅:《稻草人》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  1923年秋天,葉聖陶將他所創作的23篇童話故事編成一集,取最後一篇的篇名《稻草人》作為這個集子的名稱。此書集結出版後,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就有了第一本童話集。
  • 《漢聲中國童話》倡讀「中國童話」
    本報訊(記者 陳香 丁楊)日前,享譽華人世界的經典童話著作《漢聲中國童話》由天地出版社出版。《漢聲中國童話》由臺灣漢聲雜誌社歷時十年,集上百人之力深入民間,從浩如煙海的中國民間文化中收集整理、編寫創作而成。
  • 「漢聲中國童話」系列:誰的童年都少不了中國故事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在童書尚不豐富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大多數孩子是伴著金斧頭銀斧頭、鷸蚌相爭、長髮妹、投筆從戎、秦瓊賣馬、三打白骨精等故事長大的。
  • 《漢聲中國童話》在成都首發 以24節氣為主題講述中國民間故事
    12月22日下午,成都購書中心,天地出版社舉行了「把中國故事講給中國孩子聽」——《漢聲中國童話》平裝版全國新書首發式。該書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根據傳統農曆安排故事,一冊一個節氣主題,每冊都有專屬的節氣故事。
  • 徵文|中國童話故事裡的人物形象新探索(張馨元)
    熟悉的人物,新鮮的認知——聚焦《中國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索文/無錫協和雙語國際學校   張馨元六年級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中選用了一篇廣為流傳的中國童話故事——「牛郎織女」,統編語文教材的課程理念不斷強調課內閱讀與課外延伸閱讀的無縫銜接,因此,在本學期在整本書閱讀課上,我與孩子們共讀了黃蓓佳老師的《中國童話故事》。
  • 童話故事,我們有不輸於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民間底蘊
    一直以來,個人印象中的童話故事,只要提起來,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兩部享譽世界的作品,其中看過的故事非常多,也許這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但如果談起中國的那些廣為流傳的故事的話,恍然間有點明白了過來,我們中國並不是沒有童話作品,而只是將所有類似的作品統稱為了民間故事而已。國內的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刊的《童話大王》,專門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多年以來,其實並沒有意識到國內童話的存在感,所以當我拿到手裡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的時候,有點驚訝的意味在其中。
  • 孩子愛聽童話故事,家長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時,要講真實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只要有時間就喜歡看童話故事。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童話故事就是《醜小鴨》這個童話故事我很痴迷。就覺得好厲害,可以孫悟空相提並論。醜小鴨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變成了漂亮的天鵝。小雪是我朋友家的女孩,已經六歲了,聽小雪媽媽說她的事情。小雪也喜歡醜小鴨的故事。
  • 灰姑娘的故事竟然來自中國?唐代筆記《酉陽雜俎》裡的童話故事
    童話是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的文學體裁。往往採用擬人的方法,鳥獸蟲魚、花草樹木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世界兒童文學在發展進程之初是由作家深入民間採集、記錄、整理、編纂民間童話,這些童話作品往往成為兒童文學的開基之作,甚至成為代表該國形象的文化符號。最著名的有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話》、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