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老人用原子筆畫出「最炫民族風」 單幅耗費21支筆
細膩的藍色線條,勾勒出老人臉上的皺紋、衣衫的紋路,既渾然一體,又細節分明。圖為楊春曦的作品《把電視背回家》 謝耘 攝中國新鋼筆畫聯盟柳州學會主辦的《鋼筆畫作品展》日前在廣西柳州市開展,一幅幅由原子筆畫出的作品吸引觀眾的目光。前述作品出自71歲的老人楊春曦,1968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附中,曾在柳州市計生委從事宣傳工作。
-
烙鐵一熨就固定 七旬老人獨創剪紙保存法
李雲山獨創剪紙保存法 閱讀提示|「快到國慶節啦,我創作了一幅剪紙,想送給大河報!」 □記者 馬琳 李鈺 文圖 自幼結緣剪紙 一剪就是60年 來到李雲山的家,滿屋的剪紙讓記者看花了眼,門上的帶花兒「福」字、牆上的「喜」字……成品剪紙隨處可見。 「這是國慶節我為大河報剪的一幅作品,從構思到裱好用了一個星期。」
-
老人免費給村裡人剪髮 兩年時間用壞3把電動推子
兩年前,劉暉決定每周抽出一天時間,給鄉親們集中理髮。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要理髮,他就主動上門服務。 每個人對髮型有啥要求,或者寫到紙上,或者用手比畫,劉暉都會滿足。 「兩年用壞3把電動推子。」劉暉說,他入黨快30年了,給村民們義務剪髮雖然辛苦,但是很開心。
-
鋼筆
而對學生而言,最具有意義的是裝在籮筐裡的筆記本和鋼筆。用我們本地話說,就是用了這些本子和筆,以後讀書就會讀得一籮筐,讀到清華和北大。 而我,人生中的第一支和第二支鋼筆就是在這種美好的祝願裡得來的。 不過,我真正使用鋼筆,卻不是因為這種美好的祝願,而是因為,我發現用鋼筆,可以省下一大筆買原子筆的錢。當時兄弟姐妹幾個讀書,家庭開支很大。
-
七旬老人鋼筆畫「桃花塢」,感人落淚,網友:這不是畫,冷軍輸了
七旬老人鋼筆畫「桃花塢」,感人落淚,網友:這不是畫,冷軍輸了歲月是人生中最容易忽視,又最不能忽視,忽視以後再也找不回的東西。所以,我們往往在年華老去之時,發出「逝者如斯夫」的哀嘆。今天我們介紹一個特別的畫家,他是一位七旬老者,用鋼筆作畫,記錄身邊的變化,快速變成網紅,他叫做王恩貺。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雖然人比較老,但是王恩貺心卻不老,依然是「此間少年」,他多年來胸懷畫畫的理想,一直畫筆不綴,不時便會勾勒一幅鋼筆畫作品。
-
一家四代的鋼筆情懷: 「特殊筆友」王南婉收藏鋼筆上千支
29歲的王南婉,是海口一家飲料廠的普通員工,每逢周末,她都要「侍弄」上千支鋼筆。而這些鋼筆,多數都比她「年長百歲」。 「曾外公是清代末期的秀才,他熱愛收藏鋼筆,到我這裡,已是第4代。」王南婉說,在「無紙化辦公」盛行的時代,對於鋼筆的傳承,已不是四處找尋老鋼筆,而是保護好祖輩留下來的「文化印記」。 雖已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鋪滿整個客廳的鋼筆種類「驚豔」到。
-
世界上最貴的6款鋼筆,第四支筆比寶馬貴,第六支竟然價值900萬
勃朗峰雷尼爾三世親王限量版 ,身體的鋼筆包含18克拉的白金鑲嵌996面切割鑽石,紅寶石,價值260200美元奧瑪仕馬丁鋼筆,這款鋼筆是在2007年專門為紀念人們旅程提出的高檔豪華限量版,共發行30支,價值4.3萬美元,現大多數被人收藏瑞士凱蘭帝牌哥特鋼筆,當書寫筆遭遇了哥特風情
-
LAMY、派克、蕭伯納……這三支鋼筆你選誰?
我在接觸 LAMY 之前,一直都是用派克鋼筆,用了N年了,期間丟失過一支,然後買了支一模一樣的。但是派克缺乏創新,設計上的千遍一律。主要有這麼幾個問題:多數的派克鋼筆,筆尖普遍較粗,做籤字筆不錯,但是日常書寫就太粗了。一種鋼筆一種筆尖。購買時,你要在價格、筆的外形、筆尖粗細三個方面同時考慮,使得選擇非常困難。
-
(老師家長必看)69元=3支筆+60個墨囊+3本字帖
(低價劣質鋼筆的材質和做工實拍)孩子每天都在用手摸的筆,材質安全也是我們首先考慮的重要因素。某些低價劣質鋼筆幾元一支,甚至十幾支不到10元錢,還包郵! 而且還贈送6大盒純藍色/墨藍色墨囊,每盒10支,整整60支,足夠孩子用好久了。
-
買過1000+支筆,送上開學文具種草+避坑清單「鋼筆篇」
後來工作選擇了網際網路,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太用得到筆,但王佑佑上學之後,我終於又有了買文具的理由,就這樣,從鉛筆水筆到鋼筆,從橡皮到修正帶,從筆盒到筆袋,交了不少智商稅,也收穫了不少小心得。這支筆有好幾種顏色可選,小女生應該比較喜歡,價格只有10元左右,性價比極高。
-
鋼筆雜談:2020年盤點~今年最喜歡的10支鋼筆
而放到我個人愛好這微不足道的方面,新冠疫情也讓我無法走出國門,今年新體驗的鋼筆比往年從量與質方面都有所下降,但是還是嘗試了很多初次接觸,相當有趣的鋼筆,年底選出了10支,總結一下產品特點,與值友們分享~10.
-
冰城鋼筆「懷舊者」:修復老鋼筆幫一對夫婦留住傳家寶
老人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使用鋼筆的人還很多,所以修鋼筆的人也不少,在早夜市出售鋼筆兼修筆最多時,一天能掙上百元。可現在擺攤一個月,收入也不過一兩百元。「用鋼筆的人少了,修鋼筆的人也『銷聲匿跡』了,連手藝人也都不多見了。」老人之所以選擇在火車站附近擺攤,也是因為這裡人流量大,可以讓過往的人知道「原來哈爾濱現在還有人在修鋼筆」。只是,他歲數大了,不能天天在這裡擺攤,要找到他,有時得碰運氣。
-
大連:七旬老人患熱射病 全身多臟器衰竭
休克、全身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異常……8月14日,本市一位七旬老人被發現昏倒在家中,送醫檢查後被確診為熱射病,至今仍在重症監護室(ICU)搶救。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也是最嚴重的一種。今年暑期,濱城持續高溫,本報熱線中心先後接到多起關於市民中暑的報料。
-
國產鋼筆只會抄襲世界名筆?那你可能沒見過這支設計感爆棚的蓮石
自鍵盤取代筆具成為主要的學習、工作生產力工具之後, 鋼筆顯然已經成為小眾產品。不過在我這個80後看來,鋼筆有著我們那一代人永遠無法忘卻的情懷。所以有時看到市面上出現很多學生用的鋼筆,我想可能也是他們的父母和我有同樣的想法,硬筆寫字永遠不如鋼筆帶來的那種摻雜著儀式感和書寫感的感覺。
-
"你還用鋼筆嗎?"淹沒於歷史的書寫時代——淺談國產英雄鋼筆
英雄金筆佔據了70%以上的國內市場份額,更是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處於絕對的霸主地位,成為上海市最早上市的企業之一。329-在蓋上筆帽的情況下全長約13.9釐米,筆帽反插在筆尾時全長約14.7釐米。由於筆帽和筆尾都收窄呈子彈頭狀,整支筆看起來顯得相當輕巧。在筆夾非常有限的位置內,豎刻著英雄的英文"HERO"。筆帽邊緣上刻著"英雄329"和"MADE IN CHINA"的字樣。329-2是典型的暗尖,其暗尖設計與整支筆的造型非常匹配,書寫體驗恰到好處。
-
德州61歲老人痴心鋼筆畫 畫出「城市寫真集」
高志恩正在創作原標題:61歲老人痴心鋼筆畫畫出「城市寫真集」 從偶然看到鋼筆畫被深深吸引,到2009年退休後,立意用鋼筆「畫德州」。從一名演員變成「舞臺畫家」微弓著背坐著,一手扶著支在腿上的畫板,抬起頭仔細觀察、思忖,又低下頭,刷刷幾筆勾勒出簡單的輪廓,然後在對細節進行逐一刻畫…….這是創作和繪畫的場景,畫畫的老人叫高志恩,今年60歲,出生在煙臺蓬萊閣的一個小鎮。1970年,高志恩進入德州京劇團成為了一名正式的京劇演員,每天苦練基本功。
-
文具控|來自手寫鋼筆控的11支鋼筆測評
大學之後從收到小月姐的笑臉鋼筆開始,慢慢走上了買鋼筆收藏鋼筆的不歸路,手上有將近30支不同價位和類型的鋼筆,我挑出11支鋼筆來做一個簡單的測評,希望能給同樣熱愛鋼筆的朋友們一些有用的參考信息~【鋼筆是個無底洞,入坑需謹慎】以下測評基於我自己的書寫習慣:偏好細尖、硬尖、適中阻尼、節制出水。
-
鉛筆、自動鉛筆、鋼筆,小時候那些關於筆的事兒
偶爾也會出現一支兩支頂端帶橡皮的那種,絕對會讓小夥伴們豔羨不已。筆的小主人一般也捨不得用那上面的橡皮,因為太小用不了幾次就沒了,何況還有更加簡捷的方法——指頭上蘸點唾沫,一樣好使,不足之處是容易把紙擦黑、擦穿。
-
輝柏嘉、派克、lamy……值得種草的愛用鋼筆是他!
無論是筆記、手帳、繪畫,我堅信Grip your ideas with your pen是最好的記錄方式,我愛聽鋼筆摩挲紙張的聲響,享受自己的創作物躍然紙上的成就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你是否還保持著用筆書寫的習慣?
-
七旬老人吹拉彈唱樣樣精 50年創辦11支樂隊(圖)
吹拉彈唱樣樣能 情牽民樂50年 七旬老人辦了11支樂隊 ■本報通訊員 童裳勝 劉威 本報記者 薛建國 站在臨安昌化家門口的小溪前,凝望巍巍南屏山,何育民的思緒好像和著音樂的節拍在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