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紀錄
6日氣溫跌至-17.1℃
為了保障鐵路安全順暢運行
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嚴寒中默默堅守
總臺央視記者 李娟:這裡是北京站的進站口,現在是下午六點多,從我手機裡的溫度計看到現在是零下十七度,但是由於這裡是個廣場有穿堂風所以站在這裡的溫度感受會更冷些,但是我們看到現場依然有很多工作人員在堅守。
當記者下午兩點多到達的時候,工作人員正在協助進站旅客進行人臉識別和身份驗證工作。儘管啟用了自助閘機,但依然有大量旅客對機器不熟悉或需要提醒。室外溫度太低,平均20分鐘左右即被全身凍透。為了幫助旅客快速進站,部分工作人員一站就需長達一個小時左右。
記者:大家有沒有給自己做一些防護措施?
北京站客運車間黨總支書記 張頔:有。首先我們發的這個脖套,發的手套,然後還有一些防疫要求,這手套外面再套乳膠膠皮手套,然後給大家再發一點暖寶寶貼在身上,這樣能夠起一個發熱的作用,然後換崗的時間頻次多一點,進屋喝點熱水,這樣的話能稍微的暖和一點。
隨著夜幕降臨,客流量有增多的趨勢,驗票口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忙。
北京站客運值班員 田超凡:要在戶外每天工作個小時10到12個小時,一直在外邊。
記者:都是一些什麼樣的工作呢?
北京站客運值班員 田超凡:我們需要每天在閘機這邊幫助旅客,提示旅客,在人臉識別的時候需要把臉上的口罩跟頭上的帽子、圍巾,遮擋住面部的這些東西先短暫拿掉,然後進行人臉識別,刷臉進站,然後也要提示旅客間隔一米,進行有序的排隊進站。
記者:你覺得工作的時候冷不冷?
北京站客運值班員 田超凡:說實話確實是很冷。
天氣嚴寒,走進站內的旅客莫不緩一口氣,這裡的自助口罩領取機和剛剛添置的飲水機幫助人們進行疫情防控和驅散寒冷。天越來越黑,溫度正逐漸降低,當記者離開的時候,室外的驗票口工作仍在繼續。
(編輯 路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