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學琴的興趣減弱了,我還要繼續讓孩子學嗎?(琴友論壇)

2020-08-28 音樂曲譜大全

琴友問題:

老師你好,我是個琴童家長。我發現我女兒在開學之後,彈琴的興趣減弱了,練琴不專心,最近在學的曲子,有兩三段,都是彈了好幾個禮拜都彈不會,她自己也提不起精神來。我批評她,她又哭又鬧的,還吵著說「不學了不學了,彈琴好沒勁」什麼的。請教一下老師,這種情況我還要不要讓她繼續學下去?其實我感覺她也不是完全討厭學琴的樣子,但是要繼續學的話,我們該怎麼辦啊?



老師解答:

不是沒興趣,而是興趣減弱了。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該怎麼辦?


01

分析興趣減弱的原因


孩子彈琴興趣減弱,不一定是真的不喜歡彈琴,而是可能遇到了困難。


一時半會,甚至連孩子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反正就是彈不好,沒什麼成就感,還整天一練琴就被大人批評,批評完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陷入了死循環:越批評,越彈不好,越彈不好,越不想彈。


於是就開始有點厭惡練琴了。


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不要急著批評,不要急赤白臉地訓孩子,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就指責孩子笨、指責孩子不努力。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首先應該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彈不好琴。


孩子越來越不想練琴,不外乎是兩大類的原因。


一類原因是:孩子遇到了技術上的困難,長期無法解決,已經影響到了學習進度。


針對這一類問題,家長應該主動和孩子溝通,問清楚到底是哪一段的哪一小節的哪個音或者哪種節奏不會彈。當孩子自己都彈得糊裡糊塗,就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哪裡不會彈的時候,家長可以採取一種「地毯式掃雷」的方式,一小節一小節地,甚至可以左右手分開,逐個音、逐個樂句、逐個段落地去排查。


比方說,在奏鳴曲中,孩子經常會出現音階或琶音式的跑動片段彈不清楚,漏音、錯音、指法混亂,每一遍都錯得不一樣,出錯也很隨機。


當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將這一整段的跑動都著重圈出來,讓孩子單獨地以一個非常慢的速度來一個音一個音地彈,並且重複幾遍這樣的過程,看看是不是每一遍都錯的一樣。


如果每一遍都在4、5指的地方出現漏音、含糊不清和手指跑動無力這些狀況,就說明孩子在觸鍵技術上存在能力不足。這時就需要家長和孩子的老師主動溝通這個問題了,因為手指的觸鍵能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不僅需要孩子自己開竅,自己領悟發力技術,還要長期訓練,長期積累。


如果這種音階跑動每一遍都錯得不一樣,尤其是每一次1指的轉指,如果出現轉指一會兒用3指,一會兒用4指,這就是變成了指法混亂。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嚴格按照譜面上印好的指法,或者按照老師給標好的指法來要求孩子,不能讓孩子自創指法,把標準指法練好背熟,就能避免這種隨機性的指法錯誤。



下面我們來談一談第二類原因:孩子懶惰,在學習態度上出了問題。


這個才是真正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出現這一類狀況的孩子,並不是彈琴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出了問題。這個問題會導致孩子在所有科目的學習上都出現同樣的困難。


這些孩子不願付出努力,只是急著玩樂,也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更沒有毅力去堅持一件事。這些因素,都導致孩子在學鋼琴這件事上三分鐘熱度,喜新厭舊,剛開始學琴的那股熱乎勁一過,一旦遇到需要下功夫的刻苦練習,這些孩子就退縮了,所謂的興趣減弱,只不過是他們不想努力的藉口罷了。


所以才說,他們對於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因為問題的癥結不在於這些知識點能否學會、能否理解,而是在於這些孩子根本就沒有那個心氣和毅力去嘗試學會這些知識——他們根本就沒打算去學會。


這一類的狀況非常難以解決。這些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很大概率是他們的家庭環境導致的。他們的家長很有可能就是這樣讀書工作都沒長性、不鑽研、不願吃苦、只求安穩、不問明日的類型,平時不讀書不進步,不學習不考證,也不了解實時熱點,因此他們也沒法以身作則。


這才是最難解決的。


02

家長首先要堅持下去


不管家長自身有沒有學習的毅力,也不管家長懂不懂音樂,既然選擇了讓孩子學琴,就應該培養孩子的毅力。


凡是學習,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刻。這種時候,不能簡單地用「興趣減弱」來一筆帶過,而忽視了背後的真實原因。



另一方面,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就算是再有毅力的孩子,也不能和成年人的毅力相比。而且,孩子都是看什麼喜歡什麼,喜歡了一陣子就會忘記,都是急於玩樂,不想吃苦的。


所以,要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的毅力,還要家長首先能夠堅持下去。


沒有一個科目的學習是不苦的。苦了,累了,家長先退縮了,孩子自然也跟著找到了放棄的理由。家長再不堅持,或者一味地心疼孩子,那孩子就真的會變得什麼都學不長久了。


從我的教學經驗來看,那些能學習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不論自身的文化素質如何,全都首先是個憋著一股勁培養孩子的人。這些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從來都風雨無阻,不管路多遠,就算是大暴雨的颱風天,就算來上一次課會大人孩子全溼透,也還是會帶著孩子來。他們的孩子如果平時學琴和樂理上面遇到了什麼問題,都是及時向老師反饋,嚴格糾錯,出錯即改,一遍學不會就學兩遍,一個禮拜錯誤改不過來,就改兩個禮拜,直到學會了、學對了為止。


現在很多家長都提倡「快樂學習」,但他們根本沒法把握這個「快樂」的度,相反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快樂學習」變成了「快樂撒野」,讓孩子玩個夠,縱容孩子跟著愛玩愛鬧的天性發展,錯過了培養學習習慣的好時機,等到孩子真的上了學,需要在學習上精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大撒把」所帶來的惡果。


任何學習,都以興趣開始,但都不可能單靠興趣維持下去。每一個科目,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孩子都會遇到相應的困難,這就和「興趣愛好一旦變成職業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是一個道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很自然地就在會困難和學習的辛苦面前退縮下來。這種時候,就需要家長用自己的堅持去引導孩子。


當孩子退縮的時候,家長要明確表明堅持下去的態度,這樣才能讓從興趣出發的學習,真正變成提升自我的學習。


其實對於孩子練琴,現在又很多的輔助軟體可以幫到孩子們,讓孩子們擺脫一個人練琴的孤獨感,還能夠給予專業性的輔助。讓孩子在學琴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也經常有很多朋友給小編留言說可不可以推薦幾款學鋼琴的軟體,作為一個練琴十幾年的老琴友了,小編確實用過很多的練琴軟體。但是各種軟體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我想作為一個練琴的人肯定希望這個練琴軟體能夠方便和專業,那麼基於這個出發點,小編推薦一款練琴的軟體:好多曲譜

這款軟體目前有鋼琴和小提琴兩個樂器,覆蓋了考級曲譜和一些常用的經典曲目,平時我們練的車爾尼,小湯,巴赫的曲子上面都有;對於考級的琴童還專門加了院校和考級的分類。可以說是曲譜分類小編覺得做的最清爽的。

這款軟體主打的是方便,專業,實用和省心。就像軟體介紹的:

練琴的朋友或者家裡有琴童的都可以去應用市場下載了試試,現在我們琴行已經在用這個軟體教學了,課後也用這個軟體讓學生上傳音頻作業給到我們老師,然後我們打分給到學生反饋。

最後,還是那句話,希望大家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一起加油!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孩子學琴的「瓶頸期」?(家長論壇)
    常有家長說,孩子最近不喜歡練琴,狀態非常不好。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孩子因為休假出去玩或者回老家,又或者因為學校考試複習的緣故長期停課以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琴遇到了「瓶頸期」。許多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瓶頸期」,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據了解,許多琴童就是因為被這個階段的「無興趣、無天賦」的假象迷惑而選擇了半途而廢。
  • 孩子學琴,說白了,就是考驗父母的耐性
    所以當孩子不想繼續的時候,父母會說:唉,不想學就別學了吧,反正咱們孩子將來也不想當鋼琴家,於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廢了。如果你們是替家長問我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孩子不願意學,也得讓他學。因為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消遣或遊戲!
  • 孩子要不要學鋼琴,如何才能堅持學下去?(一)(二)
    我將分四個部分與各位分享:(一)學琴的條件、目的和動機,(二)學琴伊始,什麼是最重要的(三)遇到困難時如何對待,(四)要不要參加考級。 1.要不要學琴——學琴的條件、目的與動機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如果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陪伴孩子學習,更重要的一點,如果孩子喜歡,那麼孩子可以學習彈鋼琴。
  • 要不要學鋼琴,怎麼才能堅持下去?(三)(四)
    學琴過程中不免遇到困難如何對待?在學琴的過程中,隨著學習難度的增高,孩子時不時會排斥堅持練琴,進入到學琴的瓶頸期。這個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適度的督促和鼓勵以外,還要給孩子喘息的機會。那就是,適度地讓孩子休息一段時間,中斷一段學琴未嘗不可。事實證明,適度地中斷學琴,反而會給予孩子繼續學琴的動力。
  • 我不指望孩子成為鋼琴家,為什麼還要花錢讓他學鋼琴?
    十三億中國人才出了一個郎朗,下一個郎朗難道要五十億人再出現嗎?除了郎朗,沒人能成為他自己。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做好自己才能活出最精彩的人生。孩子自學琴伊始,家長就不該將學琴的目標拔得太高,一上來就說你一定要成為一個鋼琴家。
  • 交幾萬塊,讓孩子學鋼琴,此時的我真的好糾結!
    (一)問題一:首先大概介紹下,我們夫妻都不懂音樂,經介紹看中2萬多的鋼琴,家境一般,還是很肉疼的。我們女兒5歲,幼兒園中升大班,才學一暑假。目前看來還有興趣,可這麼小遠沒成型,更沒嘗到學琴之苦。即便大人能夠堅持,也要看其自身興趣。雖說學琴必須自己買,可買回來當家具的大有人在。兩難之間無法取捨。
  • 會彈會唱不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考樂理?(琴友論壇)
    「考級為什麼要考樂理」「會彈會唱不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學樂理?」只單純地練習專業課水平,會導致孩子覺得學習過程比較枯燥或是對曲目一知半解,從而導致對音樂學習喪失興趣,產生排斥心理。因此學好樂理、視唱練耳等課程,無論是對提高綜合藝術素養,還是對今後專業課的提高,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興趣特長,如何才能讓孩子堅持學下去?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答案
    孩子把琴砸了「啥,剛考過十級就把琴砸了?」得知舅舅家12歲的涵涵把琴給砸了後,表姐滿腔的驚訝。「舅舅整天監督她練琴,每天雷打不動練2小時,除了完成考級任務外還要寫作業,看著其他孩子寫過作業後還有放鬆娛樂的時間,涵涵的心裡能舒服嗎?這不,考完級就把琴砸了」我對表姐說道。
  • 孩子學鋼琴,如何提升對鋼琴的興趣?看看應採兒教育孩子的方式
    現在學鋼琴的孩子特別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和朋友聊天,朋友說要給孩子報繪畫班,報舞蹈班,還要報鋼琴班。其實讓我來說,孩子學的是有點多了。其實孩子不至於學習這麼多技藝。雖說藝多不壓身,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
  • 興致盎然到心灰意冷,如何一步步摧毀學琴興趣 I 家有琴童辛酸史
    看到了嗎?這時候,我心裡想的完全不是興趣,滿滿的比較,滿滿的考級,我自己首先就走火入魔了,完全忘記了初心,所以我的反思壓根沒有用,只會偶爾的收斂怒氣,一旦碰到持續彈錯的情況,我的火氣又會熊熊燃起,與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 「再讓我學就把鋼琴砸了」讓孩子堅持學鋼琴,不是送去興趣班就好
    大約3個月時間,就不見小姑娘來學琴了。一問才知道,女孩特別牴觸學鋼琴,跟媽媽說「你再讓我學鋼琴,我就把鋼琴砸了!」媽媽看孩子那麼堅決,就尊重了孩子的意見。類似這樣的事情也並不少見,也有成人表示想把家裡的鋼琴砸掉,認為鋼琴就是家庭煩惱的源泉,不是給孩子的玩具或者投資,而是給孩子的一件枷鎖。
  • 有問必答 | 暑假學琴,家長應如何引導陪伴孩子?
    寶媽問我家小寶五歲,學琴一年,在琴上越來越坐不住了,也沒啥興趣,爸爸平時也忙不怎麼管,每天到點喊一喊孩子練琴,也不懂為什麼人家孩子彈得起勁,自己家孩子就這麼不上進!請問老師,我在暑假期間該怎麼督促小寶練琴呢?
  • 課外班孩子沒興趣就不用繼續上?學習始於興趣,卻不能只靠興趣
    孩子的遊泳課,因為疫情原因停了,再加上搬家上小學,就一直沒有繼續上。前不久孩子在小區玩,跟一個同學聊到了遊泳,他知道同學在附近的遊泳館遊泳,就坐不住了。跑到我身邊,讓我也帶他去這個遊泳館遊泳。因為當天下午有一節別的課,我說等上完課吃完晚飯再去遊泳館看看。他就特別興奮,我收拾碗筷的時候,他自己就把作業做完了,說擔心遊泳太晚回家來不及做作業。
  • 孩子學琴的瓶頸如何應對
    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孩子因為休假出去玩或者回老家,又或者因為學校考試複習的緣故長期停課以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琴遇到了「瓶頸期」。許多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瓶頸期」,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據了解,許多琴童就是因為被這個階段的「無興趣、無天賦」的假象迷惑而選擇了半途而廢。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學琴的這個特殊階段,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重拾學琴的興趣呢?
  • 孩子鋼琴已經5級,最近興趣不大,但覺得放棄可惜,該不該放棄?
    家長當初給孩子報鋼琴興趣班,目的就是想讓孩子有一門興趣愛好,通過學習鋼琴能在才藝方面得到培養。但是家長別忘了,學習鋼琴的是可是孩子,你即便有再好的願景,也只是你心中的期望。因此,建議家長要調整好心態,在孩子學鋼琴這件事上千萬別總去想,如果孩子放棄了學琴多可惜了,我花了那麼多錢,不都打水漂了嗎?只要抱著平常心就可以了。
  • 中央音樂學院老師:孩子學琴,家長做好這4件事就足夠了…
    ——隋超  01  我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鋼琴」  1709年,世界上第一臺鋼琴在佛羅倫斯誕生,由義大利人巴託羅密歐·克裡斯多佛利製造,當時取名為「 弱和強 」(Gravecembalocolpianoeforte)。
  • 孩子學琴「厭學」背後的真相,家長你知道嗎?
    我家女兒從5歲開始學古箏,到現在快兩年了,在學琴的過程中,練琴是一件最令人頭疼的事。很多時候為了練琴這件事,跟她吵過、鬧過無數次。剛開始學的時候,孩子都是興趣盎然的。上課積極,課後練琴也積極。慢慢地,隨著學的內容越來越難,課後就開始不太願意練琴了。
  • 媽媽,我不想學了。家長別崩潰,學學這些方法,孩子繼續快樂學習
    有些孩子對某些事好奇心不足,家長要學會引導激發,如何引導孩子對某件事的興趣?舉個例子,講講我是怎麼引導我家孩子學認字的。我女兒三歲多了,很喜歡聽爸爸媽媽講繪本。因為她處在圖形敏感期(漢字是圖形一樣的文字),所以前幾天我想著手教她認字,這樣可以逐步過渡到她自己看書閱讀。但開始時她很抗拒,每次我一教她,她就生氣地說:「我不想認字!
  • 我敢說,讓孩子學琴的爹媽大部分都是「腦子一熱」
    儘管學琴是孩子的事情,但是過程中少不了家長直接或間接的配合。家長除了負責接送孩子學琴外,如果其他事情一概不管,所有的任務都由五六歲的孩子獨自完成,著實還是有些困難。要想孩子學得好,家長的幫助不可或缺。所以,在孩子正式開始鋼琴學習之前,家長朋友們要心中有數,為將來的任務做好準備。
  • 孩子學琴堅持不下去了怎麼辦?
    學著學著就學不下去了?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①  開始學琴的時候,是孩子想學琴還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這點很重要。如果是孩子想學琴,家長就讓他學,孩子不想學琴了,家長就說:算了吧,不勉強他了,就由他不學了。這樣一來,就前功盡棄,前面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