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致盎然到心灰意冷,如何一步步摧毀學琴興趣 I 家有琴童辛酸史

2020-09-03 一梅梅一

導言:培養興趣,千辛萬苦;摧毀興趣,輕而易舉。

小魚兒鋼琴考到了六級,樂理C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來分享一下孩子學鋼琴的心酸歷程,如何從熱情滿滿到心灰意冷,給琴童家長做個參考,可別步了我的後塵哪!

發現興趣

小魚兒是從大班開始學鋼琴的,當時我也大致諮詢和了解了一下,樂器類的話,鋼琴是比較適合孩子入門的,學了鋼琴,學習其他的樂器也可以觸類旁通,當然這也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所在。

於是,我找了學校附近的一家琴行,是琴行老闆兼老師接待我的,姓杜,不得不說一下老師的重要性,她應該算是小魚兒的鋼琴啟蒙老師了,杜老師30左右的樣子,大眼睛,扎著馬尾辮,面帶微笑,看上去就比較和善,實際對待孩子也是。

我們試聽了一節課,老師先是彈了幾首動聽的曲子,第一次聽現場演奏,語言無法形容我的激動,只驚訝於原來鋼琴曲可以這麼動聽,比在電視或者手機裡聽美妙多了,我被深深吸引了,小魚兒自然也是,一動不動看得專注,聽得入神。

接著給小魚兒上課的時候,杜老師特別能抓住孩子的心理,我懷疑她學過兒童心理學,她用講兒童故事的方式給孩子上課,所以無論認琴譜還是教孩子彈,都能深深吸引住孩子,課程一點都不枯燥。30分鐘飛快地過去了,小魚兒喜歡得不行,回來嚷嚷著要買鋼琴,要去學。

但我還算理智,擔心孩子三分鐘熱度,所以並沒有馬上就買鋼琴,而是先學兩個月看看他會不會厭倦,每天的練琴也在琴行練習。

那時候的我也很有耐心,陪著他、鼓勵他,初學內容很簡單,杜老師也一再強調,剛開始學習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興趣,不要批評孩子,不要求快求精,只要孩子喜歡就好

那時候一節課是60元半小時,也不算貴,而且很幸運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所以我們就決定在這裡學下去了,學了大概三個月後,小魚兒興致不減,我們就果斷地買了鋼琴,鋼琴剛搬到家的那一天,小魚兒那個興奮呀,說晚上就睡在琴凳上,可見他有多喜歡。

想要睡在鋼琴邊的小魚兒

然而好景不長,杜老師教了大概一年吧,就在其他地方開了分店,大部分精力就放在了那裡,這裡也只偶爾來關注店鋪的運營情況,不再做老師了。

自此以後,小魚兒的老師換了一任又一任,卻沒有一位老師能比得上這位杜老師。我打電話給杜老師,希望她能繼續教小魚兒,但她抱歉地說實在沒有精力,我無比遺憾卻又無可奈何,不管怎麼說,她領著小魚兒進了藝術之門,非常感激她。

接下來有的老師,感覺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準點上課、準點下課,課堂上面無表情,沒有互動,學鋼琴的過程本就是比較枯燥的事情了,再遇到這樣的老師,更加了無生趣,很快我就更換了老師,但與杜老師比都相差甚遠。


誤入歧途

不記得學了多久,新的鋼琴老師問我,要不要考級,我的初心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為了讓他愛上藝術,提高一些藝術修養,開心的時候抒發情感,在他學校的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彈個喜愛的小曲放鬆一下,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可以排解一下情緒,但考級我並沒有想過。

我跟老師說不打算考級,老師卻一再勸我們試一下,說小魚兒練得挺好的,考三級肯定能過,於是我就抱著玩玩的心態給他報了名,果然一次通過,我們都很開心,感覺孩子挺有天賦,卻沒想到,這個三級證書是我摧殘孩子學琴生涯的開始。

考了三級,就要繼續往上考,多一個證書家長的虛榮心就多了一份,而考級的學習方式肯定與之前的學習方式大不相同,老師要求很高,越往上難度也越大,同時學好幾本書,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練習半小時以上。

為了應付考級,我對孩子的要求也提高了,每天練琴我都在旁邊看著,練得不好的地方我就指出來,但是同一個地方他老犯錯,我就沒有耐心了,會大聲吼他,甚至打他的頭。

我清晰記得有幾次我火到把他的書摔到地上,把他的自尊也踩在了地上,還罵他怎麼這麼笨,他很委屈,哭得特別傷心,我自己也不好受,看到他哭也很心疼,可是又生氣於他的頻繁彈錯。

我總覺得他不夠用心,但後來想想,其實他已經盡力了,每一個曲子哪能那麼快就上手,哪能一點都不出錯,那些輕易上手的都是有天賦的天才,但全世界能有幾個天才呢。

我們潛意識裡都希望孩子會成為下一個郎朗,殊不知這種期望一開始就錯了,只會把孩子和家長帶入歧途。

我也經常在發火之後檢討自己,為了練琴為了考級,使的力太過了,對小魚兒太兇了,但又恰巧同事的一對雙胞胎女兒鋼琴學得很好,考級考得很快,對比之下顯得小魚兒能力不足,我就更加焦慮,又擔心到了初中學業緊沒有時間學琴,所以希望他能在小學畢業前把十級考過,學琴練琴考級太耗費時間精力了。

看到了嗎?這時候,我心裡想的完全不是興趣,滿滿的比較,滿滿的考級,我自己首先就走火入魔了,完全忘記了初心,所以我的反思壓根沒有用,只會偶爾的收斂怒氣,一旦碰到持續彈錯的情況,我的火氣又會熊熊燃起,與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和我接觸過的人都知道,我平時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無論工作上生活上,都很少發火,但為了考級,我簡直自己都不認得自己了,甚至還和先生為此吵架、冷戰。


徹底放棄

促使小魚兒放棄學琴的,除了我的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他的鋼琴老師,比我們還心急,畢竟拿著家長的錢,如果考級不過,她可能也覺得過意不去,又或者是顯得教學水平不夠,所以對待孩子也不夠耐心,比較嚴厲,有幾次孩子學琴回來都是紅著眼睛,情緒非常低落。

再後來,每到學琴前,他就磨磨蹭蹭不想去,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老師太兇了,不想學了,問他要不要換個老師,他搖搖頭,說就是不想學了,沒有興趣了。

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為時已晚,一方面他已經五年級,還在學繪畫,其他還有英語、語文輔導班,在學校每天放學還要練習排球一小時,空餘時間真得不多。

另一方面家人看到我因為練琴總是對孩子發火,也反對孩子繼續學下去,更主要的是他對鋼琴的興趣已經不再如初學時的濃厚,看來放棄是早晚的事,於是只能和他商量好,考完正在學的六級,把鋼琴放一放,等哪天或許心血來潮了,再去學習吧。

經驗總結

家長在面對琴童時,除了態度溫和、言語鼓勵外,還需要一顆不急不躁的心,更需要細心呵護好孩子的興趣,先有興趣方能堅持,學琴之路本就辛苦,我們可以通過獎賞、通過榜樣激勵、或其他方式來引導孩子堅持下去,如果一味地逼迫,為了考級去學,最後大人孩子都會痛苦不堪,甚至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一個年輕的90後同事孩時學習吹笛,花了6年時間考到十級,但考完之後再也沒有碰過,問他為什麼不吹了,他說:「那是我媽逼我學的,我又不喜歡,現在碰都不想碰,之前學的也都忘差不多了。」 這樣的藝術學習不知道意義何在?

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時常想想孩子學琴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家長的面子,是為了一紙證書然後考完十級就此結束了嗎?我想更多的家長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吧,那麼每次發火、每次逼迫時,就想想你是在促進還是扼殺他的學琴興趣。

除了家長,老師也很重要,如果老師能夠耐心些、多鼓勵些,再指導著家長一點,也許我們就不會這麼急功近利,最後放棄學琴。

所以家長還需要發現一個好老師,但這何其容易,對我來說,技術層面好的老師只能算教學水平高的老師,雖說「嚴師出高徒」,但在孩子小的時候,能用心教學,能關注孩子心理,能呵護好孩子興趣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結語

以上就是小魚兒的學琴歷程,寫完這些文字,我對孩子說:「對不起,媽媽之前一心想讓你考級,用了不恰當的方法,如果媽媽不讓你考級了,只是為了興趣去學,為了彈出好聽的曲子,你還願意去學鋼琴嗎?」

話音剛落,小魚兒就去鋼琴邊彈了一首他很喜歡的《大魚海棠》,他用行動告訴我,他還是喜愛彈琴的,是我步步緊逼讓他放棄了自己的愛好。

當家長放下了執念,端正心態,讓孩子主動去學,樂意去學,學有所成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便沒有所成,那麼最壞的結果也是孩子有了一個怡養終生的興趣愛好,這,不正是我們的初心嗎?



Hi,我是梅梅,一個熱愛生活的80後寶媽,愛寫作,愛攝影,愛畫畫,專注分享育兒、情感和個人成長。人生路上,用知識為自己賦能,用熱情感受生命,用真情感化人心。關注我,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

相關焦點

  • 考察了一圈幼兒興趣班,第一個決定放棄的,是走琴童這條路
    有一次老師索性對朗朗說,你沒有天賦,滾回家吧。爸爸知道了以後氣壞了,不是對老師,而是對朗朗。舉全家之力的栽培,換來老師的當頭棒喝,爸爸心灰意冷,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他甚至揪著朗朗到11樓天台,勒令朗朗跳下去。朗朗當然沒有跳。但以後的幾個月裡,父子倆不講話,朗朗也不彈琴。直到朋友來看他,鼓勵他為大家彈奏一小段,幾個月後第一次觸摸琴鍵,他才意識到自己對鋼琴的熱愛。
  • 家有琴童:父母學會3招,提高孩子練琴效率(經驗分享)
    近日有朋友私信讓分享學琴的經驗。在這裡,我總結一下這幾年陪孩子學琴的心路歷程。01 讓孩子產生成就感練琴其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兒。周圍朋友學琴的小孩,幾乎沒有一個積極主動練琴的。同事兒子也是打小學琴,3年級後就不學了,他對媽媽說:「你不是讓我學個興趣愛好的麼?可是練琴是在折磨我呢!」
  • 孩子學琴的瓶頸如何應對
    許多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瓶頸期」,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據了解,許多琴童就是因為被這個階段的「無興趣、無天賦」的假象迷惑而選擇了半途而廢。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學琴的這個特殊階段,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重拾學琴的興趣呢?通常我都建議家長,不要慌。積極上課。因為孩子只是長時間沒有練琴手生了。
  • 家有琴童解答篇
    向日葵  首都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學博士「家有琴童」這個話題,從上次的徵詢稿一提出,就收到了花粉們的廣泛關注,短時間內收到了許多留言,有問孩子的藝術教育問題的,也有問成人如何學琴的通過我近十年來的教學經驗,學生年齡範圍也從4歲到60多歲不等,刨除成人學琴,來說說琴童家長應該如何做好孩子學琴的準備。我見過最為普遍的現象是:孩子一學鋼琴就把它當作職業道路的選擇。不論孩子興趣如何,基本素質如何都拼命加碼。因為他們覺得我在經濟上、精力上都付出了太多,如果不搞專業是不是太不值得了。但凡如此,皆不可取。
  • 如何做一名琴童家長?很多家長沒有掌握好「度」
    文 | 紀晨在琴童的成長過程中,除了需要專業老師的教導,家長的陪伴也必不可少。然而,琴童家長不好當。「不練琴母慈子孝,一練琴雞飛狗跳」便是大部分琴童家庭的真實寫照。家長應該如何參與到琴童的學習中?參與多少是合適的?
  • 堡蘭迪斯鋼琴陪練寶提升學琴效率3倍
    原標題:堡蘭迪斯鋼琴陪練寶提升學琴效率3倍近日,中國藝術教學峰會在上海皇廷酒店隆重召開,峰會主題是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提升教育機構的教學成果和中國琴童的學琴效率。
  • 孩子對學琴的興趣減弱了,我還要繼續讓孩子學嗎?(琴友論壇)
    琴友問題:老師你好,我是個琴童家長。我發現我女兒在開學之後,彈琴的興趣減弱了,練琴不專心,最近在學的曲子,有兩三段,都是彈了好幾個禮拜都彈不會,她自己也提不起精神來。我批評她,她又哭又鬧的,還吵著說「不學了不學了,彈琴好沒勁」什麼的。請教一下老師,這種情況我還要不要讓她繼續學下去?
  • 這些學琴的順序,千萬別弄反!
    不是有興趣才能夠堅持練琴,而是堅持練琴了才會產生興趣。興趣不是天生的,一開始的興趣在經歷了枯燥的上課和練習後,就會慢慢減退,甚至消失,但只要忍過枯燥的過渡期,堅持下來,自然就會對鋼琴產生興趣不是有了挑戰才去準備,而是準備了才有機會迎接挑戰。
  • 大師在線丨龔天鵬:給琴童的成長留一點空間
    我想這個問題很多琴童或是家長都有想過,但很少有人給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有的人當做了一種特長培養,有的人是因為興趣引導而去學習,有的人是將來想從事音樂相關行業……等等。不管目的如何,鋼琴學習過程中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走好鋼琴這條路,琴童自己該怎麼選擇,家長有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琴童家長不懂音樂應如何輔導孩子?
    但是,現在有很多琴童在練琴方面呈現了懶散、分神、坐不住等狀況,這也是導致他們練琴的效率低下原因,而作為琴童的家長們在面臨這種狀況時,往往也是百般無奈,畢竟孩子們總有許多託詞。那麼在練琴這方面,終究該怎麼做呢?
  • 家有琴童一定要看的文章!
    那麼學琴的孩子到底應不應該參加考級呢?這是一個有很多因素制約的問題,我們要先從考級在器樂學習中的意義與地位談起。  多數器樂學習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一對一的教學,最典型的是鋼琴。小提琴、電子琴等樂器學習到一定程度以後也難以實行集體課的教學方式。在這種個別授課的教學方式下,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學生、家長、教師與其他學琴、教琴者缺少交流。
  • 爸媽會不會彈琴,對琴童的影響究竟有什麼區別?
    那麼對於家長來說,會彈琴和不會彈琴,對琴童的影響到底有何區別呢?同時應該多與老師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當前的學琴情況,做到「對症下藥」地引導陪練。」都是琴童的不良習慣。AI陪練,從琴童彈奏的音準節奏到指法手型表現力,實時糾錯動態分析,大幅提高練琴效率,解決千萬琴童的練琴問題。
  • 無錫有近十家機構辦鋼琴考級 累壞琴童家長
    原標題:"烤焦"了琴童累壞了家長 三問鋼琴求學焦點   「我們上周就考完了。」「奇怪了,我女兒昨天才考完。」昨天下午一場同學會上家長們的討論有點蒙:三個琴童都參加考級,時間和報考的院校怎麼完全不一樣?   記者了解到,為了爭奪鋼琴考級大「蛋糕」,現在市場上有多達近十家機構競相開辦考級。而且還相互協商錯開考試時間。
  • 如何應對孩子學琴的「瓶頸期」?(家長論壇)
    許多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瓶頸期」,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據了解,許多琴童就是因為被這個階段的「無興趣、無天賦」的假象迷惑而選擇了半途而廢。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學琴的這個特殊階段,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重拾學琴的興趣呢?
  • 家有琴童:想學鋼琴,怕孩子不能堅持,先用電子琴練可以麼?
    文/辰果媽媽/原創首發百家號兒子學琴6年,翻開幾年前的日記,發現當初的自己對於學琴也是懵懂無知、焦慮。當時一個平臺記錄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也參考了很多過來人的做法和經驗。趁著這個特殊的放假時期,我也來整理一下父母們在孩子學琴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 寫給琴童家長系列之10:關於小孩學鋼琴買鋼琴,我想說說心裡話
    這一個多月以來,也有很多家長私信我,問「怎樣正確督促小孩練琴」、「怎樣提高小孩的學琴興趣」、「學鋼琴究竟有什麼用」、「怎樣找到好的鋼琴老師」、「有必要去參加鋼琴比賽嗎」、「多久能考到10級」之類的問題,我也都一一做了客觀的回答。但我不想再花時間來針對這些問題做專題講解了,因為看了前9篇內容的家長,對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會有答案。
  • 劉曉慶做客朋友家大秀琴技,直言童子功的重要性!
    著名女演員劉曉慶曾在微博上曬出了一段鋼琴彈唱的視頻,並配文:「做客朋友家,看到鋼琴,忍不住摸了一下。曾經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童子功還是有的」。視頻中,64歲的劉曉慶打扮十分休閒,上身一件白色衛衣,下身搭配黑色牛仔褲,頭戴棒球帽,這一穿搭盡顯活力年輕。
  • 盛中國寄語小琴童,要享受音樂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有「中國的梅紐因」之稱的盛中國,在看完來自全國各地的兩百位小提琴選手的表現之後,認為無論在數量還是水平上,本屆比賽參賽選手都要比四年前的第一屆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國現在無論是琴童人數、高水平的演奏家甚至小提琴製造業都處在世界前列。但對盛中國來說,這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孩子們是否能在學琴的過程中享受到音樂。
  • 有問必答 | 暑假學琴,家長應如何引導陪伴孩子?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陪伴TA?寶媽問我家小寶五歲,學琴一年,在琴上越來越坐不住了,也沒啥興趣,爸爸平時也忙不怎麼管,每天到點喊一喊孩子練琴,也不懂為什麼人家孩子彈得起勁,自己家孩子就這麼不上進!請問老師,我在暑假期間該怎麼督促小寶練琴呢?
  • 琴童家庭都需要了解,如何堅持練琴的秘密?
    老朋友應該知道,我家兩個孩子就是琴童兩枚,7歲半的哥哥學琴兩年半了,5歲多的弟弟學琴也有半年。雖然堅持好難,但是有大家的互相陪伴、老師的激勵指導,孩子也會覺得原來進步並不是太難夠到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只要是水滴石穿的努力,就可以幫助孩子日日進步、自己也真正收穫音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