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培養興趣,千辛萬苦;摧毀興趣,輕而易舉。
小魚兒鋼琴考到了六級,樂理C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來分享一下孩子學鋼琴的心酸歷程,如何從熱情滿滿到心灰意冷,給琴童家長做個參考,可別步了我的後塵哪!
小魚兒是從大班開始學鋼琴的,當時我也大致諮詢和了解了一下,樂器類的話,鋼琴是比較適合孩子入門的,學了鋼琴,學習其他的樂器也可以觸類旁通,當然這也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所在。
於是,我找了學校附近的一家琴行,是琴行老闆兼老師接待我的,姓杜,不得不說一下老師的重要性,她應該算是小魚兒的鋼琴啟蒙老師了,杜老師30左右的樣子,大眼睛,扎著馬尾辮,面帶微笑,看上去就比較和善,實際對待孩子也是。
我們試聽了一節課,老師先是彈了幾首動聽的曲子,第一次聽現場演奏,語言無法形容我的激動,只驚訝於原來鋼琴曲可以這麼動聽,比在電視或者手機裡聽美妙多了,我被深深吸引了,小魚兒自然也是,一動不動看得專注,聽得入神。
接著給小魚兒上課的時候,杜老師特別能抓住孩子的心理,我懷疑她學過兒童心理學,她用講兒童故事的方式給孩子上課,所以無論認琴譜還是教孩子彈,都能深深吸引住孩子,課程一點都不枯燥。30分鐘飛快地過去了,小魚兒喜歡得不行,回來嚷嚷著要買鋼琴,要去學。
但我還算理智,擔心孩子三分鐘熱度,所以並沒有馬上就買鋼琴,而是先學兩個月看看他會不會厭倦,每天的練琴也在琴行練習。
那時候的我也很有耐心,陪著他、鼓勵他,初學內容很簡單,杜老師也一再強調,剛開始學習一定要保護孩子的興趣,不要批評孩子,不要求快求精,只要孩子喜歡就好。
那時候一節課是60元半小時,也不算貴,而且很幸運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所以我們就決定在這裡學下去了,學了大概三個月後,小魚兒興致不減,我們就果斷地買了鋼琴,鋼琴剛搬到家的那一天,小魚兒那個興奮呀,說晚上就睡在琴凳上,可見他有多喜歡。
想要睡在鋼琴邊的小魚兒
然而好景不長,杜老師教了大概一年吧,就在其他地方開了分店,大部分精力就放在了那裡,這裡也只偶爾來關注店鋪的運營情況,不再做老師了。
自此以後,小魚兒的老師換了一任又一任,卻沒有一位老師能比得上這位杜老師。我打電話給杜老師,希望她能繼續教小魚兒,但她抱歉地說實在沒有精力,我無比遺憾卻又無可奈何,不管怎麼說,她領著小魚兒進了藝術之門,非常感激她。
接下來有的老師,感覺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準點上課、準點下課,課堂上面無表情,沒有互動,學鋼琴的過程本就是比較枯燥的事情了,再遇到這樣的老師,更加了無生趣,很快我就更換了老師,但與杜老師比都相差甚遠。
不記得學了多久,新的鋼琴老師問我,要不要考級,我的初心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為了讓他愛上藝術,提高一些藝術修養,開心的時候抒發情感,在他學校的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彈個喜愛的小曲放鬆一下,心情不好的時候,還可以排解一下情緒,但考級我並沒有想過。
我跟老師說不打算考級,老師卻一再勸我們試一下,說小魚兒練得挺好的,考三級肯定能過,於是我就抱著玩玩的心態給他報了名,果然一次通過,我們都很開心,感覺孩子挺有天賦,卻沒想到,這個三級證書是我摧殘孩子學琴生涯的開始。
考了三級,就要繼續往上考,多一個證書家長的虛榮心就多了一份,而考級的學習方式肯定與之前的學習方式大不相同,老師要求很高,越往上難度也越大,同時學好幾本書,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練習半小時以上。
為了應付考級,我對孩子的要求也提高了,每天練琴我都在旁邊看著,練得不好的地方我就指出來,但是同一個地方他老犯錯,我就沒有耐心了,會大聲吼他,甚至打他的頭。
我清晰記得有幾次我火到把他的書摔到地上,把他的自尊也踩在了地上,還罵他怎麼這麼笨,他很委屈,哭得特別傷心,我自己也不好受,看到他哭也很心疼,可是又生氣於他的頻繁彈錯。
我總覺得他不夠用心,但後來想想,其實他已經盡力了,每一個曲子哪能那麼快就上手,哪能一點都不出錯,那些輕易上手的都是有天賦的天才,但全世界能有幾個天才呢。
我們潛意識裡都希望孩子會成為下一個郎朗,殊不知這種期望一開始就錯了,只會把孩子和家長帶入歧途。
我也經常在發火之後檢討自己,為了練琴為了考級,使的力太過了,對小魚兒太兇了,但又恰巧同事的一對雙胞胎女兒鋼琴學得很好,考級考得很快,對比之下顯得小魚兒能力不足,我就更加焦慮,又擔心到了初中學業緊沒有時間學琴,所以希望他能在小學畢業前把十級考過,學琴練琴考級太耗費時間精力了。
看到了嗎?這時候,我心裡想的完全不是興趣,滿滿的比較,滿滿的考級,我自己首先就走火入魔了,完全忘記了初心,所以我的反思壓根沒有用,只會偶爾的收斂怒氣,一旦碰到持續彈錯的情況,我的火氣又會熊熊燃起,與孩子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和我接觸過的人都知道,我平時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無論工作上生活上,都很少發火,但為了考級,我簡直自己都不認得自己了,甚至還和先生為此吵架、冷戰。
促使小魚兒放棄學琴的,除了我的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他的鋼琴老師,比我們還心急,畢竟拿著家長的錢,如果考級不過,她可能也覺得過意不去,又或者是顯得教學水平不夠,所以對待孩子也不夠耐心,比較嚴厲,有幾次孩子學琴回來都是紅著眼睛,情緒非常低落。
再後來,每到學琴前,他就磨磨蹭蹭不想去,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老師太兇了,不想學了,問他要不要換個老師,他搖搖頭,說就是不想學了,沒有興趣了。
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為時已晚,一方面他已經五年級,還在學繪畫,其他還有英語、語文輔導班,在學校每天放學還要練習排球一小時,空餘時間真得不多。
另一方面家人看到我因為練琴總是對孩子發火,也反對孩子繼續學下去,更主要的是他對鋼琴的興趣已經不再如初學時的濃厚,看來放棄是早晚的事,於是只能和他商量好,考完正在學的六級,把鋼琴放一放,等哪天或許心血來潮了,再去學習吧。
家長在面對琴童時,除了態度溫和、言語鼓勵外,還需要一顆不急不躁的心,更需要細心呵護好孩子的興趣,先有興趣方能堅持,學琴之路本就辛苦,我們可以通過獎賞、通過榜樣激勵、或其他方式來引導孩子堅持下去,如果一味地逼迫,為了考級去學,最後大人孩子都會痛苦不堪,甚至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一個年輕的90後同事孩時學習吹笛,花了6年時間考到十級,但考完之後再也沒有碰過,問他為什麼不吹了,他說:「那是我媽逼我學的,我又不喜歡,現在碰都不想碰,之前學的也都忘差不多了。」 這樣的藝術學習不知道意義何在?
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時常想想孩子學琴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家長的面子,是為了一紙證書然後考完十級就此結束了嗎?我想更多的家長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吧,那麼每次發火、每次逼迫時,就想想你是在促進還是扼殺他的學琴興趣。
除了家長,老師也很重要,如果老師能夠耐心些、多鼓勵些,再指導著家長一點,也許我們就不會這麼急功近利,最後放棄學琴。
所以家長還需要發現一個好老師,但這何其容易,對我來說,技術層面好的老師只能算教學水平高的老師,雖說「嚴師出高徒」,但在孩子小的時候,能用心教學,能關注孩子心理,能呵護好孩子興趣的老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結語
以上就是小魚兒的學琴歷程,寫完這些文字,我對孩子說:「對不起,媽媽之前一心想讓你考級,用了不恰當的方法,如果媽媽不讓你考級了,只是為了興趣去學,為了彈出好聽的曲子,你還願意去學鋼琴嗎?」
話音剛落,小魚兒就去鋼琴邊彈了一首他很喜歡的《大魚海棠》,他用行動告訴我,他還是喜愛彈琴的,是我步步緊逼讓他放棄了自己的愛好。
當家長放下了執念,端正心態,讓孩子主動去學,樂意去學,學有所成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即便沒有所成,那麼最壞的結果也是孩子有了一個怡養終生的興趣愛好,這,不正是我們的初心嗎?
Hi,我是梅梅,一個熱愛生活的80後寶媽,愛寫作,愛攝影,愛畫畫,專注分享育兒、情感和個人成長。人生路上,用知識為自己賦能,用熱情感受生命,用真情感化人心。關注我,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