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長說,孩子最近不喜歡練琴,狀態非常不好。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孩子因為休假出去玩或者回老家,又或者因為學校考試複習的緣故長期停課以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琴遇到了「瓶頸期」。
許多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瓶頸期」,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據了解,許多琴童就是因為被這個階段的「無興趣、無天賦」的假象迷惑而選擇了半途而廢。
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學琴的這個特殊階段,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重拾學琴的興趣呢?
1
孩子學琴遇到「瓶頸期」,建議家長不要慌,堅持積極上課。因為孩子只是長時間沒有練琴手生了。之前學好練好的曲子不記得了,學習新的曲子變慢了,自信心嚴重受到打擊了而已。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多鼓勵孩子,給孩子分析退步的原因,告訴他們這並不是一件多麼不好的事情,只要多練習,慢慢回憶,認真上課很快就能恢復和進步的。千萬不要在孩子不想練琴不想上課的時候一味順從,更不要以為孩子自己練習幾天、等曲目熟練了再上課。其實這個時候獨立練習的效率和效果都可能很低。更有可能錯音錯指錯節奏而導致更長時間的惡性循環。使瓶頸更難突破。
2
對於孩子學琴過程中出現的「瓶頸期」,我們家長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多數人認為孩子出現厭琴心理,是因為怕困難或對音樂的興趣降低。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存在的可能性,那就是:孩子不是討厭學琴,而是受不了身旁的你!儘量不要選擇停課,因為不能因為你的過錯而耽誤孩子的學琴。
3
其實,看到孩子的學琴遇到瓶頸,不光是家長,老師也很著急的,特別是學到高級別的孩子。因為這一路走來,不光是孩子和家長,老師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們也捨不得放棄每一個學生。我想,當孩子遇到瓶頸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首先要堅持,不能輕易否定任何一個孩子,因為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巨大的。家長和老師可以嘗試各種方法來激勵孩子,幫孩子一起排除障礙。
4
孩子出現「瓶頸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家長的平時不能僅關心孩子的練琴和回課,還應該更多的為孩子提供音樂養分的吸收。如,聽唱片、欣賞名曲,讀音樂家的故事、看音樂類書籍,聆聽現場音樂會,參加音樂沙龍、比賽等交流活動,從中激發孩子的表現欲,同時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與興趣。
5
出現「瓶頸期」,可以和老師商量一下:這段時間的曲目安排和課堂氣氛要照顧一下孩子的興趣和情緒,不能一味追求進度。學琴最重要的目的是享受音樂,讓老師多彈些好聽的曲子給孩子聽,哪怕用幾節課專門來欣賞都是值得的。琴童家長可以組織一個「習奏會」,帶著孩子們去參加,每個孩子彈奏一兩首拿手曲目。大家互相欣賞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孩子學琴的興趣和動力,有效地排解孤獨練琴給孩子帶來的枯燥和乏味感。
6
最好的方式是上課。因為自己練琴N遍不如老師講解一遍。更重要的是此時上課老師會幫忙他化繁為簡、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必在上課時化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糾正錯誤。在老師的幫忙下把問題防範於未燃、讓瓶頸期輕鬆渡過。
7
學習音樂除了多聽音頻、有條件的還應該去聽聽音樂會看看舞臺劇。多給孩子提供舞臺製造表演的機會、或者和琴友們互相表演、為孩子打造琴童朋友圈、製造多些學琴的樂趣。千萬不要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輕易說放棄。輕易的放棄除了浪費了金錢、時間和原有的成效。最大的悲劇是:養成了孩子輕易放棄的行為習慣。這樣對孩子的個性發展、人格塑造甚至長大以後的工作、學習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最後,在學琴的過程中大家都希望能夠科學的練琴,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科學學琴的軟體:好多曲譜
這款軟體目前有鋼琴和小提琴兩個樂器,覆蓋了考級曲譜和一些常用的經典曲目,平時我們練的哈農,巴赫,湯普遜,車爾尼,小湯等等的曲子上面都有;對於考級的琴童還專門加了院校和考級的分類。可以說是曲譜分類小編覺的做的最清爽的。
這款軟體主打的是方便,專業,實用和省心。就像軟體介紹的:
練琴的朋友或者家裡有琴童的都可以去應用市場下載了試試,現在我們琴行已經在用這個軟體教學了,課後也用這個軟體讓學生上傳音頻作業給到我們老師,然後我們打分給到學生反饋。
最後,還是那句話,希望大家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