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學琴的「瓶頸期」?(家長論壇)

2020-08-28 音樂曲譜大全

常有家長說,孩子最近不喜歡練琴,狀態非常不好。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孩子因為休假出去玩或者回老家,又或者因為學校考試複習的緣故長期停課以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琴遇到了「瓶頸期」。


許多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瓶頸期」,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據了解,許多琴童就是因為被這個階段的「無興趣、無天賦」的假象迷惑而選擇了半途而廢。


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學琴的這個特殊階段,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重拾學琴的興趣呢?


1

孩子學琴遇到「瓶頸期」,建議家長不要慌,堅持積極上課。因為孩子只是長時間沒有練琴手生了。之前學好練好的曲子不記得了,學習新的曲子變慢了,自信心嚴重受到打擊了而已。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多鼓勵孩子,給孩子分析退步的原因,告訴他們這並不是一件多麼不好的事情,只要多練習,慢慢回憶,認真上課很快就能恢復和進步的。千萬不要在孩子不想練琴不想上課的時候一味順從,更不要以為孩子自己練習幾天、等曲目熟練了再上課。其實這個時候獨立練習的效率和效果都可能很低。更有可能錯音錯指錯節奏而導致更長時間的惡性循環。使瓶頸更難突破。


2

對於孩子學琴過程中出現的「瓶頸期」,我們家長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多數人認為孩子出現厭琴心理,是因為怕困難或對音樂的興趣降低。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存在的可能性,那就是:孩子不是討厭學琴,而是受不了身旁的你!儘量不要選擇停課,因為不能因為你的過錯而耽誤孩子的學琴。



3

其實,看到孩子的學琴遇到瓶頸,不光是家長,老師也很著急的,特別是學到高級別的孩子。因為這一路走來,不光是孩子和家長,老師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們也捨不得放棄每一個學生。我想,當孩子遇到瓶頸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首先要堅持,不能輕易否定任何一個孩子,因為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巨大的。家長和老師可以嘗試各種方法來激勵孩子,幫孩子一起排除障礙。


4

孩子出現「瓶頸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做家長的平時不能僅關心孩子的練琴和回課,還應該更多的為孩子提供音樂養分的吸收。如,聽唱片、欣賞名曲,讀音樂家的故事、看音樂類書籍,聆聽現場音樂會,參加音樂沙龍、比賽等交流活動,從中激發孩子的表現欲,同時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與興趣。



5

出現「瓶頸期」,可以和老師商量一下:這段時間的曲目安排和課堂氣氛要照顧一下孩子的興趣和情緒,不能一味追求進度。學琴最重要的目的是享受音樂,讓老師多彈些好聽的曲子給孩子聽,哪怕用幾節課專門來欣賞都是值得的。琴童家長可以組織一個「習奏會」,帶著孩子們去參加,每個孩子彈奏一兩首拿手曲目。大家互相欣賞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孩子學琴的興趣和動力,有效地排解孤獨練琴給孩子帶來的枯燥和乏味感。


6

最好的方式是上課。因為自己練琴N遍不如老師講解一遍。更重要的是此時上課老師會幫忙他化繁為簡、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必在上課時化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糾正錯誤。在老師的幫忙下把問題防範於未燃、讓瓶頸期輕鬆渡過。



7

學習音樂除了多聽音頻、有條件的還應該去聽聽音樂會看看舞臺劇。多給孩子提供舞臺製造表演的機會、或者和琴友們互相表演、為孩子打造琴童朋友圈、製造多些學琴的樂趣。千萬不要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輕易說放棄。輕易的放棄除了浪費了金錢、時間和原有的成效。最大的悲劇是:養成了孩子輕易放棄的行為習慣。這樣對孩子的個性發展、人格塑造甚至長大以後的工作、學習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最後,在學琴的過程中大家都希望能夠科學的練琴,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科學學琴的軟體:好多曲譜

這款軟體目前有鋼琴和小提琴兩個樂器,覆蓋了考級曲譜和一些常用的經典曲目,平時我們練的哈農,巴赫,湯普遜,車爾尼,小湯等等的曲子上面都有;對於考級的琴童還專門加了院校和考級的分類。可以說是曲譜分類小編覺的做的最清爽的。

這款軟體主打的是方便,專業,實用和省心。就像軟體介紹的:

練琴的朋友或者家裡有琴童的都可以去應用市場下載了試試,現在我們琴行已經在用這個軟體教學了,課後也用這個軟體讓學生上傳音頻作業給到我們老師,然後我們打分給到學生反饋。

最後,還是那句話,希望大家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我們一起加油!

相關焦點

  • 「學琴總會碰到瓶頸期,但貴在堅持」
    2007年,她在維也納愛樂樂團為青年傑出音樂者創辦的音樂節TRENTA FORUM中脫穎而出,在維也納愛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所在地)進行了第一次獨奏登臺演出,也是此音樂節中唯一的亞洲青年小提琴家;之後再次受到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邀請,參加世界盛名的薩爾茲堡音樂節演出。在克萊斯勒的音樂中,隱藏著維也納舞曲特有的三拍子風情,這讓她不由想起在奧地利度過的美好時光,「音樂就是生活」也成為了她的信條。
  • 孩子學琴到一定級別不好好學了,彈琴瓶頸期怎麼辦?
    大家好,經常聽到很多的家長朋友們會反饋,說孩子最近總是不願意練琴考完了四級或者六級之後進入進入了一個瓶頸!不知道該接著學下去好還是就此荒廢。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很多的家長總是很苦惱,因為現在的孩子課外班比較多,練琴的時間比較少,比起就是我們的那個年代來不是很容易能夠專注地做一件事情和學一個課外班。如果孩子學到了一定的程度。喪失了興趣,建議家長這時候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練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曲目,然後接著再學習考級的內容!
  • 要不要學鋼琴,怎麼才能堅持下去?(三)(四)
    學琴過程中不免遇到困難如何對待?在學琴的過程中,隨著學習難度的增高,孩子時不時會排斥堅持練琴,進入到學琴的瓶頸期。這個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適度的督促和鼓勵以外,還要給孩子喘息的機會。那就是,適度地讓孩子休息一段時間,中斷一段學琴未嘗不可。事實證明,適度地中斷學琴,反而會給予孩子繼續學琴的動力。
  • 孩子要不要學鋼琴,如何才能堅持學下去?(一)(二)
    我將分四個部分與各位分享:(一)學琴的條件、目的和動機,(二)學琴伊始,什麼是最重要的(三)遇到困難時如何對待,(四)要不要參加考級。 1.要不要學琴——學琴的條件、目的與動機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如果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陪伴孩子學習,更重要的一點,如果孩子喜歡,那麼孩子可以學習彈鋼琴。
  • 孩子學琴一兩年不想學了,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孩子學琴一兩年不想學了,怎麼辦呢? 是孩子想學琴還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 這點很重要。
  • 孩子學琴的瓶頸如何應對
    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孩子因為休假出去玩或者回老家,又或者因為學校考試複習的緣故長期停課以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琴遇到了「瓶頸期」。許多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要經歷一次或多次「瓶頸期」,繼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連鎖反應」。據了解,許多琴童就是因為被這個階段的「無興趣、無天賦」的假象迷惑而選擇了半途而廢。那麼,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學琴的這個特殊階段,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重拾學琴的興趣呢?
  • 學琴這件事,家長堅持住,孩子才能不放棄
    一提到練琴這個事兒,千千萬萬的琴童家長們腦仁都是疼的。為啥我家孩子老是不愛練琴?為啥孩子學琴學到中途又沒有興趣了?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堅持練琴呢?今天,我們就來解答橫在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這「靈魂三連問」!在孩子學琴的途中,家長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想要讓孩子好好練琴,大多數時候都需要各種威逼利誘。
  • 學琴6年,兒子鋼琴考級獲得優秀!(經驗分享)
    兒子學琴6年不到,我們只參加了2次考試。一個是2018年的8級,一個是2019年考十級。第一次老師建議我們考級是6級。我當時因為心存僥倖:不考級,學費不就不漲嘛!(太天真了,老師可不這樣想,他默認你已經達到這個等級了,學費依然漲)所以沒參加。考8級,是因為怕一下子考10級不適應,讓孩子提前體驗。
  • 孩子美術集訓遇到瓶頸期,應該如何調整呢?
    ,但大概的原因有以下三點:(1)不知道怎麼畫,畫也畫不好?(2)知道怎麼畫,但就是畫不出來?(3)太迷茫,不知道追求什麼風格?所以家長不要一味的給孩子施壓,覺得別的孩子都能畫好,自己家孩子畫的差,肯定考不上,白花了錢。家長們適當調整自己的情緒,孩子已經堅持了兩個月了,他們有學費的壓力,有時間的壓力,更有進步速度慢的壓力。千萬別還用打擊的話去刺激他們,還是覺得孩子不努力,還使用原來的挫折教育。
  •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鋼琴
    本文作者楊雪梅老師1、家長要對學琴這件事有正確的認識。學習鋼琴和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其實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循序漸進,都需要度過孩子成長階段的各個小瓶頸期、青春期狀態的情緒波動期等等。 例如,有的家長因為盲目的開始,起初感覺很新鮮,過了一個階段就會覺得不好堅持了,覺得學習鋼琴沒有用了,或者覺得孩子學的慢等等。家長並不了解學琴和種小樹苗一樣,要想打好基礎,必須循序漸進、細心陪伴、修枝剪葉。
  • 孩子對學琴的興趣減弱了,我還要繼續讓孩子學嗎?(琴友論壇)
    這些因素,都導致孩子在學鋼琴這件事上三分鐘熱度,喜新厭舊,剛開始學琴的那股熱乎勁一過,一旦遇到需要下功夫的刻苦練習,這些孩子就退縮了,所謂的興趣減弱,只不過是他們不想努力的藉口罷了。所以才說,他們對於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 孩子學琴堅持不下去了怎麼辦?
    學著學著就學不下去了?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①  開始學琴的時候,是孩子想學琴還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這點很重要。如果是孩子想學琴,家長就讓他學,孩子不想學琴了,家長就說:算了吧,不勉強他了,就由他不學了。這樣一來,就前功盡棄,前面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
  • 孩子一練琴就「耍賴」,家長應該怎麼辦?
    每周Find老師有問必答時間來啦,這次我們要跟家長聊聊,如何解決孩子陪練難題寶媽:我家兒子今年8歲,學琴4年,但是最近不肯好好練琴!我和他爸爸一叫他彈琴就各種耍賴,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罵過了也打過了也不管用,就是不願意認真彈琴。老師,請問這是到了瓶頸期了嗎?
  • 孩子英語學習進入瓶頸期,家長遭遇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其實,「瓶頸期」「高原期」不僅在書法領域存在,在其他的領域也是存在的,比如在英語的啟蒙教育過程中,遇到進入學習「瓶頸期」的學生是經常的事。1學習英語,孩子一時的鬆懈,都可以造成近似瓶頸期的現象,這種情況家長不要緊張。
  • 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想學琴的家長看過來
    早上好呀~這是一篇遲到的約稿,聊聊學琴的輔助工具。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催我的文章我交答案了。▼作為兩名琴童的家長,我當然也是深有感觸,直到現在我還是需要經常盯著孩子的手型和姿勢。因為孩子年紀小力量弱,不管學琴多久,也容易大毛病小毛病不斷。
  • 孩子剛開始學琴,家長要做好哪些準備
    之前我們曾經說過,孩子學習鋼琴的關鍵在於父母。很多人對此抱有疑慮,學鋼琴的關鍵不應該是孩子嗎?孩子想學才是最重要的,父母過多的幹涉不是在逼迫孩子嗎。其實不然,父母在孩子的人生的前半階段永遠起著嚮導作用。作為掌舵手,父母的決定通常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今天我們將要來探討一下:孩子剛開始學琴的階段,家長應該做什麼?
  • 影響孩子學琴的最終結果往往不是老師,而是家長
    :不練琴=沒進步(甚至退步)=白學=放棄=家長浪費錢。所以說如果不逼孩子練琴就等於放棄學音樂。他們不願練琴,只是因為學音樂的過程中產生了惰性,或者是遇到了挫折,所以才會產生牴觸心理。所以作為家長,應該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強調練琴的重要性,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 琴童家長請注意!學琴這三個時期最容易放棄
    學琴之路,貴在堅持,只要邁過最容易「放棄學琴」的三個時期,鋼琴之路就在腳下。學鋼琴的堅持主要在家長,在孩子學琴的途中,家長需要有所作為,那麼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邁過最容易「放棄學琴」的三個時期呢?而且家長的這種縱容,還會讓孩子養成知難而退、做事半途而廢的習慣。因此家長不能任由孩子放棄學琴,反而需要向孩子表明堅持的態度,讓孩子明白學鋼琴是一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
  • 孩子幾歲開始學琴比較好?家長這時候能做什麼?
    1、讓孩子有一個啟蒙期:當孩子對鋼琴的認識還處於懵懂階段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去有鋼琴的地方看看,現在很多商場都會擺放鋼琴或者售賣鋼琴。家長們可以適當地給孩子做一些引導,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鋼琴,讓孩子在幼兒園音樂課的基礎上可以更加近距離地感受鋼琴。
  • 孩子鋼琴該怎麼學?旅美鋼琴家茅為蕙:學琴可以業餘,不能隨便
    走專業路線小部分的家長從孩子學琴之初就確定了,要讓孩子走專業路線,考音樂附小,上音樂附中,一路音樂學院。有些在二三線城市的家長,還專門帶孩子去北京上海找老師學習,有點像朗朗小時候學琴的經歷。橋梁專家茅以升的孫女,旅美鋼琴家茅為蕙認為,學鋼琴可以業餘,但不能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