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界
整理:任平生
臭氧汙染並不是只存在於北京,事實上,在東北、長三角、華南西北等地區也都會出現臭氧汙染的身影。然而,臭氧這種隱藏殺手與顆粒物不同,出門戴口罩對抵擋臭氧沒有什麼作用。那麼,如何防範臭氧汙染呢?
北京:臭氧將成首要汙染物
據北京青年報從市環保監測中心了解,自6月7日起,北京將連續出現臭氧汙染,預計今天可達中度汙染水平,明天稍有緩解。
報導稱,昨天(6月6日)上午,北京市空氣品質總體保持在優良水平。但是從15時開始,空氣品質轉為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臭氧。
在常溫下,臭氧是一種有特殊味道的淡藍色氣體,具有強氧化性。
有90%的臭氧生活在10公裡高空的平流層,形成「地球保護傘」,可以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於紫外線輻射的傷害。但是,還有10%的臭氧生活在10公裡以下的近地面對流層,它們生成於汙染又帶來了更嚴重的汙染。在近地面,極高濃度的臭氧會刺激和損害人的黏膜組織,如眼睛、呼吸系統等。
每到夏季,臭氧便會成為北京「超標日」的首要汙染物。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地面臭氧除少量由平流層傳輸外,大部分由人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高溫、日照充足、空氣乾燥條件下轉化形成。在強烈太陽紫外光的作用下,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進行光化學反應,生成大量臭氧。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天空很藍、很晴朗,但臭氧濃度還是超標的原因。
今明兩天,北京高溫晴曬,紫外線輻射很強,有利於光化學反應。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預計,今天白天的空氣品質將達到中度汙染水平,首要汙染物是臭氧。明天稍有緩解,為輕度至中度汙染。6月9日為良至輕度汙染;6月10日為輕度汙染。
臭氧如何成為首要汙染物
很多人都知道臭氧是地球衛士,高空中的臭氧確實是這樣。大氣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於大氣層的上部或平流層,離地面有10—50公裡。它在平流層可以阻擋高能量的紫外線輻射到地面,成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層。
可高空中的臭氧並不等同於近地面的臭氧。近地面的臭氧距離地面10—100米左右,這部分臭氧除少量是由平流層臭氧向近地傳輸之外,大部分是由主要是由氮氧化物(NOX)與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前體物,在光照條件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生成。
臭氧對人體的傷害和PM2.5不同,PM2.5主要會對人的心腦血管造成影響,而臭氧主要會刺激呼吸道和眼睛,造成哮喘、白內障等疾病。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長期吸入臭氧可增加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臭氧與其他空氣汙染物,如細顆粒物、氮氧化物等共同作用對心血管系統的損害效果更加明顯。
世界衛生組織曾統計發現,2010—2014年間,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0萬人死於臭氧濃度過高引起的汙染,其中60%是患有心臟病的老人。
防範臭氧傷害,口罩並不管用
臭氧是一種隱藏的殺手,因為它在常溫下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所以在藍天下很難辨別。其實夏日很多藍天白雲的天氣,往往都是臭氧超標。
臭氧這種隱藏殺手與顆粒物不同,出門戴口罩對抵擋臭氧沒有什麼作用。
想要防範臭氧汙染,我們可以從五方面著手。
1. 室外臭氧濃度高時,最好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一旦外出,敏感人群需做好防護,可佩戴帽子、墨鏡等防護產品。
2. 室外臭氧濃度高時,應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中午是臭氧濃度最高的時候,最好待在室內。
3. 減少室內通風換氣次數,如果有條件,可開啟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4. 外出時,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護,可戴帽子、眼鏡及口罩等防護用品。
5. 平時應適量增加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可適當減輕臭氧對上呼吸道的損傷。
熱門推薦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