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
印度首都空氣汙染指數爆表,學校停課,但當地居民仍舊一大早趕到公園做瑜伽。
儘管空氣裡瀰漫著有害汙染物,但印度很少有人戴口罩,以至於會因此引來他人的注視。而美媒在發現中國人有戴口罩習慣的同時,也羅列了印度人喉嚨不舒服也抵制口罩的原因:太貴,不舒服,認識不足,甚至還有「讓我看起來像個傻瓜」……
11月8日,印度新德裡,市民在重度汙染空氣中練瑜伽 圖自IC Photo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11月15日報導,因為嚴重霧霾天氣,德裡本周採取緊急措施,近期第二次停課。
但瑜伽愛好者認為沒有理由就此待在家中,也沒有理由戴防汙染口罩。
「德裡被有毒汙染物吞噬。他們為什麼不戴口罩?」 報導截圖
「如果戴上口罩,我會看起來像個傻瓜,」附近一低收入社區的92歲居民R.L. Khattar說完,其他人也笑了。糟糕的空氣導致他反覆咳嗽,呼吸困難,而戴口罩會讓他感到「幽閉恐怖」。
52歲的Prem Gupta站在一旁,也同意這點。包括他孩子在內,家裡沒人戴口罩:「戴口罩汙染也不會停止,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每年秋天,這裡的汙染都會激增,瀰漫著工業排放物、道路灰塵、汽車尾氣和燒秸稈產生的菸灰等有毒汙染物。
瑞士空氣淨化器和監控企業IQAir指出,儘管採取了各種措施來消除汙染,但德裡仍創下了有公開紀錄以來,空氣品質持續顯示「有害」天數最長的記錄。
11月12日,印度新德裡,當地空氣汙染持續 圖自視覺中國
本月以來,當地學校就已經停課四天,管理部門每隔一天禁止一半小汽車上路。
儘管生活在世界上空氣最糟糕的城市中,但印度首都很少有人戴上防汙染口罩。
德裡人不願戴口罩的原因很複雜。對這裡的許多窮人來說,即使最便宜的一次性防汙染口罩(約1.25美元,約合人民幣8.76元)也太貴了。
但其中也有對空氣汙染造成的健康風險缺乏認識等其他因素。甚至連知道危險的人也稱戴口罩不舒服,在社交場合會感到尷尬或不足以解決如此嚴重的汙染問題。
同時,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調查了3500名德裡最貧困居民戴面具的情況。他們發現,民眾對汙染原因的認識程度相對較低,社會規範也可能會阻止人們戴口罩。
11月14日,印度諾伊達,當地空氣汙染嚴重 圖自視覺中國
研究人員之一肯尼斯·李(Kenneth Lee)說,即使地方和聯邦政府採取強有力措施來治理德裡的空氣汙染,「那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減緩汙染」,「與此同時,預防也很重要。」
不過,德裡民眾對口罩的疑慮可能正在減少。有跡象表明,上述態度已經有所轉變。
今年,德裡政府首次宣布將向當地學生發放500萬個防汙染口罩。月初開始,學生們陸續拿到這些帶有紅色鬆緊帶的深灰色口罩。一些小商店裡也有了一次性口罩,有企業搞起了口罩促銷活動,一些僱主還給員工發放了口罩。
47歲的Jai Dhar Gupta在印度經銷口罩品牌Vogmask。他透露今年已經賣出了10萬多個口罩,公司在印度的庫存銷售一空,不得不從中國進貨。
2014年,肺部患病的Gupta開始從事口罩生意,並積極參與防治汙染的公民倡議活動。
他那兒最便宜的口罩售價約23美元(約合人民幣161元)。Gupta認為自己正在解決富人的問題:「我為此感到內疚,但至少我正在解決一些問題。」
但即便如此,戴口罩的人仍然是「例外」。13日,隨著城市空氣品質再度惡化,司法記者Murali Krishnan發推說,自己戴著口罩站在最高法院的走廊上,引來了他人的目光。
Shikha Adlakha的兩個女兒就讀於德裡公立學校,她認為當地政府向學生分發口罩是好的舉措。但她八年級的女兒覺得不舒服,只在媽媽身邊時才戴口罩;而二年級的小女兒則會戴,因為「她聽我的話,並且認為戴口罩很酷」。
在北京生活過七年的防汙染口罩公司創始人多賓(Christopher Dobbing)則提出,「經驗」是中國民眾更普遍佩戴口罩的原因之一。在中國,人們會在生病時戴口罩,以防止細菌傳播,這種做法在SARS病毒爆發期間得到了鞏固。
11月14日,印度新德裡,當地空氣汙染嚴重 圖自視覺中國
他說,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觀念「已經在文化中根深蒂固」。
但在德裡,有關空氣汙染的討論是一場徒勞。尤其是14日這天早上,印度21歲田徑比賽獲獎者Shrikant Malik還在和夥伴一起訓練。美國大使館將空氣品質標為了「有害」,Malik所在的公園籠罩在厚重的霧霾中,但年輕的運動員們都沒有戴口罩。
Malik表示,戴口罩太不舒服了,但在汙染極度嚴重時,他感到喉嚨灼熱並開始咳嗽。住在德裡,「你會覺得自己被關在房間裡」,只有離開這裡,「才會覺得自己出來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