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生活中應該遇到過這種情況,大人們在商量事情,結果孩子非但不知道安靜地待著,避免打擾到大家,還喜歡在旁邊不停地插嘴,非常沒有禮貌。家長想訓斥一番,也擔心弄得孩子沒有面子,如果視而不見,孩子也蹬鼻子上臉.
上周末,我走到小區樓下,看見幾位家長圍坐在一起聊天,神情嚴肅地談起工作方面的事情。但是,好好的談話氛圍,卻因一個孩子插嘴被打斷。雖然,孩子的家長在旁邊及時道歉了,可是氛圍依然很尷尬.
▶大人說話,孩子總是插嘴不是好徵兆
大人說話的時候,孩子總是插嘴,實在不是一種好的行為。也許孩子在家的時候,家裡大人談話,孩子插兩句話沒什麼,還顯得孩子性格活潑,積極參與家裡的大事小事。不過,如果孩子出門在外還總是不分場合地亂插嘴,並不是一個好徵兆。
首先,別人會覺得孩子缺乏家教,行為過於我行我素,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其次,孩子習慣插話,動不動就打斷別人的話,時間久了,他就會認為別人都要聽他的話,孩子也會養成自大的性格。
▶為什麼孩子會有「插嘴」的習慣?
大人說話,孩子總是「插話」,正常人的處理方式是,把孩子訓斥一番,指責孩子沒有禮貌的行為。但是,如果家長不想傷害孩子的話,最好找到孩子喜歡「插話」的原因,採用溫和的方式進行教育。
①孩子想要引起周圍人的關注
孩子這一群體,相比較其他群體,非常容易被忽視。因為他們思想稚嫩、能力弱小、身材矮小等等原因,決定了孩子很難得到重視,孩子的意見和態度,很少有人去關注。
有的孩子天生喜歡吸引別人的關注,不甘心當成可有可無的「背景板」。所以,在遇到人群的時候,他們喜歡主動出擊,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力,可能就會「插嘴」。雖然孩子在大人聊天的時候「插嘴」也沒有惡意,但是因為過於突兀,還是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②孩子不知道「插嘴」是不好的行為
孩子的人生閱歷尚淺,也缺乏社交經驗,對很多事情容易形成誤解。孩子在大人說話的時候,喜歡突然「插嘴」,就可能是他平時生活的環境,就是可以隨意發表自己意見的、不受舒服的。所以,孩子並不知道「插嘴」不是不好的行為,結果愈演愈烈。
就像,有的家庭喜歡縱容著孩子想說什麼說什麼,暢通無阻地表達自己,孩子習慣了在家自由說話的環境,出門在外也容易口無遮攔。
③孩子控制力差,難以約束自己的行為
通常情況下,從孩子1歲時候開始,語言逐漸形成,詞彙量也激增,想要表達自己,多多說話,所以經常「插嘴」說話,也是正常的。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慢慢學會了等待、懂得了尊重他人,可能就會知道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給人帶來困擾。
如果孩子年齡不小了,還非常喜歡插話,可能就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遇到有人聊天,是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就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給周圍人帶來了尷尬。
▶孩子喜歡「插嘴」,家長怎麼辦?
孩子插嘴的行為是不好的,如果家長不及時幫助孩子糾正過來,以後孩子在外面容易惹人嫌。而且,連家長也會受牽連,顯得沒有教育好孩子的能力。所以,家長要試著糾正孩子愛插嘴的習慣:
①給孩子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孩子尚處於探索世界的關鍵期,對周圍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有非常大的表達欲。如果他們看見了,或者聽見什麼都想要迫切地告訴周圍人自己的想法,所以難免插嘴。所以,在孩子插嘴的時候,家長要制止孩子的行為,並且告訴孩子會給他發表意見的時間,孩子就會學會等待,慢慢改掉插嘴的習慣。
②教導孩子插嘴是不禮貌的行為。孩子愛插嘴,可能是因為家長沒有教孩子這是不禮貌的。所以,平時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認真地告訴孩子,如果別人在聊天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插嘴,除非是有必要,或者別人想要你發表看法。否則,插嘴就是不禮貌的行為,別人會很難接受,而且還會因為你的唐突而生氣,討厭你。孩子知道插嘴不好,自然懂得約束自己的言行。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喜歡「插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