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茨演奏《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秋》

2020-12-22 騰訊網

小提琴家施洛莫·敏茨(也譯作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1957年10月30日生於莫斯科,猶太后裔,從小和父母遷居以色列。並在那裡長大。他幼年師從以色列名師伊洛娜·費赫爾學琴。

9歲首次登臺演奏,10歲與以色列愛樂樂團首次合作,成功地舉行了音樂會。1968年秋,在一場原本應由帕爾曼擔任獨奏的音樂會開始前,帕爾曼因故不能到場。於是,11歲的敏茨臨時替代帕爾曼,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在祖賓·梅塔的指揮下成功地演奏了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引起巨大的轟動。這次成功的演出不僅使敏茨的名聲大振,還引起了斯特恩的重視,並在斯特恩的幫助下,得以獲獎學金赴美國留學。

1973年,年僅16歲的敏茨首次登上紐約卡內基大廳,他與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合作,在著名指揮家斯坦伯格的指揮下,成功地演奏了布魯赫的《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此後,他開始了國際性的演奏生涯。1976年,19歲的敏茨以獨奏家的身份赴歐洲諸國進行了巡演。1980年,應卡拉揚之邀,他首次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並舉行了個人獨奏音樂會。從那時至今,敏茨的琴音始終不輟,傳遍世界各地。他將自己的精力更多地轉向指揮。

敏茨是內向的演奏家。他的形象和音樂表現用於深藏內秀的類型。在當今這個崇尚外表華麗位赫的時代,他的光採不免顯得黯淡。

敏茨錄製的唱片主要有:巴赫的6首獨奏奏鳴曲和帕蒂塔;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普羅科菲耶夫的兩首小提琴協奏曲和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德沃夏克和西貝柳斯的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他的福雷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和鋼琴家布朗夫曼合作)贏得1988年的學院唱片大獎;他和鋼琴家保爾·奧斯特羅夫合作錄製的孟德爾頌的兩首小提琴奏鳴曲被《留聲機》雜誌評為1988年度最佳室內樂唱片。

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是敏茨演奏技巧的全面展示。他的基本功全面紮實。第五隨想曲中晶瑩流利的跳弓很少有人能趕上。他十分留意這些高難度的隨想曲中蘊藏的情感力量。第七隨想曲是寫得稍感冗長的一首,敏獲注意運用力度的變化來取得生動的悲劇效果。第二十二首中的十度雙音容易聽起來刺耳,敏茨的處理十分有特色,聲音既圓潤又連貫,是這首隨想曲的最佳演繹。敏茨的音質結實、音色非常漂亮,而且沒有當代一些演奏家過軟的欠缺。他到目前為止,最精彩的唱片可能是普羅科菲耶夫的兩首小提琴奏鳴曲。

敏茨右手運弓自然流暢,左手按弦準確精妙,有"金左手"之稱,高音清新亮麗,低音婉轉哀沉卻帶有一絲甜美溫馨,跳弓和連弓是他的拿手絕活。

相關焦點

  • 維瓦爾第 四季 小提琴協奏曲
    維瓦爾第忠實地描寫出詩中的意境,使聽者不禁悠然神往,在這些曲子裡,雖沒近代音樂的華麗色彩,卻充滿了古代版畫中那股樸質淳厚的意味,《四季》在 1725 年 (維瓦爾第47歲) 出版,然而出版後隨即被人遺忘,一直到兩百多年以後,人們才重新開始重視它,而成為一首超越時代再度復活的作品。
  • 維瓦爾第寫了500多首協奏曲,你難道只聽過《四季》?
    > 在維瓦爾第的音樂裡,有最美的《四季》 (卡拉揚指揮、穆特演奏) 維瓦爾第的音樂純淨無暇 像一股清流浸潤心田
  • 古典名曲賞析38 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維瓦爾第《四季:秋》
    AllegroEberhard Zummach,Antonio Vivaldi曲目介紹《四季》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表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風景,每一首都附有一首十四行詩,詩與音樂互相輝映,以便人們更好地理解音樂表現的意境,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四季
  • 讓一曲維瓦爾第 四季·《秋》帶我們走進這神秘的秋季吧 | 曹氏
    維瓦爾第-四季·《秋》這四部協奏曲是維瓦爾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長盛不衰。四部作品均採用三樂章協奏曲形式的正宗標題音樂,不僅照給定的十四行詩配上音樂,而且還運用了不少描寫手法。維瓦爾第在總奏與主奏交替形成的復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標題。在維瓦爾第之前,還沒有人以標題音樂的方式譜寫過協奏曲。由於維瓦爾第的《四季》屬於標題音樂,所以從形式上看,自然較其他協奏曲顯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這樣反而更能表現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
  • 大提琴聲拉開初冬序幕:Luka Sulic演奏維瓦爾第《冬》
    播放前注意調節音量 當紅跨界組合2Cellos中的Luka Sulic在義大利的裡雅斯特市(Trieste)的現場演奏 音樂會現場布置十分唯美。
  • 「紅髮神父」維瓦爾第:在音樂中感受四季更迭
    童年的維瓦爾第與其他音樂天才一樣,出生在一個充滿音樂文化氛圍的家庭裡。在家人的影響下,維瓦爾第十歲時已經可以代替父親演奏樂曲。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維瓦爾第寫出了眾多的音樂作品,包括大量的歌劇、大合唱、交響曲,還有許多宗教音樂作品,以及幾百首獨奏、重奏作品,僅協奏曲一項就有四百四十六部之多。
  • 內行人才知道,維瓦爾第的《四季》可以這麼聽
    昨日北京降下初雪,當你耳邊播放著維瓦爾第的《四季-冬》,穿行於雨雪人群之中,別提有多拉風... 關於維瓦爾第的《四季》組曲,想必我們每個人都陌生,在四個樂章中,我們用音樂的方式感受到四季的輪迴,春夏秋冬的壯美。 但你是否知道,其實在發布最初,這部著名的組曲,其實每個季節還都搭配著一首詩歌?
  • 《四季》更迭 清新永在
    很多年裡,聲名顯赫的作曲家擔任孤兒院的音樂指揮  1678年3月4日,維瓦爾第出生於威尼斯一個音樂家庭,父親喬萬尼·巴蒂斯塔·維瓦爾第是威尼斯聖馬可教堂的小提琴樂師。作為家中6個子女中的長子,維瓦爾第子承父業,自幼隨父學習小提琴演奏,顯示出極高的音樂天賦。
  • 現代人的維瓦爾第——古老與時尚的交融
    文 / 李崢如果沒有《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話說,某天和一位朋友聊天,談起一個話題:「如果沒有《四季》小提琴協奏曲,還會有多少人知道維瓦爾第呢?」朋友答道:「不僅僅是維瓦爾第,如果沒有《童年情景》鋼琴套曲,又有多少人知道舒曼呢?」
  • 不可不聽的古典音樂(一)——維瓦爾第《四季》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一)——維瓦爾第《四季》維瓦爾第(Vivaldi)1678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他的父親是理髮師,同時也是聖馬可大教堂管弦樂團的小提琴手,當維瓦爾第顯露他的音樂天分時,父親便讓他在教堂裡的樂團工作。
  • 維瓦爾第主要作品賞析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 吉他四重奏維瓦爾第《四季·夏》
    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作品大約作於1725年,是維瓦爾第大約五十歲時發表並獻給波希米亞伯爵W.馮.莫爾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聲與創意的嘗試》共十二部協奏曲的第一號到第四號,合稱《四季》。維瓦爾第為《四季》中的每部都寫了十四行的描述詩歌,又有很多人為歌曲填寫了詩情畫意的臺詞。我想每個聽了樂曲的人,都會各有不同的聯想。《四季之夏》第三樂章急板,也被稱作:「暴風雨」,是《四季》中最經典的樂章之一。作曲家在這一樂章描述了,在夏季天氣的變化,暴風雨到來時傾盆大雨和雷電交加的場景。
  • 維瓦爾第:冬的十四行
    在關於冬天的音樂中,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的《冬》是最為古典音樂愛好者所孰知的作品了。也從此時開始維瓦爾第的創作深受威尼斯音樂的潛移默化。   維瓦爾第在世時即以歌劇、宗教劇和奏鳴曲聞名,光是協奏曲就有400首以上,他於27歲出版第一首作品三重奏奏鳴曲,35歲創作第一部歌劇,47歲寫出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 齊默爾曼演奏《莫扎特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6歲學習小提琴,先後師從蘇聯小提琴家格拉多夫、德國小提琴家加沃裡洛夫、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首席科雷博斯。 小時候,他鑽在桌下玩耍時,總能聽到父親與幾個朋友在演奏室內樂。他還記得,父親是黑膠唱片的發燒友,周日的家中總是全天放著各種小提琴唱片,才5歲時,他就深為前蘇聯小提琴家列奧尼德·科岡的錄音而著迷,「有一天我自己跟父親說,我想學小提琴。」
  • 愛樂2011年第4期 維瓦爾第
    這裡首先要對《季節何止四種--<四季>版本介紹》一文提出特別表揚,陳思唱的這篇文章,緊緊扣住巴洛克風格這個關鍵點,通過分析十幾個《四季》版本對巴洛克風格的把握,來評判這些版本是否符合作品的本來面目,改變了以往版本推薦文章羅列各種版本的寫法,讀起來好看不累。
  • 古老與現代交織 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的「四季」音樂之旅
    這個首次將維瓦爾第(Vivaldi)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Four Seasons)錄製成唱片並風靡全世界的團體,此次再度引領觀眾享受一次絕美的音樂「四季」之旅。樂迷們可撥打訂票電話010-66550808、010-66550809查詢演出詳情。
  • 如何比較維瓦爾第《四季》與貝多芬《英雄》交響曲?
    但數量少並不意味著質量不高,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與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響曲》便是其中的曠世佳作。兩部作品雖同為標題音樂,但在體裁、風格、技法等各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有關二者的差異論述,主要可分為形態與內容兩個方面。
  • 「音緣際會」大神穆特演奏的《四季》,傳神地描繪了夏日的疾風暴雨
    維瓦爾第是義大利作曲家,他的名作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由春夏秋冬四首,每首三個樂章組成。《四季》是巴洛克音 樂的代表作,至今仍是最受歡迎的小提琴曲和唱片錄製頻率最高的音樂作品,堪稱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樂」。
  • 全國首屆小提琴協奏曲比賽落幕
    這是疫情之後國內首個線下小提琴專業賽事,共有來自全國各省區的232名選手報名參加。最終,經過激烈角逐,33名選手分別獲得5個組別的前6名。線下賽重啟意義重大「讓學生真正鍛鍊演奏水平和表現力,還是要在舞臺上。」評委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童衛東表示,舉辦協奏曲專項比賽旨在檢驗我國小提琴專業教學成果,促進小提琴教學質量和演奏水平提高,發現並選拔青少年小提琴演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