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英語學習「官冷民熱」原因何在?

2020-12-25 騰訊網

[摘要]近幾年,許多考試和資格認定,都放寬了對英語的限制。與官方對英語水平「鬆綁」的態勢相反,民間學英語的熱情卻十分高漲,英語學習呈現出「官冷民熱」的局面。

圖片來自網絡

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人的英語學習都是以官方推行為主,用應試教育的方式進行。但在近幾年,許多考試和資格認定,都放寬了對英語的限制。與官方對英語水平「鬆綁」的態勢相反,民間學英語的熱情卻十分高漲,英語學習呈現出「官冷民熱」的局面。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出國人對公共教育體系中應該在多大程度上重視英語教學提出了質疑,而且也反映出社會整體對英語教育的需求也更加細化、更加具體。

一、英語教學靠應試教育弊端重重,只會考試、做題的「啞巴英語」無法學以致用

自從1980年英語成為高考科目以來,一直備受重視,這暗合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路線。套用某外語教學機構的宣傳語:「語言就是力量」,英語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主流的交流方式,世界上絕大多數國際組織、學術期刊、學術會議都使用英文,英文是科學、國際貿易、外交、航運、航空等領域的通用語言。熟練掌握英語就能夠更快捷地與世界接軌,獲取世界第一手的科學、文化信息。

也許是因為重視對外開放,為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官方教育體系內不斷提升英語的地位。對於多數80後來說,義務教育中的英語課程是從初中才開始的,李雷、韓梅梅、Jim Green、鸚鵡Poly是他們青春期難以磨滅的印記;而很多90後在小學階段就開設了英語課,一些地方還一度將英語和語文、數學一起列入小學「主科」,以區別於音樂、體育、美術等課時安排少、考核相對輕鬆的「副科」。

圖片來自網絡

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提升英語在應試教育中的比重,這並不等於應試教育的英語部分是成功的。事實上應試化的英語教育弊端重重,教出了大批只會做題、考試而張不開嘴也聽不懂的「啞巴英語」、「聾子英語」。一些英語成績好的學生,會做各種佶屈聱牙的完形填空,能夠做長篇的閱讀理解題,但是當他們真實地與一個老外面對面的時候,別說是侃侃而談,就連流利地對話和標準的發音也做不到。應試教育將英語作為一種書面文字來教授和考察,而不是一種實用工具,這不能不說是用應試方式學習英語的弊端。

即便如此,學子們在通過考試走出校園之後,英語的詞彙量、語法知識也由於缺乏考試環境而被迅速遺忘。所以有人曾玩笑說:「不要嘲笑高三的你,那是你一生中英語水平的巔峰時刻」。如果一個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直到高中畢業,學習英語的時間要長達12年之久,經歷了這麼久的英語學習,高中畢業時能夠閱讀英文原版圖書、無障礙聽懂慢速英語新聞的學生不能說沒有,但絕對只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試化的英語教學效率實在太低了,十幾年也無法實實在在掌握這個交流的工具。

所謂英語教學的「官冷」,表面上是考試的權限被弱化,背後指向的卻是官方自恢復高考以來的英語教學和考試標準並沒有達到期待中的效果。

二、藝考、職稱考評中對英語的「鬆綁」,實質是落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理念

圖片來自網絡

本月初,一則名為《今年央美藝考取消英語設限》的新聞搶佔了《北京日報》某版頭條,消息稱,今年中央美院本科招生確定取消英語單科限制。消息一出,網絡社交媒體中幾乎是一片叫好的聲音。

在此之前,藝考生要想考取中央美院這樣的名校,除了具備專業課知識外,英語作為文化課中的一門,也必須達標。而英語的門檻一直是很多藝術人才進入名牌高校的最大障礙。2005年,受聘於清華大學的畫家陳丹青,就曾經因為自己心儀的學生因為英語受限無法被清華美院錄取而辭職,報考他門下博士研究生的5個人因為英語全軍覆滅,而一個女孩兒想要成為陳丹青的碩士研究生,卻連續兩年因為英語落榜。陳丹青客居美國多年,可以像

因此如今中央美院不再把英語成績作為錄取研究生的門檻,可以說是一種進步。目前許多高校也不再把英語四六級成績當做取得畢業證的必要條件,而多地的職稱考試,也取消了英語的科目。這些都是將資格認定與英語成績「解綁」的努力,雖然仍然是一種行政手段,但側面上有助於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人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一個人在某一方面展現出超常的才能時,意味著在另一些領域就會出現「短板」。如果要求藝考生在具備藝術才能的同時,還能語數外都考個高分,幾乎是不可能的,按照面面俱到的標準,擇選出來的人才也往往是庸才。

例如前文提到的著名畫家陳丹青,他本人就是在1978年的考研中以專業高分、英語零分的成績被中央美院錄取;歷史上翻譯家、著名學者錢鍾書先生也是一個偏科的人,他能熟練流暢掌握多門外語,翻譯水平爐火純青,但是考取清華大學的時候,數學也只考了15分。如果按照現在的高考錄取標準,錢鍾書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通過常規方式走上學者之路的。

實際上,除了專業研究者之外,英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交流溝通的工具,一個在英語應試教育中考不了高分的人,丟到一個純英語環境裡,可能不出一年就能夠流暢地聽說讀寫英語了。所以那種擔心中央美院降低文化課中英語成績,會造成藝術生無法走向世界的人們,也多少有些杞人憂天了。

三、民間辦學讓英語教育更細化,學習英語從義務變成權利,人們可以「按需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不考英語不等於不用英語,民間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並沒有隨著應試教育對英語的不斷弱化而降低。恰恰相反,與官方行政手段弱化對英語的要求形成強烈對比,民間學習英語熱情呈不斷高漲的態勢,因為英語學習是與世界接軌的需要,是老百姓的內在需求。

如今民間英語教學呈現出一種與官方應試教育截然不同的面貌,民間英語學習注重的是實用性,根據每個人具體的實際需求確定英語學習的途徑,移民英語、旅遊英語、留學英語等各不相同。

有些人是要走專業翻譯和語言學研究的道路,對他們來說,無論如何強調英語的重要性也是不過分的。但是如果一個學生將來所從事的職業並不需要太多的英語,那麼以考試為核心的應試教育,就必然會造成教學資源和學習投入的雙重浪費。

民間辦學就是針對這些不同的需求,將學生看成用戶,將教學按照產品進行研究、製作和包裝,讓不同需求的學習者都能有比較好的用戶體驗。有英語培訓團隊提出了略顯誇張的口號稱:「所有不談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的教育產品,都是耍流氓」,雖然有點譁眾取寵的意味,但背後支撐他們的確實也有應試英語教學中忽略的部分。

圖片來自網絡

一些培訓機構的線上課程品類齊全,能實現線下線上的互動式教學,幾乎所有的英語培訓民間機構,都會在教學進行之前,對客戶進行英語水平測試,根據水平進行教學,也是一種「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具有相同目標和水平的人可以在論壇之類的網絡社交平臺聚集。以上民間英語學習的新趨勢,都比官方的應試英語教育活潑、有趣得多,當英語學習從實際需求出發,學習效率也會大幅度上升,學英語的感覺也不一樣了。

這個過程有點像簡政放權,當官方不再用一刀切式的應試考捲來衡量人們的英語水平,那些真正有學英語需求的人,反而會將學英語當做一種個人的選擇而非被強制履行的義務來對待,從「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事實證明,把「學英語」作為一種權利下放給老百姓,大家都能運用得挺好的。

結語:

在過去幾十年間,再也沒有一門課程如英語這樣,讓人們既愛又恨,充滿了矛盾的情緒。一方面,在全球化時代,要想獲得國際化的機遇,無論是出國留學受教育還是出國工作賺外國人的錢,都不能不學英語。另一方面,一些不擅長英語應試的人,因為英語的門檻,而不能從事自己最擅長的工作,對個人和行業都是一種損失。英語學習的官退民進,讓人們有了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考慮到底需不需要學英語,以及如何學英語的問題,也讓那些因為英語不好而可能失去錄取資格的人,看到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希望。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劍橋英語考試火爆報名費被炒高近十倍,家長熱捧原因何在?
    家長:需要證明我孩子能力的證書據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的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考試網顯示,劍橋通用英語分為五個等級,這次的KET和PET屬於較低的兩個級別,分別屬於基礎和中級英語水平認證,考試通過後會得到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提供的資格證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聽起來十分小眾的考試,卻得到了廣大中小學家長的熱烈追捧。
  • 英語「熱」文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語「熱」文化 2013-08-15 14:42 來源:21世紀 作者:
  • 守住文化密碼適度降溫「英語熱」
    譚華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指出重視和學習英語只是一種手段,是基於我們改革發展的需要,一些教育部門和機構卻本末倒置,將它當作了唯一的目的。
  • 英語教學設計的意義何在?
    ,那麼通過英語教育教學的系統的英語教學設計可以實現新理論、新方方法的有效運用。關鍵詞:英語教學設計的意義 英語教學設計的意義何在?要知英語教學設計、會英語教學設計,我們必須多讀書、多學習、多研究。知英語教學設計、會英語教學設計可以把我們積累的教學理論與探究成果運用到實際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將我們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為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科學或藝術,反過來擴展、充實和完善我們的英語教育教學理論,使英語教學理論與英語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促成知行合一。
  • 劍橋英語考試「一票難求」 家長熱捧原因何在?
    家長:需要證明我孩子能力的證書  據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的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考試網顯示,劍橋通用英語分為五個等級,這次的KET和PET屬於較低的兩個級別,分別屬於基礎和中級英語水平認證,考試通過後會得到劍橋大學外語考試部提供的資格證書。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聽起來十分小眾的考試,卻得到了廣大中小學家長的熱烈追捧。
  • gogokid推出「春節文化大餐」,英語學習與快樂過年兩不誤
    同樣為小朋友打開興趣大門的還有gogokid在線少兒英語。春節期間,gogokid特別推出「春節小課堂」,激發孩子英語學習興趣。此外,由gogokid首席特約播出的原創觀察答題秀《考不好 沒關係?》也在春節期間不停更,為孩子獻上精彩紛呈的「節日文化大餐」。
  • 阮煒:非理性英語熱必須降溫
    一方面傳統文化正強勁復甦,世界上漢語熱方興未艾,另一方面中國的全民英語熱越來越熱,漢語備受冷落,中文畢業生難找工作,傳統價值觀正在經受五四以來又一次大崩潰(比之鋪天蓋地的英語熱以及相應的西方文化熱,近年來傳統文化「復興」實在是杯水車薪)。
  • 從追捧到追打,電子菸被禁原因何在?
    從追捧到追打,電子菸被禁原因何在? 熱新聞 澎湃新聞APP下載
  • 面試官問:你對這份工作的期望與目標何在?
    「你對這份工作的期望與目標何在?」,在面試中,這也是一個問的頻率比較高的問題。很多求職者不知道面試官出此題目的目的,當然也就不知所措。「期望當然是拿高薪,能在短期內有所晉升,但這真的可以說嗎?」在我看來,面試官的這個問題,是相當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水平的。相對於諸如「你的優缺點是什麼」,「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你有沒有女朋友」等更能考察應聘者的綜合素質和崗位匹配度。為什麼呢?因為這道題完全的把你的職業規劃,你的工作方式,態度,預期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
  • 貴陽品華學校招生第一天,生源破百,原因何在?
    貴陽品華學校招生第一天,生源破百,原因何在? 發布時間:2019-07-08 13:12:28      來源:貴州網
  • 【文化觀察】當代中國人為什麼瘋狂熱衷學英語?
    圖源網絡很多近代歷史上的文化名人,在撰寫回憶錄時,都涉及了學習外語的經歷。上世紀20年代,中國教育界出現了學習西方教育的熱潮。在最早期的教學機構裡,就已經出現後來被稱為「浸入式」的教學方法:部分教會學校全英語授課。翻譯西文、向西方學習之勢蔚然成風,英語教學開始初具規模。實際上,稍加留心就能發現,中國近代史上的多數文化名士,如魯迅、鬱達夫、錢鍾書、老舍等,都有外國留學經歷,無論是歐洲、美國或者日本,總要有一兩門外語支撐起他們的學養。而且民國時期的留學生,外語學得似乎比當代的留學生紮實。
  • 英語熱三十年:我們在學習什麼
    1980年代學英語流露著封閉已久的國人對英語世界的好奇;1990年代學英語滲透著類似《北京人在紐約》這樣的文化衝突焦慮;2008年之後,學英語則出現了「渴望將中國的繁榮傳遞給外來者」的自豪。「昨天的英語節目是你們做的?」
  • 英語與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在我們國家,尤其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英語課教學目前還不能完全做到用英語授課,授課基本上是在漢語的基礎上進行。在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去教學,這樣,在很多時候會發生對詞彙和課文內容難以理解,甚至發生錯誤理解的情況。學生學習不到英語語言的精髓,體會不到英語語言的獨特魅力,學習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下降。
  • 語言全球化影響各國文化 英語熱不會西化中國
    英語熱與人才短缺  1981年1月14日,國務院頒布了《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出國留學之路被打通,中國英語學習第一輪熱潮轟轟烈烈地興起了。此後短短幾年,英語迅速成為教育尤其是大學精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數億學習者被指很瘋狂 「全民英語熱」折磨東亞
    家庭主婦林貴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我兩個兒子上的都是英語幼兒園,現在除了幾個英語單詞外,似乎效果並不明顯。」她說,「但整個社會氛圍就是這樣,所以也沒辦法。」如果說英語熱讓韓國家長感到困惑的話,對韓國老師和學生來說則是一種折磨。在英美等媒體評定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韓國大學在亞洲排名落後,原因據稱是「國際化程度不足」。
  • 多所世界名校官宣:接受中國英語六級!留學生「缺貨」了
    在國內認可度很高的英語六級證書,在國際上卻認可度不高,甚至可以稱得上幾乎為零,這從出國留學條件上可見一斑。尤其是那些世界名校,往往都要求託福、雅思成績,當達到一定分數,才能申請。不過凡事都有例外,2020年也發生了太多意外的事情。如今就連大學生英語六級也「出圈」了!近日,多所世界名校官宣:接受中國英語六級成績!
  • 【初二】2018新中考,9成學生選這3科,原因何在?
    據數據統計,九成學生會選擇物理、歷史、地理作為選考科目,原因何在?(1)如果選擇生物(化學),你就要花兩門課的時間和金錢來學習生物(化學),這樣就會分散精力,事倍功半。(2)初高中生物大不同,現在選擇生物,對高中學習生物幫助不大。
  • 英語專業考研熱原因分析及考研院校推薦
    英語專業幾乎在所有高校中都有開設,成為開設學校最多的專業。英語專業也越來越為考研大軍所推崇,連續幾年都穩居考研十大熱門專業之一。英語為何會變成考研的「香餑餑」?這其中當然包括很多原因,比如政府的大力推廣,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國人與外界交流的願望,等等。這些內、外因一起將「英語考研熱」推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 考研英語瞬間上熱搜!很難嗎?考生:感覺被它羞辱了!
    武漢輕工大學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低年級學生為學長加油今年被譽為「史上最難考研年」其中考研英語等話題很快就搶佔熱搜還沒考完#考研英語#就是上了熱搜然後評論區的畫風是這樣的感覺自己根本不配進考場別問我難不難,因為整張卷子我只認識16個字當場就傻眼了
  • 英語學習中的背景,細節與文化承載雜談
    對於即將出國留學的同學來說,學好英語,迫切又關鍵。 雅思和託福學習,有非常系統的方法和技巧,各大補習機構都有,咱們不多說。 今天和大家聊聊常被忽略的問題:語言中的背景,細節和文化承載。希望對大家的英文學習有一丁點兒啟發。 每年都遇到對英語感到頭疼的同學,數量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