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福報並非多多益善,當「福報」越來越大時,就要注意了

2020-12-22 唯晨說

文/唯晨

每個人都在追求安逸,但若生活太過安逸並不是一件好事,相信大家都曾聽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說的是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實驗:將一隻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裡,它馬上一躍而出,可當它放入冷水中,而後將水慢慢加熱時,即便溫度早已超過40攝氏度它仍舊無動於衷,最終被煮熟。這就是環境改變程度不同的影響力。

當一個人在遭受突然危機之時會集中全部注意力來應對,結局也往往是化險為夷,而在遭受不太明顯的危機時,哪怕危機在慢慢惡化,也很難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當危機惡化到一定程度後再想化解卻悲哀地發現為時已晚。

人在順境中的表現正如溫水中的青蛙,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會選擇改變和爆發,一瞬間爆發出驚人的潛能,然而人在順境中就很難有爆發力的出現,沉溺於舒適悠閒的生活毫無緊迫感和危機感,從而導致最終別無選擇地坐以待斃。

常言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一個人開始有享樂思想的時候,危機就會悄然而至,要知道每個人的福報都是用奮鬥的汗水血淚換來的,正常情況下,在暫停奮鬥之時福報只會越來越小,若現實反其道出現福報越來越多時,千萬不要竊喜,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這是物極必反的前兆。

《道德經》有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認為福報和災禍是彼此依存且能相互轉化的,世事無常,有的人因禍得福有的人因福招禍。

宋朝的法演禪師曾這樣說過:「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凡事不可太過極端,好的東西貪得太多也會變壞。

不少人認為擁有大量的金錢生活就會變得幸福,事實上幸福雖然和經濟條件有關卻並不取決於經濟條件,網上有句話說「窮得只剩錢」不少人認為這是炫耀的話語,事實上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的是有口難言的事實。

當一個人的福報越來越大時,便是必須提升警惕的時候,有些「福報」看似是擁有其實是誘餌,有一種災難叫「糖衣炮彈」一旦吞下包裹著糖衣的炮彈,後果不堪設想。

歷史上有許多名言警句,如驕兵必敗、富貴不能淫、樂極生悲等等,都是說的物極必反的道理,太多陷阱的表面看起來安穩平坦,可一旦踏上去一切都會變天。

三十六計中有一計叫美人計,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面前卑躬屈膝許多年,終於取得對方信任放他回家,回到越國的勾踐為了報仇雪恨,先使了美人計,後趁火打劫最終消滅吳國,逼得夫差拔劍自刎。

提起來這個趁火打劫還要先說之前的臥薪嘗膽和美人計,勾踐臥薪嘗膽的耐力眾所周知,不管日子怎麼樣他都堅持每天舔一舔苦膽,以此讓自己不忘前恥,即便最後吳王信任他後待他還算可以並放了勾踐,有那些苦膽的提醒,勾踐從未忘記自己的目的。

回到越國後的勾踐馬上選了兩名絕世美人,他將西施和鄭旦送給了吳王,並年年進貢奇珍異寶裝出一副「乖寶寶」模樣,夫差以為這些就是自己應得的福報,所以毫無懷疑盡情享樂,就這樣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就連伍子胥的勸諫也聽不進去。

後來吳國進攻齊國,勾踐還幫夫差伐齊以表忠心,吳國勝利後,勾踐親自去為夫差慶祝,對夫差來說這可謂是職場情場雙得意,簡直是莫大的福氣。

人一旦放鬆警惕很容易就會出現問題,隨著夫差一天天貪戀酒色不問政務,伍子胥不僅勸諫無效反而被逼自盡,躲在暗處的勾踐將一切盡收眼底,在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趁火打劫,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這就是躲在福報後面的陰暗。

《易經》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便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輪迴變換。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日落月圓從未間斷,人的一生青絲白髮晨起暮落來來去去一場空,所謂圓滿就是起伏轉折後再回到原點。

凡事皆有度,能掌握得了度的人才能掌控生活,如果一個人只顧享樂不加控制,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將後面的福報消耗掉。

記住,最好走的路是下坡路,在一個人的福報越來越大時,莫要竊喜一定要引起注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切記無功不受祿。

今日話題:在你看來怎樣的生活才算有福?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出現這4種徵兆,代表著「福報」正在減少,要注意了
    世上多數人都覺得錢財很重要,其實跟福報比起來,錢財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一個人沒有錢,最多也就活得累點窮點,若是一個人沒有福報時,或許會活得生不如死。 佛家常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生短短幾十年,積累再多的財富,也會全部失去,臨終時唯一能帶走的,只有你的業力。
  • 佛教:一個人福報減少的3個「徵兆」,看看你有嗎?
    所以,由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智者就能看到他的人生,當人的福報減少時,他的身上常常有三個「徵兆」。其一、無端動怒,情緒起伏。經常看到同參留言,在日常生活、學佛的過程中,很多人容易情緒化,可能會無端動怒,甚至妄念紛飛,過後又極為後悔。可是,負面情緒又經常感召「小人」來犯,比如憤怒令人喪失理智,常被小人利用。
  •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來得太快,並非好事
    福報能使人遠離煩惱苦厄,家世風光,財源廣進,子孫孝順,因此人人都以為得福就是好事,福報來得越快越好,因為福報來得越快,受的苦就越少。事實真是如此嗎?曾經在一本學佛的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在修行的路上,如果什麼都不缺,那麼他就會離修行路越來越遠,最終墜入魔道。」
  • 出現這三種「徵兆」,是佛菩薩的提醒,要趕快去積累福報!
    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一個人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任何事情的發生,皆有因果,當你身上出現這三種「徵兆」時,是佛菩薩的提醒,要趕快積累福報。 一旦出現這三種徵兆,就說明你的福報已經不多了,再不去積累福報,很容易招來災禍。
  • 一個人,如果不修口德,福報就從嘴上跑到了
    言語既能給我們帶來福報,也能給我們招來禍患。如果一個人不會說話,言語不當,走到哪裡都會造成是非紛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古人提醒我們要謹言慎行,要修口德,不然一開口,福報就都溜掉了。有一句話叫:「一言折盡半生福」,有的人言語很苛刻,經常挖苦諷刺別人,喜歡揭別人的傷疤,這就折了很多福報,有時候一句傷人的話,甚至讓人都要尋短見,要自殺,這就是折了半生的福報。有一句話叫「家醜不可外揚」,自己家庭鬧點矛盾,有點意見,不要去外面到處宣揚,否則就會造成家人之間眾生的隔閡。
  • 佛教:這兩種人,佛緣最深,福報一定越來越多!
    有兩種人,與佛的緣分最深,這兩種人不用拜佛,福報也會越來越多,看看你是這樣的人嗎?第一種人:持戒之人。佛經:「佛子離吾數千裡,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如果一個人,能堅持持戒,無論他離佛有多遠的距離,佛都在你的左右。佛陀在涅槃前,曾告訴我們,學佛人一定要以戒為師,如果不持戒,無論他學再多的佛理,也很難有什麼實際用處。學佛是體現在功夫上的,而不是停在言語上。人人都知道該如何去修行,道理人人都懂,可真正做到的人,卻微乎其微。
  • 一個人的福報什麼時候來?言行舉止就能看出一切
    一個人的福報快要來時,觀察他的舉動,一定能事先知道。 以這一條觀察自己未來的前途好不好,如果煩惱漸漸減少,利他心越來越強,可以預見自己是在上升;如果煩惱增盛,惡念增長,則是墮惡趣的前兆,後世就會很不好。 看別人也是如此,一個人變得謙虛、恭敬、虔誠、善良,就會有前途;傲慢、刻薄、愛佔便宜、錙銖必較、睚眥必報,將來必定有災禍。
  • 身體不健康多半是福報受損!
    一個人營養好不好,是由福報決定的。我們要有這個知見,很多人看到出家人,修道人,吃的也很少,甚至缺少油鹽,為什麼能健康。社會人對出家人有誤解,覺得出家人吃的身體健康,是因為少勞動的緣故,其實錯了。這個是出家人自己修來的福報啊,不是吃出來的。社會的人,吃的都比寺院裡好多少倍,那為什麼不會健康?這個說明什麼?說明健康,是由福報決定的。
  • 千萬別損耗孩子的福報
    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福報。其實你看世間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短命,或長壽,為民,或為官。都是自己的福報造成的,都有他的因果在那裡。我們不必羨慕他人,也不必怨天尤人,努力積福便是了。但福報從何而來?從累世善惡業力而來,行善得善,作惡得惡,今生的一切全是累世行為所決定的。
  • 星盤第十二宮(福報或業力),代表著一個人的障礙與困境
    星盤第十二宮(福報或業力),代表著一個人的障礙與困境星盤第十二宮代表著一個人的障礙與困境,通常也代表隱藏的敵人。有一種說法是,第十二宮代表前世修行、完成的課業,在今生成為一件無形的福報或業力。巨蟹座:巨蟹座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家庭,通常這樣的人和家庭有著很深的緣分。但不要過於自我,要記得感謝家人和父母的幫助。獅子座:獅子座的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壓抑自我,反而造成困擾。要知道自信對自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學會照顧自己。處女座:處女對細節非常關注,而過度猶豫會錯失機會。
  • 這件事千萬別做,損耗福報太快了,一定要注意!
    提到損福的行為,很多人都會想到,作惡最損福報,比如殺生、偷盜、妄語這些,其實還有一件事,損福我們的福報也非常快,卻很少有人 知道,一定要注意。這件事不是作惡,但卻耗福最嚴重,看看你有沒有做過?這件事就是不去惜福。
  • 佛說:這四條原則,讓你的福報越來越多!
    要想知道來世自己會如何,那就要看自己此生的善惡業了。我們來這世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幸福,不用受苦受罪,不用為了錢財奔波勞累。甚至總是一度羨慕別人的奢華與富足,為什麼別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而自己卻享受不到這樣的福呢?難道只能安於現狀嗎?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讓自己的福報越來越多呢?記住這四條原則。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隨意揮霍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一個人,脾氣要適度,不要太過火;心氣不宜過高,切忌驕傲自滿;有福氣,也不要大肆宣揚,揮霍無度。一個人福報再多,也禁不起張揚揮霍。人常說:「樹大招風。」得福的時候太張揚,會引來小人嫉恨,被利慾薰心之徒盯上,就會置自己於危險之中。
  • 千萬不要損了孩子的福報!花一分鐘進來為孩子積累福報增福增慧!
    說多留點錢財給子孫殊不知你留錢財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其實什麼留給子孫最好,最好的是福報世間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福報來的如果孩子不懂惜福,過早花光他的福報業障就會顯現,阻礙成長發展要是沒有及時化解,會影響孩子一生命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福田,父母的一切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福運
  • 佛教:人,福報來之前會有些什麼預兆?
    人的福報來之前會有些什麼預兆?首先身體有沒有變得越來越健康,人有三寶精氣神,不是說你有了精氣神才能去創造福報,而是精氣神本身就是你的福報,而且是一個人最基礎的福報。這也是為什麼邪淫會極大消耗福報的原因。還有重損精氣神的:手淫、發脾氣、怨天尤人、殺生,所以人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自己的精氣神,當一個人的精氣神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健康這就是福報要來臨的徵兆!除了精氣神,好遠來臨的第二個徵兆就是自己的心性有沒有改變!學佛前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學佛念經後儘管有所改變,但爆粗口罵人依然是常有的事,脾氣大、貪慾大、嗔心重。
  • 有這五種品質的人,福報一定會越來越好,你有幾個?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一個又懶又饞的人,一輩子都會被人瞧不起,更不會有出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春種才會有秋收,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不會有免費的午飯,要想過得好,就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就要主動積極地尋找機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人生才會有好的結果。
  •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四種「口業」,最損自己的福報
    佛家講「身口意」三業,我們最容易造的是口業,一個人說話的態度,是不是說的是真話,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的美醜善惡;同樣的話,有的人說的婉轉動聽,有的人,說出來就會得罪人,一個「口業」重的人,最容易損耗自己的福報。
  • 什麼樣的人福報最大?
    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這是真正的福報! 有機緣天天聽經、念佛,是天下最有福報的人! 真正修道人,生活樸實節儉、隨緣自在,諸佛護念,所以要知道,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 "一心清淨",身心沒有牽掛、沒有憂慮、沒有煩惱,這是真正的福報! 福報現前不能享,福報要用來供養一切苦難眾生! 福報給眾生享,不要自己享,這樣福報就永遠享不盡;福報自己享,沒幾天就享完了。 福報給眾生享,是真正的福報!
  • 判斷一個人福報如何,不看面相和出身,而是看這一點
    其實不必哀哉道怨,一個人的好運和命運定數無關,更與蒼天神明無關,而是和自身心量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如《君子四修》所云:「天包萬象天寬大,地藏萬物地無疆,心量如同藏金庫,量大福大不可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福氣源於心量,有容有福,有大心量就有大福氣,福報會越來越多。時時為一切大眾,自得成就福果;念念只想自己的名聞利養,不能隨緣淡定,就註定愁苦不斷。
  • 佛教:諸事不順,有2個方法,可以增長福報,輕鬆消除業障
    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人和人的福報沒有可比性,富貴貧賤,各有其時。當人現有的福報,超過自己所承受的福報時,就會出現諸事不順的徵兆,《大學》中講,厚德載物。當一個人福報不足時,好比是一盆清水,只要遇到點困難,就如同把一杯汙水倒入一盆清水中,整盆的水都被汙染了。福報大的人,就好比大海,一盆汙水倒進大海,海水不會被汙染,反而能把汙水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