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回家後,你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2020-09-16 美薇老師


盼望著,盼望著,小神獸們終於都歸籠了。


但是,父母們揪著的心,也只能放鬆些許。

每天等孩子放學後,又回到了 「雞飛狗跳」的作業輔導現場。


而小神獸們每天放學回家後,還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在學校過得如何?


特別是剛剛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父母更是放心不下,一見到孩子,就開始連環追問。


你會發現有很多的問題裡充滿了焦慮。


「今天有沒有跟同學打架?」

「有沒有挨老師批評呢?」

「你表現怎麼樣,哭臉了嗎?」


……


但是這樣問,只會讓孩子去想,自己有沒有打架、有沒有被老師批評。


有的孩子為了讓父母得到「滿意」的答案,甚至會編造一些故事,比如哪個同學搶奪自己的玩具,是欺負自己。

老師沒有點名讓自己回答問題,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呢?


還記得那時候小小魚剛上幼兒園,我每天去園裡接他。

如果我問他:

「你今天過得怎麼樣,玩得開心嗎?」


他就會跟我講述那天跟小朋友玩了什麼,非常開心。


如果我問他:

「那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呢?」


他會想很久,也會告訴我哪個小朋友推了他,或者跟他爭東西。


我發現,孩子放學後,父母跟孩子說點什麼,聊什麼樣的主題,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感覺,還有他對同伴們的感受。


那跟孩子怎麼聊呢?


一定要多聊點正面的問題,其實孩子會很願意跟你談。

什麼樣的問題是正面的呢?


比如「你今天有沒有打架?」就是負面的,是對孩子的一種質問和否定。

可以換成「跟同學們在一起,好玩嗎?」就是正面的問題。


其實孩子更願意聊正面的問題。


有時,你問負面的問題,孩子以為你想要找他的麻煩了,是不是想兇他教訓他,反而會支支吾吾或者避之不談。


所以,你很難得到真正想要的信息。


其次是問點具體的問題。

假如你問孩子:「今天上課認真嗎?」或者「今天學了什麼呢?」

這類問題,會讓孩子不知道怎麼回答你。


不如看看當日的家庭作業通知,知道孩子大概學了什麼。

就跟孩子談談當日所學的。

比如小小魚剛上二年級,學的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


你如果跟孩子說:

「今天,是不是學了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到底是怎麼找到媽媽的呢?我都記不清楚了,可以跟我講下嗎?」


這樣,孩子會興致勃勃地跟你講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然後還可以一起談論下去,其他動物有沒有這樣的呢?一堂語文課開始,變成一堂科普課。


如果孩子數學課學了測量和單位。那真不要問數學學了什麼?

比如拿一件物品,要孩子來量量它的長度,再做一個記錄。這樣就能看出他在學校學得如何。


最後,有些問題,要慎重問。


有少數的父母,生怕孩子在學校裡被懲罰。所以會追問孩子,老師是否打人、是否體罰人?

這樣會讓孩子產生疑惑,「我的爸媽是不是很不放心老師,難道老師不好?」

他們甚至會去悄悄觀察老師,找一些問題出來,好跟父母匯報。這樣還有心思跟著老師學習嗎?


如果孩子說老師太嚴厲,或者談到老師的缺點,父母反而應該告訴孩子,老師為何會這樣做。


而且讓孩子明白,老師也會有缺點,人無完人,你要學會包容。



還有很多孩子回家後,都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父母反而插不進嘴。

這時,你千萬不要覺得孩子說的都是沒用的廢話,所以愛聽不聽,只自己的。


一定要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廢話」。


父母的認真傾聽,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傾聽的好榜樣,他們也會學著去傾聽其他人講話。


另外,在這些不起眼的「廢話」裡面,也許藏著重要的信息。


曾看到一個這樣的小故事,記憶一直很深刻。

一個小女孩,放學回家後,告訴爸爸自己看到了鬼,很害怕不敢一個人睡。

幸好爸爸沒有認為她胡思亂想,就耐心地問她:「這個鬼長什麼樣?」

小女孩兒說:「是黑色的,看不清楚,看一眼就消失了。」


爸爸認真地和女兒聊了很久,得知女兒「經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鬼」。


後來這個爸爸專門請假提前下班,在女兒身後跟著她,終於在第三天看到一個戴著帽子的中年男子跟蹤自己的女兒,他報了警,制服了這個跟蹤狂。


保護女兒安全的,正是爸爸的耐心傾聽。


他沒有覺得這是孩子找的不敢一個人睡的理由,也沒有說孩子這是胡鬧。


當孩子跟你提及一些聽上去「天馬行空」或者「莫名其妙」的事時。

不要急著去打斷孩子,說他們瞎說。

反而要認真傾聽,看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是什麼緣故。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導師。

如果孩子嘟著嘴,委屈地從學校回到家,可不要著急,去責備孩子怎麼這樣。

「你是不想上學嗎?」

「你在學校又惹禍了?」

「是不是有人欺負你了。」


可以輕聲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呢?」


如果孩子不回答,也不要急。讓他先洗手,放下書包,等他自己跟你來說。

也許,他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沒有抓住那隻小昆蟲呢?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正難受呢。


所以,相比於那些主觀的責備而言,不如耐心地傾聽一番再說。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哭、不發脾氣,好好說。


父母說的話,往往體現了父母關注的焦點,也是引導孩子情緒和關注點的風向標。

同時體現了父母的內心想法和生活態度。


你如果關注的是孩子的內心感受,就會問孩子「你今天開心嗎?」、「有沒有有趣的事呢,跟爸媽講下。」


如果你過度關心孩子的學習,會天天忍不住問,「今天上課認真嗎?」、「老師有沒有表揚你啊?」


正是這些關注點的不同,每天都在影響著孩子。

不管如何,孩子回家後的第一句話,儘量溫暖一點、平和耐心一點。


就好像我們忙碌一天下班回到家中,希望聽到家人溫暖的話語和微笑一樣。

相關焦點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或許影響他一生
    還記得那時候小小魚剛上幼兒園,我每天去園裡接他。如果我問他:「你今天過得怎麼樣,玩得開心嗎?」他就會跟我講述那天跟小朋友玩了什麼,非常開心。如果我問他:「那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呢?」他會想很久,也會告訴我哪個小朋友推了他,或者跟他爭東西。我發現,孩子放學後,父母跟孩子說點什麼,聊什麼樣的主題。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或許影響他一生|伴讀
    還記得那時候小小魚剛上幼兒園,我每天去園裡接他。如果我問他:「你今天過得怎麼樣,玩得開心嗎?」他就會跟我講述那天跟小朋友玩了什麼,非常開心。如果我問他:「那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呢?」他會想很久,也會告訴我哪個小朋友推了他,或者跟他爭東西。我發現,孩子放學後,父母跟孩子說點什麼,聊什麼樣的主題。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
    而小神獸們每天放學回家後,還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在學校過得如何? 特別是剛剛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父母更是放心不下,一見到孩子,就開始連環追問。你會發現有很多的問題裡充滿了焦慮。「今天有沒有跟同學打架?」「有沒有挨老師批評呢?」「你表現怎麼樣,哭臉了嗎?」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或許影響他一生 | 伴讀
    但是這樣問,只會讓孩子去想,自己有沒有打架、有沒有被老師批評。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
    每天等孩子放學後,又回到了 「雞飛狗跳」的作業輔導現場。而小神獸們每天放學回家後,還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在學校過得如何?特別是剛剛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父母更是放心不下。一見到孩子,就開始連環追問。他會想很久,也會告訴我哪個小朋友推了他,或者跟他爭東西。我發現,孩子放學後,父母跟孩子說點什麼,聊什麼樣的主題。真的會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感覺,還有他對同伴們的感受。
  • 小神獸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
    每天等孩子放學後,又回到了 「雞飛狗跳」的作業輔導現場。 而小神獸們每天放學回家後,還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在學校過得如何? 特別是剛剛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父母更是放心不下。一見到孩子,就開始連環追問。你會發現有很多的問題裡充滿了焦慮。
  • 小神獸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
    家長問什麼話、怎麼問,反映的是一種的生活態度,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心情,還可能會決定孩子的人生觀。
  • 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說的第一句話,影響非常大
    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孩子放學回家,家長應該給孩子聊點什麼呢? 聊天是門學問,和孩子聊天亦是如此。接孩子回家路上的「親子交流」看似只是簡單平常的幾句話,卻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如何實現有效的親子溝通呢?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影響非常大
    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轉眼間,已經開學兩周了,孩子放學回家,家長應該給孩子聊點什麼呢?聊天是門學問,和孩子聊天亦是如此。接孩子回家路上的「親子交流」看似只是簡單平常的幾句話,卻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何實現有效的親子溝通呢?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影響非常大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轉眼間,已經開學一周了,孩子放學回家,家長應該給孩子聊點什麼呢?接孩子回家路上的「親子交流」看似只是簡單平常的幾句話,卻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如何實現有效的親子溝通呢?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01很多家長都會利用接孩子回家的這段時間和孩子交流,這樣既能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又增加了雙方的溝通,更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 孩子放學回家,你說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
    作者 | 魚爸來源 | 養育男孩
  • 孩子上幼兒園回家後你問的第一句話,對孩子的一生影響巨大
    白白今天第一天上幼兒園,還沒放學媽媽就早早的在門外等著了。一放學,媽媽就抱起從幼兒園出來的白白,然後問白白在幼兒園吃的怎麼樣?白白一聽,就開始和媽媽抱怨幼兒園的飯菜不和胃口。相信不止白白一家,很多家庭在孩子從幼兒園放學以後都會問一些比如說在幼兒園吃的怎麼樣啊?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老師兇不兇?批評你了嗎?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2.關注成功後可查看往期內容3.轉載請註明出處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放學回家,家長應該給孩子聊點什麼呢?聊天是門學問,和孩子聊天亦是如此。接孩子回家路上的「親子交流」看似只是簡單平常的幾句話,卻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 小神獸放學回家後,家長說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
    每天等孩子放學後,又回到了 「雞飛狗跳」的作業輔導現場。 而小神獸們每天放學回家後,還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在學校過得如何? 特別是剛剛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父母更是放心不下,一見到孩子,就開始連環追問。你會發現有很多的問題裡充滿了焦慮。「今天有沒有跟同學打架?」「有沒有挨老師批評呢?」
  • 孩子放學回家,家長第一句話不要這樣說,影響他以後的前途命運
    文|文兒孩子放學回家,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不同的家長關心的重點不一樣,所以說出來的話也不同。「餓不餓,飯馬上就做好了。」「別看電視,趕緊去寫作業!」不過對於孩子來說,有些話真的很讓人反感,本來開開心心的回家,結果被家長一句話弄得心情不佳,不但會讓他們對家長產生厭惡的情緒,甚至會影響著他一生的前途命運。「學校有沒有人欺負你」這句話很多家長都會問。孩子在學校裡具體是什麼情況是家長很關心的。除了學習問題就是在學校有沒有被欺負了。
  • 孩子放學回家後,你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決定著孩子的性格
    猶太人特別重視教育,每當孩子回家之後,父母跟孩子第一句話總是:今天你有沒有提出一個好問題?想想我們中國的孩子,家長們對放學回家的孩子一般說什麼呢?之前問過我的一個學生,他說,每次回家後,我媽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今天在學校怎麼樣?其實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這樣說的,今天在學校表現好嗎?今天上課聽懂了嗎?諸如此類。
  • 親子專家: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從放學回家後的第一句話開始!
    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親子教育專家的育兒觀點: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從放學回家後的第一句話開始!孩子放學之後,很多家長喜歡問這問那,但是哪些話該說,哪些不該說?看看親子專家的建議吧。
  • 孩子放學後,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父母對孩子在校社交生活特別關心,尤其是新生入學的時候,生怕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受到欺凌,於是就會問出類似這樣的話。其實,這種問題是一種非常消極的暗示,潛臺詞就是:「你是不是被欺負了?」很容易給孩子一種在學校或幼兒園「可能會有人欺負我」的錯覺,孩子在這個問題中,冥思苦想一天中的社交衝突,宛如「被欺負者」,讓他對正常的同學交往的產生負面的看法。
  • 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
    important}通常孩子們放學後應該是非常開心的,回到家後還會很開心地和父母分享自己在學校這一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這個時候,雖然又快要到「雞飛狗跳」的作業輔導中,但是同樣我們如何與孩子在這個時候交流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在學校這一天的感受,尤其是父母在孩子從學校回來的第一句話同樣也影響後面與孩子的交流。那麼在這個時候怎樣和孩子交流會是最好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放學回家,你的第一句話影響很大,出口要慎重
    其實,我們放學後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意義非常重大,它反映了家長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問話方式會將孩子引向不同的方向是典型的受害者思維模式,這種詢問是對孩子的一種質疑和否定。換成「跟小朋友們在一起,都玩兒什麼好玩兒的啦」,這就是正面積極的引導。有時候脫口而出的負面問題,會讓孩子以為你想找麻煩,他可能會避而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