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與自然狀態理論 | 作者專欄

2021-02-18 政治學的困惑

從政治哲學的角度看,宇宙社會學的基本公理與17世紀英國政治思想家託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在《利維坦》(又譯《巨靈論》)提出的「自然狀態學說」有極為相似之處。霍布斯認為,自然狀態的人處於悲慘的「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之中,這個結論是基於三條原則推理出來的:一、人生存的首要目的是自我保全;二、人的自然能力十分平等;三、人的語言並不代表他的真實想法。首先,人要自我保全,所以自然法規定他為此必須要對自然世界中的一切擁有所有權,這樣他才能正當地利用一切手段保全自己的生命;其次,(正常情況下)人的自然能力是平等的,這種平等體現在人可以互相殺死彼此——即使是最弱的人,也可以用偷襲和毒藥殺死最強壯的人;最後,由於語言無法代表真實意圖,因此一切善意的表述和在此基礎上的契約都沒有意義,能保障契約實現的只有強力的威脅:如不履約,只有死亡。在生存至上原則前提下,我們只有對彼此開戰。

在霍布斯的自然狀態理論中,所有人都是同等的不安全,所有人在橫遭暴死的危險面前都是平等的。在這種極端情形下,最重要的公共道德原則:正義,就失去了存在的自然基礎,為了生存,每個人都可以做他認為必要的任何事情,不再有任何道德原則可以約束或譴責他。在生死存亡面前,任何道德原則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而劉慈欣在《三體》三部曲中也是預設了一個殘酷的宇宙規模的黑暗前提。當三體派出的水滴無重複路徑地穿過一艘艘戰艦,幾十分鐘將地球太空軍的兩千艘恆星戰艦撞擊得粉碎,爆炸與毀滅交織,三體人以最殘忍的方式給予了地球太空聯合艦隊予毀滅性打擊,完美詮釋什麼叫落後就要挨打。

根據霍布斯的理論——最高權力的存在,是每個人得以生存的前提。任何時代都需要懂得政治殘酷性的人來守護真正的價值,這是人類歷史的一條普遍性規律。因為政治殘酷性並非源於權力鬥爭的殘酷,而是源於任何豐饒與進步都無法根除掉的、內在於人性之中的生存困境。唯有對政治的殘酷性有足夠的自覺,並且深刻理解這種殘酷性根植於人性本身、無法消弭的人,才更有資格守護人性中那些沉澱下來的美好。

相關焦點

  • 《三體》中的社會學思考(一):黑暗森林理論
    順道給大家推薦北大哲學系吳飛教授的書《生命的深度》,我的推文也會引用一些書中的精彩評述。強如吳飛老師這種專業的研究學者都在寫書來探討三體中的哲學問題,這既是作者的榮幸,也很好地說明了三體絕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科幻小說,它的背後蘊含了許多值得深入思索的重大理論命題。
  • 三體:三體文明是什麼時候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
    而在《三體》系列中,成就最高的不是獲得雨果獎的《地球往事》,而是在《黑暗森林》中對費米悖論提出的一種解釋,也是文中的一種理論設定,即黑暗森林法則。費米悖論是關於外星人和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一個科學論題。簡而言之,如果銀河系存在大量先進的地外文明,那麼為什麼連飛船或者探測器之類的證據都看不到。
  • 三體中黑暗森林理論是什麼意思?
    劉慈欣的一部三體改變了世界科幻小說的格局,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全書的基礎,因為這部法則,撐是了整部書的邏輯,那黑暗森林法則是什麼樣的法則呢?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宇宙很大,但是生命更大,生命的生存需要資源。宇宙中的各個文明會為了自己文明的生存和增長而去毀滅別的文明,那為什麼文明之間不能相互學習、和睦相處呢?
  • 通俗解釋《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
    《三體》以三體星人攻佔地球為主線,描述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社會學。作品中建立的宇宙社會學基於兩條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在宇宙社會學中有一條重要法則——黑暗森林法則:如果把宇宙比作一片黑夜下的森林,那麼每個誕生有文明的星球就像這個森林中踽踽獨行的獵人。假設一個獵人在黑暗中聽到某一方向上有聲響,那麼這個獵人在無法得知對方究竟是猛獸還是同類的時候,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就是朝那個方向上開一槍。因此每個宇宙中的文明都在想方設法隱藏自己,已不被其他文明發現,這也是費米悖論的解釋。
  • 既然《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存在,為什麼歌者文明還敢用二向箔?
    《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也意味著我國的科幻小說進入了國際頂尖領域。在《三體》小說中,有不少粉絲津津樂道於劉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認為這個法則實在是衡量宇宙間不同文明相處模式的經典理論。
  • 黑暗森林法則外,還有一個更害怕的理論
    在眾多猜想中,認可度最高的應該是「黑暗森林法則」。也正是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的理論。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的森林,所有的文明都是這片森林中的生物,他們既是獵人,也是獵物。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是否有敵意,兩個文明相遇時,會選擇毀滅對方,不給對方交流的機會。正是「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使得宇宙文明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不敢在這片森林裡輕易發出聲音。
  • 在三體中,所有文明都怕黑暗森林,為何歸零者一點都不怕?
    凡是讀過三體的人,肯定對黑暗森林法則印象深刻,這是一個纏繞了所有三體讀者心中夢魘的一個理論,他深刻的揭示了宇宙社會學的某種陰暗面,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宇宙文明的惡意
  • 《三體》真實的結局,比黑暗森林法則還壓抑,最終所有文明皆隕落
    作者真實構想的結局是將保持宇宙坍縮狀態的臨界值,是宇宙所有物質的總和。宇宙是不能容忍弄虛作假,這樣也遵循了物質守恆的常論。在宇宙膨脹到臨界值之後,所有文明發掘宇宙的探索並非正常進行的結果,查詢的結果是因為地球人在三體人建造的小宇宙裡存留了物質。回歸運動失敗,宇宙從此陷入死寂狀態,所有文明在宇宙的生死簿消去,這才是死神永生主題的本意。
  •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是現階段對「費米悖論」最好的解釋嗎?
    三體中有很多讓人拍案叫絕的想像,比如說三體遊戲,古箏計劃,階梯計劃,面壁計劃,智子,水滴,二向箔,引力波發射器等等等等,但是最讓我感到驚豔的便是撐起整部故事邏輯的黑暗森林法則!對於廣袤的宇宙中,地球是否是孤獨的,人類是否是宇宙中最高等的生物,為什麼千年的歷史文獻中沒有對地外文明訪問地球的有說服力的記載,為什麼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依舊沒有探測到外星生命存在的跡象等等一系列的疑問,黑暗森林法則給出了一種解釋,不得不佩服大劉作為一位科幻作家,對宇宙文明的思考是多麼的深刻,以至於得到了霍金這位頂級的物理學家的認可。
  • 最恐怖的科學理論:黑暗森林法則
    這種現象,可以用最恐怖的宇宙科學理論來解釋: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像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他們最初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一旦發現對方,出於自保,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消滅對方。在我解釋這個科學理論之前,我將提供一點背景信息,以使其更具前瞻性:黑暗森林法則是眾多解釋費米悖論的理論之一。
  • 假如宇宙存在「黑暗森林法則」,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究竟安不安全?
    不得不說劉慈欣創作的《三體》是一部非常具有想像力的科幻小說,很多人不僅對裡面描繪各種宇宙等級文明印象深刻,而且在這本科幻小說裡面提及的一種各種文明都遵守的宇宙規則同樣引人深思,這種宇宙規則就是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則」,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
  • 三體:黑暗森林到底恐怖在什麼地方?
    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三體》的一個理論,相信大家多這個理論是非常的熟悉,在《三體Ⅱ·黑暗森林》裡面提到了一個黑暗森林理論,當時這個理論出現的時候,引發了讀者的熱議。、黑暗森林理論是以獵人作為比喻,在森林裡面發現了任何生物,獵人都會第一時間選擇開槍來消滅所看到的敵人。
  • 劉慈欣:這正是黑暗森林法則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深受世界各地的科幻迷追捧,從三體文明的設定,到黑暗森林法則,再到弱肉強食,裡面的世界確實震撼。
  • 花花公子羅輯用氫彈救了全人類:《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縮寫
    (《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縮寫,接《三體》第一部)三體人發射智子到達地球,人類世界在三體人眼中一覽無餘,似乎人類完全沒有了反抗的餘地。幸運的是,在地球三體組織與三體人的通訊中,發現了三體人的一個特點:思想透明,不會隱藏和欺騙。
  • 好讀 | 權力遊戲中的黑暗森林法則
    而在《循吏列傳》中,第一個出場的是楚莊王時期的孫叔敖,最後一個是晉文公時期的李離,沒有一個是漢代的。這幾個人「奉職循理,恤人體國」,在群眾中享有威信很高。司馬遷這樣寫,一定有很深的用意。這能不能說明武帝一朝循吏少、酷吏多呢?也許說得通。劉慈欣在《三體》一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 劉慈欣:黑暗森林法則
    其實,這也是宇宙間高等文明的本能,在這種本能的影響下,才出現了如劉慈欣在書中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則。那麼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它說的是,宇宙就像是一個無邊無際的森林,其中幽暗無比,殺機四伏,無數的「獵手」隱匿自己的行蹤,在這片黑暗中靜靜的等待,一旦有任何一個星球或是文明敢暴露自己在宇宙中的坐標,那麼就會立刻受到滅頂之災。
  • 大部分文明都懼怕「黑暗森林法則」,為何歸零者可以直接無視?
    《三體》中歌者對待黑森法則的態度其實是非常漫不經心的,黑森打擊在歌者那裡都已經是一項例行公事的日常清掃活動了,你能說歌者對黑暗森林法則的態度是如臨大敵嗎?也只有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這樣的實力次一些的文明會懼怕黑森法則,因為在宇宙這個大海中,地球和三體頂多算小蝦米級別而已。
  • 《三體Ⅱ黑暗森林》英文版上市!美國科幻迷熱捧
    這幾天,美國的科幻迷有點激動。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他格外欣賞劉慈欣「跳躍的想像力與驚人的定位敘事」能力。戴森特別提到書中的核心思想「黑暗森林理論」:在宇宙這座黑暗森林裡,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小心翼翼探索外界的同時竭力隱藏行蹤。因為「只有先下手為強的不變思維才能抵消未來潛在風險,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 3Q大戰10年:叢林法則、黑暗森林與無限遊戲
    2010年11月,3Q大戰期間,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出版了《三體》小說第三部,「死神永生」。這本三部曲科幻小說,幾乎成了移動時代的網際網路寶典。大佬和創業者在《三體》小說中,找到了「黑暗森林法則」——大家通過「黑暗森林法則」,強化了競爭和挑戰的正當性。大家更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競爭的一場殘酷和慘烈,就是小說裡描述的「黑暗森林」。
  • 黑暗森林法則是不是真的?人類向宇宙發射信號會遭到攻擊嗎?
    就像黑暗森林那樣在我國鳳毛麟角的世界級科幻作家中,劉慈欣的地位當之無愧的第一,而他最優秀的作品《三體》在科學愛好者眼中的影響力也相當深遠,就算不是科幻迷也常常能圍繞著相關的熱詞嘮上幾句,比如什麼「降維打擊」啦,「面壁者」啦,當然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概念必然是「黑暗森林法則」關於此法則,我想還是原文解釋得更加生動,這裡我直接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