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農民工「寧搬磚,不進廠」後,「女工荒」來襲!廠妹都去哪兒了

2020-12-14 騰訊網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總人口為13.95億人。中國有近14億人口,工廠按理說不應該缺勞動力,這是有依據的。然而,多年前,許多農民工陸續回到了家鄉,如今各個公司和工廠抱怨招工難,那人都去哪兒了?

過去,每個人都以進廠為榮。當時大家都覺得在廠裡工作穩定,工資也很高。女孩們覺得工廠裡的工作簡單,沒有那麼繁瑣,而且工資穩定。還有一些男孩去工廠工作,因為工廠裡有許多漂亮的「廠妹」。這樣,他們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看美女,一舉兩得,也許還能找到女朋友。

現在,沒有年輕人想進入工廠當工人,不管廠長說得多好,薪水多有吸引力,招人也不容易。中國人口眾多,但工廠極度缺乏勞動力,是真的找不到人,還是有隱情?

事實上,勞動力總體數量有增無減,但進城務工人員卻有所減少,出現了「民工荒」。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南方一些大城市,尤其是春節期間。現在「民工荒」愈演愈烈,尤其是製造業。

工廠不再是年輕人的唯一選擇。近年來,許多新興產業應運而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很多人不選擇在工廠工作,而是從事相對輕鬆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工廠勞動力短缺已成為普遍現象。

繼用工荒之後,又出現了「女工荒」。如今,無論是製造業、服裝企業還是其他工廠,女工正變得越來越「稀缺」,招工男女比例也越來越不協調,來應聘的男性較多。事實上,這種情況並非個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工廠出現了男多女少的情況。

曾幾何時,女工也是製造業的「半壁江山」,工廠也喜歡招收女工,甚至有的工廠只招女工,因為女工具有管理簡單、聰明才智、工作勤奮的特點,而且工作相對穩定,不會輕易換工作,所以女孩是流水線的首選。像許多紡織廠一樣,也是只招女孩。許多年輕女孩成群結隊地從家鄉來到工廠工作,在流水線上揮灑著汗水和青春。

然而,如今工廠已經不能再留住「女工」,甚至有些工廠出現了「一女難求」的局面。即使有些工廠偶爾有女工,也往往不盡如人意,因為她們一般都是大媽級的人物,因為家裡急著花錢,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在廠裡幹了一段時間。工廠女工成了「稀缺」人物,那么女工們去了哪裡?

通過近幾年的數據研究發現,女工減少應該是一種社會必然現象。過去,工廠代表穩定,外出打工的女工太年輕,也不會太多東西。他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沒有技能,在工廠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最好的選擇。但現在不同了,現在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知道的越多,就有了更多的出路,工廠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許多年輕女孩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對流水線工作不太感興趣。無聊的工作不是他們想要的,同時,在工廠工作需要吃苦耐勞的能力。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有時還要加班,工作壓力比較大。對於一些女孩來說,她們可能無法忍受艱苦的生活,所以她們不願進入工廠工作。

他們更喜歡像小白領在大城市和辦公室的生活,看起來很體面,相對輕鬆。尤其是在網絡時代,職業選擇性更多,現在的就業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年輕女孩不必去工廠掙錢,一些女孩正在尋找相對容易的工作,比如直播、電子商務、自媒體等,女孩的求職方向發生了變化,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而在一些工廠裡,他們每天都穿著工作服,戴工作帽。長此以往,很多女孩子會討厭這種生活,有的甚至嘲笑進廠,認為沒有前途。

此外,「物以稀為貴」。近年來,適齡女孩比男孩越來越少,很多男孩找不到女朋友,所以一些髒活累活辛苦活,自然不會再被女孩去做,而大都由男生去代替了。因此,在工廠裡很難見到年輕的女工。

而一些上了年紀的中年婦女也逐漸退出了工廠。他們或許成家立業,也或許做家庭主婦,把家庭放在第一位。而到工廠工作,不能很好地照顧家庭,所以只能放棄在工廠工作的想法。

現在大多數人都想找些有挑戰性的工作,而不是日復一日地做同樣的事情,女孩也都一樣。每個人都想在這個新時代學到更多。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如果你一不注意,可能會被社會淘汰。面對日益嚴重的「用工荒」和「女工荒」,民族製造業該怎麼辦?你對工廠女工的減少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到處都在說招人難?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閒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一大批中小製造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後、70後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拼命幹活的動力是子女絕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
  • 「女工荒」來襲!工廠「一女難求」,女工都去哪了?答案很現實!
    畢竟,去工廠工作不需要什麼學歷或技能,基本上進去就能幹活,而且很多工廠都是包吃包住,工作比較穩定。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工廠,進工廠打工的也很少,從而出現了用工荒,甚至陷入了「一女難求」的局面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 繼《爸爸去哪兒》後,Jasper再次上綜藝節目,顏值不輸小春哥
    繼《爸爸去哪兒》後,Jasper再次上綜藝節目,顏值不輸小春哥還記得當初湖南臺推出的《爸爸去哪兒》,可謂是紅極一時,受到眾多網友的喜愛,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而繼《爸爸去哪兒》後,近日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再次上綜藝節目,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當初跟著爸爸一起上真人秀,雖然年紀不大,但內心十分溫暖懂事,融化了很多觀眾的心,被大家稱之為「小暖男」。這一次能在綜藝節目上看到他的身影,很多人都感嘆萬千,沒想到幾年過去,Jasper的變化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加明顯。
  • 工廠陷入「用工荒」,網友:寧願去搬磚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去工地搬磚、去送外賣、送快遞,也不願意進廠上班。而工廠方面也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口紅利剛剛出現之際,年輕人能進工廠工作真是很自豪的事情,特別是外商到中國來合資建廠,如果哪個年輕人能進中美、中澳、中加合資的工廠去上班,那真是很光榮的事情,當時進這樣的外資企業需要託關係走後門才行。
  • 從高中畢業的廠妹到年薪10萬美元的矽谷程式設計師:低學歷絕不是終點
    她花了10年時間,從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廠妹,走到了美國矽谷。孫玲家裡窮,沒什麼錢,長得也不出眾,就連智商也被高考驗證過並不出眾,如果她可以做到,那麼也許每一個不肯放棄夢想的人,最終都可以讓夢想照進現實。孫玲出生於湖南農村,是一個輟學率很高的地方。整個村子都以誰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能打工掙錢為榮。
  • 農民工搬磚五百一天,說好800隻給200,一個電話卻讓老闆臉色發白
    農民工搬磚五百一天,說好800隻給200,一個電話卻讓老闆臉色發白!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每一個美好的城市裡,都離不開那麼一群人。他們也許穿著並不華麗,也許沒有帥氣的面容。大康他來到這個城市後就一直在一個老闆那裡幹,說是老闆,其實就是一個小的包工頭。但是大康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可以的,而且這個包工頭也覺得大康能吃苦,為人也誠實,又多少讀了點書,就把他安排給了一個砌牆的老師傅,讓老師傅叫他砌牆。我相信去過工地或者對於工地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工地砌牆要比幹別的輕鬆的多,想對的錢也高一些。所以大康對這個包工頭一直比較感激,平時也跟在包工頭後面學習一些工地的常識和技巧。
  • 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任正非:換套薪酬模式讓員工主動幹
    一大批中小製造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後、70後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拼命幹活的動力是子女絕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 如果再過十年,等這幫人退休,或者幹不動了,製造業的車間裡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 農村小夥遊戲搬磚年入十萬,被親戚嫌棄,赴大城市月入五千難養家
    以前農村興起一股進城熱潮,在大城市意味著掙更多的錢,過更潮流的日子,因此年輕人扛起背包就到城裡務工去了,但是一旦有了孩子之後教育問題日益凸顯,在城裡上學永遠都頂著打工子女的名號,這些年,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們為了孩子教育問題又紛紛選擇回到熟悉的鄉下。
  • 農民工哭訴:辛苦培養出一個大學生,為何到頭來還是進了工廠!
    這種現象在10多年前來說,還是比較實際的,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畢業出來其實是很難找到工作的,畢竟全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那麼多,不像以前那個年代包分配了。所以有的大學生回家,村裡人都會問,在哪個企業工作呢?包分配嗎?
  • 廉價勞動力一去不返,工廠遍地都是,卻招不到人?網友:寧願搬磚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可以說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了。不過近些年來卻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年輕人「寧願去搬磚,也不願意進廠工作」。工廠表示招工越來越難,甚至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太「難伺候」了。
  • 暑假來了,我們不辦班補課,我們可以去打工,搬磚!
    三杯啤酒下肚後,餐桌對面的小王老師問我:「老楊,暑假我們去打工吧?去工地上搬磚」。我看看他說:「人家工頭要我們嗎?平時沒出過力,一咋猛去工地上幹活肯定受不了,工頭還嫌幹得慢」。   小王老師把手中的杯子放在桌子上,低下了頭,小王老師三十出頭,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六口人全靠他工資養活,雖然生活在農村,但依然吃緊。
  • 95後廠哥廠妹口述:富士康不相信愛情,崑山處處是「單身大神」
    他們當中有19歲即外出打工,輾轉多地,憑著「日結」兼職混日子的「中華園大神」;有為了一筆高額返費,跟中介鬥智鬥勇、甚至因此錯過了去看望生病的母親的農村女孩;也有初中輟學、穿越大半個中國打工,卻因無止盡的機械勞動而對生活失望的四川小夥;還有出於想找女朋友的初衷,進富士康後夢想幻滅的流水線普工。
  • 農民工都用啥APP?你絕對想不到
    文章開篇的幾點說明:是體驗經歷的總結,不以精確數據支撐(具體可見各種報告、論文書籍和統計局數據)。裡面提到的數據都是泛調約千人、精調約百人得來,數據可以±5%為準。中國農民工聚集城市不少於30個,我只去了四五個,不一定具有總體代表性,僅作為感受農民工生活細節的參考。
  • 農民工「返鄉潮」超前來襲,為啥?「3個原因」說出來讓人心酸
    大家都知道,今年農民工朋友們返鄉潮流超前來襲了,按道理說農民工不為我們返鄉,應該是春節那幾天才回來,可是因為現在一些特殊情況,所以距離過年還有兩個月的時間農民工朋友們就已經陸陸續續地從。城市裡的回到農村了。所以面對這一次超前來襲的返鄉潮,到底是為啥呢?
  • 《爸爸去哪兒6》延遲播出,陳小春攜Jasper來襲,實習爸爸不是範丞丞...
    那部《爸爸去哪兒》一經播出,可是受到了觀眾的廣泛關注,裡面的很多明星爸爸們也是受到了觀眾廣泛關注,比如說林志穎父子、郭濤父子、王嶽倫父女、田亮父女、張亮父子,大家可能很喜歡林志穎父子跟田亮父女,為了順應這個熱播率,這個夏天《爸爸去哪兒》繼續陪你度過。
  • 暑假來了我們不辦班補課,我們可以去打工,搬磚!(一篇舊文)
    三杯啤酒下肚後,餐桌對面的小王老師問我:「老楊,暑假我們去打工吧?去工地上搬磚」。我看看他說:「人家工頭要我們嗎?平時沒出過力,一咋猛去工地上幹活肯定受不了,工頭還嫌幹得慢」。 小王老師把手中的杯子放在桌子上,低下了頭,小王老師三十出頭,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六口人全靠他工資養活,雖然生活在農村,但依然吃緊。
  • 繼《神醫毒妃》後,楊十六又一佳作來襲,題材新穎,熬夜必追!
    大家好,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希望你們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的!今天給大家推薦繼《神醫毒妃》後,楊十六又一佳作《神醫嫡女》來襲,題材新穎,熬夜必追!喜歡這類小說的趕緊收藏起來啦,關注小編會有更多的好文推薦哦。
  • 繼《生僻字》後,陳柯宇又一神曲來襲,成為情侶告白神曲!
    照片中的是陳柯宇,現在出現了很多好聽的歌曲,有些歌曲更是一夜爆紅,比如《生僻字》,這首歌相信大家都應該聽過,因為這首歌都在《央視新聞》裡播放過了。這首歌的歌詞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都是一些生僻字。很多的網友聽到這首歌第一反應都很懵。繼《生僻字》後,陳柯宇又一神曲來襲,成為情侶告白神曲!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進廠,是因為怕辛苦嗎?製造業用工荒怎麼辦
    現在製造業困難,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幾乎每年都有招工難的消息。尤其是最近幾年製造業工廠,天天吵著自己招不到人。08年之前,那時候70後80後想進一個像樣的工廠,還要請客找關係。但是現在快反過來了,沒有人再願意進工廠當工人,老闆們也沒有當初那樣牛氣。
  • 為什麼有人說進廠就廢了,打死都不進廠工作,特別是年輕人?
    網友諮詢:為什麼有人說進廠就廢了,打死都不進工廠工作,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為什麼?我只能說,有這個想法的人太極端了。在我看來,說「進廠就廢了」,反映出以下問題:一、說「進廠就廢了」,說明你是一線操作工工廠有很多部門,比如生產部門、研發部門、售後部門、質量管理部門等。對於普通人來說,去工廠工作,一般是進生產部門所屬的車間,從事一線操作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