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種群變化都能預報?科學家:只要數據足,比天氣預報還準

2020-12-20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當厄爾尼諾來臨,溫暖的太平洋海水就會成為氣候變化的推動引擎,科學家們就能預料到美國南部會降下季節性大雨,亞馬遜會出現乾旱。這些截然相反的極端天氣,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影響,由於最近幾十年收集的天氣數據越來越充足,天氣預報會變得越來越準確,人們也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去應對極端天氣。

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態學家本·扎克伯格(Ben Zuckerberg)認為,我們將能夠在鳥類遷徙和野生動物種群方面取得同樣的預測結果——即生態預測。這是因為,正如那些反覆出現的氣候變化對人類有可預見的後果一樣,它們對動植物也有可預見的影響。

生態預測可以幫助我們為農作物的疾病或瀕危物種的種群崩潰做好準備。準確的預測可以告訴我們,在未來的一年或十年裡,哪些物種最需要保護措施。

扎克伯格與一組科學家於3月5日在《生態學與進化趨勢》(Ecology and Evolution)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在厄爾尼諾現象等模式的誘導下,物種和生態系統如何應對各大洲相反的極端氣候。這個團隊為這些大規模的、對立的生態結果創造了一個名字,比如一個大陸上的饑荒和另一個大陸上的盛宴,稱之為「生態偶極子」。簡單來說就是,當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某個大陸上的物種種群會下降,另一個大陸上的物種種群卻會激增,這些都是可以預測的

「植物和動物種群在大陸尺度上對氣候做出反應,」扎克伯格說,他領導著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小組,旨在發掘全球氣候-生態聯繫的證據。他和他的團隊相信,最近在生態數據方面的一場革命使這成為可能。隨著全民科學的興起,數十萬名全球志願者正在收集他們周圍世界的高質量數據。各個國家的科學基金會已經開始大範圍建立生態站,這些生態站就像世界各地的氣象站一樣,也在源源不斷地收集各種數據。

扎克伯格說:「我們現在正在生態領域開始這場革命,我們能夠以氣候學家能夠使用的尺度收集數據。」擁有在大陸範圍內實時收集的、跨越數十年的數據,確實是分析氣候和生態偶極子的規律性和變化所需要的。

氣候影響大面積生態系統的觀點並不完全是新的。幾十年來,植物和動物的行為可以在一個區域內同步。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橡子生產。在某些年份裡,一個地區的所有橡樹都會產生大量的橡子,這反過來導致松鼠和其他動物的種群激增。很可能,氣候有助於阻止這種集體反應。更好的數據將更容易在全球範圍內發現這些類型的模式。

扎克伯格說,隨著地球迅速變暖及其氣候變化,理解這種氣候生態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目前尚不清楚氣候變化將如何像厄爾尼諾現象一樣影響植物和動物對這些模式的反應。掌握可預測的生態系統數據,將有助於研究人員在變化出現時作出反應。

現在,扎克伯格的研究小組在闡述他們的理論之後,開始了第一個正式測試生態偶極子概念的項目。他們將利用全民科學數據追蹤鳥類正常遷徙的偏差,以及種子生產的盛衰周期,試圖找出與整個大陸氣候的聯繫。

像厄爾尼諾這樣經常光顧地球的現象,儘管它會引起極端天氣,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但我們人類完全沒辦法阻止,我們只能預測,並做好充足的準備。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對野生動物的種群變化做出準確的預測,在保護它們的時候,我們就能設計出更多的手段或策略。

相關焦點

  • 《動物森友會》天氣變化條件及天氣預報時間詳解
    《動物森友會》中包含多種天氣,許多昆蟲、魚類的出現條件也與天氣有關。大家其實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來得知天氣及變化,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動物森友會》天氣變化條件及預報時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了?院士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
    院士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嶽冉冉、董瑞豐  大家都習慣了天氣預報帶來的便捷服務,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樣?未來的天氣預報會如何發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給大家做出了解答。
  • 動物和植物也能預報天氣?專家怎麼說
    在驚訝和質疑中小編對「氣象樹」進行了檢索,發現除了大樹預報天氣,關於動植物能預知天氣的例子還有很多。 傳說能預報天氣的動物 蜘蛛結網
  • 動植物也能預報天氣?
    有的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離開這一條件可能就發生不了,有的雖然出現了異常變化,但導致變化的原因或許是多種多樣的。動植物的預報能力到底靠不靠譜?中國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金花和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專家李小泉都持懷疑態度。  為什麼山東老槐樹會在下雨前「流淚」?
  • 「天氣預報瓶」真能預測天氣?
    賣家的介紹更是讓這隻球形的瓶子變得神奇無比: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將晴朗無雲;當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也將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倘若雲狀液體還拖著星狀分布的沉澱,那就是風暴要來了……[調查]網上賣得火售價幾十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瀏覽淘寶店鋪時發現大部分天氣瓶價格在二十多元到上千元不等,不少網店都打出「獻給老師的神器」、「開學送同學必備」、「創意生日禮物
  • 為什麼有些天氣很難準確預報?
    那天白天,公眾都在等雨,但北京多地的雨下得稀稀拉拉;到了晚上,大雨傾盆而下,人們早已守在家裡,準備休息。  雨確實下了,公眾卻不買帳,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矛盾?那麼,公眾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天氣預報?從科學角度看,天氣預報又能做到什麼程度?哪些天氣是不可預測的?
  • 天氣預報的發展(二)--數值天氣預報的發展
    後來,科學家創造出「數值求解」法,但是由於未認識到大氣動力過程的多尺度性,無法區分天氣系統演變的主因,嘗試宣告失敗。此後,國際科學界轉向對完整大氣方程的研究,努力尋找天氣變化的主因,以及能供電子計算機及時計算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有真正可實用的數值天氣預報。
  • 手機天氣預報不盡準確 精細化預報看上去很美
    記者邵權達 攝  記者驗證發現手機天氣預報不盡準確  手機天氣預報類APP受到市民歡迎,有的還推出了精細化的預報,預報時段可以達到逐小時。不過記者發現,這些預報軟體給出的結論不盡準確。尤其在天氣多變時,只是「看上去很美」。
  • 【專家視點】未來的天氣預報是什麼樣的?
    這種提高不僅體現在天氣預報準確率的不斷提升,在與其他自然科學的預報如地震預報、海洋預報等領域橫向比較中也可以看到,天氣預報技術進步的速度是最快的。」丁一匯指出。世界上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家普遍認為,數值天氣預報的成功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技術和社會成就之一。  1981年,國際上預報未來7天天氣的天氣預報只能報準40%。
  • 老祖宗留下的天氣俗語,每一句都很精準,網友調侃比天氣預報還準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都很先進,所以人們了解天氣狀況已經不再靠老祖宗的那一套說辭,而是憑藉天氣預報。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天氣俗語也是我們的藝術瑰寶,是祖先們智慧的結晶,他們依靠著天氣變化總結出俗語,在農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每家的天氣App預報的都不一樣?
    更何況,科學告訴我們,根本就不存在精確無誤的天氣預報。微小的變化也能改變天氣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人造衛星的發展,科學家們相信天氣可以準確預測,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就是其中一員。
  • 師太不同意第一期:天氣預報瓶,真能預報天氣?
    隨著天氣的變化,瓶子裡溶液的結晶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觀察結晶就能預報天氣。然後就是各種淘寶賣家的介紹,都說能預測天氣——「當瓶中液體清澈乾淨,代表天氣晴朗;當瓶中液體混濁朦朧,代表天空多雲陰鬱;當瓶中出現大片結晶,代表將降溫甚至下雪。」(各家描述略有出入,總體上大同小異)
  • 「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常用天氣符號天氣預報是根據對衛星雲圖和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和季節特點、群眾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的。如中國中央氣象臺的衛星雲圖,就是中國製造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攝取的。利用衛星雲圖照片進行分析,能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天氣預報常用符號從史前人類就已經開始對天氣進行預測來相應地安排其工作與生活(比如農業生產、軍事行動等等)。
  •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未來一周,我市天氣將是……」電視機內,天氣預報主持人播報著每日天氣信息,這簡簡單單幾個數字構成的天氣預報,背後其實蘊含著預報員對每天海量氣象數據的分析。
  • 最牛動物天氣預報員:土撥鼠預報準確率39%
    在一些情況下,動物對變化的天氣情況有著超乎尋常的感知力,它們能夠捕捉到非常細微的變化。如下七種有趣的動物天氣預報員讓我們能深入地了解美好的一天。菲爾說,「只要土撥鼠還能看到它自己的影子,那麼這個冬天就不會結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我必須去阻止它。」冬去春又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所在,與任何有代表性的鼠類的預言無關。這個傳統最早起源於歐洲的民間傳說。這裡不得不強調一點,國家的氣候數據中心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土撥鼠預測天氣的準確率只有39%。因而它們的預測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 北京天氣預報官方下載
    下載北京天氣預報官方下載後,你就會被它深深吸引住。北京天氣預報官方下載特色系統:在北京天氣預報官方下載體驗中,你會越來越體驗到軟體給你帶來的樂趣。1、權威天氣預報,中國氣象局權威數據源。
  • 科普|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
    大氣觀測網不僅是國家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所必需的資料。大氣探測也是我國大氣科學的重要分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大氣探測正處於向大氣綜合觀測發展。並且,地面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高空探測站使用L 波段探空系統和國產GPS 探空系統,建成了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監測網,飛機氣象觀測和地基遙感探測系統發展迅速,全國雷電監測網初步建成,農業氣象觀測站網正在優化調整,氣象應急移動觀測系統發展迅速,以及氣候觀測系統建設得到大力推進。這個系統不僅為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災害監測提供了觀測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資料支持。
  • 四問天氣預報準確率(系列報導)
    「天氣變化涉及到複雜的物理、化學和生態過程,而目前人們對這些過程的了解還很不深入,又難以全用數學物理方法加以描述。目前人們使用的數學物理方程,還難以全面反映大氣運動的規律。」葉篤正說。  正是由於人們還難以完全掌握大氣運動的發展規律,在用來描述大氣運動的方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 數值天氣預報的起源
    大氣環繞著地球,每天都在運動變化著,大氣的運動雖然瞬息萬變,但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而且所有的天氣變化,一般都是大氣運動中的能量積累、釋放、轉換的結果。它遵循著一系列自然物理規律,可以根據某一時刻觀測到的大氣狀態,用數學的方法求解方程,從而得到未來一個時刻大氣的狀態,也就是「天氣」的狀態。
  • 媒體回顧天氣預報發展歷程:從佔卜到科學(圖)
    天氣不僅受到各種氣團的影響,而且受到當地地形、水域狀況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任何隨機的因素變化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氣變化,因此,天氣預報是一個歷史性難題。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天氣預報還是越來越有準頭。尤其近年來各種極端天氣頻發,人們對天氣預報的期待也越來越高,依賴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