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古鎮,為我們在繁華喧囂中留住了一份詩意與鄉愁。保護利用好千年古鎮,留住「活著的文化」,需要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傳承文化記憶、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自信,這不僅體現著柯橋城市的「根與魂」,更揚出柯橋人文底蘊之厚。守護鄉愁——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
在傳承歷史和文化記憶的過程中,我區梳理好存在與發展、傳統與現代、變化與永恆的關係,最大限度地留住時間的腳步,「古瓶釀新酒」,讓「活態」古鎮青春煥發,也讓水鄉記憶與風光擦亮柯橋的文化名牌。
打造景觀3.0,讓千年古鎮迎來新生
如何做好古鎮的保護挖掘和傳承,讓其煥發新的生機?
「古鎮保護利用經歷了從『文化觀光型旅遊』到『休閒度假型旅遊』,再到『生活體驗型古鎮景觀』的升級,見人、見物、見生活,讓文物、遺產、文字都活起來。」柯橋古鎮保護中心負責人介紹,柯橋古鎮將是整個城市全域旅遊的重要環節,依託於京杭大運河,形成一條連接周邊公園的主軸線,將太平橋公園、柯巖風景區、坂湖公園、瓜渚湖公園以及周邊綠地空間進行串聯,以文化景點功能和休閒生活體驗功能為主要功能,通過注入現代生活方式與需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打造融合傳統與時尚的創意型都市水鄉。
體驗感從何處下筆?生活體驗、文化體驗及產品體驗成為精彩落墨之處,以及分屬於這三大類別的鄉土飲食、特色商業、精品酒店、主題休閒吧、開放園林、藝術工坊與創意公社,還有產業化保護與發展創意中心、小型民間文化專題館、創意曲藝小劇場、名人紀念館等多種體驗產品,給予人們對於柯橋古鎮外在環境和內在文化的全感官的深層體驗,向人們輸出新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價值。
與此同時,以「古瓶釀新酒」的發展理念,依託輕紡城、柯橋城市的發展和活力,加速文化休閒與旅遊創意、金融等業態跨界與融合,推動柯橋古鎮核心圈層的「策劃+規劃+招商」層次遞進工作,讓她以更有活力、更加嶄新的姿態呈現在大眾面前,從而成為柯橋區的一張金名片。
文化再現,打造別樣的水鄉生活美學
一眼越千年、一脈蘊柯橋、一水醉江南、一坊興百工、一曲流越韻、一河承古今、一心綴未來……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柯橋歷史文化街區西南角的柯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只見主體建築已經完成,建築充滿了紹興傳統建築的特色,借鑑傳統的坡屋頂屋面為母體,結合韻律性極強的重疊交錯,採用重構手法,充分調動坡屋頂的神韻。
越劇蓮花落、黃酒、平水珠茶、王星記扇等將點綴其中,更有活態展示、手工體驗、展演、研學交流……「在這裡,非遺將不再是『束之高閣的藝術品』,而是走進人民日常生活裡。區文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僅是對非遺文化進行保存與保護、傳承與傳播、展示與展演、研究與研習,也是服務於柯橋歷史文化街區的總體發展,幫助柯橋集聚人氣、帶動旅遊、形成品牌,擴大影響的重要方式。」
將文化藝術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將生活內容產業化是柯橋古鎮未來發展的特色內涵,而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則能促使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更深地交流與融合,打造水鄉文化的深度體驗,從而創造富有魅力的水鄉生活美學,也為古鎮開展研學遊、深度遊夯實了基礎。記者了解到,古鎮還將打造一家叫「青紅染」的草木染工坊,通過古法染色技藝的傳承與再創造,倡導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家「網紅」民藝工坊已正式入駐柯橋古鎮,未來將為市民、遊客呈現包括傳統草木染工藝、木工製作等在內的眾多民藝內容,在豐富遊客體驗的同時,展現柯橋印染文化的魅力。
有機融合,江南古鎮文商旅協調發展
作為古鎮的重要區塊,古玩花草市場也將粉墨登場。該市場總用地面積8000餘平方米,共有商鋪111間,按古玩區、花草區、民間工藝區、配套區四個功能區塊布局。業內人士分析,作為我區首個古玩市場,市場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將會帶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這些新增業態不是單純的「增設」,而是對當地文化的「再現」。柯橋古鎮保護中心負責人說,同時,有別於傳統的觀光、休閒等,古鎮將採用生活體驗型綜合開發模式。通過文化整合與創造性開發,引入創意型新住民,營造時尚新生活創造具有文化底蘊的生活方式。
從2018年年底開始,浙江開元秘途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紹興柯橋分公司已經入駐柯橋古鎮開展各項工作。「目前,招商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開元秘途相關負責人介紹,古鎮作為柯橋最早的商業街,承載了很多柯橋人的記憶和成長的時光。開元秘途正在打造一條具有年代記憶感、喚醒柯橋人年代烙印的特色「文創一條街」,集布藝、木工、陶藝等多種年代特色元素,結合現代工藝和手法,帶柯橋人重溫成長的每一個點滴。此外,還將創新業態融合,陸續引入體驗工坊、書院、文創園、民宿、餐飲、市集等,讓古瓶新酒續史話,更讓千年古鎮青春煥發。
據悉,區古鎮保護中心還將秉承「看得見文化,記得住鄉愁」理念,通過舉辦具有柯橋文化特色的傳統民俗節慶、表演、構建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於一體的文化生活新場景,使之成為有景可看、有餐可品、有地可住、有處可遊,進得來、停得下、遊得歡的旅遊綜合體、精品旅遊產品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