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判四季度經濟增速為5.4%,全年經濟增速為3...

2020-12-22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

12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通脹壓力或趨緩和,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經濟學人還預判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為5.4%左右,全年經濟增速為3.7%左右,北京霧霾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更多的人選擇留京工作。

具體來看,本次調查顯示,有42.2%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經濟增速會同比下降,有30.3%的經濟學人認為經濟增速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時有75.2%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經濟增速會高於三季度。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80,比上季度調查上升12個點,再創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

在外貿方面,經濟學人預判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參與調查的經濟學人中有35.8%的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同比上升,38.5%的認為出口量會同比下降,同時有68.8%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環比上升。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為92,比上季度調查上升33個點,已經為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

在物價方面,經濟學人預判通脹壓力或趨緩和。有51.4%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物價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有21.1%的認為物價水平會同比下降,另外還有23.9%的經濟學人認為物價水平會基本持平。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物價指數為127,比上季度調查下降31個點,為近幾年來新低。

最後在就業方面,經濟學人預判就業形勢穩中向好。有24.8%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就業形勢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有62.4%的經濟學人認為就業形勢會不如去年同期。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就業指數為41,比上季度調查小幅上升2個點,基本恢復到了2018年底、2019年初水平。

展望四季度經濟增速,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為5.4%。具體為:判斷2020年四季度增速在6.0%及以上的經濟學人佔比40.4%,在5.0%-5.9%的經濟學人佔比為43.1%,低於5.0%的經濟學人僅佔16.5%,其中幾乎沒有經濟學人認為會出現負增長。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學人對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的預判均值分別為5.4%、5.5%、5.4%,全國綜合預測值為5.4%左右。

從全年來看,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全年經濟增速為3.7%。具體為:判斷2020年全年經濟增速在2.0%-5.0%區間的經濟學人佔比62.4%,在5.0%及以上的經濟學人佔比27.5%,在0%及以下的僅佔比1.8%。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學人對2020年全年經濟增速的預判均值分別為3.6%、3.8%和3.8%,全國綜合預測值為3.7%左右。

調查結果還顯示,經濟學人對霧霾治理成效總體認可。經濟學人對霧霾治理情況打分為69.7分,以5分為滿分,88.1%的經濟學人認為霧霾治理效果可達3分及以上,且有10.1%的經濟學人打出滿分,有11.9%的經濟學人認為霧霾治理情況依舊嚴峻,中部地區經濟學人對霧霾治理成效認可度最高,達73.8分。

(編輯:孟慶偉 校對:翟軍)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學人:國民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預計2020全年經濟增速3.7%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幾個主要數據都創近期新高。
  •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近七成經濟學人判斷2020年經濟增速在5.0%...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盧九安圖片來源:攝圖網3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長減速,外貿和就業形勢嚴峻,通脹上行壓力依然存在。
  • 中國經濟學人調研: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3.7%左右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15日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稱,經濟學人預判今年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同比增長5.4%,預判全年經濟增速為3.7%,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 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國內經濟增速可達4.1%
    疫情衝擊逐漸消退,國內經濟回暖在途。9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預計2020年三季度經濟增速為5.2%,全年經濟增速為4.1%。調研發現,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趨於改善,就業形勢漸趨緩和,但通脹壓力仍有所上升。
  • 經濟學家預計全年GDP增速6.6%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查」結果。共有131名經濟學家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經濟學家在二季度對中國總體經濟形勢的樂觀態度進一步穩固,綜合預判全年GDP增速為6.6%,比一季度對全年GDP增速預判高出0.1個百分點。業內分析認為,出口增長和企業庫存增加,將成為今年GDP增長的支撐性因素。
  • 百達預測: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為5.5%,年均通脹率為2.2%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Luca Paolini在其全球展望報告中表示,在未來5年,中國的年均經濟增長大約為5.5%,佔全球經濟增長的比例約為35%。並且,80%的中國經濟增長會由消費帶動,將從投資型轉為消費主導型經濟體。
  • 中國GDP增速回落 經濟增速放緩怎麼看
    事實上四季度從三季度的7.4%回升到7.9%,幅度較大,一季度從7.9%回落到7.7%,幅度較小,總體來說現在的經濟狀況比去年三季度還是好的。從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企業景氣調查數據看,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一季度,3個季度的變化也呈現了這樣一個特點,除了工業之外,幾乎所有的行業當前的景氣狀態基本上都呈現波動狀態,四季度向上走了點,一季度向下走了點。
  • 2018經濟增速真實嗎?用電量增了8.5%
    6.6%的增速真實嗎?經濟增速放緩,為何就業規模再創新高?今年改革開放還將釋放哪些紅利?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召開發布會,逐一回應社會關切。增速怎麼看?實物量數據、關聯指標增速、國際組織預測等均支撐中國經濟增速真實性國家統計局21日公布,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6%,增速高居五大經濟體之首。
  • 2019年一季度經濟學人問卷調查:GDP增速6.3%,警惕地方政府債務卷土...
    從4月11日開始,2019年一季度的CPI、PPI、GDP、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全國居民收支等宏觀數據將陸續公布。經濟觸底了嗎?本期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62%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一季度GDP增速為6.3%,43%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全年GDP增速6.3%。
  • ​盛松成對話管濤:中國經濟全年增速或達2%以上、貨幣政策還不...
    鳳凰網財經繼續放送盛松成對話管濤,為市場提供理性、建設性、思辯性的觀點,為決策者提供獨立視角的政策及操作建議。中國經濟:全年增速或達2%以上行業復甦冷熱不均談及中國經濟前景,二人均指出,前三季度經濟已實現正增長,10月份數據也進一步改善。
  • 社科院2021年經濟藍皮書: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2.2%左右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12月14日,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聯合發布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在宏觀政策取向上,建議財政赤字率按照3%左右安排,繼續發行專項債券,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 關於2021年經濟增速 國家統計局權威預測來了!
    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全年經濟保持較好的增長水平值得期待。  值得關注的是,1-11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付凌暉表示,這說明市場的力量在增強。此外,製造業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都創了年內新高,說明經濟運行穩步恢復態勢得到鞏固和提升。
  •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2019年中國經濟三大考題是什麼?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顯示,40%的經濟學家認為2108年四季度GDP增速為6.4%,30%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GDP增速為6.3%;在中國經濟當前遇到的最主要問題中,佔比最高的是外部風險和民企融資受限,各佔比30%;在推進最快的改革中,對外開放佔比54%,行政審批佔比29%,金融體制佔比13%,財稅體制佔比4%。
  • 中國潛在產出增速與「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長
    由於統籌防疫得力和逆周期政策調節,讓中國經濟逐季改善,-6.8%、3.2%、4.9%……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深V」反彈,成為全球唯一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我國經濟長期增長中樞仍然處於正常運行軌道。那麼,「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速趨勢如何?國內經濟能否保持平穩增長?這一系列關鍵問題亟待給出明確的答案。
  • 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年內首次轉正 中國經濟基本回到常態增速
    朱虹表示,下一步仍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按照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消費潛力,推動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健康發展。企業活力增加在李超看來,四季度起,中國經濟基本回到常態增速。
  • 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預估四季度GDP增速能達5.5%左右
    2019年中國人均GDP為1萬美元多一點,如果2035年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人均GDP為4萬美元),那麼人均GDP每年的增速需不低於7.3%。如果到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下限(人均GDP為2萬美元),那麼人均GDP每年的增速需不低於4.8%。
  • 北京經濟增速回落 新興高科技產業將是新增長點
    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  昨天上午,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1-3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數據顯示,1-3季度,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0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 ,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 一財首席調研:今年GDP增速預測均值8.81%,「雙循環」新格局料將...
    本月接受第一財經調研的21位經濟學家對2020年GDP增速的預測均值為2.44%,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回暖,2021年度GDP增速將遠遠高於2020年,經濟學家們的預測均值為8.81%,中位數為8.80%。物價方面,經濟學家們對2021年CPI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1.20%,PPI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0.93%。
  • 明年中國GDP增速能達8%嗎?
    時至年末,多家機構本周發布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比較相近的看法是,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及以上。「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是縮減疫情後經濟刺激的規模,同時不打亂經濟復原的節奏。」
  • 鳳凰梧桐夜話:全年經濟增速可能為2%左右 人民幣國際化支持上海...
    盛松成指出,北京突發疫情不會改變經濟復甦的大趨勢,但是會延緩復甦的進程。他預判今年全年經濟增速可能為2%左右。在盛松成看來,抗疫特別國債仍將採用市場化的方式招標,充分說明中國離財政赤字貨幣化還很遠。在新的防疫形勢下,貨幣政策仍會保持穩健,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溢,同時會為未來應對風險留出政策空間。盛松成此前曾撰文預判今年全球經濟增速接近3%,但北京疫情出來之後,北京乃至全國的疫情防控會重新加強,線下活動可能延緩或停止,在心理層面,也會影響市場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經濟企穩復甦的進程。盛松成認為經濟增速為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