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重回母校寄語新生:面對變化 善於學習的人更能向前走

2020-12-11 DoNews

DoNews9月17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7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回到母校上海財經大學參加102周年校慶。在新生開學典禮上,張勇分享了他對學習在不同階段的理解。

張勇說,隨著技術的發展,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新知識、新經驗、新專業也層出不窮,這中間唯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學習能力。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面對一個變化的世界時,永遠都可以及時跟進,並且創造性地往前走。

張勇以阿里巴巴的倒立文化舉例,要訓練換個角度看世界的能力。他認為學習的原動力來自於對世界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我們每個人最寶貴的東西,我們說要創新,我們說要創造,我們說要開拓一條新的路,原動力都來自於好奇心。」張勇介紹,阿里很多新員工進公司的時候,要做新員工培訓。每個新員工都得做倒立。為什麼做倒立?更重要的是讓所有同學們想到一件事情,如果我換一個角度看世界,能看出來不一樣的世界。

以下為張勇在母校上海財經大學開學典禮上的演講全文:

尊敬的許書記、蔣校長,我們上財母校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大家好!回到母校,非常激動,也非常開心,尤其今天是雙喜臨門,既是新同學的開學典禮,又是母校102周年生日。在這裡,我首先想對我尊敬的母校,對我各位敬愛的老師,對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說一聲生日快樂!

剛才在一路趕過來的路上,當車一到五角場,到國定路一轉彎,基本上思緒就回到了20幾年前。28年前的9月份,我跟很多在座新同學們一樣,也是懷著憧憬的心情,對未來無限嚮往的心情,走向這條路,走到國定路,走到777號(上海財經大學門牌號)。看到102路公交車終點站,看到我熟悉的校園大門,思緒就回到了以前。

今天是我們新同學的開學典禮,受書記和校長的邀請,回來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可能大家知道我在江湖的花名更多一點,叫「逍遙子」,這是我在阿里巴巴的花名。很多人會問,你如何進入到網際網路江湖,進入到數字經濟世界的江湖,有這麼一個逍遙子的花名。我想尋源、溯根,最後還是回到這個校園,回到國定路,這個非常熟悉,又充滿上海味道的小馬路。

很多人也會問,張勇你這麼多年一路走過來,一個上海人,上海財大畢業的,典型的財經專業的學生,後來也是從事著財經專業工作,你怎麼一步一步規劃。特別是到後來,你怎麼就去了阿里巴巴,後來轉著去做經營、做管理、做業務、做創新了,又怎麼一步步做到CEO,做到董事局主席了。

不瞞大家,我非常樸素的回答,就是幾個字,「做好現在」,這就是我最真實的回答。

從大學的時光開始,每個人都會對未來有憧憬、有嚮往。但是我想在學校裡,在大學生涯當中,把握好最重要的時光,作為學生的美妙時光。這是我作為過來人,作為離開大學20幾年的老同學,希望今天首先分享給我們在座的新同學。把握做學生的時光,尋求知識,同時從更廣闊的平臺當中,去學習社會、學習科學、學習技術、學習經濟不斷的變化。

20幾年過去了,很多人說張勇你到底當時學了什麼,對今天你有幫助?我說20幾年過去,點點滴滴,所有學的東西都有幫助。我還清楚地記得,剛剛進校園之前,我特地看了看路邊的小店,情不自禁想到那個時候,我在上霍老師的課,她今天也在現場。當時我學的專業是金融系證券專門化,這是中國證券市場打開大門以後頭一屆學生,我就在小店做一件事情,去買格子紙、去買鉛筆,買尺子。為什麼?要畫K線圖,因為你作為一個證券專業學生,先把陽線、陰線,十子星這些東西搞清楚。最基本的東西,點點滴滴,但是到今天,隨著科學進步,隨著教學技術進步、裝備的進步,同學們已經不需要用手去畫K線圖了。但我想任何這樣一種非常基礎的經歷,帶給你的體會,就是你真正自己去體驗過,真正去學習過,你就能產生深刻的記憶,同時對這個行業、對從業者、對所有夥伴們在中間的知識和經驗充滿了尊敬,因為每一根K線圖都是不容易的,每一根K線圖都是實實在在的運作、運營,有這麼多投資者,市場的管理者,共同來創造的,這是我在大學時代,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情。

這麼一件小事,過了那麼多年,我還記憶深刻。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瞬間,都是在學校的美好時光,你說今天這個K線圖跟你現在的工作有什麼直接關係?我說即使它沒有直接關係,或者說直接關係很少,但是你去學習的是那種對待這些知識的敬畏心,對待這種知識的一種學習態度。

大學的四年,包括研究生的時光,真的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這個時候,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學習。

很多人都會說,如何做職業規劃?人生一定不是規劃出來的,這是我的回答。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實幹家,實幹家不是說幹出一個事業來、幹出一個企業來,就叫實幹家,我們每個人都在做自己人生的實幹家,我們走好每一步。

第二點,我想跟各位同學們分享,現在回首來看,大學教給我最重要的學習是什麼?是學習「學習」的能力。

因為新知識、新經驗層出不窮,新專業也層出不窮。這個世界充滿變化,這個世界隨著技術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快,世界越來越在一個多樣的環境當中,層出不窮的技術在推動社會的發展。這個中間,唯有一點是不變的,如果你有學習的能力,你面對一個變化的世界,永遠都可以去及時跟進、及時學習這個經驗,並且創造性地往前走。

這也是我從財大畢業以後,這麼20幾年走過的道路。從證券專業畢業,機遇巧合,進入了安達信這麼一個會計師事務所。後來審計師做得好好的,突然之間覺得網際網路世界好像很美妙,要去試一試,到了盛大,包括2007年的時候,到了阿里巴巴,其實就是一個最樸素的原因,覺得每個人的生活都會因為電子商務而改變,年輕人都可能未來就像逛南京路這麼順暢,在網上去逛。

進入到阿里巴巴以後不久,當時還是淘寶商城,我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未來,我就主動去嘗試。但這背後,最重要的東西還是學習能力,你能夠真正面向一個你不熟悉的領域,能夠多快找到它的規律,如何向你的客戶學習,向市場學習,向競爭對手學習。最終考驗的是你的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的根源,「會學」這個本事是來自於大學。

我想這是在大學時光裡面,給我最大的一個感受,去學習「學習」的本領。

大家今天進入了人生的第一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但是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從財大畢業以後,還有更多的大學要上,有社會大學、人生大學、客戶大學、市場大學,我們有很多大學要去上。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不僅學技能,同時真正鍛鍊自己的品性,能夠真正善待他人,能夠相信人的美好,相信社會的美好,並且以為別人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為真正的開心。

不瞞大家說,我在阿里巴巴12年,這12年當中,大家說逍遙子你怎麼變成一個阿里人的?我的回答,其實人和人的心意是相通的,我們叫阿里人的味道,什麼叫阿里人的味道,什麼叫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其實我們講的本原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相信人和社會的美好,我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要為別人、為社會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別人因為我們變得更好,我們的商家,因為阿里而變得更好,我們的合作夥伴,因為我們變得更好,我們發自內心的高興。

我想這是由衷的高興,這樣由衷的高興所帶來的共鳴是我們走到一起的原因,是我跟阿里一起走過過去12年,並且未來繼續走下去最根本的動力所在,就是我們的文化基因,是能夠產生共鳴的。

除了學習知識,陶冶性情、陶冶文化以外,在今天一個變化非常快速的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點,面向未來,我還是特別想跟很多新同學講,在學習的基礎上,學習「學習」的原動力在哪裡,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體會,學習的原動力來自於對世界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我們每個人最寶貴的東西,我們說要創新,我們說要創造,我們說要開拓一條新的路,原動力都來自於好奇心。

阿里很多新員工進公司的時候,要做新員工培訓。我們每個新員工都得做倒立。為什麼做倒立?更重要的是讓所有同學們想到一件事情,如果我換一個角度看世界,能看出來不一樣的世界。

今天在一個日新月異變化的社會當中,我們特別重要的,能不能保持好奇心,尤其是我們千禧年一代。對於各位來講,來到這個世界上,網際網路對千禧年同學來講,就像水電煤氣那麼自然,誰不知道在網上可以工作,誰不知道在網上可以做課堂、可以學習,這些都已經變成工具,在人生、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實際上沒有一樣東西天生會存在的。以網際網路為例,今天的網際網路,也許五年以後長的就不是這樣,可以確定的是,五年以前的網際網路不像今天這樣。

既然五年以前可以不像今天這樣,那麼五年以後,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就沒有什麼神奇了。但是我們怎麼樣去創造性的理解這個變化,甚至去引領這些變化,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靠我們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我們如何能夠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我們就不斷會去思考、不斷會去學習,不斷去學習原來的經驗、原來的知識,並且去更深一層去思考,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它做得不一樣,為什麼不能用另外一個方法做到這個事情。

我在阿里非常喜歡的一句話,我說在阿里巴巴,我們希望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我也希望通過上財的學習,上財這個校園的滋養,所有上財同學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能夠為社會、為這個國家、為未來做更多的貢獻。

最後我想說,今天是上財102年的校慶,102這個數字對我、對阿里巴巴都有特殊的意義,因為我們有一個非常美好的願景,希望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所以非常的機緣巧合,我想今天不僅因為我生長於上財、畢業於上財,也因為這個奇妙的數字,回到母校,最後再次謝謝書記、謝謝校長的邀請,感謝母校的邀請、母校的召喚,謝謝大家,謝謝!

相關焦點

  • 丁肇中復旦開學典禮寄語新生:人生在世只有一次,要為了興趣向前走
    圖說:丁肇中寄語新生 來源/復旦大學 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張炯強)今天,復旦大學2019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正大體育館舉行。復旦大學校董、榮譽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在開學典禮上為新生寄語。「自然科學的研究,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往往是多數服從少數,極少數的人把絕大多數的人觀念推翻了以後,才能向前走。」丁肇中鼓勵新生們,「書本上的東西都是別人以前做過的,勇往直前,要有推翻書本知識的勇氣!」「我獲得諾貝爾獎已經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也認識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當中沒有誰是考第一名的,因為他們只對一兩門學科有興趣,興趣就是你前進的動力。」
  • 鄭州四中校長閆培新寄語高一新生:腳踏實地,向善向前
    校長閆培新寄語高一新生鄭州市第四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閆培新,鄭州市第四中學黨委副書記李錦霞,鄭州市京廣實驗學校校長李培民,鄭州市第四中學京廣校區執行校長劉繼勳,鄭州市第四中學迎賓校區執行校長晁廣雲,鄭州市第四中學副校長王政強及全體軍訓教師、高一新生參加開營儀式。開營儀式上,鄭州四中黨委書記、校長閆培新講話,鼓勵高一新生能「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從軍訓開始,牢記鄭州四中「向善向前」的精神,知難而進。
  • 時代楷模"陳立群重回母校,親述教育情懷
    各位學弟學妹,請你們記住,各行各業都有佼佼者,他們無非就是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比別人鑽得更深、研得更透、走得更遠。在學校期間,你們需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文化素養的積澱。需要培養教育夢想、滋養教育情懷、磨礪教育品格。需要著眼基層,聚焦教育脫貧攻堅,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類的發展進步連通起來。歌德說過:「許多思想是從一定的文化修養上產生出來的,就如同幼芽是長在綠枝上一樣。」
  • 西南大學迎來第114屆新生 校長寄語「在變化中塑造自我」
    校長寄語新生:在變化中塑造自我在開學典禮上,西南大學校長張衛國以「在變化中塑造自我」為題寄語新生。張衛國表示,西南大學的美不僅僅在於環境。西南大學之美,美在其底蘊深厚,美在其名師薈萃,同時也美在其人才輩出。
  • 盧克平寄語畢業生:你們永遠是母校的VIP
    暖風習習,畢業生們學士帽上的流蘇隨風擺動,它們見證了學子們經過幾年的學習磨鍊而收穫豐碩果實的一刻。果實的馨香飄進每位學子的心中,甜在每位學子的臉上,最後都定格成了頒發學士學位證書那一瞬最美的畫面。天氣氤氳,仿佛也在傾訴著學子與母校的離別深情。臨床醫學院2019屆畢業生任紅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她飽含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都充滿了對母校的不舍和對未來的期盼。
  •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寄語畢業生:「你們是母校...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寄語畢業生「你們是母校永遠的C位」新湖南客戶端6月27日訊(記者 餘蓉)26日上午,湖南工商大學舉行2019屆畢業生畢業典禮。對於青年,習總書記希望你們樹理想、愛祖國、擔責任、勇奮鬥、練本領、修品德,並多次殷切寄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同學們,中國古人提出過人要努力「立德立功立言」,我認為這樣的人生才是不朽的。
  • 認識你的時代、帶領你的時代|蔣傳海校長寄語2020屆上財畢業生
    從「同源」義賣到「雲」端音樂節,從亮燈儀式到畢業「雲」晚會,「雲」畢業活動精彩紛呈,你們盡情地用自己的方式與母校告別、與同學惜別。我相信,這一特別的經歷會讓大家的心志得到更充分的磨礪,也將給我們所有人帶來對這個時代的深刻認識和獨特感悟。「認識你的時代,帶領你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置身於洶湧的時代浪潮中,要順應時代潮流,不負時代使命,首先就要清醒且全面的認識這個時代。
  • 校長寄語丨重理工校長石曉輝:即使平凡的人也該為他平凡的世界奮鬥
    他還引用了路遙所說的話:「即使最平凡的人,也應該為他那個平凡的世界去奮鬥」。 他希望畢業生永遠保持雄心壯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你們應該有一種堅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堅信能做出一番事業,積極追求健康、充實、幸福、高雅的生活,才會擁有成功的人生。」今年重慶理工大學畢業生有6420名,其中研究生517人,本科生5903人。
  • 潢川四中寄語畢業生:感恩母校 激揚夢想
    潢川四中寄語畢業生:感恩母校 激揚夢想※ 胡曉川 學校宣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年豐收時。6月22日下午17:00,潢川縣第四中學以「感恩母校 激揚夢想」為主題的2019屆九年級畢業典禮在校幼兒園小廣場絢麗啟幕。全體校級班子及畢業班師生一齊歡聚在這裡,共同見證為畢業班的同學們舉行的難忘而有意義的典禮儀式。活動由主抓教學的吳耀俊主持。
  •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寄語2020屆畢業生:認識你的時代、帶領你的時代
    從「同源」義賣到「雲」端音樂節,從亮燈儀式到畢業「雲」晚會,「雲」畢業活動精彩紛呈,你們盡情地用自己的方式與母校告別、與同學惜別。我相信,這一特別的經歷會讓大家的心志得到更充分的磨礪,也將給我們所有人帶來對這個時代的深刻認識和獨特感悟。「認識你的時代,帶領你的時代」。
  • 情系母校 助力中高考
    為了給剛剛步入新兩三畢業班的學子們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打造一個良好的開端,福清融城中學邀請2020屆兩三優秀畢業生返回母校舉辦宣講活動,與學弟學妹們分享初三、高三年衝刺階段的學習歷程。本次活動分中高考兩個專場,由辦公室副主任鍾蘭新主持。
  • 我省高校「開學第一課」寄語新生不負韶華
    各高校通過形式多樣的「開學第一課」寄語新生們珍惜大學時光,書寫青春華章。    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勳以「傳承黨的優秀品質,當好新時代的大學生」為主題,為全體2019級新生上第一堂黨課。他闡述了黨在「堅持學習、自我革命、以人民為中心」3方面的優良傳統,並分享雲大資深教授李埏先生、陳景院士奉獻國家與社會的感人事跡,號召新同學們傳承黨的優良品質,當好新時代的大學生。
  • 致高一新生寄語
    致高一新生寄語——曹迷柱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在這丹桂飄香,碩果纍纍的收穫季節裡,歡迎同學們加入錦盛達中學大家庭中。誠信為人,人若無信,何以為人。2、目標和動機很重要。要有明確的長遠目標,要有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初中畢業時,你給自己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就讀平臺,帶著心怡的大學夢進入呼和浩特市錦盛達學校,這樣就已經成功一半了。3、善於接受別人的幫助也是一種智慧。充分利用同學、老師的資源,分享他們的勞動成果和智慧結晶,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4、心態決定成敗。
  • 「後浪們,一起向前奔湧吧!」北師珠校長寄語2020屆畢業生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孫紅培寄語2020屆畢業生。他表示,通過四年的學習和成長,同學們在美麗的鳳凰山麓刻苦學習、銳意進取,在各類競賽、社會服務和校園活動中逐夢青春,在北師珠度過了充實而美好的大學時光,這將成為大家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人生閱歷。
  • 南廣學院十周年校慶,知名校友餘聲寄語新生:
    昨天,在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10周歲校慶大會上,2005級知名校友、第59屆世界小姐中國區總冠軍、安徽電視臺主持人餘聲出現在大會上,並寄語新生,珍惜大學光陰,多嘗試,勇敢去闖。通訊員 曹靜 見習記者 歐陽麗蓉 現代快報記者 金鳳  5年前,餘聲大四時參加了世界小姐中國區的選拔。
  • 高一新生需要:抓住學習特點,適應學習節奏,把握思維變化
    高中階段,無論是課程設置、學習方法,還是教育、管理等方面均與初中有較大差別,高一新生應該主動去了解高中學習的新要求,夯實初中基礎,了解高中的學習方法。忘掉過去的得失,輕裝上陣,以全新的心態投入到高中的學習生活中。 面對高中的學習,高一新生要善於自我反省,理性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還是學習方法不合適,還是不能適應高中老師的授課方式。同時,高一新生要積極主動地和周邊的人交流,尋求幫助。切不可因為一時遇到挫折就自我否定、自暴自棄。事實上,任何人進入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後,都有一段適應的過程,高中生自然也不例外。
  • 畢業季河南大學黨委書記深情寄語:你們永遠是母校的W-Vip!
    撥流蘇、發證書、拍合照,畢業生們記錄著屬於母校的最後時光。寄語未來,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深情祝福:同學們,你們每一個人從來都是並將永遠是母校的W-Vip,祝願你們成為社會的Very Very-Vip,國家的Very Very-Vip,人類的Very Very-Vip!
  • 復旦大學校長寄語畢業生:勇於創新面對挑戰
    不少畢業研究生同學向我表示,在復旦的學習生活十分充實,是個人成長快的幾年,收穫了精彩和進步,增強了信心,現在即將帶著復旦賦予的思想和精神財富去創造更好的未來。聽到這些,我發自內心地為同學們感到高興!攻讀研究生是人生學習的關鍵階段,讓你經過了更長時間的專業學習,接受了更為和系統的學術培養,更有能力進行創新和創造。學術對人的培養是各層次的。
  • 湖南高校校長寄語2020級新生,讓青春更閃耀
    大一新生們在步入大學階段,接受到的第一次傳道授業解惑,便是校長們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中南、湖大、師大的校長們都寄語了同學們新學期美好、新潮的祝福。,田紅旗院士在題為《超越讓青春更閃耀》的致辭中,鼓勵大家努力奮鬥,勇敢超越,深情勉勵同學們「不斷超越已知、探索未知,超越現象、發現本質,超越有限、通達無限!」
  • 情牽母校,夢圓西山——西山學校校友回訪母校探望恩師
    初中部陳江華校長也代表學校對學子們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並勉勵他們立志成才,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希望在人生的另一段路上,他們能不忘初心,疲憊的時候能夠回想這段拼搏時光,為自己加油,繼續發光。他們說,成長成才的路上,老師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是老師們的細心講解讓自己茅塞頓開;思想上遇到困惑時,是老師們的耐心指導讓自己充滿動力。「初入西山學校時,在這所充滿溫情的校園裡得到了尊重、理解和信任。重回母校看到恩師我們興奮、看到熟悉的校園我們興奮、聽到學校迅速發展的消息我們十分欣慰,我們會牢記老師的教誨,努力為母校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