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很多家長不敢承認

2020-12-13 時代家居人

當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能考上北大清華這類名校就更好了,不僅臉上有光,還能彌補自己當年的遺憾。

可是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父母親平常不怎麼管孩子,一個學期難得開一次家長會,家長卻在座位上玩手機,只有在考試成績差的時候才抓著班主任,問孩子的成績為什麼不理想。

還有更誇張的例子,班主任家訪,爸爸開心地玩著電腦遊戲,孩子也在邊上看得津津有味,然後媽媽呵斥之後,他才不情不願地拿著課本心不在焉地做作業,而且現在時間已經是晚上的八點半了,小學生最好是九點之前睡覺,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更可怕的是,現在家長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家孩子學習不好,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就是學校老師的問題,從來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現在,請家長們看看接下來的內容,看看孩子學習不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①家長玩手機,叫孩子去學習

小孩子是容易受人影響的,舉個例子,看到鄰居家孩子有新玩具,他是不是也吵著要,小孩子就是這樣,心智不成熟,容易受他人影響。同樣的道理,你自己玩手機,把他趕去課桌上學習,他肯定會覺得不服氣,馬虎應付。

所以家長最好回到家就陪孩子看看書,寫寫字,儘量不要在他面前打遊戲閒著,不然看著爸爸媽媽都在玩,他也會想玩。

②孩子自制力差,需要父母監督

在座的家長們,都有過控制不住發脾氣的時候吧,大人的自制力都有限,更何況是孩子。孩子的自制力是隨著年齡和父母的教導才慢慢增強的,在無法束縛自己的時候,就需要父母從旁監督協助。

孩子不是成年人,不要以為他真的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因為他根本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不能只是把孩子趕去課桌前面就算是完成任務了,重要的是要監督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③給孩子創造學習環境

還記得文章開頭家訪的例子嗎?那位孩子是在客廳寫作業的,左邊是爸爸在打遊戲,右邊是媽媽在看電視,這樣能靜下心學習才怪。

家長下班後,如果真的是想放鬆,也請選擇孩子睡覺休息的時間,儘量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小孩子從來都是有樣學樣的。跟著父母照做,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習慣,這就是為什麼書香門第出來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差到哪去。

以上是部分家長可以做更好的地方,孩子出現問題了,希望父母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家長不要不敢承認,大膽改過來,和孩子共同進步。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怎麼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想要學習又無從下手,不知道去哪裡獲取科學的方法,這裡給你支個招吧,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詳細地描述了小學1~6年級孩子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和方法,父母應該做什麼?孩子應該做什麼,一目了然。

作者于敏,高級教師,擁有20年資深的小學教育經驗,按章節把小學階段該進行的家庭教育做了系統化梳理。

書的內容注重實操,不講空話,結合了上千個真實案例展開討論,讀完後你能學到很多實操方法,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家庭教育工具書。

1年級教孩子適應新環境,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2年級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專注力;

3年級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習慣;4年級教會總結歸納,提高學習效率;

5年級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學會社交;6年級加強心理輔導,順利踏入初中。

通過這本書,家長能清楚地知道,每個階段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需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和策略。不會摸著石頭過河,模稜兩可,耽誤孩子。

這本書原價49元,現在在做活動,配套【陪孩子的初中三年】+【孩子你是在為自己讀書】三本只要99元

學習從來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要帶著孩子跑,才能跑對方向,跑得更快,跑得更遠。共勉!

有需要的點擊下方就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過不好這一生?問題其實出在父母身上,家長不承認也沒用
    導讀:孩子過不好這一生?問題其實出在父母身上,家長不承認也沒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過不好這一生?問題其實出在父母身上,家長不承認也沒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成績不好,多半是家長原因,不要想當然認為花錢就能解決問題
    但是,現實中,很多人卻認為教育就是老師的事情,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完成了任務,老師讓家長配合的事情,家長就覺著是老師推卸責任,滿腹牢騷;孩子學習出了問題,都是學校的問題。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存在哪些問題?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很多人還不自知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但其實家長也是要佔一部分責任的,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孩子確實要負責任,但是家長也逃不掉。因為孩子在一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全靠父母來教。如果父母平時沒有做好教育的話,那孩子身上會出現問題也是很正常的。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現在改還不晚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是自信、陽光開朗的,無論走到哪裡都表現的得體大方。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變得「窩裡橫,外面慫」。在家裡稱王稱霸一幅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一旦到了外面孩子就變得特別膽小,甚至在外連最基本的招呼都不敢打,遇到熟人還要躲在家長身後。相信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家長都很生氣,因為從了另一方面看也代表孩子窩囊。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現在在大部分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家裡面是「一方霸主」,到外面卻變了樣子,甚至總是躲在大人的身後尋求庇佑。對此行為,大部分家長都會歲孩子說:「你就是典型的窩裡橫,真到了關鍵時候不頂用。」
  • 李玫瑾:成績好的孩子多半不愛吭氣,成績不好的孩子更加能說會道
    記得之前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她曾經也說過,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並不僅僅在於智力,主要就在於成績好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吭聲,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反而更能說會道。這是因為,不愛說話的小孩,他們的專注力更強,之所以不願意說話,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而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幹擾。但是那些能說會道的小孩,專注力往往差一點,所以成績多半也不好。
  • 孩子不跟奶奶親?多半是媽媽的「鍋」,以下原因家長別不承認
    儘管女方發言很正氣凜然,但結過婚的都知道,孩子不跟奶奶親,多半都是媽媽的鍋。雖然大多數女性都不肯承認這一點,在我看來,無非是自欺欺人。孩子為什麼不跟奶奶親?我們雙方都心知肚明,無非是以下原因,家長別不承認了。
  • 孩子犯錯不敢承認?父母「恩威並施」,讓孩子學會對「錯誤」負責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犯錯其實是一件較為常見的事情,但是孩子犯錯積極主動承認卻是很少見的,一個原因可能是孩子不覺得自己有錯,另一原因可能是要面子不肯認錯。不管孩子對於錯誤承認與否,父母的態度都是十分重要的。
  • 孩子情緒暴躁、容易發火還打人,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就會發火,目之所及的物品都成為她的發洩對象,就連爸爸媽媽,有時候都不免被踢上幾腳。孩子稍微有一點兒不順心的事情,或是遇到了讓自己不開心的事,第一時間就開始發脾氣,變身成為噴火的小暴龍,所過之處一片狼藉。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有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原因,多半出在父母身上。
  • 孩子「偷錢」屢次管教還是無效?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別推責任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提及孩子偷錢的行為,相信很多家長深有感觸,現實中有不少孩子都曾有偷錢的壞行為,甚至屢教不改,家長為此也是愁壞了。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偷錢的行為?難道真的全部原因都是孩子嗎?實則不一定。縱然大家會第一時間想到是孩子缺錢,但為什麼會用「偷」這個行為呢?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出在父母身上,不得不重視!琦琦的父母家教甚嚴,但是孩子想要的東西,他們都會儘量去滿足,也從來都沒有苛刻過孩子的吃穿用度。
  • 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真不是智商低,多半是父母的啟蒙方法出錯了
    自從把孩子送上小學,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成為了父母最重視的事情,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家長從孩子懂事起就開始給孩子做各種輔導。等孩子上學後更是嚴抓各科學習成績,很多家長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要求的都是滿分。
  • 為什麼家長老覺得,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呢,原因在家長身上
    其實這並不能全怪孩子,以下幾點可以為家長答疑解惑:1.家庭氛圍不和夫妻感情失和,成天在孩子面前吵來吵去,父母把自身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常常對孩子說:「你一定要好好讀書,爸爸媽媽現在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 知愈心理:別不承認,孩子的膽小怕事,多半與父母的行為有關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因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勇氣去自己爭取,而不是默默地等待。在城市中成長的孩子,很多時候因為家庭的過於寵愛,在家裡橫行霸道,可出了家門就唯唯諾諾,做什麼都畏手畏腳。孩子身上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從父母的教育上找出原因,因為兒童天生會因為好奇心大膽地探索,他們本不該是膽小的。
  • 退休教師直言:初中成績差的孩子,家裡的父母多半不夠稱職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成績差,是因為孩子太貪玩,或者不認真。其實,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恰當,也是造成孩子成績差的一部分原因。有的家長會把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歸咎於孩子自身的「天賦」上,有的是歸咎於老師的教育問題,都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問題。
  •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不敢找老師溝通。老師:家長只需要這樣和我說
    在我教學實踐中,什麼樣的家長特別喜歡找老師說事呢?其實不是學習好的學生家長,班裡的優秀生,家長都是很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也有的就是孩子自律性很強,家長不操心的。當然省心孩子畢竟是少數,所以一般都是學習成績不太穩定的家長,孩子的成績時好時壞,家長就焦慮,特喜歡找老師說事。而常常針對孩子的學習問題,又說不到點上,聊著聊著就變成了扯八卦。
  • 孩子頂撞父母,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多半是這幾種原因導致
    孩子有時候很反感父母提出的各種要求,不願意跟家長溝通,覺得家長嘮叨不理解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排斥父母,和父母不願意說太多話。姨媽家的孩子今年11歲,平時看起來活潑可愛、懂禮貌;但是在家就是不願意和家長多說話,姨媽說得再多,孩子也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
  • 關於學習:孩子不愛學習,多半是父母錯誤的教育與影響
    「孩子不寫作業」、「不愛閱讀」、「作業拖拉」等學習上的問題已經很普遍了。有些家長就很困惑,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教育環境和資源也好,為什麼孩子就不愛學習呢?難道真的是孩子自己本身不愛學習嗎?其實,孩子一生下來,就有本能的求知慾,而且這個求知慾是非常強烈的。也就是說,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對知識的渴望是天生的,是與生俱來的。
  • 孩子犯錯不敢承認?家長「恩威並施」,培養孩子的責任與擔當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免不了犯錯,但能主動承認錯誤的孩子卻很少。孩子之所以不承認錯誤,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不敢承認。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妨嘗試"恩威並施",讓孩子對錯誤負責。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就算犯了錯,也可能因為害怕被責罵而不敢承認。孩子犯錯不敢承認,多出於這些心理1、擔心被責罵對待孩子的錯誤,家長生氣是正常的,但是很多家長都會進行嚴厲的打罵,讓孩子感到恐懼和害怕。
  • 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不要著急打罵,從自身來找找原因
    在家長發洩怒氣的時候,可曾經想過這樣的話會深深的把孩子的自尊心給戳痛。一次兩次之後,父母可能就心灰意冷了,把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結為他的智商不高,自己祖上就沒有傳下這塊料。但是從來不坐下來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跟自己的教育方式還有日常的習慣行為有關係呢?
  • 學生成績不好,都是學生的原因嗎,其實有一半原因在家長身上!
    作為一個學生,如果學習成績不好,相信對於家長和孩子壓力都很大。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成績不好,都是孩子自己的原因,但其實孩子成績不好,也有一半原因在家長,家長忽略了自己在孩子學習上引導的重要性。很多孩子成績不好,都可能會自暴自棄的想法,上課不聽,作業不做,甚至可能會導致輟學,家長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去和孩子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正確教育孩子和引導孩子。所以在孩子學習這方面,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努力。除了這些,想要提高成績,還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一、有計劃和有目的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