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暗藏「玄機」的抓娃娃機。小圖:一家超市門前設置的「抓煙機」。
投入遊戲幣,晃動搖杆,便可以控制玻璃櫥窗中的鋼爪,對自己心儀的毛絨玩具進行抓取。運氣好的話,一次便可實現「隔空取物」;若運氣不好,十次八次也是「兩手空空」。抓娃娃機,相信許多市民並不陌生,但未成年的孩子沉迷於此且從家中偷偷拿錢進行消費,就不得不引起家長們的重視了。調查中記者發現,抓娃娃機內的毛絨玩具之所以難抓到使人「上癮」,其背後實則暗藏「玄機」。
不僅如此,由抓娃娃機衍生出的「新式」玩法——「賭博式」抓煙,也吸引著成年消費群體。對此,有專家表示,對於此類遊藝機的監管,應要求經營者標明成功概率,強制設定一次性最高投入額。對於未成年人這一特定群體,更應要求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操作,避免孩子沉溺其中,影響身心健康。
家長投訴:偷拿家長錢迷上「抓娃娃」
在自責未能管好孩子的同時,宋芳也質疑使孩子「誤入歧途」的抓娃娃機。
5月8日下午,宋芳在向記者講述自己孩子的經歷時,顯得氣憤又無奈,她怎麼也沒有想到,為了抓毛絨玩具,孩子竟會做出如此舉動。「如果不是他爸爸偶然發現,我們還一直被蒙在鼓裡。」宋芳告訴記者,她的兒子今年剛滿10歲,平時乖巧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說起從家中偷偷拿錢出去玩遊藝機,她甚至有些難以相信。
「幾天前,他爸爸突然問我是不是從他錢包裡拿錢了,我說沒有拿,但他堅稱自己的錢包裡少了幾十塊錢,我們這才意識到錢可能是被孩子拿走了。」追問之下,孩子終於道出了實情,原來其偷偷拿錢的目的,竟是為了玩一種可以抓娃娃的遊藝機。更讓宋芳感到後怕的是,這並不是孩子第一次從家中偷偷拿錢,追問後得知,在此之前,孩子曾多次將她與丈夫隨手放置家中的零錢拿走,用於玩遊藝機。
「雖然平時經常看到商場超市門前擺放著這種遊藝機,有不少孩子在玩,但沒想到它會讓兒子如此上癮。」宋芳說,為了搞清楚兒子對此著迷的原因,她特意找了一臺機器親自嘗試了一下,最終的結果讓她著實沒有想到。「太難了,一塊錢兌換一個遊戲幣,兩個遊戲幣抓一次,抓了十幾次,一次也沒成功。」在宋芳看來,這類抓娃娃的遊藝機之所以會讓孩子著迷上癮,除了機器內各式各樣、招人喜歡的毛絨玩具外,還有就是孩子對「成功」的渴望。
「而如此之低的成功率,使孩子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總覺得心有不甘,長此以往極容易上癮。」宋芳告訴記者,經歷此事後,她及時對孩子進行了批評教育,同時,還就此事諮詢了多個部門,結果發現,這種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帶有「賭博」性質的遊藝機,卻不知應由哪個部門監管。「孩子本身自律性就差,如果沒有監管,豈不是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其中?」
記者調查:「抓娃娃」背後的貓膩
5月9日,在對淄博當地電玩市場進行走訪調查後記者發現,目前,這類遊戲藝機存在的問題還真不少。
當天上午,在淄博高新區魯泰大道與西五路路口附近的一處大型商場內,多家電玩城內都擺放了數量不少的抓娃娃機。記者注意到,抓娃娃機內擺滿了各種卡通毛絨玩具,其吸引的對象多為兒童和青年男女。
一家電玩城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店裡抓娃娃機內的玩具,售價從10元到30元不等,玩家每次只需投幣2元錢,便有機會抓到。「雖然抓一次只需要兩塊錢,但成功率卻很低,剛才抓了五六次,一次也沒成功,有時候好不容易抓起來,結果在半空中又掉了。」有玩家告訴記者。
採訪中,陪孩子在電玩城遊玩的市民趙先生坦言,對於成年人而言,抓娃娃機內的毛絨玩具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許多市民之所以選擇消費,主要是因為孩子們喜歡。「越是抓不著,心裡越著急,在成功率如此低的情況下,自制力差的孩子很容易上癮。」趙先生說。那麼,抓娃娃機內的毛絨玩具為何如此難以抓取?其背後又暗藏著怎樣的玄機?
5月9日下午,記者以採購商家的身份,聯繫上了臨沂一家抓娃娃機的銷售商。一名劉姓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抓娃娃機每臺售價從3000元到7000元不等,機器內的毛絨玩具可從銷售商處訂貨,也可以由經營者根據需要自行採購。如果設置在人流量較大的商場、超市、電影院等公共場所,通常情況下三四個月便可以實現回本。
「抓取的成功率是可以人為設定的嗎?」面對記者的詢問,對方解釋說,從設計原理上,抓取工具也就是抓娃娃機內的懸掛鋼爪,其力道是可以人工調節的,這一功能原本是應用於抓取不同體積、不同重量的玩具而設定的,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經營者為降低抓取的成功率、實現更大收益,會將鋼爪的力道調松。「同時,機器的抓取概率也是可以人為設定的,為了保證經營者的利益,廠家一般會依照經營者的要求設置抓取概率,例如可以設置5次抓緊一個毛絨玩具,也可以設置20次等。」上述負責人說。
監管之惑:市場膨脹監管缺失
調查中記者發現,目前,由抓娃娃機衍生而出的「新式」玩法,同樣吸引著未成年人之外的消費群體。
5月10日,在淄博中心城區金晶大道與華光路路口附近的多家小型超市門前記者看到,有經營者將抓娃娃機內的毛絨玩具換成了各種品牌的香菸,玩家同樣只需要花費2元錢,便可以抓取一次。不僅如此,玩家在成功抓取香菸後,還可以向經營者兌換現金。
而在諮詢了公安、菸草等相關部門後記者了解到,這種利用抓娃娃機抓取香菸的行為不僅屬於非法經營,還涉及退幣賭博,是被嚴令禁止的。
記者了解到,5月1日起,《文化部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正式實施。根據文化部的要求,網路遊戲運營企業應當及時在該遊戲的官方網站或者隨機抽取頁面公示可能抽取或者合成的所有虛擬道具和增值服務的名稱、性能、內容、數量及抽取或者合成概率。線上遊戲如此,線下抓娃娃機的經營方式及成功概率是否也應受到監管?
10日下午,山東正大至誠律師事務所主任楊於偉律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早在2000年6月,國務院曾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部門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意見的通知》的規範性文件,對電子遊戲行業從業者要依法辦理證照等作出了明確要求,但這份規範性文件在2016年6月25日被宣布失效了。「因此,就規範性而言,目前,在商場等處擺設抓娃娃機的行為,缺少了法律法規層面的依據。」但楊於偉表示,如果經營者將抓娃娃機的抓取概率設置為零,也就是說投幣玩家永遠都不可能抓得到毛絨玩具,那麼經營者的行為便可能涉嫌詐騙。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副教授左月華就此表示,作為遊藝機的一種,近年來,抓娃娃機的市場保有量越來越高,時間和空間上的便利成就了抓娃娃機在數量上的激增,吸粉能力讓它幾乎已經成了許多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的標配。「從經營方式上看,應要求經營者標明成功概率,強制設定一次性最高投入額,特別是對於未成年人這一特定群體,應要求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操作,避免孩子沉溺其中,影響身心健康。」左月華說,從監管上講,應儘快確認具體的監管部門,規範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