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輸入0字
有3個回答
你說的很對,劉備明為寬厚長 者,其實很有心機,他深藏不露,極善於使用韜晦之策。我這裡舉二個例子加以說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曹操出兵徵討呂布。十一月,呂布在下邳城白門樓被曹操生擒。呂布貪生怕死,他向曹操表示,願意歸順,呂布對曹操說:「春秋時期齊桓公不計管仲射箭之仇,而用管仲為宰相,後來成為諸侯的霸主。如今呂布願為明公效犬馬之勞。今後明公率領步兵,命呂布率領騎兵,平定天下,就指日可待了。」曹操覺得呂布是員虎將,殺了他未免有些可惜。聽了呂布的一番言辭,覺得有些道理,故低頭沉思起來。
呂布見劉備坐在貴賓席上,於是可憐兮兮地對劉備說;「玄德公,您現在是曹丞相的坐上客,而我是階下囚。請你幫幫忙,講講好話吧」。曹操笑道:「奉先,你又何必苦苦哀求玄德公呢?」說完,命人解開捆綁呂布的繩索。這時,劉備猛然站了起來,對曹操言道:「不可,明公不見呂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 (《後漢書》卷75《呂布傳》)曹操畢竟是個聰明人,劉備的這句話就像醍醐灌頂一樣,猛然使他清醒過來,於是他不再猶豫。立即下令將呂布斬首。
其實,劉備勸曹操殺呂布有兩層用意,第一,呂布從劉備手中奪取了徐州,劉備對呂布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第二,呂布之勇,蓋世無雙。如果曹操收降了他,曹操將如虎添翼,對劉備將造成更大的威脅。
劉備行使韜晦之計,誅殺呂布,只不過是他小試牛刀而已。劉備的韜晦謀略在曹操那得到了更大的發揮。
劉備投奔曹操以後,其實日子是很不好過的,可謂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曹操表面上對待劉備非常好,以上賓之禮對待他,史書上說,曹操上表漢獻帝,封劉備為左將軍。左將軍地位很高,在漢代是重號將軍,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上將軍銜。不僅如此,曹操對劉備是「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就是他們二人出門的時候是同坐一輛車,東漢時沒有椅子,人們是席地而坐,但曹操和劉備坐在一張蓆子上,可見曹操和劉備要好得幾乎就像哥兒倆。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曹操對劉備是嚴加防範的。
曹操對劉備採取的策略是什麼呢?叫做內松外緊,嚴格控制。曹操手下的謀士甚至建議曹操乘機除掉劉備。程昱就對曹操說:「劉備有雄才,又很能籠絡人心,留下他必不能為主公所用,不如殺了他,免得留下後患。」曹操不同意,他對程昱說:「現在我們正在打天下,必須要使天下英雄都能歸順我們。如果我現在殺了劉備,那麼天下英雄就要為之心寒,就不會來投奔我了。」曹操當然比程昱站得高,看得遠。他知道劉備在天下士民中的聲望,如果把劉備殺了,固然可以掃除一個和他爭奪天下的對手,但負面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天下的人才看到曹操無緣無故殺掉劉備,必然裹足不前,不來投奔曹操,那樣曹操的損失就大了。三國時期各路諸侯爭奪天下,說到底就是人才之爭,誰能得到更多的人才,誰就能得天下。所以曹操不殺劉備,把劉備作為賢士供養起來,是有道理的。
曹操雖然不殺劉備,但對劉備看管得非常厲害,實際上是把劉備軟禁起來。據《三國志》裴松之註記載,曹操在劉備住的地方派了很多密探監視劉備,有的密探甚至還從門縫裡窺探,看劉備在幹什麼事情。當時沒有竊聽器,只能採取如此手段,在許昌這個到處都有曹操耳目的地方,劉備確實非常危險,稍一不慎,就有殺身之禍。那麼劉備怎麼來應對這種局面呢?劉備非常聰明,他把大門緊緊關閉,就像閨閣中的千金小姐一樣,哪裡也不去。劉備幹什麼事呢?他打發時間的辦法就是,在家裡的後花園中搞了一塊菜地,他自己扛著鋤頭鐵搭,每天種地、澆水、施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個老農一樣。一個堂堂的左將軍,曾經做過徐州牧、豫州牧的封疆大吏,居然當起了農夫、寓公,你看劉備偽裝得多麼好。
儘管如此,曹操還是不會輕易相信劉備。為了試探劉備到底有沒有圖王稱霸的野心,曹操居然在一次宴會上對劉備說:「當今天下能夠稱得上英雄的,只有你和我,像袁本初那樣的人,是不足道哉的。」劉備煞費心機,就是要掩飾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碌碌無為的凡夫俗子,想不到曹操會說自己是英雄。這一驚非同小可,劉備聽到曹操講這個話,嚇得連手中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說來也巧,這個時候天上烏雲密布,正要下雨,雷聲隆隆,劉備就對曹操說:「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三國志》卷32《先主傳》注引《華陽國志》)。意思是我聽到雷聲,居然連筷子都拿不住了。曹操一看劉備如此膽小,覺得是不是過去太高估劉備了。說不定劉備徒有英雄之名,其實也不過是個草包。過去我們有一種說法,說劉備的三分天下是「哭」出來的,他事事都要依靠諸葛亮,其實這種說法很成問題。你看劉備很會用計,而且腦子反映極快,利用雷聲、隨機應變,把三國時期最有本事,最厲害的曹操都騙過了,你說劉備的韜晦之計高明不高明。根據這段歷史,《三國演義》就有了「煮酒論英雄」這段情節。最後有一首詩寫得好極了。詩云:「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將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
劉備雖然隨機應變,巧妙地將曹操的試探應付過去了,但他住在曹操的眼皮底下終究不是長遠之計。許昌這個地方就是虎穴,劉備住在虎穴之中,遲早有一天會被老虎吃掉,所以劉備時時刻刻都在想如何脫身,早一點離開虎口。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終於給劉備等來了。袁術被曹操打敗後,走投無路之下,只得去投奔他的哥哥袁紹。袁術投袁紹,路過徐州。劉備得到這個消息,於是就主動請纓,請曹操準許他帶兵去攔截袁術,將袁術的殘部消滅掉。
劉備這個請求十分合理,因為劉備曾經做過徐州牧,對那兒的地形十分熟悉,情況十分了解,這是一。第二,袁術是劉備的死對頭,二人多次交鋒,所以曹操對劉備的請求一點也不懷疑,就派劉備為大將,統率軍隊去攻打袁術。劉備得到曹操的命令,即刻出發,快馬加鞭,馬不停蹄,直奔徐州而去。為什麼呢?劉備認為自己離開曹操,就如同鳥兒飛出了鳥籠,魚兒遊入了大海,而且他還非常害怕曹操反悔。果真不出劉備所料,程昱、郭嘉都趕去對曹操說,絕對不可以讓劉備帶兵去打袁術,這如同放虎歸山。曹操也非常後悔,馬上派兵去追劉備,但已經來不及了。劉備回到下邳,立刻殺掉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重新奪取了徐州。
已輸入0字
那個時代何來君亦何來國,劉備一世英才,怎得不知
你舉的例子不能說明劉備虛偽心機,反而覺得曹操惺惺相惜,劉備忠君愛國
已輸入0字
你舉的例子不能說明劉備虛偽心機,反而覺得曹操惺惺相惜,劉備忠君愛國
已輸入0字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