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至9月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較1850年至1900年高出1.02攝氏度。這意味著,全球氣溫朝聯合國氣候談判中一再強調的2攝氏度升幅「紅線」又逼近了一步。
英國氣象局下屬哈德利氣候預測與研究中心負責人貝爾徹指出,今年在熱帶太平洋區域已觀察到很強的厄爾尼諾發展趨勢,這對全球氣溫有一定影響。他表示,雖然過去也出現過類似的自然現象,但這是首次呈現如此顯著的氣溫升幅趨勢,「很明顯的,人類活動影響力已驅使現代氣候變化進入一個未知領域」。
據該局介紹,一些初步數據還顯示,2016年的氣溫也將維持在相似暖化水平。儘管目前還難以準確預測往後幾年會出現何種變化,但可預期的是全球變暖將長期持續。
不過,氣候變化檢測與歸因主管斯託特強調說,今年的數據雖具有指標性意義,但這並不表示今後每年的氣溫升幅都會高於前工業革命時期至少1攝氏度或更高水平,因為自然變異仍會對每年氣溫產生重要作用。
不過,他指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未來數十年全球持續變暖,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年份的氣溫升幅超過1攝氏度,最終此指標水平將成為一個常態」。
據英國氣象局介紹,研究顯示只要加大力度實施減排行動,依然有望實現限制全球氣溫升幅目標。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為期三天的非正式部長級預備會於11月8日在巴黎舉行,希望能為促成巴黎氣候大會達成一份新的全球性協議掃除最後障礙。
70國部會首長與氣候特使於8日齊聚巴黎開會三天,希望能趕在月底氣候大會召開之前,為促成巴黎氣候大會達成一份新的全球性氣候協議努力,爭取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攝氏度目標。
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表示,達成聯合國限制全球升溫在2攝氏度以內目標,「有絕對的迫切性。聯合國氣候科學小組已警告,如不儘快行動,地球氣溫將上升4、5、6攝氏度,帶來災難性後果」。
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指出,地球升溫水平即使維持在2攝氏度,仍將有2.8億人居住地區仍將被大海淹沒,包括印度孟買及美國紐約等城市的大片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