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招生,長久以來是眾多校長心頭的一塊病。不斷上升的人力成本,讓地推逐漸失去了吸引力,而網絡營銷的費用也是水漲船高。那麼是否有更好的招生途徑呢?毫無疑問,通過朋友圈招生已經逐漸成為很多校長的新選擇,那麼,到底如何才能玩轉微信朋友圈招生呢?小編在此,就來和各位校長分析一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傳統招生方式主要利用傳單進行宣傳,但是一張傳單的閱讀時間是2秒,對大腦的刺激非常小。相反,線上的微信文章,閱讀時間為1分鐘,傳遞信息短暫卻有效。
對於我們教育培訓學校而言,微信營銷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招生手段,微信朋友圈蘊藏著無窮的資源和流量。自媒體時代,員工、學員的朋友圈等同於一條無限延長的招生產業鏈。
微信官方有數據稱,80%的人會通過朋友圈閱讀信息。
微信朋友圈是以內容決定傳播量,同時藉助社群傳播。從營銷來說,微營銷就是藉助自媒體,建立自己的品牌,進而傳播自己的口碑。相比傳統傳播媒體,自媒體傳播可以讓口碑傳播速度提高百倍千倍。
1
如何讓你的朋友圈吸引家長眼睛?
現在的信息傳播,不再是強行裝入受眾的大腦,而是潤物細無聲地潛入人的大腦。載體可能更多的是一個好故事,好活動等等。
1. 人人都愛聽故事
朋友圈是個一個碎片化信息平臺,大量信息會在上面出現。一些簡短的句子、圖文、故事,會因為有畫面或者情節,更容易引發閱讀且更容易吸引家長注意。
認識一位外地的校長,他就比較擅長通過故事來編寫朋友圈狀態。他現在每天評價發布三條內容:
第一條是關於教育的寓言故事;
第二條是學校學員的提分經歷或者家長教育孩子的歷程;
第三條是關於老師的成長曆程、授課經歷等。
故事加上背景、人物、情節,就增加了圖文的可讀性和可趣性。故事的結尾可以進行一些學校軟文的灌輸。
2.營造恐懼感
當人們感到恐懼的時候,大腦的某部分功能會被激活,從而分泌一定的腎上腺素,從而短期內能提高人體的記憶力和注意力,讓人從輕鬆的環境脫離出來,更加留意周圍的信息。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恐懼感去激發家長的教育痛點,從而吸引家長的注意。
恐懼營銷是一種很容易被濫用的營銷方法。比如,當我們告訴家長:「孩子不學習書法,在高中就少了一個升學的途徑。」家長並不會很在意,相反家長可能就會更注重孩子文化課的成績。但是你告訴家長:「學習書法,可以在高考時再提高10分」就容易勾起家長讓孩子學習書法的需求。
2
如何讓學生家長主動轉發?
轉發是一種社交功能,轉發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用戶,增加公眾號的粉絲。當我們看到一篇比較好時,我們不一定都會選擇轉發。什麼樣的文章,可以增加家長的轉發欲望?
用戶傾向轉發的文章都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大家轉發文章,一個根本原則就是大多都和自己切身相關。
1. 讓發布的內容帶有社交屬性
分享信息本身就是一種很愉悅的事情,並且收到大家對你的認可的時候,無疑會大大增加你的愉悅感。
2. 實用性
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人認為轉發=閱讀。轉發文章是社交的需要,轉發實用性文章能給別人帶來方便,也能給自己帶來社交的貨幣。
這裡分享兩個實用性文章的發布技巧:
1.每篇文章結尾加上學校老師感悟和建議。和培訓機構完美結合在一起。
2.每篇文章不斷更換題目持續發布。可以大大降低我們的工作量。
最簡單的微營銷:評論家長朋友圈
家長為什麼會發朋友圈?
尋找存在感。當我們在評論家長的狀態的時候,其實就增加了家長的存在感,家長也就更願意關注你的信息。
培訓機構的課程與其說是產品,不如說是服務。當你選擇教培機構的時候,你更容易選擇朋友推薦的,老師推薦的或者身邊的親戚朋友開辦的。同樣是去上輔導班,為什麼不讓孩子去一家認識的呢?
3
如何評論家長的朋友圈?
家長的朋友圈內容無非是以下五種內容:生活動態、轉發文章、人生感言、尋求幫助、微商。
評論家長的朋友圈,唯一的原則就是:不要點讚。No zan no die!點讚是一種敷衍,特別是來自於陌生人!
1. 生活動態
基本包括這幾個方面:曬孩子、曬美食、曬老公、曬旅遊、曬太陽,家長朋友圈發這些內容的關鍵是為了刷存在感,吸引大家的評論。
首先,描述動態信息,這是為了證明我們在看他發布的內容,然後,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互動。
比如,家長是曬去三亞旅遊。可以評論:這裡風景很漂亮啊!山美水美人也美!這是在哪拍的啊,找時間我也要去看一看。
曬美食。你可以評論:xx市還有這麼一家餐館啊!沙拉看起來不錯。位子難定嗎?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和家長進行簡單的互動。
2. 轉發文章
轉發文章是社交的需要,代表了轉發者的一種觀念,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轉發者的價值觀。
首先,粘貼文章的語句,表示我們真的閱讀了。然後,發表一定的感想,表示我們和家長有一定的共鳴。
人們都喜歡和自己情趣相投的人交朋友。在寫感謝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語句,表明自己對文章某一觀點的看法。如果是教育類的,也可以舉例自己的經歷,來提高家長對機構的認知和認同。
3. 人生感言
大多都是家長的一些感悟。每一個人生感言,都是一個故事。這時往往是家長感情澎湃的時候,內心往往是打開的,更容易走進他的心理。一句讚美、一句安慰都可以瞬間吸引他的注意。
首先,贊同他的內容,比如:「說的很有道理啊」、「事實真的是這樣的」。然後,與家長進行互動,比如某個孩子感言孩子教育的痛點,我們可以回覆: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長大了會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還可以舉個以前的例子等等。
4.求助幫助
當家長在朋友圈尋求幫助的時候,你的轉發也是對他最大的支持,也是讓他能記住你最好的時機,如果你能直接給他解決問題,這樣是最好的。
轉發之後,可以回復家長,已經轉發出去了,如果有回覆,會第一時間通知你。這樣你發布的信息也就更能引起他的注意,如果我們和家長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就能源源不斷的接收到家長的諮詢。
5.微商
家長如果做微商,他最需要的就是產品的直接銷售和影響力的擴大,我們可以偶爾轉發他的廣告,如果有顧慮,可以給這位家長設置標籤,轉發的內容只給部分人看到。
朋友圈營銷,首先我們要有大量的家長好友,這個我們可以通過機構市場部門收集的家長電話進行添加,驗證信息可以設置為「英語王老師/數學張老師定期做英語/數學免費講座」,不要加機構名稱。另外可以通過搜索附近人,按目標年齡段進行添加。
校長們不要小看朋友圈的招生效果。實踐證明,每天堅持朋友圈互動,一個月平均也能招到幾位學生!
4
如何利用朋友圈做轉介紹?
利用朋友圈做轉介紹,主要是通過做活動,來完成增加粉絲、擴展魚塘的目的。當然做好一場成功的活動是不易的,從開始設定目標,設計活動,以及具體操作,都要精心設計。活動要適度,做的太多,不僅得不到珍惜,也不好做出深度,而且活動要有意義,應設計貼合學生、適宜的活動。
下面小編用三個例子來具體延伸。
1、實例一、學校課程匯報活動,即「分享有禮」活動
日常朋友圈的發布已經足以說明教學效果。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家長未續費,持觀望狀態。對於這樣的家長,需要「推」他一把,也就是「促單」,「分享有禮」活動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活動會在半個月之前利用朋友圈進行宣傳,告知家長「分享有禮」活動,邀約家長前來參加學期課程匯報。
匯報課當天,家長分享9張孩子照片在朋友圈,並編輯文字出現「機構名稱」字樣,獲贊30個,可憑截圖到前臺領取禮品一份或者代金券。當天,孩子也可以參加抽獎,每抽必中,獎品豐富。
以上活動,只有續費班的學員才可以參加。
匯報課結束之後,繳費的孩子直接去前臺抽獎,當場分享並獲贊30個的孩子也去前臺領禮品,活動氣氛非常活躍,也會感染到還在猶豫的家長。在對機構教學效果認可的前提下,一場活動下來,續費也完成了,分享有禮也完成了,其實這個分享就是轉介紹。
家長的一句肯定讚美的話,勝過學校十句宣傳的話。通過活動吸引來的客戶精準度遠遠高於傳單吸引來的客戶。活動吸引來的客戶加入到機構的魚塘中,每天被朋友圈感染誘惑,還怕沒有人報名嗎?
2、實例二、99元一周特價精品一對一課程,即老帶新活動
設計一個定價99元的課程,時間為期一周。但老生需要找到一個新生做搭檔,才有資格搶購課程。
在搶課過程中,由於必須老帶新才能報名,所以家長會瘋狂轉發朋友圈,這又會促使很多精準客戶加微信。每到寒暑假,都會用這種方式促銷,當然也有很多同行模仿,做的也很成功,招到了新生。
3、實例三、投票活動
老帶新一周課程結束以後,最後一節總結課,邀請家長觀摩,在觀摩課中,可以結合做投票,選取網絡小明星投票活動,繼續擴散影響力,持續活動效應,並承諾對投票產生的「網絡明星」進行頒獎。
不過投票活動需謹慎。如果僅僅憑藉網絡圖片來投票的話,家長會感到很反感,然而有實體活動的話,在活動和互動中,展示自己實力,所以家長很認同並且希望自己的孩子從中勝出。
活動規則設定為只要拿到400票,都可以拿到獎項。之所以這樣設定,是因為如果設定最高票數勝出的話,會引來一些不必要的家長間的互撕互踩,甚至口水戰,因為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拿獎。這樣設置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衝突,而且擴散面很廣,速度也很快,效果非常好。
總結一下,利用朋友圈做轉介紹,可以設計學期匯報相關活動,老帶新搶課程活動,各種活動中的投票活動,以及後期的延伸活動,例如下學期的頒獎典禮,這有利於活動的繼續發酵。這些活動的穿插進行,不僅跟家長匯報了學習情況,跟家長做了互動,還維護了客戶關係,最為重要的是宣傳了自己。
覺得不錯請點讚若喜歡請盡情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