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 一支歌 一種精神

2020-12-20 法制網


■郭發海 王 超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乾兒壯,守望著北疆……」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如碎金般灑在巴爾魯克雪山之上,婉轉動人的歌聲便從哨所傳來。

自1984年歌曲《小白楊》被歌唱家閻維文首次唱響,30多年來,伴隨歌聲傳遍大江南北,小白楊精神深植一代代哨所官兵心間,成為其戍邊守防的力量之源。

小白楊哨所原名塔斯提邊防站前哨班,隸屬新疆塔城軍分區。塔斯提,蒙語意為石頭灘。因環境惡劣,這裡曾經寸草不生,更沒有一棵樹。

1982年春天,在哨所服役的錫伯族戰士程富勝回家探親,將哨所周圍的環境及官兵衛國戍邊的故事講給母親聽,母親聽得淚流滿面。返回時,母親默默地把10棵白楊樹苗裝進程富勝的背包:「你們以後想家時就看看白楊樹,要像白楊樹一樣紮根邊疆。」

為了使這些樹苗成活,戰士們輪流從10多公裡外的地方背來黑土,把樹苗小心翼翼地栽種在哨所屋前屋後。從那時起,原本吃水都要到一公裡外的布爾幹河去挑水的官兵們,把每天一點一滴省下來的水用來澆灌小樹苗,並為樹苗壘起防風牆。即便如此,由於土質含鹼量太高,只有一棵白楊樹頑強地活了下來。

這棵小白楊日夜伴隨哨所官兵,成為他們紮根邊疆、無私奉獻的象徵。1983年,總政歌舞團創作人員來塔城邊防採風,詞作家梁上泉感動之餘,滿懷深情寫出了《小白楊》歌詞。著名作曲家士心對這首來自大西北邊防的作品十分看好,連夜為之譜曲。後經閻維文動情演唱,一時間傳唱軍營內外,塔斯提邊防站前哨班為此更名為小白楊哨所。

「《小白楊》這首歌見證了中國很多重大事件。在』98抗洪的大堤上,在抗擊非典的小湯山,在汶川、玉樹地震的重災區,在遠離祖國大陸的西沙群島,在京郊的閱兵村……在人民軍隊經歷的很多大事件中,我唱響《小白楊》,就是想讓更多的戰友了解小白楊的故事、了解小白楊精神。」來過哨所3次的著名軍旅歌唱家閻維文曾動情地說。

塔斯提邊防連新營區建成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哨兵上哨前,要給新哨樓前的小白楊澆水。老兵王克懷說:「這個習慣已經延續10多年。樹苗不易成活,前前後後補種過好多次,大家都很珍惜。」

通往新哨樓的臺階一共276級,平均坡度超過40°。因為連隊的生活用水是山泉水,自然水壓不足,官兵們只能用盆端水來澆樹。

小白楊哨所官兵愛種樹,戰士們駐守在哪裡樹就種到哪裡。連隊的季節性執勤板房靠近邊境前沿配置,從這裡沿邊境線幾十公裡沒有一棵樹。執勤點旁邊雖有一條塔斯提河,但由於水質混濁不能飲用,生活用水依舊靠水車補給。

還有幾個月即將復員的安喜生為執勤未歸的戰友們準備午飯,洗菜、淘米的水被收集起來澆樹。入伍前曾是二人轉演員的他一直是大家心中的開心果,戰士們說,在荒無人煙的邊防線上只要有他在就不覺得孤單。

平日幽默風趣的東北漢子近些日子眉宇緊鎖,寡言少語。探其究竟得知他認領結對的那棵小白楊最近患了食葉蟲病,自己在執勤點照顧不上。這個事成了安喜生的心病,他每天都盼著執勤點換防的日子早點到來。

雖然連隊的各項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但因自然環境惡劣,種樹仍舊不容易存活。連隊每年春天都會補種一些新樹苗。去年冬天的大風將連隊中心馬路旁碗口粗的松樹攔腰折斷,今年春天安喜生親手種下一棵小白楊,連隊把他的名字做成吊牌掛在樹上。從那以後,安喜生和戰友們一樣多了一個習慣,每天只要有空就去看看自己的樹。

執勤結束的那一天,巡邏車剛剛停穩,安喜生顧不得卸下裝具,直奔自己的那棵小白楊。眼前的蒼翠讓他溼了眼眶:「好好活著,就算我退伍了還有戰友們幫忙照顧你,你一定要紮下根,替我守著這邊防線。」

防區204號界標附近的鋼架哨樓下面有一根碩大的橫木,這根長約10米、直徑1.5米的樹幹,是執勤官兵費了很大勁從河道裡抬上來的。「家國情懷」4個紅字篆刻其上,在充滿枯黃和草綠的邊境線上格外醒目。

對於「家國情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士官楊鵬依然記得老班長退伍時曾對他說過要牢記的一句話: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絕不把領土弄丟了。

楊鵬家庭富裕,兩年前家裡就在瀋陽市給他找好了工作,勸他復員回家。當年女兒出生,他只見過一次面。但他仍舊選擇留下。用他的話說,捨不得離開,這裡也是家。

楊鵬非常崇敬程富勝。他們有著共同的崗位——駕駛員,在哨所守防17年的程富勝是楊鵬一直以來的榜樣。作為邊防駕駛員,最重要的就是熟知路況,路上的溝溝坎坎都要牢記於心。楊鵬在這條邊境線上已走過10個年頭。

「北段比較危險,基本都是彎路,上坡、下坡,尤其到了冬天,雪蓋上去以後,風一吹,三四米深的坑看上去也是平平的。」楊鵬口中的情況,俗稱「風吹雪」,低於-30℃,積雪比人都高,加上狂風肆虐,樹也被吹得連根拔起。

「我們冬天騎馬執勤,風一大,馬眼睛睜不開,雪地的腳印瞬間被吹散。走了5個多小時的冤枉路,馬也累得一動不動,人只能拽著馬,深一腳淺一腳挪移。」新兵時的一次執勤讓楊鵬現在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我當時只有一個信念,只要能找到邊境線上的鐵絲網,就一定能找到回去的路。」歷經14個小時的跋涉,楊鵬終於回到哨所。從那天起,每次出勤他都帶著一幅軍用地圖,如今,哪兒有溝、哪兒有坎兒,行進多少公裡,會出現哪些方位物,閉上眼都如數家珍。

班長南誇才讓來自青海,新兵時聽了小白楊哨所的故事,特別嚮往這個地方。然而,剛到連隊就發現,每天陪伴他的就是漫天飛雪。

「選擇當兵就是想走出大山,卻發現自己又來到山裡當兵,我就向連隊提出復員回家。」自然環境和心理上的落差,讓藏族士兵南誇才讓陷入彷徨。

在《小白楊》日復一日的傳唱中,在小白楊無聲的注視與陪伴下,南誇才讓把心扎在了這兒。6年後的今天,這個起初連漢語都講不好的小夥兒不僅當上了班長,還成了連隊訓練標兵。去年團裡組織「小白楊杯」比武競賽,他和幾名戰友代表連隊參加多個課目,冒著嚴寒,在雙手受傷的情況下血性突擊,勇奪「小白楊杯」。

時任團參謀長雒志順看到這名藏族士兵凍得發紫的手,心疼不已,邊給他焐手取暖邊問他為啥這麼拼。「『小白楊杯』必須放在我們連隊的榮譽室裡,就算拼命我也得替山上的兄弟們拿回去。」在南誇才讓的心中,「小白楊」的榮譽重於自己的生命。

是夜,窗外忽然起風。士官楊珂熙披著大衣打著手電,來到連隊蔬菜大棚裡,細心檢查篷布和窗戶,防止新種菜苗被凍著。為了讓戰友們能吃上新鮮蔬菜,寒來暑往,楊珂熙從不敢怠慢。

溫室大棚門口有塊中國地圖格柵,那是連隊文化活動剩餘的板材,楊珂熙看到有中國地圖不捨得丟掉,刷上紅油漆鄭重地掛在大棚最顯眼的位置。用楊珂熙的話講,每次看到紅色的中國地圖,感覺就倆字——踏實。

曾被大家戲稱「糞倌」的楊珂熙是連隊養殖員,由於承擔起連隊所有家禽牲畜的餵養,免不了和糞便打交道。5年前,連隊新大棚剛改造完成,由於土質太差,蔬菜根本種不活。當時的豬圈離蔬菜大棚七八百米,中途還要翻越一道山梁。當時剛接手養殖工作的楊珂熙每天往返於豬圈和大棚之間,途經的小山梁被踩出一條蜿蜒小路。

如今的溫室大棚,溫控系統和噴灌系統一應俱全,在大棚周圍新豬舍、雞舍也配套搭建。在楊珂熙的精心照料下,大棚裡各種新鮮蔬菜長勢喜人,每年為連隊節約經費近萬餘元。

身處邊關,見證哨所小白楊的成長,楊珂熙說小白楊精神已深深融入自己的血脈,在連隊一天,就要多為這個大家做點事,哪怕再小,也是一份責任。

漫步營區,在長廊、根雕、石頭等特色文化的裝點下,連隊宛若一顆戈壁明珠,頗有家的味道。官兵們說,這一切,士官車延聰功不可沒。

來自甘肅的車延聰愛好雕刻。一次執勤途中,他發現一根木頭,外形很像一條龍。撿回來認真修飾成龍吐珠的形狀,擺到營區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此後,他創作出多件根雕和石刻作品,成為連隊的一大文化特色。

「我因白楊而自豪,白楊因我而驕傲。」指導員路亞傑說,這是連隊門口張貼的兩句話,見證著官兵們對連隊的獨特情感和價值追求,折射著每名小白楊傳人的家國情懷。

連隊有個傳統,每天起床廣播放的第一首歌就是《小白楊》,晚點名時要呼點「小白楊」,全體官兵答「到」;每逢新兵下連、老兵退伍,都要在小白楊樹下宣誓。

風雨37年,小白楊精神不僅成為塔斯提邊防連官兵的精神支柱,還激勵一代代戍邊官兵茁壯成長,一棵棵「小白楊」在邊防一線成長為參天大樹。


相關焦點

  • 一棵一棵開花的樹
    比起迎春花和桃花,路邊的這棵花開得有些遲。迎春花和桃樹開花時還沒有葉子,幹枝幹枝的花,黃的黃,粉的粉,開得有些單調,像是假花。而這棵樹就不同,它有葉子啊,葉子綠綠的,也不會太大,不會奪走花的喧鬧。花開得正歡,葉子就這麼輕輕地陪襯著,粉紅色的花,綠的葉,構成一幅絕美的畫。
  • 一棵枸杞樹
    我對他立刻佩服起來,因為我壓根兒不知道我們本地還有野生枸杞樹,壓根兒不認識枸杞樹,更別說從野地裡辨認出來了。在後來的攀談中,我又了解到,他之所以挖來枸杞樹栽種,一是為著枸杞樹清秀古雅、蒼健雄勁的身姿,栽入盆中即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二是為著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的養生功效,是一味藥食同用的中藥材。
  • 評讀詩人席慕容詩歌《一棵開花的樹》
    評讀詩人席慕容詩歌《一棵開花的樹》 2019-11-29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旅順太陽溝景區又發現一棵寄生樹
    前些日子,我發了一篇短文——旅順太陽溝有一棵寄生樹。旅順攝協梁國軍看過之後,告訴我太陽溝還有一棵寄生樹,在八一街北段,是一棵松樹寄生在老槐樹上。沒過幾天,他就把照片發了過來。那棵幼松吸取大樹的養分生長得很旺盛。
  • 羅坑有一棵樹,見血封喉
    岑穩/攝  茂名晚報訊記者梁奈 在電白區羅坑鎮紅星村委會黎村,生長著一棵國家三級古樹——「見血封喉樹」,當地村民稱為「毒藥木」。這棵老樹樹齡已經194年了,村民對其愛護有加,沒有人故意破壞。  昨天,茂名晚報記者來到黎村,在村幹部黃培德的帶領下見到了這棵「見血封喉樹」。該樹生長在村中民房附近,樹高約15米,枝繁葉茂,長勢良好。樹圍長約6.2米,最粗處需要四人才能勉強合抱。黃培德告訴記者:「自小就認識這棵老樹,村中老人說如果身體長有還沒破損的膿包瘡,就可以取樹汁作藥,頗有效果。」
  • 每日一小詩:《一棵開花的樹》
    《一棵開花的樹》現代·席慕蓉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
  • 我家院裡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魯迅此話你懂了嗎
    在魯迅的文學作品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家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一棵也是棗樹"廣為流傳,經常有人調侃說這是魯迅能寫得,一般人肯定會被老師寫成病句,嚴厲批評。那麼魯迅創作的這句話,真的是心之所致嗎?原畫和網絡上流行的有些不同,它出自魯迅的作品《秋夜》,全文開頭是這樣的:"在我的後花園裡,你可以看到牆上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這幅作品是魯迅先生的名篇,一直以來都好評不斷。但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既然兩棵樹是一樣的,直接說"我家後花園圍牆外有兩棵棗樹"不太容易吧?
  • 兒童繪本故事推薦《阿咪虎識字故事——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
    阿咪虎識字故事——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 兒童繪本故事阿咪虎識字故事——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阿咪虎識字故事系列讓孩子在聽故事,看圖畫中漸漸由簡到繁學會識字
  • 我在生命現場遇見一棵開花的樹,席慕容
    有一次在5月坐火車經過苗慄的山間,當火車從一個很長的山洞出來以後,她無意間回頭朝山洞後面的山地上張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開滿了白色的花。「那時候我差點叫起來,我想怎麼有這樣一棵樹,這麼慎重地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剛要仔細看的時候,火車一轉彎,樹就看不見了。」就是這棵真實地存在於席幕容生命現場裡的油桐,讓她念念不忘。
  • 藝術啟蒙:這兩棵樹,矮的一棵是老師,高的一棵是你們
    童老師這才微微一笑,拿起一支粉筆,走到黑板前,魔力般地畫了起來,當他畫完,我們都驚呆了,黑板上畫的居然是學校的教學樓,操場,以及幾棵樹木。 就這樣童老師以他出口驚人,出手不凡的傑作,徵服了我們。其他班級的學生,甚至自發組織了美術小組。不長時間裡,學校颳起了一股學習美術的風潮。
  • 兩棵樹紮根巖石縫,一棵120歲,一棵150歲,不同品種卻親如夫妻
    一棵樹,都能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比一座城市的歷史還要長久。所以,很多千年古樹,成了一道旅遊風景。在廣西南寧,有兩棵樹,比較特別。這兩棵樹紮根在巖石縫裡,一棵120歲的樸樹,一棵150歲的榕樹,明明是不同的品種,卻枝葉相連,親近如夫妻,被稱為夫妻樹。
  • 一棵開花的樹,一顆開花的心
    我注意到那棵開花的樹,是在我偶然抬頭的那一瞬間。它已經開了滿樹的花,我在它的花下懊悔,我怎麼就沒有注意到它是什麼時候開的呢?它的第一串花苞是什麼時候長大的呢?它的第一縷清香是什麼時候飄散的呢?那棵開花的樹是小院裡唯一的一棵槐樹,它開了滿樹潔白的花,在我抬頭看它的那一刻,所有的花串向我搖頭晃腦、嬌羞含笑,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我面前。我注視著這滿樹的繁花,心裡有柔柔的波,也有深深的愧疚。我有多久沒有抬頭看天空了?我竟然連槐花什麼時候開的都不知道。
  • 詩歌:席慕容經典詩歌《一棵開花的樹》
    《一棵開花的樹》是席慕蓉用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情的一首抒情詩。這首詩的靈感來自一棵油桐樹。某次,席慕容坐火車經過苗慄的山間時,不經意回頭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它開滿了白色的花,幾乎看不到葉子,席慕容認為,正如海是藍給自己看一樣,花當然也是慎重地開給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沒有自己那個不經意的回頭,樹上的花兒是不是就會紛紛凋零?這促使她寫下了《一棵開花的樹》。
  • A Special Tree 一棵特別的樹
    Celia和爸爸到花園商場買了一棵胖胖的聖誕樹,他們要尋找一棵特別的樹。Dad pointed to a tall pine.爸爸指著一棵高大的松樹。然後Celia跑到一棵大圓樹下。她說:「我喜歡這一棵!它非常胖!」They took the tree home and put it in the yard.
  • 席慕容裡的《一棵開花的樹》藝術心理
    「那時候我差點叫起來,我想怎麼有這樣一棵樹,這麼慎重地把自己全部開滿了花,看不到綠色的葉子,像華蓋一樣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剛要仔細看的時候,火車一轉彎,樹就看不見了。」如此美麗的花樹是否很快就會面臨凋謝呢?出於對美的敏感與珍惜,席慕容寫下了《一棵開花的樹》。
  • 錯過一棵開花的樹
    打開窗留意季節的變化,發現窗前的樹花開了又落了,而我是不敢正視這棵樹的。它一樹嫣紅,把整個夏天都染上了熱烈的顏色,在它的內心深處一定也曾有過熱烈的夢想,如果樹也有開花的心的話,我就是樹下無心人。美麗的花沒有人在意。也沒有人在乎一棵樹開花時的心情,連我這個老鄰居也沒有抽出一秒鐘去凝視它。我們是如此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辜負了一個美妙的夏天!
  • 實拍:世界上最美的10棵樹,第一棵已經被迷住了,中國也有一棵!
    實拍:世界上最美的10棵樹,第一棵已經被迷住了,中國也有一棵!十:日本紫藤樹,生長於日本這棵紫藤樹已經有144年樹齡,嚴格來說,紫藤不算樹木,而是一種豆科植物。嫁接和放置植物的莖使它長得很高,看起來像一棵樹。
  • 每一個媽媽都是一棵樹,我們就是棲息在樹上的小鳥
    01時光流逝,歲月如歌,老屋前的那顆樹,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了,但依然茁壯,而我的母親已經老去。用在站在歲月裡的樹形容母親,在合適不過。樹經歷了各種風雨,而我的母親也同樣如此。大樹保持著同一個姿態,保護者樹下的一片土地,把陰涼灑向大地。
  • 一盆花一棵樹,關於樹和花的詩歌,你知道多少,太美了!
    執筆,躊躇, 一棵樹,一枝花。 我日夜守護著你,我的小花。 怕你被風沙湮沒, 怕你被風雨侵襲, 怕你被陽光刺痛。 我用我的手掌守護著你。 雖然不夠強大, 足能夠為你遮風避雨。 我日夜盼望著你, 我的小花, 當你泛出新綠, 抽出嫩芽, 開出小花時, 我該有多麼高興啊。 那時, 一棵樹, 一枝花, 該是多麼甜蜜。
  • 宿州靈璧這兩棵樹是當年皇帝欽封滴!
    劉秀是皇脈一支,當在追殺之列。一天劉秀被王莽追的跑到了靈璧地界( 王莽攆劉秀到了靈璧,有禪堂鄉西北的「王莽」、「劉秀」兩莊為證。),弄得人困馬乏,正在無奈之中,抬頭一看,前面有一個小樹林,就騎馬鑽進了進去。下馬後,正在依樹休息,忽又聽追兵吶喊聲已近,看來想跑已是來不及了,就照馬屁股猛抽一鞭, 劉秀也順便爬上了身邊的一棵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