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初中,經常一個人去看沒有人煙的圖書館找一些關於人性哲學的書看,其實看不懂,現在只記得有一本英國休謨的《人性的斷裂》
高中,就老想自殺,最終就是在胳膊上割了一下,留下一個褪不去的疤痕,高中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好朋友最多的時候,興起不久的網吧和籃球給我們那堆人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快樂。然而為什麼會想自殺呢大學,除了應付考試,其他時間依舊是網吧和球場,可惜的是,去網吧沒有同行者,去球場的搭檔也日漸稀少。大學雖然自由,但是孤獨。也沒有戀愛,因為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的性取向。研究生,主要的精力投入了實驗,閒暇看看電影,打打球,不過一般都是一個人,朋友雖有,知音難覓。
這些階段,我過的相對自由隨性,但是抑鬱從來不曾離開我的生活。慢慢就會發現,這就像一種慢性發展的病,因為確實是越來越厲害,失眠從輕微演變成嚴重。
總結自己抑鬱的原因:
1,家庭不幸,父母吵架打架頻繁如斯。我大部分時間都活在白色恐怖下,我每天回家前都要祈禱:神啊,祖啊,哈利路亞,魔鬼撒旦滾出去,感謝神。這是從村裡一個有信仰的婦女那兒學的。
2 從小對生死和宇宙這個問題糾結。感受著人類世界在宇宙中的渺小,感受著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永恆,從小就是這麼想了,10歲左右。每當想這個的時候,心涼涼的。3 性取向的問題。情竇未開的時候,沒有覺得難受。大學之後,上網查看了一些資料,明白了一些東西,越發覺得自己生來錯誤。一直是一個人,一個人……連表白的權利都沒有4 從未關注過的身體出了問題。身體一直非常好,精神尚文明,體魄尤野蠻。病情當初不容樂觀,讓我親身經歷著生命是多麼脆弱,死亡是多麼靠近。
自殺這種念頭經常萌發,可是我想想死後那無盡的歲月,當人類滅絕地球毀滅之後的寂靜和荒涼。我覺得好難過,好難過。
對於抗爭抑鬱的看法:
前邊很多朋友都說了,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自救才是最有效的方法。當然這或許僅僅適用於非晚期的人群。因為初中也曾研究過一點心理學方面的東西,所以我相信人的心理狀態是可以自己調控的。如果不行的話,就無視自己的狀態,專注地去做工作什麼的。如果專注於自己的心理狀態,只能越想越亂。事在人為吧,積極行動是可以影響到心理狀態的。如果過於看重這種病,反而成了一個牢籠。所以我現在無視了,也不準備吃藥。有事可幹,有事可忙可以忘掉自己的「病」,就比如失眠問題,在床上不想失眠這問題的話,睡著的機率大很多。之前自殺的美國喜劇演員,可謂是功成名就,人生失去追求,沒了事幹,更加容易自殺。也曾有一本書,說美國很多奮鬥者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自殺了,緣由也是覺得登峰造極,人生無事。能遇到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是能夠改觀狀況的,因為我一直在幻想著。呵呵呵
人為什麼要得抑鬱呢?
在這麼敏感自卑的情況下,我還經歷了不斷的轉學。轉學是為了好的學習環境,可我的敏感讓我在一次次陌生的環境裡把自卑愈演愈烈。
是他們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卻從不說自己的問題。我從小不敢大聲說話,罵我。我從小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罵我。我害怕與人接觸,不愛跟人聊天,逢年過節聚會遇到親戚長輩張開口叫聲叔叔阿姨都要鼓起勇氣,可他們還是罵我。寫到這裡就覺得想哭。他們從不覺得自己不由分說的打罵我會給我留下心理創傷,但還要我變得全能。
在我18歲生日那年,只不過因為到了十二點還在玩電腦,我媽上來就給我一個大耳巴子。恩,那天我舅舅和我表弟也在我家,他們看著我媽打我哈哈大笑,開心極了。可我只是想在零點的時候聽一句生日快樂,僅此而已。我媽抽我的時候正好零點,這是我的成人禮。
對了,他們除了打我,他倆也打架。動手動棍動刀,雖然都是咋咋唬唬的嚇嚇對方,可是我怕啊!不到十歲的孩子,每年都看他們打架,所以到現在我都怕我爸我媽在一個屋,我怕。
抑鬱的時候腦子總變得很鈍,無法準確地表達自己,邏輯也不像以往一樣清晰,寫得亂請見諒。
我第一次嘗試自殺是小學六年級,認真思考了很久,然後留了遺書,準備選一日就去赴死。只不過後來赴死未果且遺書被發現。再後來我印象深的就是初二到高二了,那是我最黑暗的時候,但也是改變最大的時期。
在大部分孩子最快樂青春的那幾年,我每天都在勸我不要死,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活下去。除此以外,還比自己改掉所有被別人批評過的缺點。比如不敢跟人打交道,就強迫自己出去向陌生人問路,要自己一個人去旅行。比如總是害羞,就逼著自己跟朋友聊天的時候看著對方的眼睛。比如自卑,就逼自己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糾正了,總之高二之後那幾年還算好。現在想想,這不像治癒,更像是為了自保給自己建了一座象牙塔。
在住進象牙塔之後,我開始變得任性,想生氣就生氣,想不理誰就不理誰,凡事我開心就好,別的一概不管不顧,就這麼在塔裡開心的從高二住到了大三,然後塔塌,我也全然崩潰。
至此我才知道,我的抑鬱症,是沒法好了。努力過,卻是竹籃打水一場。
給大家一些建議:
換環境,你應該重新生活;
在你覺得舒服之前和那些讓你感受到壓抑的人事物保持距離,不要對曾讓你受到傷害的人報以被理解的期望,本就敏感,再次失望只會讓我們累計傷害;
如果控制引導自己的情緒讓你覺得很困難,先強制調整自己的作息和生活規律,身體心理健康相互關聯,照顧好身體對心理恢復有幫助,也減少心理疾病拖壞身體的情況;
抑鬱初期可以去運動,去跑步什麼的,有氧運動對大腦也比較好,也是一種發洩方式;
多出去走不要宅在家裡,太陽可以促進分泌維生素D,也能補充我們身體中的其它所需和陽氣;
不要在夜間洗澡,溼氣過重,臟腑生病容易引發情緒的強烈波動,就譬如肝火大易發怒;
你可以在乎很多人事物擔心很多問題,但是不要放大它們,不要被這些壓得喘不過氣,你看看你的世界是不是就是這些問題滾滾滾而你那麼渺小就只能被碾壓被迫逃竄。記住你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可能你做不到愛自己,但是尊重你自己;
不論工作還是人際,丟了也不是真的絕境,如果怕就多給自己留後路,自己給自己安全感;
和你像比輸贏一樣比慘的人並不適合作為傾訴者,而我們到底為什麼要比慘?
每個人生活背後可能都有自己心酸苦楚,別人看不到而已,羨慕嫉妒毫無必要,自己真正要戰勝的人是自己;
可以吃藥,但是我個人真的不建議吃藥,靠你自己才能真的改變,如果對藥物長期依賴可能以後都不好再擺脫掉,而且藥會一直提醒你你是個抑鬱症病人,但是配合治療我想還是很需要的,希望你們能遇到讓自己信任的醫生;
生活不會那麼任性隨意變好,能變好的只有你看世界的眼睛;
救自己,趁活著;
能走過的其實都足夠強大,走過之後你會感謝痛苦所帶給你不同尋常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