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子張: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譯文:子張:子張說:「有志者應該見到危險時,奮不顧身;見到利益時,考慮道義;祭祀虔誠,居喪悲哀。這樣就可以了。」
2 原文:子張: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譯文:子張:子張說:「擁有優點不發揚,信仰道義不忠誠,這樣的人,有他沒他一個樣。」
3 原文:子張: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譯文:子張:子夏的學生問子張怎樣交朋友,子張反問:「子夏怎說?」答:「子夏說:可以交朋友的人就相交,否則就拒絕。」子張說:「我聽到的與這不同。君子尊重賢人,容納眾人;讚揚善人,同情弱者。如果我是個大賢人,什麼人不能不容納?如果我是個壞人?人人都會拒絕我,那我又怎麼能拒絕人家呢?」
4 原文:子張: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譯文:子張:子夏說:「即使是小小的技藝,也必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想做大事,就用不上了,所以君子不搞這些小技藝。」
5 原文:子張: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譯文:子張:子夏說:「每天都學到些新東西,每月都不忘所學會的東西,就算好學了。」
6 原文: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張:子夏說:「廣泛學習並且不停地朝著目標前進,認真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7 原文:子張: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譯文:子張:子夏說:「工人在工廠中生產商品,君子在學習中掌握道義。」
8 原文: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譯文:子張:子夏說:「小人犯了錯一定要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