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身「兩面派」背後的原因很暖,但也要對症下藥

2020-09-10 益樂寶兒童發展中心

小益的閨蜜最近有一件心煩的事,事情是這樣的,平時閨蜜上班都是由家裡老人帶孩子,但是她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她上班的時候從監控看寶寶可乖可乖了。但是她一回家,小天使就變身混世魔王一般,開始「花式作妖」,家中老人都說是因為她不會帶孩子,才會變成這樣的。

閨蜜也很難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她平時也不算很寵孩子,但是怎麼在姥姥姥爺眼中的天使寶寶,到她這裡就變成徹頭徹尾的小惡魔了呢?

孩子平時特別愛粘著閨蜜,只要閨蜜在家,孩子對她簡直是寸步不離,但是詢問周邊的寶媽好像也沒有她這種情況,常常她自己會反省,自己是不是不是個好媽媽,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了。

這種情況不少寶媽都遇到過,但寶寶這種反常的行為並不能證明媽媽不會帶孩子,而是孩子在尋找安全感。


人們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哦。

《美國育兒百科》裡提到:「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每個人都有一個安全地帶,在最愛的人身邊才會去肆無忌憚,小孩子當然也不例外,因為孩子真的很愛媽媽

0-3歲對於寶寶來說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打娘胎裡開始,寶寶從媽媽的心跳、聲音、味道等都能獲得安全感,媽媽就是他最初的安全感來源。

出生以後,餓了有媽媽給他餵奶,困了媽媽也會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摟著睡覺,不開心哭了也有媽媽溫柔的手安撫,媽媽就是寶寶的一切。

如果我們不能理解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孩子就會覺得父母離他很遠,不再愛他,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當寶寶在你面前火力全開,別人面前就變身小乖乖時,小益給各位寶媽一些友情提示:


不要推開孩子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是最致命的。而是應該抱一抱他,然後拍拍他的肩膀說「媽媽愛你,媽媽就在你身邊,寶貝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需要媽媽幫你解決的」。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同時也能把自己的問題告訴父母,對於寶寶的要求,不一定要全部滿足,但是一定要及時回應。

寶寶雖然年紀小,但是基本的情緒和感情他都有,不要很自然的忽略他們的感受,他們不是玩具,並非草木,一定要認真對待弱小又容易受傷的孩子們。


出去時告訴寶寶,回來的時間

大部分的寶寶都是有分離焦慮的,因為他們分不清離開和消失的區別。就像小孩子很喜歡玩「藏貓貓」的遊戲,因為他們喜歡那種「消失」又「出現」的驚喜。

但是如果他們不知道媽媽是走了,還是消失了,他們會局促不安。所以暫時離開的時候,最好能和寶貝約定好,什麼時間出去,什麼時間回來,讓寶寶知道你不是永遠消失,不是不要他們。

最好能把時間量化,比如:時針現在在12的位置,等到時針走到了5那裡的時候,媽媽就回來了哦。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陪伴並不是僅僅待在孩子身邊就好,你玩著手機、打著遊戲、刷著劇,頭都不抬,看都不看孩子一眼,那又有什麼意義?

多傾聽他、理解他、陪伴他,感知他的需求、思考背後的原因,會更有利於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安全感可以說是孩子健康生活的底氣,只有安全感足的孩子會更有勇氣去探索、去表達、去和人親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多陪伴孩子,跟孩子多親近、擁抱,給予孩子愛撫,通過身體接觸來給孩子傳達愛意,讓孩子感受到觸手可及的愛。

除了身體接觸,愛也需要大聲說出來,給予孩子鼓勵,向孩子表達愛意,讓孩子能直接感受到愛意。另外,和諧的家庭,孩子更有安全感。


小益想說的是:孩子粘著媽媽的時間也就這麼短短幾年的時間,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便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朋友、家庭和孩子,而孩子黏著媽媽的畫面就只能出現在回憶裡了。

相關焦點

  • 如何面對「兩面派」的孩子?要怎樣改變孩子這種不良態度?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吃飯很好,可到了家裡卻這不吃,那不吃的;還有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聽話又勤快,能主動把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還能關心照顧小夥伴,可到了家裡不僅什麼活都不幹,還非常淘氣、任性。孩子為何在幼兒園與在家的表現會有天壤之別?為何在集體中養成的好習慣,回家後不能保持下去?這恐怕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孩子變成了「兩面派」呢?
  • 孩子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找到原因,搞定他的「兩面派」
    文|文兒最近,我發現一件事情,很多孩子都是「兩面派」,出門像小貓一樣乖順,誰也不敢惹,但是回到家就對著父母大呼小叫,非常霸道。家長很苦惱,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朋友家的女兒就是典型的,出門低眉順眼,在家囂張跋扈的性格。
  • 在家小霸王,在外小慫包,我家孩子怎麼是個「兩面派」?
    在家讓吃不喜歡吃的菜那肯定要大哭大鬧,在幼兒園卻給吃啥吃啥;也不咋跟別的小朋友說話,就自己坐在位置上默默玩兒。小王就納了悶了,這臭小子咋還是個「兩面派」啊。在家跟「老大」一樣,有啥不滿意就哭鬧,怎麼一到幼兒園連話都不敢說了。其實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家裡的孩子看著挺活潑。
  • 做事有拖延症的孩子,背後少不了這些原因,家長要對症下藥
    然而背後的原因,卻又和成年人不大一樣了。孩子有」拖延症」?可能是這些原因在作怪1.所以父母有時候也要審視一下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如果孩子對你不是那麼地順從,就要注意一點了。但要想真正將其解決,則需要父母正確地鑑別出導致孩子拖延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
  • 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別,給孩子成長帶來傷害,當心孩子變「兩面派」
    這種差異讓他們在說話做事的風格上有不同,在教育孩子上也很容易出現分歧。比如,很多家庭中「唱紅臉」的永遠是孩子的父親,而「唱白臉」攔著父親懲罰孩子的則是母親。這種差異啊也是父母在教育理念上不統一的最根本原因。
  •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教養方式不同,小心培養出「兩面派」
    這種情況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居然變成了煩人的「兩面派,這可怎麼辦呢?通過觀察,孩子會選擇有利於自己「表現」的方式呈現在老師的面前,目的就是要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我們都有這樣一個體驗,孩子在學校裡犯錯,老師是不會容忍太多的,該批評時就批評。而在家裡同樣是孩子犯錯,孩子一撒嬌,家長就可能會容忍孩子的錯誤行為了。正是因為家長的容忍度比老師的大,再加上老師特有的權威性,使得孩子在家裡和學校完全是兩個人,這也是孩子變成「兩面派」的原因之一。
  • 「兩面派」的熊孩子,家長該怎麼治
    現在的孩子古靈精怪,鬼點子頗多,家長是打不得罵不得,有的連說也說不過。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成了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我的大侄女馨馨,今年剛上一年級,在學校團結同學,聽老師話,作業認真完成,得到各科老師一致好評。不止如此,馨馨從幼兒園開始,就學了茶藝、舞蹈、藝術體操,就在上個月她們團隊的體操表演,還獲得了青少年比賽的二等獎。
  • 你的孩子是在學校乖乖仔,在家小霸王的「兩面派」嗎?
    難道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會做「兩面派」了?十六世紀法國著名散文家蒙田在其著作《論文》三卷之一的《論兒童的教育》中說過:一旦發現孩子的某項短處,一定要先從自身找原因,孩子的行為一定來自家長的影響,或者你的基因,或者你給他們創造的環境。只要認真觀察,多少會發現孩子們的「窩裡橫」都是有目標的,越是包容溺愛自己的人,越是他們選擇的對象。同時,如果家裡有長輩在管束孩子的時候為他們「撐腰」,孩子也會越來越「膽大」。
  • 課堂上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課堂上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不少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尤其是一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課堂上總是會有各種小動作,或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總之,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就是注意力集中了,維持的時間也很短。面對這個難題,家長們該怎麼辦呢?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這樣問題才能夠更好地解決。
  • 實用英語口語:「兩面派」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口語:「兩面派」怎麼說 2007-10-31 11:07 來源:中國日報 作者:
  • 在父母間左右逢源的「兩面派」孩子該怎麼矯正?一次教會你怎麼做
    我一在他就表現的是另外一個人,也挺可怕的,兩面派啊。」「兩面派」是真的很可怕。我們很多孩子是在學校一個樣子,在家一個樣子。這種算一個類型的「兩面派」。今天我們集中說另一種「兩面派」,在家也有兩副面孔的這些小屁孩兒。
  • 英語熱詞:「兩面派」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兩面派」英文怎麼說? 2019-04-29 14:5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兩面派」,一般指「表裡不一、虛偽的,說一套做一套的人(a person who says one thing and does another)」,帶有貶義
  • 父母紅白臉教育容易導致孩子「兩面派」,這麼Low的手法該拋棄了
    我一在他就表現的是另外一個人,也挺可怕的,兩面派啊。」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老狼與鄭鈞聊起兒子對啊,孩子「兩面派」是真的很可怕。我們很多孩子是在學校一個樣子,在家一個樣子。這種算一個類型的「兩面派」。今天我們集中說另一種「兩面派」,在家也有兩副面孔的這些小屁孩兒。
  • 德雲社郭德綱的「兩面派」,嶽雲鵬無話不說,他卻害怕不敢溝通
    俗話說:「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一段難以啟齒的歷史」。作為大師的郭德綱,自然也不例外。不過這一點,對郭德綱來說沒啥。或許,正是因為一路摸打滾爬的艱辛,所以郭德綱也形成了一種「兩面派」的性格。不少人初次聽到「兩面派」可能會覺得是貶義,不過從郭德綱這一塊來看,恰恰是褒義詞的存在。
  • 孩子閱讀理解讀不懂怎麼辦?弄清原因,對症下藥
    孩子語文閱讀理解不懂啥意思,一定要首先分析他不懂的原因,只有找對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提高語文閱讀理解的分數。一、原因分析:1、語文閱讀理解時,不認識字,不知道字的意思。很多小孩子因為小學沒有認真,或者小學識字量小,導致閱讀困難,一個個字就像一座座山,阻礙了孩子進入意義叢林的路。
  • 教養方式統一 孩子不做「兩面派」
    萱萱媽媽看到我來了,嘆了一口氣說:「老師,萱萱簡直要把我氣死了。」我請萱萱回到班級,然後聽萱萱媽媽講講究竟怎麼了。原來,萱萱之所以來這麼晚,是在家裡選裙子。媽媽催促了好幾次說來幼兒園要遲到了,萱萱就是不聽,在家又哭又鬧,才把時間耽誤了。除了今天的事,萱萱媽媽還說了很多萱萱的「事跡」。
  • 這貨玩「兩面派」!華碩TAICHI超極本評測
    【PConline 單機評測】兩面派,生活中特殊存在的一種人性,往往用於形容表裡不一,有目的有企圖故意為之的人,暗示所搞的種種行動與公開的面目是不相容或者是相牴觸,有時表示背叛行為。不過這次筆者所說的「兩面派」並不是貶義,而是用來形容一款數碼設備,因為它具備正反兩塊屏幕,所以採用了「兩面派」這個詞,筆者感嘆:以前的兩面派都弱爆了,它才是真正的兩面派——華碩TAICHI 31超極本!
  • 孩子表達能力差、難以溝通,是出於四個原因,家長要「對症下藥」
    孩子的表達能力比較弱,大概有以下四種表現方式,父母可以看看孩子是否存在這些表現,再去針對性地「對症下藥」。1、思維結構不健全孩子表達能力不行,說話語無倫次,首要原因可能是孩子自身的思維結構發展並不健全,大腦對於話語如何表述還並沒有一個整體的思路。
  • 表裡如一不做「兩面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加強組織管理,引導黨員、幹部正確對待組織的問題,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裡話,接受黨組織教育和監督。這就為防範領導幹部蛻變為政治上的「兩面人」指明了方向。找準「病灶」對症下藥,從源頭上防範,確保領導幹部表裡如一,不做「兩面人」。自相矛盾的兩種人格,讓個人擁有了互相對立的兩個面具。
  • 氣溫玩起「兩面派」 市民夜間注意保暖
    【原標題】陽光熱情回歸 氣溫玩起「兩面派」 天空雲量減少早晚溫差較大,市民夜間注意保暖  結結實實地冷了幾天後,今日氣溫終於要回升了。雖然早晨的氣溫只有個位數,但總算是見到太陽,洗曬可以安排上了。大家出門活動活動筋骨吧。不過,天氣玩起「兩面派」,白天陽光溫暖,夜裡冷若冰霜。  昨天又是冷得哆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