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舉個關於談判的例子,很經典。
兩個小朋友,一個是哥哥,一個是弟弟,一起分5個橘子。
大孩子說:「我個子大,我要拿3個橘子」。
小孩子說:「我不同意,橘子是我先看到的,自己多分一個才公平」。
大孩子又說:「我年齡比你大,你要聽我的」。
小孩子又說:「你欺負我,我要告訴爸爸,讓他找你算帳,打你的屁股」。
這時候,兩個孩子的父親來了,問兩個小孩為什麼為幾個橘子,爭的面紅耳赤。
大孩子說:「我要橘子皮,做小橘燈」。
小孩子說:「我要橘子肉,榨橘子汁」。
最終這個問題被解決了,大孩子得到了橘子皮,小孩子得到了橘子肉。
兩個孩子在討論分橘子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談判。而且在這個談判的過程中,兩個孩子運用了很多談判的方法。
大孩子說:「我個子大,我要拿3個橘子」。(訴說自己理由)
小孩子說:「我不同意,橘子是我先看到的,自己多分一個才公平」。(講原則和公平)
大孩子又說:「我年齡比你大,你要聽我的」。(動用影響力)
小孩子又說:「你欺負我,我要告訴爸爸,讓他找你算帳,打你的屁股」。(動用自己的資源)
但大多數談判,並不像這個分橘子情況,會有第三者介入,這就需要我們自己想辦法跟對方達成一個結果。其實兩個孩子的訴求並不相同,最好的談判局面就是雙贏。
最近在看「魷魚遊戲」,第6集裡,參賽者是玩一個彈珠的遊戲,規則是:「贏得對方十顆彈珠就算獲勝」。
劇集裡面的情況異常慘烈,每個人有10顆彈珠,雙方都為了贏取對方的手裡的彈珠,輸的人就要被淘汰。
其實我在想,這裡面有一個「文字遊戲」。
規則說,「贏得對方十顆彈珠就算獲勝」,但並沒有說「贏的人手裡必須有20顆彈珠才算贏」,雙方完全可以互相交換彈珠,分別把「自己初始的10顆彈珠輸給對方」。
可惜,劇集中的參賽者們都殺紅了眼,腦子裡想的都是「怎麼才能把對方手裡的10顆彈珠贏過來」。沒有認真聽題,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我要活下去,我要把對方的彈珠贏到手」。
結合在現實工作中,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限制在了表面的規則裡面,殊不知可以轉變一下思路,以奇思取勝,雙方一齊獲得共贏。
01 不要把HR放在對立面
招聘和求職都是平等的,是相互都需要對方的。
求職者需要這份工作,因為能滿足他跳槽的需求。
招聘者需要求職者接受這份工作,因為能幫公司招到優秀的人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指標。
所以,在跟HR談薪時,不要先入為主地把對方放在「對立」的層面,而是需要不卑不亢地、友好地交流,讓雙方的談話保持在一種輕鬆、舒服的狀態裡,這樣在關鍵時刻,HR說不定會因為你的禮貌和專業素養,幫你再爭取一下。
這一點很重要,尊重與被尊重,是談判的基礎。
02 不要報低你的期望薪資
當HR對你的個人能力有意向時,即使你的報價超出他們的預估,但也會與你談判,希望你降薪,從而滿足HR的招牌要求和薪資區間。
但是你的報價一旦報低了,再想漲起來,就很難了。世上沒有後悔藥,當你結束談薪的環節,回到家覺得薪資又低了,再打電話回去要求漲薪,對方反而覺得你這個人太不靠譜,給人落下不好的印象。
即使HR認為你真的不是很合適,對方也不會因為你的報價低,就選擇你。反之,如果你報的稍微高一些,對方依然還是不會選擇你,對吧?
03 不要自命清高
當HR問你薪資時,有的人會回答:「我相信你會給我開一個合理的薪資的」,或者是「我是來學習的,不在意薪資」等等類似的回答。
大公司的HR每天要和好幾萬面試者談薪資,大家都是打工人,你讓HR每天聽好幾個類似的回答,再去詢問、反覆解釋,真的很累人。
大家之所以來面試、跳槽,就是為了合理的薪資啊,這並不丟人。
所以,不要讓HR覺得你很煩,不要給出一些模稜兩可的回答。仲達的建議是:報薪資,別猶豫,乾脆一些。
04 薪資中的坑
大家都知道,當你去面試,報期望薪資10W時?其實到手只有6W多,並沒有問題啊,你可以計算一下錢都去哪了。
薪水=固定工資+績效+補貼+獎金+其他福利
自己要說清楚「到手多少」還是「稅前多少」,是「包含獎金」的那種薪資,還是「每月純收入,獎金、股票年底另算的」?
有沒有「項目獎金」?公積金按照什麼比例繳納?有沒有補充公積金?
有股票嗎?是哪一種形式?
績效獎金怎麼計算?比例是多少?
這些細節問題都要搞清楚的,千萬別忽略了,一旦沒有一條一條確認,等你入職後拿到第一筆工資時,自己在問自己無數次,為什麼只有這麼點?和我預期的不一樣啊!
等你再去找HR確認,他會將「我是按照xxx方式計算的,你當時沒問啊。而且你看,合同上面也沒有寫明確,更何況,我們公司一直都是這樣計算的」。
最後,你也只能無可奈何,對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到你,謝謝!
更多值得一讀的文章: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獲益。
希望您能夠轉發本貼,讓更多的朋友看到、關注,最終受益。
公眾號長期做「有價值的輸出」,「只寫乾貨」是最低標準,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對你有一點啟發,請點擊帖子下方的「在看」或「贊」,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