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是面試環節中很重要的一環。
但是「談薪資」卻是讓很多求職者都大呼頭痛的環節。
怎麼跟HR談?
開多少才合適?
HR提出的薪資問題該怎麼回答?
今天學姐就來和大家談談關於面試薪資的那些事兒:
1.對你的能力做個初步評估。
薪資能讓HR對你的價值做一個初步的評估,了解了你過去的薪資,就等於了解了你的水平和薪酬底線,也能判斷一下你的能力大約能匹配到哪個程度的薪資。
2.了解你簡歷的真實性。
一些人寫簡歷時,會進行包裝和誇大,以體現自己的價值。而薪資可以排除一定的水分,一定程度上體現你真實的能力。
有的人會說:那我可不可以多報點?
1.可以把全年收入報上去,而非月薪。不過記得和HR說明你報的是全年收入,即月薪+績效+年終獎+福利補貼等等。
2.有的人為了體現自己的高價值,會選擇說假話,但是說謊是有風險的。
第一,HR不是傻子,對於行業薪酬,他們多少也是有點數的。況且若你的薪資高過了頭,甚至超出了現在應聘的公司的薪酬範圍,那HR也許會因為薪資問題而直接不考慮你。
第二,實在高得離譜的薪資,公司也許會要求你出具工資流水,雖然說這個要求屬於霸王條款,如果公司強制要求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你拒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因為薪資報得過高,公司真的提出了,雙方談不攏,那這份工作基本也就和你無緣了。
學姐覺得,在報上家公司薪資的時候,公司福利部分適當有5%的浮動,問題是不大的。
但切記不可貪心,真誠才是一切交流的基礎。
首先,要敢於談薪資。不要覺得談薪資是不好意思的事,說得直白點,絕大部分人上班就是為了賺錢,談工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完全不用覺得開不了口。
況且HR們都是「身經百戰」,接觸過無數求職者的人了,談薪資對他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其次,談工資之前,不能完全沒有準備地去談。你要先了解好,你這個行業的普遍薪資是多少,才能設置好底線和天花板,不至於太盲目。
而薪資的了解途徑,可以從招聘app上看同行業公司的薪資,也可以詢問你的學長學姐、已經找好工作的同學等等。
同時,也要評估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的各方面能力特別出色,那你可以把理想薪資提得高一些,同時,談薪資的時候,也可以向HR表明你的優勢所在,憑什麼能讓他們給你開較高的工資。
其實學姐最推薦的話術,就是直截了當:我的期望薪資是xxxx元。
就這樣直白的是最好,HR也最願意你直接說個數字,大家談得攏自然就一拍即合,談不攏就再磨合。
當然了,這種話術僅適用於對於自己的能力定位特別明確的人。
大部分應屆生,不能確定自己的價值高低,所以不敢輕易說出數字。
這時候,你可以選用第二種:「我的理想薪資在xxx-xxx之間」,這裡的底線和天花板數字可以有1k的浮動。而這個底線,又不要低於或等於你內心真正的底線。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底線是6k,那你至少要報6.5k,因為萬一HR真的直接給你開6k,那你都不好意思再談了。所以,底線要稍微高一點,留一點談的餘地。
需要避諱的話術有:你們能給多少?你們覺得我值多少?按照你們公司的情況,看著給吧。
這樣的回答,HR覺得(1)你可能對自己完全沒自信,沒辦法勝任工作,所以唯唯諾諾。(2)完全沒想法,可能只想來公司混日子。(3)你在耍小聰明,想要試探些什麼。
另外,學姐再提醒大家兩個點。
1.注意薪資構成
談工資,要談月薪而不是年薪。
如果說好年薪15萬,你以為月薪至少能有一萬多,但是你入了職可能會發現,每個月只有8k,因為其他的,都是所謂的福利。包含了固定工資、福利、獎金、各種補貼…
所以談工資一定要談清楚,月薪多少,稅前稅後分別多少,年終獎和績效如何計算,有哪些方面的補貼等等,不要只是拿到一個數字,就以為結束了。
2.不要一上來就先說薪水
這個也是很基本的一點,一般都是談到最後了,再去聊工資。求職者尤其是應屆生,不要衝上去就問工資,這樣HR對你的印象會大打折扣,覺得你完全是為了錢來工作,完全不關心公司、工作內容之類的話題,對你的應聘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