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拼多多爆紅大江南北,用的人越來越多了,用戶已達到7.31億。 拼多多發展這麼快,與它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分不開。不少主播都做過拼多多和淘寶的開箱視頻,一模一樣的東西,吊牌甚至連退貨地址都一樣,但拼多多硬是能便宜。
這到底是為啥呢?最近,一位從傳統電商轉戰拼多多的商家揭開了秘密。
這位商家名叫秦濤,曾當過五年兵,也做過六年刑警,退伍轉業後他做起了電商,在網上賣女裝。因為妻子是江蘇人,當地有許多大型服裝廠,因此他能夠直接從廠家拿貨,基本上是工廠直銷。
一開始,秦濤在傳統電商做,做了九年積攢了不少經驗,最好的時候一年銷售額能有4000多萬。但他慢慢發現力不從心了,因為傳統電商的運營成本太高了,推廣費、廣告費、流量費,秦濤算了算帳,產投比高達1:4,運營成本25%!
這意味著,一件衣服的利潤全部吃光了,有時候甚至不夠,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嚴重。後來他轉戰拼多多,驚人的發現拼多多產投比只有1:8!運營成本僅有12.5%,是傳統平臺的一半。
拼多多不收交易佣金、服務年費,賣貨不靠打廣告,這讓商家的壓力減輕了很多。所以在秦濤的店鋪裡,同款同質的衣服,要比傳統平臺低至少100元。即便是這樣,它依然有利潤,拼多多開店4個月,月銷售額就躥到了百萬,一算帳利潤率比以前高多了!
這位商家的經歷,也是很多商家共同的感受。一開始大家做電商,無非是因為成本比實體店低,不用交房租水電,二十四小時都可以接單。
但後來傳統電商讓商家壓力越來越大,即便你花錢買了流量,效果也不見得好。網上曾傳出一張雙十一期間某貓店鋪的投入和產出比,看著令人觸目驚心……
在網上,很多商家直言,傳統電商確實太難做了,"開車"太貴,賺不到錢。
其實,任何行業都在變化。傳統電商是"貨架式",商品展示要靠首頁、靠搜索排在前面,你不花錢,你的東西根本就沒人看到。
而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商品展示靠智能推薦和熟人拼單"帶貨",這就給性價比高的商品帶來了無限機會。只要你的東西確實好、夠划算,不愁沒人買。
所以說時代總在不停地變化。消費者總是會去選擇更划算的平臺,商家也會選擇最易於賺錢的平臺,拼多多這些年的發展壯大,有它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