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文化館人才缺失問題待解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提交了關於加強基層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養的提案。他在提案中談到,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基層文化館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一方面,擴建面積、人流量節節攀升,與各個館人員編制「零增長」之間的現實矛盾日益突顯;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的要求與文化管理人才培養之間存在矛盾。

  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機構都是為廣大公眾服務的,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公共文化事業的不斷重視,公共文化機構在硬體設施建設上較之前有明顯突破,一批批新建或擴建的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越來越現代、氣派,有的還成為城市的地標性建築。自2011年《關於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印發,各地公共文化場館全面實行免費開放,廣大公眾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以美術館為例,2017年全國美術館接待觀眾3724萬人次,年增長超10%。與此同時,公共文化機構尤其是基層文化館的人才問題越發凸顯。

  待遇低導致人才流失嚴重

  在公共文化領域堅守了30多年的王利,接任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館黨總支書記已有3年。這3年來,成都市文化館每年都對外公開招聘人才。不管是有工作經驗的還是應屆畢業生,只要符合條件,都有可能被吸納到館裡,每年3人至5人。王利希望這樣的招聘頻率可以使成都市文化館的人員構成逐步年輕化,因為成都市文化館也面臨著人才流失和匱乏的問題。並且,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公共文化事業支持力度的加大,各地文化館館舍條件都在進一步改造升級,成都市文化館的分館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已經落成並即將投入使用的東部分館在為成都市文化事業帶來良好發展契機的同時,館舍擴建也使得人才匱乏的問題更突出。

  「人才流失嚴重和專業人才匱乏,兩種情況並存。」王利對此非常苦惱。她到成都市文化館工作的3年中,離職人員已達7人,尤其是優秀的專業人才流失,不僅給相關工作帶來困擾,而且給其他人員造成不良影響。「有一年,館裡的一名資深主持人來找我,說要跳槽到外面的公司,我挽留了很久,最後還是沒留住。之後也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替補。」王利說。

  編制少、待遇低是導致人才流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這種境況在基層文化館較為普遍。而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在區縣文化館表現得尤為嚴重。據王利介紹,成都市所轄20個區(縣、市)文化館館長總在變動中,「能堅持3年的都較少,因此,很多工作很難持續」。

  優秀團隊帶頭人少之又少

  在文化館人才隊伍建設中,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缺乏團隊帶頭人。一個優秀的團隊帶頭人,不僅專業水平要高,還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文化館的發展趨勢和前景有獨到的見解與精闢的分析,對本專業、本團體的發展目標和創新思路有詳細規劃。在業內人士看來,文藝團體的興衰常常與團隊帶頭人的能力密切相關,但目前很多文藝團隊中的優秀帶頭人少之又少。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文化館館長王曉津直言,在基層文化館普遍缺乏團隊帶頭人,這帶來的後果是館裡的作品創作能力不高,組織的活動缺乏新意,群眾歡迎度和參與度不高。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認為,要解決基層公共文化機構的問題,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突破口是領軍人才。大量的事實證明,一個好的團隊帶頭人能把一個機構帶活,所以這個問題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對症下藥 精準滴灌

  要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離不開大量專業技術、管理等各方面人才。而培育基層群文隊伍,又需要各方面舉措齊頭並進,既能解近憂,又能化遠慮。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金武剛認為,《「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以創新、協同、開放等新理念,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在選人、用人、育人等基層人才隊伍建設上,頗有突破發展之舉,對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具有更多的啟發意義。例如,完善機構編制,明確要求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為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有編制人員1人至2人,從而為專業人員的引入創造條件;探索設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崗位,配置由公共財政補貼的工作人員,從而有助於政府面向社會招賢納能等。同時,他建議,要解決基層文化館專業人才缺失的問題,可以將基層公共文化全面納入職業教育體系,為基層公共文化事業儲備專業人才。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

相關焦點

  • 「扶智」,基層文化館站求進補
    抗疫之外,基層文化館更在脫貧攻堅中深入群眾發揮了「扶志」「扶智」的作用不過,你了解基層文化館站的生存現狀嗎?經過深入調研,吳文科發現,目前各地各級文化館站原有的人員崗位編制、事業經費投入、專業人才規模,許多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需求。
  • 文化館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化館組織長期以來積極參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文化館系統建設長期發展滯後,經費不足、人才不足、活力不足、管理落後的疲軟狀態,難以適應政府現代公共文化服務要求與廣大人民群眾多層次文化需求,文化館當前面臨的一系列難以自解的問題亟待著手解決。
  • 文旅系統代表委員的兩會關注|吳文科委員:配齊補足基層文化館站...
    因為工作關係,吳文科經常去各地文化館站開展文藝創作培訓講座和各類公益性文化普及講座。因此,他與各地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有密切接觸,並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對文化館站的工作有著深入的了解,對文化館站的發展及遇到的現實問題也一直非常關注。
  • 走進文化大咖心目中的基層文化館
    一直以來,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生活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進入新時代,文化館及其所代表的群眾文化該如何發展?26日下午,一場由潮州日報社、市文化館、市饒宗頤學術館主辦的文化沙龍在市饒宗頤學術館精彩開講。圍繞「憶舊與追新——陳平原和文化館的故事」主題,由知名學者陳平原教授的文章《文化館憶舊》聊起,探討新時代文化館的時代擔當及群眾文化發展路徑,共建文化潮州。活動中,陳平原教授及潮州文化名人李英群、曾楚楠等嘉賓,紛紛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帶領現場觀眾走進他們心目中的文化館。
  • 西安市高陵區文化館:服務觸角伸向基層百姓 公共文化浸潤群眾心田
    2020年8月,獲得陝西省文化館、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西安市高陵區委宣傳部頒發的「保護傳承弘揚 相約幸福黃河——2020黃河流域群眾文化聯展聯演聯講活動優秀組織獎」;11月獲得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 省文化和旅遊廳工作組對西寧市文化館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
    會上,衡淑榮根據文化館評估標準的等級必備條件、評估指標、提高指標三個方面進行了梳理,分別從文化館基本情況、業務建設、服務效能、取得成績及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了匯報。尚軍邦副處長對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的目的與意義作了進一步詮釋,並對我館近年來在群眾文化工作上做出的成績給予了肯定,指出近幾年西寧市文化館在數字文化、大型活動、對外交流、非遺保護、培訓輔導、基層演出等各項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績,特別是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上走在了全省前列,各項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成為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標杆。
  • 【海東市】互助縣文化館:改革改出大作為
    連續幾年的群眾滿意度調查問卷反映出了問題的根本:不是群眾不想看,而是我們的演出不對大家的胃口。」  理事會成立後,這個由11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組成的決策層一下子改變了文化館過去和群眾需求脫節的局面,老百姓想看什麼、想要什麼直接擺在了桌面上。  「以前外出演出多是館裡的演出團隊擅長什麼就演什麼。
  • 【新時代文明實踐】永靖縣文化館開展「三區」文化人才能力提升培訓活動
    從8月24日開始,永靖縣文化館開展「三區」人才業務能力提升培訓活動。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推進,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成為基層文化傳播的一支重要力量來源:永靖縣文化館
  • 編制少待遇低 我國基層醫院面臨人才荒問題嚴重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說了多年,大城市的大醫院依然人滿為患,在鄉鎮醫院、社區衛生院看病本應廉價又快捷,卻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五六年前,大家形容基層衛生人才都說『青黃不接』,現在更是到了『後繼無人』的程度。」
  • 「群眾有需要,我們就來了」 湖南省文化館文化惠民到基層
    紅網時刻3月20日訊(通訊員 王躍華 鄺嵐 何花蘭)3月19日到20日,湖南省文化館首場「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去」——文化惠民資興行文藝演出和「播撒藝術的種子」藝術幫扶活動先後在資興市劇院和資興市一完小舉行。1000多名觀眾在現場觀看演出,60名小學生在專家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藝術課。
  • 文化館站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作用
    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推向新階段,無疑是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  農村文化隊伍力量薄弱人才匱乏。一些鄉鎮在機構改革中取消了文化專幹,改專業為兼職。造成閒時難得有人問,忙時無人管的局面。文化管理和專業人員下崗改行,農村文化隊伍專業骨幹力量大量流失。隨之而來的後果是:農村文化隊伍人才匱乏,素質較低,後備力量明顯不足,文化工作質量下降,無法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不良文化」在農村還有一定的市場。
  • 事業單位申論熱點:人才興,基層強
    意思是,宰相一定從基層州部興起,猛將一定從基層卒伍發端警示我們,國家的文臣武將,特別是選拔高層的官員和將領,一定要從有基層實際工作經驗的人中選拔。否則處理政務,領兵作戰就可能是紙上談兵,耽誤國家大事。然而,現今的農村,由於環境艱、待遇低、晉級難,視野窄等種種「天花板」,使得人才面對基層望而卻步。基層人才缺失,人員結構老化,影響著各項事業的發展,牽絆農村跟向時代的步伐。
  • 中國文化館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5.6.2 文化館組織老年人文化活動的實現方式    5.6.3 文化館老年人文化工作的變化趨勢預測分析    5.6.4 文化館免開展老年人文化活動建議  5.7 基層文化館打造文化藝術精品戰略    5.7.1 基層文化館打造文化藝術精品困境    5.7.2 案例——福永民工街舞團《咱們工人有力量》
  • 基層「教授級」人才快速增加 基層職稱制度改革推動人才向基層流動
    改革前,我省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約47.4萬人,其中正高級不到百人,副高級約3.8萬人。改革後,基層專業技術人才49.5萬人,增長4.4%,其中正高級約400人、增長了3倍多,副高級約4.75萬人、增長25%。這裡說的改革,是指自2017年山東建立基層職稱制度。
  • 全國副省級以上文化館館長聯席會召開
    本報訊 (記者程曉剛)5月21日,第六屆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文化(群藝)館館長聯席會暨中國文化館協會一屆九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文化館協會相關負責人與全國各地40餘位副省級以上文化館長、中國文化館協會常務理事和各專委會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政策解讀】《廣州市文化館、站(室)服務規範》的解讀 2020-07-22
    第二十六條 文化館、站(室)應當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建立培訓上崗制度,全面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著力培養一批具有現代意識、創新意識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1-17人才培訓重點組織開展區級文化館館長及業務骨幹、鄉鎮(街道)文化站站長、師資及業務骨幹的示範性培訓。舉辦面向區級文化館、鄉鎮(街道)文化站的業務培訓,每年不少於2次。1-18完善人才引進計劃,吸引文化藝術名人和優秀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文化創新團隊。
  • 中國文化報:文化館是幹什麼的
    2003年的最後一天,在中央電視臺首屆喜劇小品比賽中看到江蘇通州文化館的兩位輔導老師表演的小品《撿來的手機》,感到非常親切。這個新鮮活潑的小品帶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颱風活,包袱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兩位表演者的身份,他們不是專業演出人員,而是來自一個縣級文化館。我們基層群文工作者中間,真是藏龍臥虎啊。
  • 我省縣級以上文化館館長赴京培訓
    本報訊(記者 侯婷婷) 日前,全國文化和旅遊幹部素質能力提升工程——2020年雲南省縣級以上文化館館長培訓班在北京開班,來自雲南省文化館的中層幹部以及全省16個州(市)文化館館長共143人參加培訓。
  • 汨羅市文化館廣場舞培訓基地成立,不定期免費開班
    紅網時刻7月4日訊(汨羅站記者 夏凡)7月4日,汨羅市文化館廣場舞培訓基地在位於城區大眾南路的霍家小區掛牌成立。今後,市文化館將不定期組織全市各村各社區的廣場舞骨幹在此開展廣場舞免費培訓,培育一批批紮根基層、綜合素質較高、專兼職結合的廣場舞隊伍,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運動向基層深入。汨羅市文旅廣電局、嶽陽市群眾藝術館、汨羅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揭牌。當日上午,由汨羅市文化館舉辦的第三期「我們都來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南省原創廣場舞培訓班在該基地開班。
  • 2018年度博州文化館部門決算公開
    2018年中央補助地方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金,57.48萬元,2018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自治區代表性傳承人補助資金6.8萬元,2018年博州「三區」文化人才專項資金,15萬元)。(4)「三區」文化人才專項資金用於不斷培養一批文化志願者服務隊伍,基層業餘文化隊伍,結合基層實際,持續開展文化送基層服務活。百名文體志願者共計103名,按照指定分配村隊,每人完成了不少於60天的輔導任務。使每位文化帶頭人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能力,打造;了5支文化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