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脈脈養生
凍瘡的治療有以下方法: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藥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藥藥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淨後,直接撒雲南白藥藥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如有不懂的可搜公眾號 脈脈答 關注,在線諮詢醫生。
6、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7、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淨,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8、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9、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幹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0、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11、冬天地裡的辣椒秸、茄子秸適量,煮水燙洗。
12、用老樟樹鮮葉和枝條適量,搗爛後入鍋加水煎成濃汁,然後將凍瘡患處浸泡10-20分鐘,1-2次即痊癒。此法也可起到預防作用。
13、將青礬100克溶化於1500毫升水中,先將受凍部位置於熱水蒸氣上燻,待水溫後,再用藥液頻洗患部。第二次將此藥液煎開,同上法治療,連用2-3天。本方適用於手、腳、耳廓未破之凍瘡,已潰爛者忌用。
14、芒硝、黃柏適量(未潰破者芒硝用量多於黃柏1倍,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多於芒硝1倍)。共研細粉,以冰水或雪水(冷水欠佳)調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局部症狀輕微者可按未破者用藥比例,將黃柏水煎,溶化芒硝外塗患處。
15、肉桂、冰片、樟腦各2克,炙乳香、炙沒藥各10克,分別研細後拌勻,配入適量凡士林調成軟膏,先以蘿蔔湯或淡鹽水清洗潰爛面,再將此膏塗於患處,2-3天1次。
16、辣椒、生薑各15克,白蘿蔔30克。水煎沸20分鐘,洗患處。
17、凍山楂適量。燒熟後取肉搗泥,敷於患處。
18、甘草20克。水煎,每晚睡前燙洗患處。
19、柿子皮適量。炒炭研末,香油調敷於患處。
20、雞蛋黃適量。置勺中小為煉油,塗於凍傷潰爛處,用紗布包紮好。
21、鮮山藥適量,蓖麻仁5粒。洗淨,共搗成泥。敷於患部。幹後即換,每日數次。
22、正紅花油:每天用正紅花油塗擦凍瘡患處2-3次(破潰處不能用)。
23、老絲瓜、豬油各適量。將老絲瓜燒灰存性,用豬油調和,均勻塗於患處。
24、用蘿蔔葉子煲水,然後把煲好的水連同蘿蔔葉一起泡腳,泡到水涼了為止,可以立刻止癢。這樣多泡幾次,凍瘡就沒了,很見效的。蘿蔔葉可以先跟菜農預訂,讓他第二天帶過來,因為要新鮮的蘿蔔葉子才見效的,一次大概要1公斤左右。要挑葉子比較老的那種,然後拿來煲水,煲開了就可以了,治療方法既簡單又實用。
25、羊油:冬季氣溫低,很多人常會生凍瘡,手腳腫痛難忍,且奇癢令人難受,現有一偏方可以為你解除痛苦:拿羊油用火烤融,塗到凍瘡處,會稍有痛感,這說明已有藥效,堅持塗一個星期可痊癒。次年6月用姜摩擦曾生凍瘡處,以後就不會再生凍瘡。
26、甘油:在每晚臨睡前用溫開水泡3到5分鐘凍傷處,然後塗上一層甘油,來回揉擦凍傷位置兩三分鐘左右去入睡,不要用水洗掉,連續使用三四次,就可以治癒凍瘡。
來源:脈脈養生
本文為轉載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及出處!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