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含有絕對值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如何求解嗎?

2020-12-13 卿老師社會觀察

在初中數學中,如何求解含有絕對值的一元二次方程呢?在求解這類方程的時候,一定要對自變量x或者y等的取值範圍加以討論,同時還應注意某些的條件對這些自變量x、y等的限制。

例題:

注意:類似於以上題型,大家一定要明確,絕對值具有非負性的,它是大於或等於0的。我們把含有絕對值的式子移到一側,沒有含絕對值的式子裡的移到另一側,這樣對自變量x或y等的取值範圍可以作進一步的限定,避免其取值範圍出現錯誤。

溫馨提示:感謝您的關注、收藏與轉發,我們會持續不斷地更新小學、中學數學等學科知識講解。謝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一元二次方程
    學習目標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2.會解一元二次方程3.學會用韋達定理解決問題4.能夠與函數相關聯(函數與方程思想)對於第四個要求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下,後面會以專題形式與大家進行交流。  1.定義:(不多說什麼)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一元),並且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過程推導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首先介紹配方法。將一元二次方程化為如下形式若解得以上是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目的就是為了等式左邊配成一個完全平方式,如果等式右邊為非負,則方程在實數範圍內有解。公式法其實就是把上述用配方法求出的結果直接當成公式來用。
  • 模型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初探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解法有多種,不同的模型採取不同的方法:1、(x+a)^2=b(b>0)型。左邊是完全平方式,右邊是一個正數或是一個完全平方式,採用兩邊開平方法。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把方程左邊變成兩個因式的積,右邊是0。即(Ⅹ+a)(X+b)=0型。?3、公式法型。這個模型被稱為萬能型。只要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0,都可用公式法求解。但若能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優先用十字相乘法,在不能分解的前提下,只能用公式法了。
  • 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明確研討方向,掌握求解方法
    初中數學中,我們已經知道二次函數在中考中的重要性,而且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也是考試中必須掌握的,因為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就涉及到與坐標軸交點的問題,以及根的相關情況。今天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係,希望同學們能夠明確研討方向,掌握求解方法。
  •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設計
    一、 複習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有哪些 ?① 化 1 : 把二次項係數化為1;② 移項: 二次項和一次項在方程的一邊,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③ 配方: 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係數絕對值一半的平方;④ 求解:用直接開平方法求出方程的根。
  • 一元二次方程知識題型分類複習(附2019年一元二次方程部分二模試題)
    例2、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為0,則a的值為        。說明: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對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項係數的限制.例3、已知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係數滿足,則此方程必有一根為        。
  • 九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第一講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1 你要認識的概念長相特徵回憶舊知識: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最高次數為1的等式為一元一次方程。例如:4x+4=0為關於x的一元一次方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改進,學習新知識: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須是等式,其次是含有一個未知數,再次未知數的最高次數必須為2,這個方程就是關於某個未知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可以整理到筆記本上
    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幾種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其實不難發現,這幾種方程的求解殊途同歸,都是要化成一元一次方程來進行求解。初三我們要學習新的一種方程,一元二次方程,這個方程的求解與以往已經完全不同。
  •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一、說教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內容,是中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初中數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們從知識的發展來看,學生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可以對已學過實數、一元一次方程、整式、二次根式等知識加以鞏固,同時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後學習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次函數等知識打下良好基礎。二、說學情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激發興趣為目的的。
  • 一元二次方程講義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經過整理後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 +bx+c=0(a≠0)的形式,這樣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的講義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經過整理後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的形式,這樣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a、b、c為常數)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²叫作二次項,a是二次項係數;bx叫做一次項,b是一次項係數;c叫作常數項。
  • 一元二次方程(總結歸納)
    本篇是第一部分,以《一元二次方程》的雙基知識為主.【考點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必須是整式方程;(2)必須只含有1個未知數;(3)所含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2.一般形式:3.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
    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僅供參考!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     1、直接開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義直接開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開平方法。直接開平方法適用於解形如(x+a)2=b的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不等式和方程
    2019高考數學之一元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不等式1 概念一元二次函數: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二次。一元二次方程:一個未知數,未知數最高次數為二次的方程(等式)。基本概念2 聯繫與區別一元二次函數的圖像即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其為一元二次函數圖像與x軸的交點,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以通過一元二次函數的圖像找到其不等式的解集
  • 初中數學《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試講答辯【語音示範】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師:下面我們先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學生:(每組一題,每組派一名同學板演)
  • 中考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知識點匯總
    因此,在解具體方程要根據方程的特徵,因題而異,對於含有括號的一元二次方程,不要急於去括號,可根據方程的形式選用就因式分解或者直接開平方法。在在沒有規定解法時,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按:直接開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的順序選擇解法。若二次項係數為1,一次項係數為偶數,用配方法較簡單。
  • 課堂案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基於以上對教學內容、學生學情及欲採用的教學方法的分析,我從知識、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經歷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形成過程,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是描述生活實際中的等量關係的工具,體會方程的模型思想;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會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式,能指出一元二次方程中各項的名稱及其係數;理解方程的根的意義,能夠判斷一個數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基礎知識點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基礎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基本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知識框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關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過化簡後,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一元),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
  • 怎麼用適當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當然是要先明確什麼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有且只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的整式方程。首先,方程有一個未知數,象1+2=3這樣的等式,就不是方程。其次一元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象x+y=1這樣的方程,就不是一元方程。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合輯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①將方程右邊化為0;   ②將方程左邊分解為兩個一次式的積;   ③令這兩個一次式分別為0,得到兩個一元一次方程;   ④解這兩個一元一次方程,它們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