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發布2018年度業績: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提升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4月1日電 日前,交通銀行發布了2018年的業績單。2018年是交行成立110周年,也是交行管理團隊新老交替的一年,原交行行長彭純接任董事長一職,原中行副行長任德奇履新交行行長。數據顯示,戰略微調、管理層交替後的首個年度,交行各項工作實現平穩過渡,整體業績表現不俗。

截至報告期末,交行資產總額達人民幣95,311.7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45%;全年實現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人民幣736.30億元,同比增長4.85%,增幅創近三年新高;實現淨經營收入人民幣2,130.55億元,同比增長8.41%;不良率1.49%,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3.13%,較上年末大幅提升18.40個百分點,創近四年新高;資本充足率為14.37%,較上年末提升0.37個百分點,為五年來最高。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16%、12.21%。較上年末分別提升0.37、0.35個百分點。

董事長彭純用「厚積薄發」四字概要評價了交行2018年業績表現,並從「『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好』的態勢進一步確立,『進』的動能進一步增強」三個方面對此進行了闡述。

「穩」:服務實體能力穩步提升,資產質量保持穩中向好

濟多管齊下,資產規模穩健增長。2018年末,集團客戶貸款餘額(撥備前)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749.72億元,增幅6.00%,加上收回移位再貸6,337億元,投資地方債1,387億元,總計投放逾萬億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實體經濟「輸血通脈」。普惠金融「兩增」口徑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62.80億元,增幅29.63%,高於全部貸款平均增幅;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達人民幣277.43億元,增幅72.78%。小微貸款利率超額完成監管要求,2018年四季度定價較同年一季度下降110個基點。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風險抵補能力大幅提升。報告期末,交行逾期貸款、逾期90天以上貸款餘額和佔比實現「兩逾雙降」,餘額較上年末分別減少人民幣103.34億元、135.20億元,佔比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33、0.3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3.13%,創近四年新高,較上年末大幅提升18.40個百分點。在沒有外源性資本補充的情況下,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提升0.37個百分點,達到14.37%,創近五年來新高。

「好」:資產負債結構優化,盈利能力持續向好

從創利和成本兩端看,交行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淨利潤增幅4.85%、淨經營收入增幅8.41%,均為近三年來最高水平;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達人民幣412.37億元,增速跑贏市場;成本收入比較上年下降0.35個百分點,實現了近三年來首次回落。

在負債端,集團客戶存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1,791.23億元,增幅3.23%。在資產端,交行全年新增貸款的2/3以上投向零售領域,新發生個人資產業務平均利率較上年提升93個基點。

全國首家上線「稅延養老險」,業內首創「拼團理財」,信用卡消費額排名市場第二。零售重點客群增長良好,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AUM)達人民幣30,575.9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11%。交易型業務收入增長123%。託管資產規模達人民幣89,132.1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33%,實現公募基金託管規模破萬億。

2018年末,交行境外銀行機構和控股子公司資產總額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0.83%、16.02%,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7.47%、13.14%。境內外聯動委託量達541.57億美元,同比增幅8.08%。值得一提的是,交銀國信連續三年在信託業協會評級中獲評A級。

「進」:改革活力不斷激發,轉型創新進程加快

2018年,交行錨定最能激發交行潛力和活力的三個重要領域,紮實推進組織人事、風險授信、金融科技改革。

2018年,交行加速金融科技落子布局,以數位化、智慧化為核心,全面啟動集團新「531」工程。報告期內,信息科技投入較上年增長6.10%;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達3.70億筆,同比增長21.71%;交易金額達人民幣11.00萬億元,同比增長43.79%。

展望2019年,交行管理層表示,「銀行業整體經營環境依然複雜,但隨著新舊動能轉換中積極因素漸顯,政策環境逐步改善,商業銀行在繼續直面困難挑戰的同時,也將迎來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略方向和實施路徑的選擇尤為重要。」

而且,交行管理層不僅對戰略新內涵的實施路徑進行了清晰的勾畫,還滿懷信心地表示,「在增長積極因素持續增多的形勢下,伴隨著戰略新內涵的紮實落地,交行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為廣大客戶和股東創造更大價值,為實體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交通銀行郭莽:金融業要以精準服務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有效性
    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工作的三大任務,理應成為金融機構自身定位的依據和來源。如果說「誠信、守法、創新、責任」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那麼金融人的價值追求應該是「服務實體經濟、創造共同價值」。  郭莽表示,交行創建於1908年,112年來交通銀行始終與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成長,在創造客戶價值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 ...交行新班子交出「近三年最好業績」,職業經理人激勵制度推行亮眼
    「這是近三年來最好的業績。」交行董事長彭純在該行年度業績會開場時如是說。這家資產規模愈加接近10萬億的國有大行,去年迎來新一屆領導班子。管理層交替後的首個年度,該行實現淨營業收入2130.6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736.3億元,同比增長4.9%。
  • 中國建設銀行公布2018年度經營業績
    基於良好的業績,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現金股息每股0.306元(含稅)。2019年3月27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SH:601939;HK:939)(以下簡稱「建設銀行」)公布了2018年度經營業績。
  • 56歲交行行長任德奇擬升任董事長 該職位已空缺8個月
    會議指出,一年多來,任德奇能夠身到交行、心入交行,認真履職盡責,與黨委班子成員和廣大幹部員工一道,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實體經濟發展,優化信貸結構,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金融科技建設,完善風險管理,改進績效考核,推動全行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 推進有色金屬編碼標準應用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央廣網北京2月21日消息(記者劉思強)日前,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陸續發布公告,批覆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增加產品標識的申請,積極助力有色金屬企業推進YS/T1209-2018《有色金屬冶煉產品編碼規則與條碼標識》行業標準(下稱《編碼標準》)的落地實施。
  • 交通銀行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交通銀行2018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一、宏觀經濟金融形勢2018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因素較多,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全球投資顯著下滑。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二、集團主要業務回顧2018年,本集團積極應對市場形勢和政策環境變化,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政策,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以防控風險為保障,以深化改革為動力,集團業績穩健增長,經營質效持續提升。
  • 交行2017年中間收入增10% 信用卡淨增1200萬張
    交行2017年兩項主要數據增幅顯著高於前兩年。    3月29日,交通銀行董事長彭純首次以新身份出席年度業績發布會。被評價為「行事穩健」的彭純,在發布會上多次提及風控相關內容,稱交行2017年成績「最滿意」的是風控,2018年「最關注」的仍是風控,且「合規紅利突出」。
  • 交行成為首家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
    ,成為業內首家面向個人客戶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的全國性商業銀行。  據交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交行推出的基金投顧服務平臺具有四大優勢,包括:全優機構,與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中歐財富三家首批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機構強強聯手;全市選基,推出從低到高共四大策略7個風險策略組合,覆蓋客戶現金管理、穩健增值、平衡增長、權益優選等各種投資需求,發揮交行銀行業內代銷基金數量最多的優勢開展全市場基金優選配置;全權委託,客戶籤約並一鍵轉入資金後,系統即能自動實現全委託基金投資和調倉
  • 弄潮消費升級新時代 交行加速信用卡業務服務轉型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升級的機遇是擺在所有銀行面前的共同優勢,而交行信用卡業務的一騎絕塵,既得益於友好的市場環境,更是其順勢而為加速服務轉型的必然結果。那麼,交銀信用卡人氣高漲的秘訣究竟何在呢?聚焦民生經濟,以服務升級滿足消費需求 緊扣新一輪消費升級從買產品到買服務,從標準化到個性化的顯著特徵,交行信用卡中心應勢而謀,聚焦民生經濟,打造產品差異化優勢的同時,快速推進服務迭代。
  • 出國金融服務,交行來了!
    作為國內首家在跨境財富管理領域突破創新的銀行,交行河南省分行整合資源,專門打造了跨境留學及商旅服務,該服務在同業中有很多亮點,為準留學生家庭提供有力支撐。    服務流程涵蓋七個階段    「為了更好地提供留學全程跟蹤服務,滿足客戶在留學不同階段的各項需求,我們將留學前後分為『規劃諮詢、語言提升、擇校申請、籤證申領、行前準備、海外生活、學成歸國』七個階段。」
  • [業績預告]德力股份: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
    一、預計的本期業績情況 1、業績預告期間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2、前次業績預告情況 公司於2018年10月30日公告的《2018年三季度報告》中預計的業績為: 2018年度預計的經營業績情況:業績虧損 2018年度淨利潤(萬元) -8,500 至 -7,000 2017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萬元) 5,057.88
  • 工銀理財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自2019年成立以來,工行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將服務實體經濟和為客戶實現良好投資回報有機結合,積極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據了解,工銀理財已投資債務工具和融資項目超300億元,支持防疫抗疫相關工作。同時,為相關企業開啟「綠色服務通道」,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
  • 管中窺豹一覽2019年信用卡業績發布的上半場
    信用卡的第二陣營競爭激烈規模排序出現變化紅線顯示為流通卡量、在冊卡量、結存卡量新增發卡量由於發布情況不一,統計僅供參考在三月份信用卡業績發布的上半場中,有十一家主要銀行披露了信用卡業務狀況(部分發布業績的區域性銀行業績,將放在下月總體情況中),其中工行依然在規模上雄踞霸主地位,信用卡總量達到了1.6億張,客戶數量破億;累計卡量位居第二的仍舊是建行,中行與農行的規模不相上下。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
    來源:經濟日報7月1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根據各證券公司經審計數據,對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各項業務收入等38項指標進行了統計排名,發布了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情況。2019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明顯改善,扭轉連續三年同比下滑趨勢,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520.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65%;行業實現淨利潤1,137.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6.29%。2019年證券行業淨資產收益率為6.29%,較上年提高了2.73個百分點,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 2018「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千佳單位」營業網點名單揭曉:交行第一
    日前,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主辦的2018年「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千佳單位」營業網點名單揭曉,交通銀行獲評135家,位列行業第一。據業內人士介紹,作為業界最權威的服務類獎項評選,中銀協一年一度的服務「大考」,被認為是各家銀行服務質量的試金石,2013年以來交行已五次領跑該項評比。
  • 年報速讀 | SOHO中國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營業額增長11%
    (2020年3月25日,香港)soho中國有限公司(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OHO中國」或「公司」,股票代碼:410.HK)今日發布公司2019年經審計的年度業績報告。 以下是年度業績報告中重要數據整理: 本年度實現營業額約人民幣18.47億元,2018年約為人民幣16.68億元(剔除已售凌空SOHO租金收入),同比增長約11%; 本年度毛利率約為82%,2018年約為75%; 本年度實現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淨利潤約人民幣13.31億元,2018年約為人民幣12.33億元(剔除凌空SOHO整售產生的非經常性利潤
  • 交行深耕「銀政合作」 發力長三角一體化、科創、普惠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含26個城市(上海1個、江蘇9個、浙江8個、安徽8個),交行的各地分行也各具特色。以上海為例,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中國的經濟中心,大量大型集團及跨國企業將總部設立於上海,交行上海市分行也發揮了總部經濟優勢。
  • 2019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明顯改善 扭轉連續三年同比下滑趨勢
    2019年度證券行業業績明顯改善,扭轉連續三年同比下滑趨勢,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520.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65%;行業實現淨利潤1,137.1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6.29%。2019年證券行業淨資產收益率為6.29%,較上年提高了2.73個百分點,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 交通銀行行長:張謇治理交行的3大啟示
    12月12日,「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等機構主辦,正和島等機構協辦。  交通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珺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源自舊時代,指向新世紀:張謇的時代意義——兼議經濟變化的幾大特徵》的演講。本文為劉珺演講精編。
  • 德州儀器公司發布2018第四季度及2018年度財務業績與股東回報
    「2018年,通過股票回購和分派股息,我們給股東們的回報達到77億美元,這與我們把所有自由現金流回報給股東的策略相一致。在過去的12個月中,我們分派的股息在自由現金流中佔42%,體現了其可持續性。  業務分類年度業績  單位為百萬美元  2018  2017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