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再膽小害羞,原來是家長做對了這幾點

2020-10-10 ID酷街舞

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一個難題,孩子膽小怯懦怎麼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伴隨很多恐懼,怕黑怕高怕鬼、怕陌生人、怕自己一個人,不可否認一部分是天性使然,但是過於膽小則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孩子在不敢跟生人說話,在學校交不到朋友被孤立怎麼辦?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被別的孩子欺負怎麼辦?不敢嘗試新事物,不敢公眾場合發言,失去成長的機會怎麼辦?


作為一個內向害羞的孩子的家長,在孩子成長中總是伴隨這樣的擔憂。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開朗大方一點,其實孩子的性格養成和父母的教育以及成長環境關係密切。


孩子膽小、害羞、不自信,家長應該怎麼辦?


1.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太嚴格。這一點身邊很多例子,父母過於嚴厲養育出來的孩子多半比較膽小。切忌在言語上嚇唬孩子,讓孩子從小缺失安全感,要知道只有父母給夠孩子安全感,他們才有勇氣在更多陌生領域探索嘗試。


2.不要過度寵愛、過度保護孩子。多鼓勵他去嘗試,溫室裡的花朵是經受不住風雨的,只有適當放手孩子才能更加獨立堅強。

當然以上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父母應學會用更智慧的方法巧妙引導孩子,比如在實際行動中讓孩子積累自信。


3.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積累自信


在學習特長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建立起自信心,提高自我價值感,這樣的孩子,會慢慢擁有與人交往、對外體驗和探索的勇氣,不再膽怯自卑。


朋友莉莉家的小孩樂樂,就是曾經也是一個膽小懦弱的孩子,平時在父母和熟人面前話不少,見了生人就沉默寡言,不敢主動打招呼,這一度讓莉莉很擔心,也想過很多辦法但都收效甚微。

但是最近一次去她家,感覺孩子從氣場上就不一樣了,整個人活潑了不少,朋友告訴我說其實是送孩子學習了少兒街舞。


一開始孩子放不開,但可以看得出孩子對舞蹈很感興趣,看見同齡的孩子帥氣跳舞時眼裡有光,在老師的鼓勵下,慢慢嘗試著去跳,老師經常誇獎他專注努力,進步很大。


莉莉可以感受到,每一次進步和被誇獎時孩子的雀躍。在他小小的心裡積累了很多自信,也敢於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的舞姿,甚至還有點小驕傲。

在排練齊舞時,老師要求大家要動作一致,樂樂也和其他夥伴在共同練習中達成默契,還產生了深厚的友誼,經常邀請自己的小舞伴們一起到家裡玩,性格也慢慢開朗起來。


學校的文藝表演,各種班級演出活動,樂樂也有了一項可以展示的才藝,得到很多讚許和掌聲,慢慢自信起來,和同學的關係也更好了,甚至有不少小女生搶著跟他做朋友。

通過樂樂的故事我們看到,孩子膽小怯懦是可以改變的,只要家長用心去引導孩子,不一定要口頭教導,可以通過培養類似街舞這種,外放熱情的興趣愛好去感染他,讓他自然而然發生轉變。


今日互動話題:面對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你還有哪些小妙招,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害羞不合群,可能與這5個因素有關,父母做引導很關鍵
    具體表現為孩子膽小害羞且不合群,如果我們認真觀察之後就會發現,不合群的孩子往往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因此,孩子一旦在陌生環境中,更會缺乏安全感,所以父母做引導很關鍵的。3)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有些過度嚴苛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孩子也會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而缺乏自信,這就體現為社交不自信。
  • 孩子膽小害羞,和家長帶孩子方式關係最大,其實解決辦法並不難
    導讀:孩子膽小害羞,和家長帶孩子方式關係最大,其實解決辦法並不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膽小害羞,和家長帶孩子方式關係最大,其實解決辦法並不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來年長高不再是夢
    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來年長高不再是夢!冬天,一般都是大家很懶的,所以冬天大家還會吃很多的油炸的一些食物,所以就會導致身體猛烈的增長,不光是成年人,孩子也是這樣,冬天也是一個猛長身體的季節。,所以這個時候給孩子補充營養,能夠讓孩子的身體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 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
    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今天兒子放學回來,特別的興奮,一路都是哼著小調的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我問:「為了什麼誇你的?是作業寫的好?」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讓孩子克服掉膽怯的心理,
  • 孩子膽小又害羞,家長除了擔心,我們還可以這樣做-睿智燈塔
    經常有家長抱怨,我家孩子特別膽小、害羞,不敢和別人打招呼,也很少與其他同伴玩,一看到陌生人就躲在爸爸媽媽後邊,在外人面前也不敢表達自己,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那麼孩子膽小害羞怎麼辦?害羞的孩子如何引導?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有的人認為孩子害羞就是自卑,有的人認為害羞的孩子長大沒出息,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家長捨棄這幾點,才能讓孩子更懂事更優秀,你做到了嗎?
    前言: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難免會發現有一些口頭教育,對孩子而言只不過是耳旁風,孩子聽了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就忘了。孩子根本不會按照父母說的那樣去做,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加懂事更加優秀,家長首先要捨棄幾點才能讓孩子做到完美。
  • 父母平均身高160,孩子卻長到180,原來是做對了4件事
    導讀:父母平均身高160,孩子卻長到180,原來是做對了4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平均身高160,孩子卻長到180,原來是做對了4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這幾點你做對了嗎?不妨試試看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我們只要找對方法,都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起來,那麼以下這幾點請你仔細看。一、做一個能自律的家長生活不易,家長很忙,所以難免會有些疏忽孩子的教育。我曾遇到過一個孩子沒有作文選,就借別人的一篇一篇抄寫,那種對學習的渴望和自律,讓人感動,問起原因,就是她將來特想做個老師。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分數,但更多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端正的態度和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事倍功半。
  • 孩子膽小、害羞,家長別不要擔心,無條件接受孩子靜等花開
    極低的自我認同感在孩子的心裡對自己有一種自我認知,這種感受並不一定要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但是這種自我評價卻已經給自己進行了定性。一個膽小害羞的孩子,自我認知是很消極的,他們認為自己不受歡迎。在一個新的環境中,往往會表現出緊張,退縮,不安。面對新的挑戰時,首先會對自己說我不行,我做不到。
  • 《你是孩子的光》:孩子心中的完美媽媽,只因做對了這幾點
    每個人心中對完美媽媽都有一個自己的標準,但《你是孩子的光》這本書中給了我們另一個答案:不用做世俗標準的完美媽媽一、沒有「完美媽媽」,只有我喜歡的媽媽1、完美媽媽的標準,只能是你和孩子決定的,而不是別人。作者張小桃在《你是孩子的光》中自述,剛開始做媽媽的那幾年,她立志要做100分的完美媽媽,所以她拼命閱讀育兒書籍,關注了微博上所有的育兒專家,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孩子的營養夠不夠,身體好不好。
  • 暑假來臨,家長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做到這幾點效果更好
    孩子們期待的暑假馬上就要開始了,也到了家長們感覺壓力山大的時候,不僅僅是家長要上班沒法管娃,光是假期要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就讓很多家長感覺錢包「吃不消」。很多的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到假期就毫不猶豫的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雖然心疼錢,但也覺得一切為了孩子,值了。但是孩子似乎並不領情,一個學期結束也不能好好休息,感覺比上學還累,就像放了一個假暑假。
  • 條條大路通羅馬,如何引導孩子填報志願?家長不妨從這幾點來引導
    人們常說&34;,今天你做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你未來的發展,在今年時代這句話也不完全適用,為什麼呢?因為人生也有逆襲的可能性,面對高考畢業學子,現在高考成績也出爐了,各位家長憂心孩子應該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畢竟選擇對了事半功倍,如果選擇錯誤將事倍功半,家長又如何引導孩子選擇大學與專業呢?不妨從這幾點來引導孩子。
  • 孩子叛逆期,家長做對這幾點,一治一個準!
    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在父母眼裡,我不如別人;我不去做這件事,父母就會遺棄我,父母就不愛我了。長此以往,這些期望孩子好的語言,反而會成為破壞孩子安全感的毒藥。那麼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比較好呢?聰明的家長都懂得做到這幾點。尊重、換位思考「我是你爹/媽,你必須聽我的。」
  • 開學了,孩子的這幾種忙,家長幫不得,不知你做對了沒有
    隨著開學,很多的家長更加忙碌了,除了在單位忙工作,在家忙家務,還要忙著接送孩子,忙著陪孩子寫作業,忙著幫孩子聯繫輔導班,但其中有這三件事,家長是不能幫孩子做的,不知你做對了沒有。一、幫孩子整理書包孩子課業負擔重,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點時間睡覺或多點時間學習,總是能幫孩子做的都幫孩子做。比如幫孩子整理書包,就是很多家長樂此不疲的事。
  • 疫情後孩子長高8釐米,兒科醫生深度分析,原來 做對了這7件事
    直到孩子2歲時,社區體檢發現生長偏離,讓去醫院做檢查,這下才明白原來醫院還有這科室。去了醫院做了體格檢查,骨密度和維生素D檢查,說缺鈣又開了鈣,回來繼續補,補了3個月停了,孩子也沒沒啥變化,心裡很著急,但是也不知道,去哪找身高管理的醫生,也缺少全方位的評估方案。不知道孩子的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睡眠到底哪裡出了 問題。
  • 被孩子氣到血壓狂飆180!沒拎清這幾點,孩子怎會優秀
    面對孩子,這些問題總有一個是家長會感到頭疼的:想的沒如願就尖叫、哭鬧、發脾氣;做錯事不願承認錯誤、逃避問題、撒謊;與小夥伴發生爭執時,情緒暴躁、出手打人……面對這些問題的發生,家長焦躁,血壓不可控制地瞬間飆升,甚至如網友所言「女子單打、男子單打、混合雙打」地去教育孩子。
  • 孩子屢屢被同學欺負,撐腰讓其打回去沒錯,但只做對了一半
    後來,這位媽媽在網上看到一位教育專家說,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打回去。這樣做,能夠震懾對方,同時讓孩子勇敢起來。於是,這位媽媽就不再找老師,而是教育兒子,在別人欺負他時,先警告後再打回去。兒子起初不敢,但在媽媽多次鼓勵下,終於出手了。
  • 孩子的缺點都是家長教出來的,不信你看看
    這是現在家長的通病,尤其現在很多孩子都是老一輩人在帶,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捨不得孩子吃一點苦,孩子說口渴,立馬把水杯拿過來,就差給倒嘴裡了。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以打擊的方式來激勵自己的孩子,殊不知你的打擊不但沒有激勵你的孩子,反而真正的打擊到了孩子,經常的打擊,會在孩子心理留下陰影,會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長此以往自信心就沒有了。
  • 為什麼尖子生的家長說:「我從來不管孩子學習」原來是因為這幾點
    「孩子的學習,我從來不用操心的。」這讓家長納悶:為什麼自家孩子每天催著、管著,成績還老上不去,別人家孩子怎麼就那麼省心呢?三年級前狠抓習慣2020年全國高考陸續放榜,各地的超級學霸「浮出水面」。而這些習慣,早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幫孩子養成。認識一位媽媽,孩子讀初中,成績一直很優秀,基本上不用家裡操心,聊天中她談起養育的經驗:「三年級前要抓習慣,把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路上很關鍵的兩年,因為這是孩子在學習上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如果父母在這個時候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未來的學習生涯會輕鬆不少。
  • 家長學會這三點後,孩子不再厭學了
    導致家長都會採用針對孩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比如打罵孩子或者採用一些物質獎勵,但是結果往往不如人意。家長越打壓,孩子越反抗,家長用物質獎勵誘惑,孩子諷刺並不在意。其實,孩子厭學說明孩子遇到了困難,需要家長的幫助,若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孩子求助,孩子自然對家長失去信任,守在自己的「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