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已經辛辛苦苦母乳餵養6個月了,又要面臨輔食添加的問題,這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該吃什麼?怎麼吃?要注意什麼呢?
今日小編就帶著這幾個問題為大家科普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搬好小板凳聽課啦~#輔食#
嬰兒6個月起就要添加輔食了
嬰兒滿6月齡時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嬰兒滿6 月齡後,純母乳餵養已無法再提供足夠的能量,還有鐵、鋅、維生素A等關鍵營養素,因而必須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引入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在這一時期添加輔食也與嬰兒的口腔運動能力,及其對不同口味、不同質地食物的接受能力相一致。
過早添加輔食,容易引發胃腸不適(因嬰兒消化系統不成熟),進而導致餵養困難或增加感染、過敏等風險。還會導致母乳餵養提前終止,導致兒童和成人期肥胖。過早添加輔食還可能因進食時的不愉快經歷,影響嬰幼兒長期的進食行為。
過晚添加輔食,則會導致嬰幼兒蛋白質、鐵、鋅、碘、維生素A等缺乏,進而導致營養不良以及缺鐵性貧血等各種營養缺乏性疾病。也可能造成餵養困難,增加食物過敏風險等。
嬰兒的第一口輔食應是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富鐵的泥糊狀食物
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2~3天,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應適量添加植物油。
哪些食物含鐵豐富?
瘦豬肉、牛肉、動物肝臟、動物血等食物的含鐵量高且含血紅素鐵較多,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是人體鐵的重要食物來源,也是最佳來源。蛋黃中也有較高的鐵,但其吸收率不如肉類。嬰兒配方奶、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等額外添加鐵等營養素,其鐵含量也高,但均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相對較低。綠葉蔬菜的鐵含量在蔬菜中相對較高,同時富含維生素C,有促進非血紅素鐵吸收的作用。
輔食添加的同時,還應繼續母乳餵養
為了保證能量及蛋白質、鈣等重要營養素的供給,7~24月齡嬰幼兒還應繼續母乳餵養,不能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時,需要以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註:在選擇乳製品時,7~12月齡嬰兒不宜選用普通鮮奶、酸奶、奶酪等乳製品,但13~24月齡幼兒可以將其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部分而逐漸嘗試,但少量進食即可,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和/或配方奶。嬰幼兒不宜食用普通豆奶粉、蛋白粉。
什麼樣的食物適合作為寶寶輔食?
富含能量,以及蛋白質、鐵、鋅、鈣、維生素A等各種營養素;未添加鹽、糖,以及其他刺激性調味品;質地適合不同年齡的寶寶,寶寶喜歡吃的;當地生產且價格合理,家庭可負擔,如本地生產的肉、魚、禽、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作為寶寶的食物應保證安全、優質、新鮮,但不必追求高價、稀有。
什麼樣的烹飪方法適合寶寶?
宜多採用蒸、煮,不用煎、炸。最重要的是要將食物煮熟、煮透,同時儘量保持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和原有口味,並使食物質地能適合寶寶的進食能力。
父母及餵養者不應以自己的口味來評判,在製作輔食時可以通過不同食物的搭配來增進口味,如番茄蒸肉末、土豆牛奶泥等,其中天然的奶味和酸甜味是寶寶最熟悉和喜愛的口味。
輔食添加中嬰幼兒出現不適反應怎麼辦?
添加輔食過程中,嬰幼兒難免會有噁心、哽噎、嘔吐,甚至拒絕進食的表現,但不能因此而只給稀糊狀的輔食,甚至放棄添加輔食。輔食也有不同於母乳的口味,這些都需要嬰幼兒慢慢熟悉和練習,因此,添加輔食時父母應保持耐心,積極鼓勵,反覆嘗試。
輔食餵養小技巧
餵養輔食的小勺應大小合適;每次餵養時先讓嬰兒嘗試新的食物;將新添加的輔食與嬰兒熟悉的食物混合,如用母乳來調製米粉,在嬰兒熟悉的米粉中加入少量蛋黃等;注意食物溫度合適,不能太燙或太冷等。少數嬰幼兒可能因疾病原因而造成輔食添加延遲,或者因發育遲緩、心理因素等致使添加固體食物困難,對於這些特殊情況,需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逐步幹預、改進。
【今日討論】您還有別的輔食餵養小技巧嗎?快來評論區和大家分享、討論吧。
往期內容:
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帶你走出母乳餵養的誤區
媽媽都知道給寶寶補維生素A、D,可千萬別忽略它的補充而導致出血
想讓寶寶更聰明,補它就對了
上班不斷奶,職場媽媽的背奶攻略
參考文獻:
楊月欣,蘇宜香,汪之頊,賴建強,盛曉陽,崔玉濤,徐秀,曾果,毛麗梅,孫要武,楊年紅.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J].臨床兒科雜誌,2016,34(05):38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