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是心理疾病?錯啦,科學家:咬指甲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2020-12-19 宋媽說育兒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美國曾經就「咬指甲」進行過一次小範圍的調查,數據顯示:

20%左右的成年人有咬指甲的習慣,45%的青少年喜歡咬指甲,而這個數據的背後其實已經指出至少上百萬人都存在咬指甲的習慣。

咬指甲似乎已經成為了一件類似於左撇子一樣的「平常事」。許多名人也是咬指甲的擁躉:詹姆斯,鄭爽,甚至德川家康都是咬指甲的忠實一員。

生活中有許多父母也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喜歡咬指甲,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抱著手指啃,直到把手指頭上露出新肉才肯罷休。往往在這時候,家長的管教似乎也不能發揮作用,孩子仿佛是上了「咬指甲」的癮。

看到孩子慘不忍睹的手指,許多父母雖然心急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一些家長的潛意識中甚至將咬指甲和異食癖聯繫在一起,認為咬指甲同樣是心理疾病的一種。

然而心理學家弗雷德·門德爾卻說:

每個人一定程度上都會有咬指甲的經歷。其實咬指甲就是你情緒波動時的一個壞習慣。

這句話在指出「咬指甲」並不是心理疾病那麼簡單的同時,又在我們心中畫上了大大的一個問號: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不能戒除的「咬指甲」?

要想揭秘這個答案,首先就要從「咬指甲」的前世今生開始說起。

01咬指甲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屬,發現與研究的歷史源遠流長

1)咬指甲從古到今都存在

咬指甲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很久之前。

1000多年前的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克裡安西斯據說就沉迷於咬指甲不能自拔。一直到近現代,咬指甲(技術層面上被稱為「咬甲癖」)仍然是許多人不自主的行為。

研究認為,成年人存在的咬指甲大多是從兒童時期發展過來的。對於咬指甲的產生原因,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咬指甲其實是緩解情緒的一種最為直接的方式,能夠使人們在壓力大的時候獲得暫時的平靜。

2)咬指甲是正常現象,「口欲期」的影響不可忽視

弗洛伊德認為孩子出現咬指甲是因為「口欲期」的影響。

小Tips:什麼是口欲期剛出生的寶寶因為認識能力的不足,對於外界事物的認識其實是通過口部的接觸開始的。比如吃奶或者哭鬧,以及每一個媽媽都會發現,寶寶總是喜歡把看到的東西放到嘴巴裡。這其實是說明這個階段的寶寶是以嘴為中心來接觸外部世界的。通過滿足口齒的欲望的階段就是口欲期。

在口欲期的寶寶不僅通過口腔來認識環境,更會形成一種習慣:在滿足了口欲的要求後會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撫慰。

弗洛伊德認為咬指甲就是受到這種習慣的影響,習慣咬指甲的人意圖從通過這個行為滿足自己的口腔欲望,並把咬指甲認為「口吃」的跡象。

但是因為沒有相關的實驗驗證,這個猜想並沒有被廣泛採納。

3)咬指甲的新發現:咬指甲和壽命有關係

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對日本仙臺市1167名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調查中發現,身體健康的人平均有14.9顆牙齒,老年痴呆症的人平均只有9.4顆牙齒。

通過對老人進行大腦掃描,研究人員發現:牙齒越少的人,負責記憶的海馬區及周圍組織的體積越小。

這表明人的大腦和牙齒密切相關,而咬指甲的這個動作能夠直接激活大腦,幫助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不良情緒。

02對於「咬指甲」這個小現象現代人存在著什麼樣的誤區

1)「咬指甲」是心理疾病

現在沒有主流說法認為咬指甲是心理疾病。

心理學家曾經嘗試將咬指甲看作急迫強制性紊亂(強迫症)的一種,但是通過對相關病例數據的統計,心理學家最終放棄了這種模型。

心理學家認為強迫症和咬指甲之間是充分不必要條件。

強迫症患者雖然出現咬指甲的情況,但是並不能說咬指甲的是強迫症的範疇。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強迫症是被動地,不是出於本意的咬指甲,而後者往往是主動地,而且能從咬指甲的過程中獲得內心的放鬆。

2)「咬指甲」是因為人的控制能力低下

許多人認為「咬指甲」是一件很容易改正的習慣。不能戒掉「咬指甲癮」的原因是一部分人的控制能力低下。

這個想法其實是偏激的,歷史上不乏名人即使相當成功都不能擺脫「咬指甲」的癮。

比如古希臘哲學家克裡安西斯,前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前英國首相戈登·布朗。

這些喜歡咬指甲的成功人士並沒有表現出控制能力低,實際上,咬指甲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情緒的宣洩。

03什麼是導致「咬指甲」出現的原因

1)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

門德爾指出:多人在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會有咬指甲的衝動。這種行為會產生鼓舞,當遇到較大的刺激時,能夠幫助他們獲得冷靜。」

咬指甲看起來更像是人為自己設置的一個緩解緊張焦慮的閾值。當外界給我們帶來緊張高於承受的範圍時,通過咬指甲這個動作能夠讓我們獲得一定的冷靜思考。

這一點在後續的實驗中仿佛得到了驗證。

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焦慮狀態下時,人腦會釋放出大量的β電波,在咬指甲的時候,α腦波會大量出現,相應的β電波削弱,人會獲得放鬆感。

通過吃零食,口香糖緩解緊張也是同樣的道理。

2)獲得滿足感

心理學研究表示:無論沉迷於什麼事,都是追求通過完成這件事獲得回報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是滿足感。

對於在外界的緊張環境下,無暇分心的人來說,咬指甲作為一種方便實現,能馬上獲得回報的行為,能夠立即產生滿足感。

在習慣逐漸形成之後,遇到緊張,厭煩,選擇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地通過「咬指甲」獲得短暫的滿足感。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會產生咬指甲成癮,實際上是為了獲得滿足感。

04「咬指甲」雖好,可不能「貪多」

雖然「咬指甲」能夠獲得短暫的滿足感,同樣咬指甲的危害也不能忽視。

1)咬指甲可能會導致腸胃炎

寶寶在玩耍的過程中,手常常會接觸很多不乾淨的東西。指甲縫也會藏汙納垢。

這時候的寶寶咬指甲無異於吃下髒東西,細菌等生物會順著食道進入寶寶的腸道,並在人身體內大量繁衍,導致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是指導致腸胃炎,對寶寶健康發育帶來很大的隱患。

2)咬指甲可能會導致指甲畸形

咬指甲可能會導致手指甲床被破壞,指甲周邊的出現出血和感染,甚至引起甲溝炎等症狀。

指甲甲質變得脆弱,甲床發生萎縮,甲板縮短,逐漸失去指甲原有的光澤。

3)影響牙齒的美觀

咬指甲可不僅僅是對手指甲的單向損害。

因為手指甲存在一定的韌性,牙齒在和指甲「較勁」的同時會對牙齒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短期內可能會出現磨牙的症狀,長期往後,指甲的韌性會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甚至出現門牙缺角,牙齒外暴露的情況。

05如何幫助寶寶戒掉「咬指甲」的癮

1)尋找緩解焦慮和緊張的替代品

門德爾說:「我們努力去鑑別所有觸發的情況,用不同的方式去控制他們——要麼是阻止,要麼是找到替代品。」

父母在生活總可以幫助孩子找一些可替代咬指甲的東西。

如寶寶喜歡的小玩具,或者喜歡吃的小零食,在寶寶出現「咬指甲」的症狀的時候,通過這種方法幫助寶寶避免一緊張就「咬指甲」的習慣。

並不斷地提醒寶寶不要咬指甲,避免寶寶「壞習慣」的養成。

2)獎勵也是一種好辦法

和較大的寶寶達成一致:如果一個星期不咬指甲就滿足寶寶一個小願望。並在一次實現後不斷拉長時間間隔,幫助寶寶摒除咬指甲的壞習慣。

3)用陪伴和關係緩解寶寶的緊張情緒

父母應該多關注自己的寶寶,如果寶寶因為緊張焦慮的情緒出現了咬指甲的情況,父母應該告訴寶寶這種行為的危害,讓寶寶意識到咬指甲並不能緩解壓力,慢慢地改正這種行為。

帶著寶寶去接近大自然,緩解寶寶的焦慮。並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積極的方法來消除緊張的情緒。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拓展一:家裡的小霸王根本說不得?溝通不順暢的背後,父母要掌握視窗理論

拓展二:為啥幼兒園的乖寶寶回到家成了大魔王?鮑爾比:依戀關係揭曉答案

相關焦點

  • 孩子咬指甲是行為習慣?錯了,啃指甲吃手這些事沒那麼簡單
    心理疾病,甚至與「異食癖」聯繫起來,但孩子「咬指甲」、吃手並沒那麼簡單。越越上幼兒園時就有咬指甲的習慣,越越媽並沒有重視,只是在看到越越有咬指甲的行為時,會提醒兒子不要咬指甲,告訴兒子指甲裡有細菌,對身體不好。
  • 經常咬指甲是一種心理疾病
    咬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但現在咬指甲並不是小孩的專利,頑固者可持續到成年
  • 咬指甲是什麼原因 怎麼改掉咬指甲這個毛病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有一些要指甲的這樣的症狀呢,那麼如果我們經常咬指甲的話,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而改善的,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經常有我們的手指甲應該是如何改掉這個毛病才是最好的。
  • 為什麼有人總喜歡咬指甲?專家坦言:可能是心理疾病,別不當回事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周圍有這樣一種人,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咬自己的指甲。小編的髮小,小的時候就喜歡咬自己的指甲,指甲被咬得光禿禿,但是控制不住自己,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咬,後來長大才改掉的這個習慣。愛咬指甲在我們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壞習慣,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 咬指甲也遺傳,讓孩子戒掉咬指甲,比打罵效果好的小竅門
    3、遺傳這一點你可能不信,大多數的孩子咬指甲確實是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導致的。如果有一個愛咬指甲的孩子,那麼父母中也會有一個人是有這種壞習慣的。要想讓孩子戒掉這個懷喜歡,需要媽媽長時間的關心和溝通,絕不能強行制止。強行遏制孩子這種安撫行為,心中的情緒就沒有了出口,反而不是好事。我們知道這種安撫行為只是情緒的出口,那麼我們找到一個合適的替代方案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 咬指甲是小孩的專利?不,很多成年人也有咬指甲的習慣
    咬指甲,相信是不少人都有的童年記憶,有些人甚至在成年以後依然有啃指甲的習慣,例如小皇帝詹姆斯也有愛咬指甲的習慣。總是不由自主地想把指甲啃得禿禿的,塗指甲油、戴手套、打手……似乎也並沒有什麼效果,還是想咬。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咬甲呢?咬甲癖是不是病,要不要進行治療呢?
  • 快停止咬指甲這個換習慣,知道咬指甲的這5種危害,你還敢咬麼
    今天小布在寫文章的時候,正在聚精會神想題材,突然感覺哪裡怪怪的,我居然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咬指甲,感覺還挺不錯???其實咬指甲不是什麼令人自豪的習慣。在別人眼中,這是令人厭惡的行為,不僅會破壞手的外形,而且極不衛生,甚至有可能對你構成傷害。
  • 孩子咬指甲很危險,必須改!如何改掉咬指甲的習慣呢?
    4歲的小明,從小就特別喜歡咬指甲,不光咬手指甲,一有機會連腳趾甲也咬。小明奶奶認為,小明一定是「缺鈣」引起,補補鈣就可以了。小明媽媽卻不這麼認為,小明的營養絕對沒問題,咬指甲一定是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造成。
  • 孩子咬指甲,家長要重視,可能是心理出現問題了
    病從口入孩子每天手都會接觸很多東西,手上會殘留非常多的細菌,特別是指甲,指甲縫裡殘留的細菌是最多的,通過洗手可能都沒法全部清洗乾淨。這是孩子喜歡咬指甲,那麼孩子就會將指甲上的細菌全部吃進肚子裡,細菌會在孩子的口腔呵呵體內在成感染,嚴重的話還會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傷害很大。2.
  • 喜歡咬指甲是什麼原因?看完兩個危害,再也不敢咬指甲了
    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人在無聊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或者是講話的時候,無意識的會咬起了指甲。經常咬指甲,也屬於一種疾病,一般是在兒童的身上比較常見,隨著年齡的長大,這樣的習慣會逐漸消失。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咬指甲的習慣會一直跟隨到長大,甚至是變老,像是明星周冬雨就有喜歡咬指甲的習慣,在很多的報導中都能夠看到她咬指甲的場景。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咬指甲?經常咬指甲究竟好不好呢?為什麼一些人喜歡咬指甲?原因一:精神因素。
  • 孩子咬指甲怎麼辦?家長打罵沒有用,教你3招來糾正
    有些孩子總會有一些壞習慣,比如說:喜歡吃飯蹺二郎腿、喜歡吃飯的時候看電視、還喜歡咬指甲等等這些壞習慣。同事的女兒已經快要八歲了,可是一直有一個壞習慣改不了,就是平時無聊的時候喜歡咬自己的手指,同事怎麼糾正都沒有用。同事問我說:」我家的小朋友這麼大了,還老是喜歡咬手指,手指都被他咬禿了,你說是為什麼呢?
  • 喜歡咬指甲是什麼心理?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有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其實都有咬指甲的習慣,我們也經常聽到家長四處打聽,孩子總是咬指甲,是不是缺少什麼樣的維生素。其實孩子真正咬指甲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身上缺了什麼維生素,可能是因為他在心理上缺了營養。因為咬指甲這種事情,行為其實是一種負面情緒的開關,當你數落自己的孩子的時候,當你責罵他的時候,事實上反而開啟了他的負面情緒,反而會加重孩子咬指甲這種行為。當我們的父母給孩子反覆強調這件事情的時候,實際上就在孩子的大腦裡加深了這件事情的印象,所以如果你反覆的給他說咬指甲不好,其實你的大腦裡不止一次的跟他講咬指甲咬指甲這三個字。
  • 寶寶愛咬指甲是缺鋅?專家:心理情緒是啃指甲首因,別搞錯方向
    再吃手小心我打你!」兒子的哭聲吸引了幾位同事的注意,了解事情原委後,同事們紛紛說道:「你別怪孩子啦,我家娃原來也經常咬指甲,多補鋅就好啦!」急於糾正兒子壞習慣的文文想都沒多想,在市面上搜羅各種補鋅藥物,每天定時要求兒子吃藥,從不間斷,沒想到一周後咬指甲症狀沒有緩解,兒子還表現得食欲不振、昏昏欲睡,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補鋅過度,再晚幾天很可能發展成鋅中毒!文文十分疑惑:這麼說兒子不是缺鋅?那總咬指甲是為何般?
  • 孩子習慣性咬指甲,是這2種性格的象徵,別再讓孩子咬指甲了
    但是根本沒有效果,只要芸芸不看著兒子,便依舊我行我素的亂啃手指,芸芸是在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幫兒子改掉這個壞習慣,見自己的根本管不住兒子,便也只好由著他。直到兒子上小學後,啃指甲的行為變得變本加厲,後來有朋友提醒芸芸孩子可能是心理原因,可以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
  • 寶寶吮手指就算了,又咬指甲怎麼辦?
    如果寶寶只是吮手指,麻麻表示:算啦,哪個寶寶不吮呢?可這慢慢兒的,寶咬起了指甲,這算怎麼回事呢? 那麼,寶為啥喜歡咬指甲? 麻麻想想,自己如果緊張的話,是不是也會有絞衣角之類的動作?
  • 咬指甲多為心理因素 戒掉僅需小方法
    > 都市綠洲心理諮詢中心孫波主任說,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多見於兒童,「孩子可能不單咬手指甲,連腳趾甲也會咬」,但一些成人也會咬指甲 摘要:   都市綠洲心理諮詢中心孫波主任說,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多見於兒童,「孩子可能不單咬手指甲,連腳趾甲也會咬」,但一些成人也會咬指甲
  • 孩子咬指甲,危害很嚴重,家長別忽視
    在醫院問醫生孩子總是咬指甲,我聽到醫生說:孩子咬指甲,一般可能是養成了咬指甲的習慣,也可能是孩子.心理問題導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咬指甲的情況特別多。還有一些成年人,大約是三四十歲的成年人,也都存在咬指甲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明,很多孩子或成年人就有一個有咬指甲的習慣。家長們要知道孩子咬指甲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們不能忽視孩子咬指甲。
  • 「咬指甲」的習慣到底該咋戒?
    心理專家: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只是一種習慣,若真想戒可以試試幾種小方法 30多歲的趙先生愛咬指甲,雙手十指的指甲從來沒長長過,剛長出一點便被他在不知不覺中咬掉了。「我自己沒覺得有什麼,可是我女朋友特地上網查了,說咬指甲可能是因為心理問題,她覺得這樣不好。怎麼才能戒掉咬指甲的習慣呢?」
  • 孩子咬指甲的成因及矯正
    二、「咬指甲」的成因對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咬指甲」這種習慣,有大量研究從心理狀態、後天環境、家庭因素、社會模仿、遺傳等幾個領域給出了以下幾種可能:1.心理壓力的釋放對於某些孩子來說,咬指甲是一種緩解緊張或平衡劇烈情緒的方法。
  • 大事記|我們為什麼喜歡咬指甲?
    相信你身邊一定有喜歡咬手指甲的小夥伴,而關於咬指甲這件事,一千年以前就有:例如古希臘哲學家克裡安西斯據說就沉迷於咬指甲。小規模的研究 顯示20%左右的成人經常咬指甲。咬指甲不僅會破壞手的外形,而且極不衛生。那麼是什麼讓一個人如此愛咬指甲?